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聽風吟》:淺析村上春樹筆下的“啤酒”和“唱片機”意象

白晝之光,豈知夜色之深。——村上春樹

作家村上春樹的代表作有《且聽風吟》、《挪威的森林》、《1Q84》等,他被稱為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學旗手”。

有人說讀不懂村上春樹的《且聽風吟》,因為其中敘事單薄,小說中的人物沒有名字,篇幅小,且大多數是簡短的對話。

這本書初出茅廬為何會受到讀者的青睞,並在一經投稿就斬獲日本第22屆群像新人文學獎,成為第81屆芥川獎候選作品。

村上春樹也正是因創作出《且聽風吟》,開始了小說家的職業生涯。

那是因為每一部作品都有隱喻,這是作家的價值所在。《且聽風吟》也是這樣的作品。

我們通過村上春樹筆下的“啤酒”和“唱片機”這兩個意象,來看作品的隱喻部分,要告訴我們一些什麼。


《且聽風吟》:淺析村上春樹筆下的“啤酒”和“唱片機”意象

01 作品的隱喻脫離不了時代背景,瞭解作品的隱喻部分,需要先了解其時代背景

1979年,村上春樹寫作《且聽風吟》,他在自己經營的酒吧營業結束的深夜,趴在廚房的桌子上,寫下的這部作品。

據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介紹,他寫《且聽風吟》時並沒有什麼具體的計劃,只是跟隨自己的心意和想法,隨心寫下文字。

從這一點出發,作者沒有計劃的寫作,大多數是從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出發所發出的心裡想法。如果是有計劃的創作,作者勢必會設計社會背景。

村上春樹二十幾歲時,也就是20世紀60-70年代這段時期,日本社會風雲動盪,日本“反安保”運動和“全共鬥”學生運動兩次群眾性政治運動,影響日本社會民眾的思想和作為。

運動從日本東京大學開始,迅速波及日本全國各大學的校園,演變為反對大學與國家強權結為一體的社會問題。

同時,隨著運動結束,戰後日本開始進入高速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

在這一社會背景下創作出的作品,無疑其中會隱喻社會背景所帶給人們生活的影響。

《且聽風吟》是以二戰後的日本社會為背景,對於經歷那個動盪年代與經濟高速發展中的人情淡漠的年輕人來說,時代造就他們的孤獨、茫然和彷徨。

這些年輕人包括村上春樹,所以他在寫作《且聽風吟》時,隨著自己內心的想法,塑造出的年輕一代總是被“電話鈴聲響了”所打斷,看似充實的生活,其中蘊含的確是頹廢和無聊。

作者用什麼來表現時代給年輕一代刻下的痕跡,以及他們在生活中是如何“解救”自己,這就不得不說到作品中多次提到的“啤酒”和“唱片機”這兩個意象。

《且聽風吟》隱喻那個日本風起雲湧的時代,所帶給年輕人的創傷。他們整天無所事事,用不停地喝啤酒來麻醉自己,經常聽唱片機的音樂來療愈內心的孤苦,用似有似無的戀愛來打發日常情感所需。


《且聽風吟》:淺析村上春樹筆下的“啤酒”和“唱片機”意象


02 作品隱喻常用的創作手法,用意象突出作者寫作初衷:淺析村上春樹筆下的“啤酒”意象

小說中飲品就是“啤酒”,這裡的“啤酒”不僅被當作一種打發無聊時光的一種飲料,“啤酒”儘管酒精含量少,但經常性、大量的引用是在隱喻年輕人的痛苦與無奈。

他們想不到更好解救自己的方式,或許通過啤酒能暫時療愈自己,讓自己暫時忘記無聊所帶給身心的孤寂和悵惘。

書中的“我”和“鼠”,一個夏天,喝掉足以灌滿二十五米長的游泳池的巨量啤酒,否則熬不過無聊的時光。

是的,正如作者所寫的那樣,“啤酒”這一意象在每一章都有出現,可以說有二十幾歲的“我”的地方,就有“啤酒”的存在。

“我”和“鼠”的初次遇見,都是因“啤酒”結緣。

三年前,“我”和“鼠”都喝得酩酊大醉,在時速八十公里的車上,一頭衝破公園的圍牆。所幸的是,兩個人都無大礙,他們也從此時結緣。

在酒吧,當我問鼠,為什麼喝啤酒?

