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適於服用阿司匹林?

松柏3884


我是蔣小生,希望通過普及醫學知識的機會讓人們更好預防疾病,瞭解疾病,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習慣。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關於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你知道嗎?阿司匹林與青黴素、安定同稱為世界三大經典藥物。 青黴素大大降低了全球因感染而死亡的人數,安定的重要性則主要體現在改善睡眠,而阿司匹林的貢獻在於——大大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患者的死亡率。



那麼哪些情況下適合用阿司匹林?

1、已經出現心肌梗死的患者或者有心肌梗死風險的老年人。

2、已經出現腦卒中或者有腦卒中風險的病人,為防止再發生意外,應在醫生指導下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3、動脈外科手術或介入手術後,為預防大手術後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血栓。

4、如果有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的患者,如果沒有禁忌症,也應該終生服用阿司匹林,還要和氯吡格雷合併使用。



5、沒有出現心腦血管疾病,但是存在心腦血管疾病高風險的人群(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肥胖、抽菸史、年齡大於 50 歲者)也建議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有哪些副作用?

1、阿司匹林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可能會出現胃腸道反應和出血反應。

2、藥物過敏:極少數患者可能對阿司匹林過敏,或者對阿司匹林中其他成分產生過敏現象。

3、激烈咳嗽和哮喘:有極少數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後可能出現劇烈咳嗽和哮喘。



4、消化系統潰瘍:如果本身有胃出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服用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風險。

5、嚴重的腎、肝、心功能損傷: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肝毒性、腎毒性,可能對肝腎功能有損害。



以上就是常見的阿司匹林適應症和副作用。我是蔣小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也可以點個贊再走唄。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在下方評論,見必回,回必快。謝謝你的支持。


怪醫J小生


阿司匹林到底是什麼?

阿司匹林是一種白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或微帶醋酸臭,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可溶於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


阿司匹林有什麼作用?



  1. 解熱作用: 阿司匹林進入循環系統後,可作用於下丘腦下部的體溫調節中心。此中樞會監視血液的溫度,及引發身體產熱或散熱的反應。
  2. 鎮痛作用: 阿司匹林通過抑制PGS合成而產生鎮痛效應, 但只具中等度鎮痛, 又無成癮性。
  3. 抗炎抗風溼效應: 阿司匹林為治療風溼熱的首選藥物,用藥後可解熱、減輕炎症,使關節症狀好轉,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風溼的基本病理改變,也不能預防心臟損害及其他合併症。
  4. 抗凝血作用:阿斯匹林作用在血小板上,降低血液凝固的能力,因此外科手術前一週不可使用。除此以外,高海拔登山時使用阿司匹林,它能抑制血小板的釋放反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5. 抗血栓:血小板的聚集對於止血和血栓的形成有密切的關係。阿司匹林對血小板聚集有特異的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臨床上怎麼應用呢?

  1. 常用於感冒和發燒。
  2. 該藥可廣泛應用以緩解輕度或中度的鈍疼痛,如頭痛、牙痛、 神經痛、肌肉痛及月經痛。
  3. 臨床將阿司匹林作為急性風溼性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主要藥物, 臨床上也常用作鑑別診斷風溼病的藥物。
  4. 臨床可用於預防暫時性腦缺血發作(TIA)、心肌梗塞、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瘻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也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

總結:阿司匹林的應用如上所示。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醫療工作者張


阿司匹林屬於臨床一線用藥,不僅可用於冠心病、腦梗塞的一級預防,還可用於上述疾病的二級預防。所以,有心肌梗死、腦梗死的高危因素的患者,適於服用阿司匹林。這部分患者通常存在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年齡偏大等危險因素。針對這部分患者,不僅需要戒菸、控制三高、減輕體重,還應進行綜合評估,如果評估的結果是:未來10年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大於10%,那麼應該使用阿司匹林,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朋友在服用阿司匹林以後出現了不少不良反應,這些不良反應有輕有重,有些可以避免,有些確實屬意料之外。用藥的目的除了治療疾病,還應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降低意料之外的不良事件的發生,所以,針對阿司匹林,以下情況不能服用。

