为什么很多人投资基金不赚钱?

经常看到很多人留言说:我也买基金买了好几年,但是一算收益,平均下来还没银行理财高,既耽误时间又耽误精力。


确实,很多人投资基金最后并不赚钱,但大部分原因不是选择的基金不好,而是心态上的问题或者操作方法的问题。


往往大多数的投资者都是在市场大幅上涨之后才开始关注并买入的,一开始买的少,随着市场不断上涨,胆子越来越大,投资越来越多。当市场涨到巅峰的时候,基本也是投入金额最多的时候。这时随着市场又涨转跌,就会一下吞噬掉所有利润,并快速出现亏损。

相反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没有赚钱效应,很多人都觉得投资基金或者股票不赚钱,就会把钱存入银行,从而错过了最佳的买入时机。


为什么很多人投资基金不赚钱?

我们可以看一下下面这张图,是上一轮大牛市14-15年,新增基金开户数的统计,很明显在大盘到了5000点巅峰的时候,开户数也达到了巅峰,同步率非常高,那时候买入的人,应该大部分都还在亏损。但是如果你在14年之前买入的话,现在绝大部分都是赚钱的。


所以想要规避这种情况:

第一就是要选择基金定投的方式,规避一笔买入被套的风险,而且不要随意改变定投的金额,一开始每个月300,后面涨了就每个月3000,这样一定不可以的。

第二是要会简单看市场估值,也就是市场是不是已经很贵了,有很多衡量指标,比如市盈率(PE)、市净率(PB)、净资产收益率(ROE)等等,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看市场点位,现在差不多3500点是一个平均估值水平,低于这个就是相对便宜,偏离越多越便宜。高于这个就算是偏贵,偏离越多越贵。


之前听过很多言论,比如说认为一只好的基金,会自始至终都好,无论任何时候都是买入时机;或者说市场在5000点也可以基金定投,等待微笑曲线等等。

这肯定是不对的,一个苹果价值5块钱,当这个苹果买500块钱的时候你还买吗?肯定就不买了呀。


在市场很贵的时候买入,就是会吞噬你未来的收益,未来不一定会亏钱,但是一定会少赚。

下面再给大家说两种简单的估值方法:绝对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


先说绝对估值法:这个方法就是把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到现在,比如你花10000买了一个年化利率3%的国债,那目前你的这持有的这个国债估值就是10300,因为国债基本没有违约的情况,到底兑付就是值这么多钱。显然这种估值方法不适用于指数基金的投资,因为基金的估值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所持有股票的盈利能力,分红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等,那么就需要用到相对估值法了。


相对估值法就是以一个参照物为核心进行估值,这个方法更适应于基金的投资。

举一个例子,以沪深300指数基金为例,我们来看一下沪深300历史的市盈率走势图。

市盈率是衡量市场是否便宜的一个最常用的指标,用总市值除以总收益就是市盈率。

为什么很多人投资基金不赚钱?

可以看到历史上沪深300市盈率最高到过48倍在2007年,最低到过8倍出现在2014年,我们就可以以这个为一个参照物,来看目前的估值。

目前沪深300的市盈率在12倍左右,虽然比最低时候的8倍高了不少,但是远远比最高点要低很多,同时参照目前美国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目前为24倍。就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和自身市场历史数据对比,还是和国外市场横向对比,目前沪深300都不贵。


这就是相对估值法,使用这个方法可以让你买在相对低点,卖在相对高点,大家可以用这个方法看看自己投资的指数基金是高估状态还是低估状态。


有同学会说,之前推的那只科技龙头ETF的基金,现在市盈率都55倍,会不会太高了呢?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了,叫盈利增长速度。

比如一些夕阳行业,每年盈利增长就3%左右,给8倍市盈率,都嫌高。但是一些高科技公司,每年盈利增长30%左右,就能给到40多倍市盈率的估值。

所以要综合考虑内在的盈利增长速度和外在的整体估值,投资基金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想要从市场里躺着赚钱,这些知识都是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