“鼠”回答說,“啤酒的好處,在於它能夠全部化為小便排洩出去。一出局一壘雙殺,什麼也沒剩下。”

是的,啤酒的好處就在於它能暫時麻痺人們的神經,忘記曾經經歷的糟糕事情,和現在的麻煩和惆悵。也用不著去想接下來的規劃,總之“啤酒”能夠讓人忘記煩憂,將自己藏在隱蔽的地方,躲避不想面對的現實。

“又喝了瓶啤酒,但心情還是沒有暢快。”

“啤酒喝到一半,我叫來傑付賬。”

“一邊一口接一口喝罐裝啤酒,一邊抓奶酪椒鹽餅乾。”

……

這些是書中提到喝“啤酒”的場景,可以說除了“我”回憶過去生活的部分外,其他每部分都有“啤酒”相伴。

似乎“啤酒”成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心情不好時喝“啤酒”,聊天時喝“啤酒”,喝“啤酒”逐漸變為生活習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情。

酒精麻醉的不止一時,社會動盪的背景給年輕人帶來一生的影響,尋求喝“啤酒”驅趕煩惱,舒暢心情已經成為生活常態。

或許每個人心緒鬱結或遇到煩惱時,都會通過做一些事情排除煩憂,有的會吸菸、有的會通過睡覺來解決,有的通過喝酒。

作者所賦予19世紀60-70年代的年輕人排除煩憂的辦法是喝“啤酒”,因為內心的低落情緒是長期的,所以他們一直都在喝“啤酒”。直至喝“啤酒”離不開日常生活,那是因為有些創傷會影響一輩子。

作者除了用“啤酒”這一意象表達年輕人的孤苦外,還用“唱片機”意象表達孤苦的解藥和希望。


《且聽風吟》:淺析村上春樹筆下的“啤酒”和“唱片機”意象

村上春樹


03 作品隱喻之後也需有心靈的救贖,“唱片機”寄託作者對年輕一代的期待和希望

唱片機,是指留聲機,是一種用來放送唱片錄音的電動設備,其聲音儲存在以聲學方法在唱片上刻出的弧形刻槽內。

唱片置於轉檯上,在唱針之下旋轉。

留聲機是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在1877年發明,1879年留聲機首度引進到日本,直到1963年,荷蘭生產音頻盒式磁帶,標誌著唱片的黃金時代漸去漸遠。

由此可見,《且聽風吟》的創作背景20世紀60-70年代還處在唱片發展的黃金時代。

聽音樂有舒緩情緒,緩解壓力,讓心情平靜的功效,人們通過聽唱片增加生活韻味和幸福感。

“唱片機”在村上春樹的《且聽風吟》中,更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處在迷茫、孤苦中年輕人如何排解日常煩惱,通過喝“啤酒”只能暫時麻痺自己。而唱片機可以起到淨化心靈,排解憂愁,讓人們擁有充足的思考時間。

小說中“我”也同樣離不開唱片機。

N.E.B廣播電臺的“通俗歌曲電話點播節目”中播出的唱片,讓“我”想起以前遇到的一個女孩的過往,那個女孩送了一首沙灘男孩樂隊的《加利福尼亞少女》給“我”。

在舒緩的音樂中,“我”逐漸回憶起曾經談過的三次“戀愛”。同時遇到現在的“戀愛”女孩,她在唱片店工作,“我”在買唱片時,不經意間再次遇到她。

第一次遇到這個有九個指頭的女孩,是在酒店,她喝得爛醉,“我”把她帶回家,保持“距離感”的一夜並沒有發生什麼。

之後,兩人之間談了一場似有似無的“戀愛”。

“我”再次回來時,唱片店裡的女孩已經無影無蹤,這終究是一場沒有結果的愛戀。

伴隨著“唱片機”這一意象,“我”回憶過去,無聊地過著現在的生活。“週而復始地聽舊唱片”,不過,一切終將成為過去,“再也無須前思後想,一切豈非已然過往。”

“唱片機”陪我度過一個暑假,在這個暑期中,“我”在過往的經歷中徘徊,儘管無聊的歲月裡有孤獨和苦痛,但“我”最終找到人生的歸途,心靈得到救贖。

過去的已經過去,重要的是現在和將來。正如作者所說“一切都將一去杳然,任何人都無法將其捕獲。我們便是這樣活著。”

《且聽風吟》通過“啤酒”和“唱片機”兩個意象構成小說中主要情節,“啤酒”儘管能麻醉自己,但“唱片機”能夠在美妙的音樂中拯救陷入麻醉中的自我:將過去拋掉,重新開啟新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