一、出血風險高的患者

阿司匹林由於可抗血小板聚集,故可引起任何部位的出血。小致皮膚、黏膜出血,大到消化道出血、腦出血。如何避免呢?首先,如果你是易出血體質的患者,那麼應該禁用,請注意,是禁用,否則會出現任何部位的出血;其次,如果合併消化道潰瘍,是不能使用阿司匹林的,阿司匹林可損傷胃腸道黏膜,加重潰瘍,誘發大出血;此外,既往發生過腦出血的病人可要留意了,在使用阿司匹林前最好行專科評估,如果出血風險高於治療帶來的利益,建議重新制定治療方案。



二、哮喘的患者

阿司匹林可誘發哮喘發作,尤其是既往服用水楊酸藥物以後發生過哮喘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否則,再發哮喘的風險很高,隨時可能出現胸悶、氣緊、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

三、嚴重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

由於阿司匹林可致肝功能損害,所以,嚴重肝功能障礙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否則可致肝衰竭;有腎功能損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阿司匹林可加重腎臟損害,甚至急性腎衰竭的出現,所以,嚴重心、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阿司匹林。



四、其它

由於阿司匹林可增加甲氨蝶呤的毒性,所以,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其次,妊娠女性,尤其是妊娠後三月,禁用阿司匹林。


醫學莘


阿司匹林在近年來被廣泛應用於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對於具備適應症的人群來說,長期小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以起到抗血小板聚集,預防血栓形成的功效。所以,我們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化的治療,以穩定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發生。



阿司匹林既往主要用於解熱鎮痛,但近年來,研究者發現小劑量持續服用阿司匹林,可以很好的抑制血小板活性,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以,阿司匹林的使用適應症主要為缺血性心腦血管的防治,具體如下:

1、已有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者: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缺血性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房顫動等。

2、已有心腦血管手術史者:如心臟支架術後、頸動脈支架術後、先心病封堵術後、射頻消融術後等。



3、雖無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但未來十年發生風險大於10%者:如男性大於50歲、女性絕經後、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直系親屬中患有心腦血管疾病、長期吸菸、體重超重或肥胖的人群,需同時具備上述危險因素中至少三項,才能使用。

希望大家正確認識,阿司匹林作為藥物,在治療作用外,也有一定副作用的存在,所以我們務必在醫生指導下規範化使用,同時也要注意監測有無胃腸道不適、出血、過敏、肝腎損害等副作用的發生。


感謝閱讀,本文由@全科掃地僧原創寫作,歡迎點贊、評論、轉載,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不足之處,敬請指正。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全科掃地僧


阿司匹林已經有了120年的歷史,初時它被用於解熱、鎮痛、抗風溼,但在50多年前人們發現阿司匹林還可以抑制血小板的活性。這個對於正常人屬於副作用的功能,在血栓性疾病高危患者身上成為了救命的法寶。

人們基於這個發現,對阿司匹林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結果證明,服用阿司匹林,可以減少血栓素(TXA2)的生成,對其誘導的血小板聚集產生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對二磷酸腺苷、腎上腺素、低濃度膠原、凝血酶、某些病毒與細菌所導致血小板聚集都有抑制作用,可以減少血栓的形成,可以顯著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發作心梗、腦梗等意外事件的概率。

一、什麼樣的人需要吃阿司匹林

現在很多人對阿司匹林一知半解,甚至有人把阿司匹林當作一種保健品。經常有人來問華子,人到了多大年齡需要吃阿司匹林?華子說,年齡並不是需要吃阿司匹林的必要條件,而是根據身體健康情況,是否有相關疾病等因素,做一個心腦血管疾病危險程度評估才能確定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二、心腦血管疾病評估法

1、吸菸因素:吸菸的男性為2分,吸菸的女性為1分。

2、年齡因素:40~44歲為1分,45~49歲為2分,50~54歲為3分,55~59歲為4分; 60歲以後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需要專業的醫生做出更為積極的評估。

3、體重因素:計算體重BMI指數,BMI大於24得1分,BMI大於28得2分。BMI指數等於體重的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比如體重90公斤,身高1.8米的人,BMI=90÷(1.8x1.8)=90÷3.24=27.8。

4、血壓因素:高壓低於120mmHg為-2分,高於130mmHg為1分,高於140mmHg為2分,高於160mmHg,男性為5分,女性為3分;高於180mmHg,男性為8分,女性為4分。

5、血脂因素:總膽固醇大於等於5.2mmol/L,為1分。

6、糖尿病因素:確診糖尿病的男性為1分,女性為2分。

計算六項分值之後進行求和,分值越高,危險性越大。總分大於等於10分的男性,以及總分大於等於9分的女性,在10年內發生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大於10%,為高危人群,建議開始服用阿司匹林進行預防。如果已經患過心梗、腦梗或是外周動脈血栓的人,就不必計算了,需要即刻開始藥物預防。

