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知道的6种说话方式,让孩子更早成才

很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存在一个错误的思想观念,家人认为我是你的父母,我让你干什么你没有权利拒绝,你就应该听我的才对。

于是,总喜欢用一些命令,或者不尊重孩子的语气说话。比如,冷冰冰居高临下的语气:去!把这个仍垃圾桶里。或者:不行!你必须马上给我回来,不然我要你好看。

又或者:你能做好才怪了,不要太高看了自己。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你这辈子就这样了,等等一些恶言恶语。

用这样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对他的打击是非常大的,这会让孩子没有任何尊严,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应该承受来自家长的这些恶毒语言。

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用另一种语气对孩子说话,这会不仅会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也会增强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受到语言上带给他的爱。

父母需知道的6种说话方式,让孩子更早成才

以下这六种说话语气,家长应该认真学习,并使自己改变。

家长需学会用温和的语气

很多家长想在孩子心中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说话时总是很严肃,用冷冰冰的态度面对孩子。

殊不知这种态度是孩子最不喜欢的,这也会无形中给孩子心理增添压力,让他看到你就会紧张、害怕、然后开始抗拒你,最后对你产生反感的情绪。

因此,我们家长应该对孩子说话温和一些,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交流氛围,让孩子能够畅所欲言,这样他才会把心理想说的告诉你与你探讨。


家长需用尊重的语气

家长普遍的一个错误观念就是,认为自己是父母,我应该高你一等。

于是,说话时也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想什么说什么,最后让孩子没有任何尊严可讲

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这没有例外,包括你的孩子你也应该尊重他,不要认为孩子年龄小,便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在你尊重孩子的同时,他也会学会怎么去尊重别人,这不仅保留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教会了孩子怎么与别人相处。

父母需知道的6种说话方式,让孩子更早成才

家长需学会信任孩子

在孩子做事情时,或者犯错后。首先,家长应该选择相信孩子,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进行一顿指责,要先弄明白事情的经过再下结论,或者不要在孩子没做之前就打消他的积极性。

比如,孩子选择做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时父母直接就说:这件事你别做了,你肯定做不到的。又或者,孩子与别人打架后,父母直接不分青红皂白对孩子进行一顿责骂。

这都是不相信孩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慢慢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不敢做事情畏首畏尾,或者面对同学的欺凌不敢反抗。


家长需学会与孩子商量

我们都知道,有些时候与孩子说话时,嘴皮子都要磨破了他也不听,反而和你对着干,

但是你如果换一种说话方式,用一些商量的语气与孩子说话,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对于父母商量的语气,一般都会乐于接受,因为他们感觉受到了尊重。比如,你看这是我们这周的安排,你感觉怎么样,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

这样的方式,即培养了孩子分析事物的能力,又让孩子感受到了自身的存在感。

父母需知道的6种说话方式,让孩子更早成才

家长需学会用欣赏的语气

孩子在做事情时最怕的事情就是,家长鸡蛋里挑骨头,把小事情无限的放大,让孩子总是不能收获到夸奖,得到的全是负面的情绪,时间长会让孩子产生自卑,不自信的心理。

我们应该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后,用欣赏和赞美的语气给与肯定,帮助孩子逐渐的建立起自信心,从而激发出他更多的创作。


家长需多用鼓励的语气

当孩子经历挫折与失败后,父母需要通过鼓励孩子的方式,帮助他从新建立自信心,不至于让他因为一次的失败失去自信。

而孩子在你的鼓励中,经历过多次的失败与成功后,将会形成自己强大的自信心,在以后未来的道路中,任何的挫折与失败将无法打倒他。

父母需知道的6种说话方式,让孩子更早成才

所以,很多时候家长看似不重要的说话方式,对孩子却很重要,对的说话方式语气能够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而错误的说话语气会让孩子备受打击。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说话是一门学问,我们需要好好的学习”。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孩子身上,我们不仅把要话说的漂亮,还要把说话的语气说对。

这就需要家长深刻的反思自己,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用说话来改变孩子,帮助他逐渐成才。



大家好,我是奶妈说成长,多次获得青云计划奖励,并且专注于0-15岁孩子成长方面的诸多困扰、难题,有这方面疑惑的家长,可以关注,或者留言,我看到会为您解答,希望我能够给您带来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