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俄罗斯90年代后半期的文学思想------主要由两种文学的形式相互作用所决定:现实主义---源于先前的文学史传统, 新的后现代主义。俄罗斯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繁荣通常与1990年代时期社会及国家激烈的变革有关,尽管实际上它具有至少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它的发生是完全自然的(这种观点至今还是有争议,有一部份批评家认为是受到法国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影响),并且由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和社会意识的某个阶段决定。俄罗斯和前苏联的后现代主义与其说是美学,不如说是哲学,思想类型,感觉和思维的方式在某些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

到90年代下半叶,对后现代主义在哲学领域和文学领域的普遍性的主张变得非常明显,当时这种美学思想从艺术家创作作品,再由边缘文学变成了普通读者的思想的主体。其中有一些文学界的代表作家,德米特里·普里戈夫,列夫·鲁宾斯坦,弗拉基米尔·索罗金,维克托·佩勒文等等,都变成了现代俄罗斯现代文学的关键人物。他们的作品对于经常阅读和习惯现实主义作品的读者来说,在思想性和理解力上造成的冲击非常巨大。这些作家的作品大多数故意违反文学和语言的基本形式,充斥着反文化和反社会的思想,强调怀疑现实,消除基本道德禁忌,提倡非理性的冲动,反传统审美观。怀疑历史,甚至歪曲和亵渎历史,尤其对待苏联的历史意义上面,许多作品充斥着大量脏话和双关语的淫秽语言。在语言上大量使用社会底层的行话,黑话。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佩列文的《“恰巴耶夫”和“空虚”》《‘П’一代》,尤其《‘П’一代》充斥着大量暗示,隐喻和双关语,对俄罗斯许多通俗文化产生了影响。俄语字符“П”,作为作品的名字,许多人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的解释为“百事一代”,小说第一版的封面是格拉瓦的头像和许多百事可乐图标的背景,也有人解释为“性爱一代”,俄语中有个外来词Порно,是指不参杂任何情感的,处于纯粹的生物本能的性行为,可以对任何东西,有生命的,无生命的从事性行为,这个把人确定为一种纯粹的动物。还有人认为,小说的名字是以俄语中比较低级的单词”“Пиздец”的开头字母为暗喻,因为小说中的一个女神的名字就是 “Пиздец”。

小说是以一个广告公司的小职员,小职员的名字叫Vavilen Tatarsky(这里我用英语,为了方便读者理解)Vavilen-这里取材巴比伦的俄语译音,俄罗斯的中亚移民,在发俄语读音巴比伦时,非常近似这个音。Tatarsky-是鞑靼的,鞑靼人的,小职员的名字如果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鞑靼人的巴比伦,这里的隐喻非常明显,有批评家说这明显带着种族歧视,尤其对中亚移民在苏联解体后大量涌入俄罗斯,对俄罗斯社会秩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等各方面的不良影响的讽刺和嘲弄。

故事始于一个曾经在俄罗斯选择百事可乐的一代人的故事,其中包括主人公Vavilen Tatarsky 。在读完帕斯捷尔纳克的诗后,瓦维伦放弃了技术学院,进入了苏联民族语言翻译部的文学系(这个是把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的语言,用俄语表述,是前苏联的语言殖民计划一部份)。一段时间后,苏联崩溃,同时,主人公被动的进入了一个“无领养时代”(是指苏联解体后,全民都在一种慌张惊恐中,社会处在无法律,无监管,无安排的人心惶惶的情绪中,国家不在对公民提供保障)。主人公在一家商业摊位找到了一个推销员的工作,他的“保护伞”是侯赛因(中亚比较常见的名字,是信仰穆斯林的中亚前苏联移民,解体后,好多中亚人从事黑社会工作)。有一次,从事广告工作的文学学院的同学谢尔盖·莫尔科文(Sergey Morkovin-谢尔盖是传统俄罗斯的名字,而姓氏-莫尔科文是俄语胡萝卜的意思,而胡萝卜在俄语里有许多含义,尤其是在一些黑话里的意思比较多。比较常见的是利润,非正常利润,女性及同性服务业的工具,利益诱饵等等)。莫尔科文把主人公介绍到广告公司“走秀台”工作,主人公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家名为“列夫尔托夫斯基”的糖果公司撰写广告文案,因此主人公走上了广告文案员的工作。(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