三、阿司匹林吃到什麼時候

對於缺血性心腦疾病高危人群來說,只要沒有相關用藥禁忌證,需要持續服藥。對於沒有發生相關疾病的人群,當年齡大於70歲後,服用阿司匹林的帶來的風險與獲益相抵,可以在醫生指導下停止服藥。而對於那些已經發作過心梗、腦梗的人群,只要沒發生禁忌證,就需要持續服用阿司匹林,沒有年齡的限制。

綜上所述,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高危人群,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進行預防,已經發作過相關疾病的人,為了預防疾病復發更是不能輕易停藥。如果有禁忌證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的人,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更換其他抗血小板藥物。在用藥期間發現問題,請及時聯繫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讓我成為你身邊的藥劑師。


藥師華子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哪些情況下適用於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一個百年老藥,它具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得到了世界人民的認證。雖然很多人可能都能說出來幾個阿司匹林的用途,但是估計沒有幾個人能說全吧,今天我卡分享一下哪些情況下適合服用阿司匹林。

1.解熱鎮痛:

阿司匹林最早的時候是用來退熱的,它具有很強的退熱作用;後來發現它也有止痛的作用,它對痛經、感冒引起的肌肉痠痛、牙痛、風溼性關節炎等都有很好的止痛效果;

2.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低濃度的阿司匹林可以通過抑制環氧化酶,來減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的作用;臨床上主要使用75~150mg的阿司匹林來預防或治療一些心血管疾病,比如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冠心病、腦梗死、心肌梗死、冠脈支架植入術後、人工心臟瓣膜術後、房顫、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疾病;

3.兒科用於治療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徵的治療;

4.其他:

根據研究阿司匹林還有一定的抗腫瘤作用,預防和延緩老年痴呆症、角膜老化及防止早產的功能。

最後小結:阿司匹林的適用範圍比較廣,具體的總結如上,這裡不再贅述。

以上是我對該問題的解答,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讚唄,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阿司匹林屬於水楊酸類藥物,此類藥物以阿司匹林最為常見和常用。

阿司匹林口服非常容易被吸收.

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以下的這些情況適合服用阿司匹林

1、腦動脈一過性或者短時間內供血障礙(書上把這種情況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英文縮寫TIA):該病發作時間為幾分鐘到幾小時,可以反覆發作,在24小時內可以完全恢復,而不會遺留神經功能障礙後遺症.

本病屬於急症,隨時隨地都要重視此病,而且要抓住時機儘早治療,防止TIA進展為腦卒中.

藥物治療中抗血小板聚集就顯得非常重要,此時就可以選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以阻擋血栓形成,減少其復發.如果有禁忌則選用氯吡格雷

2、腦梗死(又稱缺血性腦卒中):其中的治療環節就有抗血小板聚集:在腦梗死早期,沒有禁忌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以改善腦梗塞患者的預後,降低腦卒中的復發.

3、急性心肌梗死:無禁忌患者口服或者嚼服阿司匹林,預防心肌梗死復發

4、不穩定型心絞痛:抗血小板聚集(抗栓)治療,無禁忌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目的是防止血栓形成,以阻止冠心病發展為心肌梗死

5、動脈血管術後:如主動脈冠狀動脈搭橋術後。

阿司匹林副作用大,不宜單純作為止痛藥,目前主要用來抗血小板聚集。


佳園道


阿司匹林在臨床上的作用很廣,鎮痛、驅熱、消炎等。但是阿司匹林最出彩的作用是能夠抑制血小板凝聚,也就是說有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除此之外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齡、肥胖、吸菸、遺傳等都是心腦血管疾病高危群體,也應該服藥預防。

但是通常情況下,醫生會讓患者服用多種藥物:比如阿司匹林和他汀,如果同時伴有高血壓就還需呀降壓藥,很多患者對阿司匹林的認識有些過於片面了,羅醫生給大家說幾個比較典型的效果,雖然抗血小板凝聚是現今最常用的作用,但這並不是說只有這一種作用。

阿司匹林的作用

1、鎮痛作用:阿司匹林可以對慢性鈍痛有緩解作用,起到外周性鎮痛,但是對急性刺激性疼痛劇痛沒有效果。

2、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一般冠心病患者加重必備阿司匹林,其原理就是冠狀動脈血管形成的斑塊破裂之後,防止血栓的形成,預防心梗的發生,腦梗也是同理。

