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质教育培养的角度看,两岁半孩子有必要上托班或早教吗?

花逝恋夕


2岁半的孩子没有必要去托管班或者早教班,但是不能少了早教,最好的早教是父母对孩子教育,而不是扔给早教班。

需要对孩子进行怎样的早教?

代表孩子智力发育水平的能力有认知能力、语言能力、运动能力、自理能力、社会能力、创造力等。要从这几个方面给孩子做早教。孩子就会赢在起跑线上。

1、认知能力:

给孩子买一些喜欢的玩具,如小车、积木、毛绒玩具等,让孩子通过认识不同的玩具认识这个世界

利用家里的工具、器具,让孩子运用五官去感受他们,实现对事物的多维探索。

带孩子外出的时候,也注意让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花草树木、车辆、建筑等一切有形的东西。

2、语言能力:

多和宝宝说话、多给宝宝读书、给宝宝唱儿歌、和宝宝说童谣,通过这些方式促进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

孩子一般在1岁左右会说出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语言,但是他的听力在胎儿期就已经发展起来了,所以不要以为孩子不会说就不跟孩子说话,他都能听懂。对孩子进行大量的听力输入以后,孩子在该说话的时候,就会把以前输入的语言表达出来。

3、运动能力:

运动是一切能力的基础,所以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孩子的大运会从趴着、翻身、会坐、会爬、会站、会走逐步发展起来,在这期间,大人要给予协助和鼓励,帮助宝宝发展大运动。

同时要注意发展宝宝的精细动作,也就是手的灵活性,一步步的从吸吮拇指、用手抓握东西、用手捏起小东西、自己会拿勺子、会用筷子、会撕纸、会扔东西、会穿针引线等发展起来,家长要给予积极的指导。

4、自理能力:

孩子刚出生的第一年能力很差,吃喝拉撒都需要大人的照顾,一岁以后就要开始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这些生活自理问题。

5、社会能力:

孩子也是一个社会人,不仅要和爸爸妈妈等家人接触,以后还会和小朋友、老师、陌生人打交道,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我们要正确回应孩子的要求,带孩子和小朋友多接触,逐渐让孩子和形形色色的人建立连接。

6、创造力:

创造力是孩子的一项重要能力,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能力。给孩子准备画纸、画笔、乐器、智力玩具,让孩子发挥各种创造力,自己自由的画画、创造出脑海中想要的东西。大脑在使用中逐渐发展起来,不使用就会退化。

总之,做早教其实父母给孩子做是最好的,因为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最多,送去早教班一两个小时,怎么比得上父母在家的全天候贴心陪伴呢?

二胎宝妈,高级育婴师,个性化训练指导师,多平台原创作者。爱孩子、爱生活,愿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关注我,获取更多育儿知识。

凝妈悟语


有条件的话,还是可以送孩子去上早教班的。

我宝宝两岁四个月还不会说话,只会叫爸爸妈妈这些简单的词,眼看着其他家同龄的小朋友都会背唐诗唱儿歌了,我是急的团团转,家里每个人都陪孩子说话,给孩子讲故事唱歌,语言环境挺好的。后来医院也去了,检查一切正常,到孩子快两岁半的时候,我带她去参加了一节早教体验课,老师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有不同的方法。我觉得不错就报名了,每周去一次,一对二。现在孩子两岁八个月,说话已经非常清楚,我认为和老师让她开口说话的方式还是有很大关系。目前专注力,记忆力,逻辑性等都建立的不错,让我很惊喜。

现在的早教班都有试听课,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多了解,和老师多沟通。

祝宝贝健康成长~



熙攘小窝


对于2岁半的宝宝来说,没有必要一定要上托班或早教班,早教注重的是品质而不是价格。宝宝的教育应该以父母为中心,早教的核心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智力开发,父母在家就能慢慢引导。

首先,行为习惯的养成。举个例子,就吃饭而言,两岁半的宝宝完全可以自己单独进食,那就要有良好的进食习惯,吃饭期间做到凳子上,固定位置,不让其乱跑,确保吃饭质量,吃饭期间不要夸夸其谈,说个不停,吃饭不要挑食。早立规矩早受益。

然后就是智力的开发。当然以玩游戏为主,同时是以亲子游戏为主,可以玩躲猫猫,可以玩大一点的积木,可以逛超市,不仅拓展孩子的视野,也能增进亲子游戏。

不管什么选择,都要以孩子的意愿和能力为主,不要因为追风等原因,反而适得其反。祝愿每个小朋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飘忽的影


上不上早教其实都是个人选择,有条件的话可以有选择性的上一些。不过零点老师建议选择时要谨慎,千万不要在进行过早的机械训练,如算数、背诗等毫无意义的课程。

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活动有:

1.体能游戏类(律动游戏、爬、跳、跑等训练身体大肌肉的活动)。

2.智力开发类(拼图、乐高等)

3.社交类如角色游戏等,这个年龄最主要还是朵提供机会让孩子有机会和同伴们游戏和相处,从而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


零点学苑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从早教机构工作这么久了,见到过32天到3岁的宝宝。所以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您,两岁半不应该是上早教了,而应该开始准备向幼儿园过度了。也就是要考虑上独立课或者是早幼衔接课了。

很多早教机构会专门设计类似课程,月龄就是从2岁半开始,目的就是为了帮宝宝度过分离焦虑。



按照早教界的理论,0-6个月开始,就可以带宝宝体验早教课程。为什么?

0-6个月的宝贝,刚来到了这个温暖的世界,与之前居住的子宫完全不同。


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很好奇的。

对他们来说,这个阶段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来适应这个世界,家长们的关爱,完成对外界的第一步学习,尤为重要。



0-6个月,孩子们的大脑 ,已经发育到咱们成人的50%。早期教育最黄金的时间就是在这个时候。


所以其实从孩子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外界了。他们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大感官来学习。



这些看起来很平常和简单的学习,对孩子以后的能力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早教课堂之所以专业,是因为它会按照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活动和内容。例如0-6岁的宝宝上课,会有非常多触觉方面的游戏,羽毛,鹅暖石,刷子,纱巾…….


这些活动都会让宝贝们感受触觉学习,触觉学习在这个月龄段非常重要,有很多孩子,颜料弄到手上会觉得受不了想洗掉,毛衣蹭到皮肤觉得受不了…..


这些都是因为触觉感官没有打开,紧张,咬指甲,吃手,注意力不集中等会也比较容易发生。

所以这个月龄,除了毛毯类的,一定要给宝贝们多玩一些触觉方面的游戏。


到了6-10个月,孩子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爬行的能力,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更加主动的够自己喜欢的一些东西,而不再像小的时候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那早期的社交性参考,这个时候就开始出现了。


所以说除了大家都关注的体能,社交性参考,是这个月龄段非常重要的关键期。



还有16-22个月的 自我意识期;22-36个月的合作关键期,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如果不是早教,部分家长可能不知道孩子的发展阶段就会产生很多误解和矛盾以及不必要的焦虑。


换言之,即使家长看了这些理论知识,不在早教中心这样的“小社会”中“实践”,家长们很有可能会对自己的育儿理念继续产生怀疑,矛盾和焦虑。


这时候,早教的存在,作为一个宝宝的不同发展阶段真实情况的集合,很有存在的必要。对于孩子的支持暂且不提,对于家长来说,知道我的孩子未来可能会经历某个敏感期,或者在与其他家庭的交谈中收获了一些有效经验,都是比较珍贵的!

没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过家长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丰富的成长环境,这样的教育才会有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