3、消炎的作用:阿司匹林是治療和抑制風溼熱的首選藥物,但是並不能治療已經產生的狀況,只能治療當中的消炎和驅熱,也不能治療炎症和發熱的併發症。

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

1、如果患者想要服用阿司匹林來控制心血管病情,必須通過專業醫師的評估才能使用,並且讓醫生規定服用劑量與服用時間。如果患者經過醫生全面評估後,被告知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那麼一旦服藥就不能擅自停藥,否則有一定的風險。

2、如果有消化道疾病的患者,不建議服用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有出血風險。

3、患者在服用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時,需要和阿司匹林進行檢測,以防出現藥物中毒事件。

因為阿司匹林的作用在生活當中比較常見:鎮痛、驅熱、消炎等,所以在生活當中阿司匹林的作用非常廣,但是阿司匹也並沒有大家宣傳的那麼神奇。


阿司匹林是“床頭救命三寶”?

這是一個流傳範圍非常大的傳言,說是假的有點過分,但其急救效果確實很微小因為阿司匹林在生活當中的作用是調理和預防,緊急救命的話,還是建議選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羅民教授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至少表明對自己是負責任的,因為確實有不少人聽別人說吃點阿司匹林可以預防心梗腦梗,但把它當成一種保健品來服用,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

阿司匹林之所以能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發揮作用,是因為它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而避免血栓形成,但血小板不會平白無故的聚集在一起。比如說我們的皮膚上不小心有了傷口會出血,此時血小板就會聚集在一起,在局部形成血塊起到止血的作用,我們就會看到有血痂形成。

而正常人血管中是不會有破損傷口的,只有當血管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或是長出的動脈斑塊,這些發生了病變的血管或斑塊就可能在高血壓、高血糖、吸菸、飲酒等因素的作用下發生破損,才會引來大量的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這些血栓可能在血液的衝擊下隨著血液流動,如果流到了心腦血管就可能引起血管堵塞而引起心梗、腦梗的發生。

由此可見,只有存在發生這種結果可能性的人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何況是藥三分毒,阿司匹林除了能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下,還會發生損傷胃粘膜而引起出血等不良反應,所以沒有發生心腦病發生風險的人,服用後只會帶來不良反應。

那麼,哪些人適於服用阿司匹林呢,通過上面的分析已經可以有所瞭解了,總結一下主要有兩大類人人群:

一是患有心肌梗死、心絞痛、腦梗死、心臟搭橋及支架術後、心房顫動、瓣膜性心臟病等,需要長期服用,稱為心腦血管病的二級預防

二是滿足以下七個條件中的至少三個及以上的人,如果願意服用可以長期服用,這七個條件是:

  • 男性年齡在50以上、女性在絕經期
  • 真系親屬中患有心腦血管疾病
  • 長期吸菸
  • 體重超重或肥胖
  • 患有高血壓
  • 患有糖尿病
  • 患有高脂血症

大家可以按照列出條件做一下自我判斷,並向醫生做更為詳細的諮詢,以決定自己是否應當服用。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阿司匹林這個藥物大家已經很熟悉了,一方面時因為這個藥物歷史悠久,一方面是因為這個藥應用極為廣泛。我們知道大劑量阿司匹林具有解熱鎮痛的功效,長期低劑量長期服用阿司匹林則具有抗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尤其是其作為心腦血管病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的基石類藥物,已經得到了專業內及患者的廣泛認可。回到題目中來,哪些人群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呢?


第一,就是沒有服用阿司匹林適應症的患者(表面上看可能是一句廢話,但是又太多的朋友曾經問過我這樣的問題:“張大夫,待著沒事是不是可以服用阿司匹林預防心腦血管事件?”,所以我需要在這裡強調一下,沒有適應症,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因為任何藥物都有它的不良反應,沒有適應症,沒必要非要吃藥。

然後就是阿司匹林說明書上的一些說明了,如: 對阿司匹林過敏者;有服用阿司匹林引起哮喘的病史的患者;有活動性的消化道潰瘍者;有潛在出血或者出血體質(如血液病等)或者近期手術者;嚴重的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者。除此之外,對於某些有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必須吃抗血小板藥物的情況下,也應該考慮換成氯吡格雷等。

上面就是張大夫想到的哪些人不能服用阿司匹林,您可以多關注,多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