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現象:我們的家長對孩子母語的學習,遠不及對英語那樣重視

語文即為我們的母語,即為漢語;英語即為英國之語,我們基本採用美式英語。一個孩子,在學校既學習語文,又學習英語。當孩子語文成績下降的時候,家長著急,想辦法讓孩子讀,背,寫;而當孩子英語成績下降的時候,家長的焦慮卻異乎尋常,找老師補課,進補習班補習,孩子回到家還要由家長主持考試。看到沒,這就是我們的母語和英語在家長心目中的差別。

走進很多民辦補習班,你同樣可以發現,設立班級最多的是英語班。單就小學階段來看,英語班的學生人潮湧動,而語文班的學生卻少得可憐。用一組不太準確但足可以說明問題的數字說明一下,如果小學階段各年級的英語班是二十個,那麼語文班能有一兩個就不錯了,還基本上是作文班。相比之下,英語班紅紅火火,語文班門可羅雀。這讓身價為母語的語文情何以堪?

這麼多年來情況一直是這樣,這真是一個怪現象!

怪現象:我們的家長對孩子母語的學習,遠不及對英語那樣重視

是國家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不夠嗎?當然不是。翻開小學到中學的語文課本,你就會發現,古詩文部分,現代文部分,其數和量甚至是質都不可等閒視之。試卷的難易程度也可見一斑:基礎識記、閱讀理解都有,而且,近些年來,閱讀理解的比重更大,對古詩文的識記理解要求更高。不僅如此,分值達一張試卷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的作文非常拿分。國家對語文(母語)的重視程度從來就沒有減弱過,而是越來越重視。

或許很多人對這種現象見怪不怪,並且能說出一大推理由。比如說,漢語是母語,從胎裡帶來的,隨著課堂的教學進度和孩子成長中的理解能力的增強,慢慢會好起來的;即使成績不太好,佔個中游水平也不成問題。比如說,英語是外語,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重視,打下基礎,以後才能由生變熟;並且,各行各業都少不了英語,學好英語還能為將來出國留學或在國外工作提供保障。比如說,漢語好學,英語不好學。等等,諸如此類,理由很多。

理由彌天,卻掩蓋不了一個明顯的事實:語文作為母語,想獲得高分居然很不容易!不是閱讀理解題失分,就是作文成績平平。一張試卷,能拿到八成分數就算是好的了。反觀英語,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極為重視,佔用了孩子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甚至擠佔了孩子休息和娛樂的時間補習英語,而後獲取一個相對滿意的成績。但是,我們的家長似乎忘了,學好母語該有多麼重要啊!

我們不高談祖國五千年文明史,不高談中華民族情感,也不高談母語對於塑造我們中國人的民族性格的問題,我們只說語文(母語)的重要性的問題。

怪現象:我們的家長對孩子母語的學習,遠不及對英語那樣重視

首先,我們主要生活在漢語文化圈子裡,主要使用的還是漢語。我們需要用自己的母語準確生動地表達,而不是滿嘴的洋文。我們對母語的態度如此這般,從社會生活中就能感受到一種悲哀:但凡我看到聽到的,幾乎很少有人能用母語準確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是磕磕巴巴,就是詞不達意,或是語言蒼白,或是無話可說,沒有一點點受最好的語言薰陶下的侃侃而談的樣子。普通百姓是這樣,各界的一些名人也是這樣。這是什麼?這是語文功底不紮實的後果。看電視採訪,每當聽到這種似是而非又猶猶豫豫的表達,我的心裡就騰起一陣酸楚,難道,我們的母語就這樣在人們心中淪落了嗎?

大多人,我說的是大多數人,你們將來在英語圈子裡生活的幾率有多大呢?即使你在那樣的圈子裡生活,但大多數人,甚或絕大多數人,不是還得迴歸漢語圈子裡嗎?英語雖好,但不是我們大多數人一定要掌握的技能,少數有語言天賦的人掌握了,我們都能受益。英語雖好,但我們這個圈子裡幾乎所有用文字表達的東西用的都是漢語,我們不能忽視母語的價值。

怪現象:我們的家長對孩子母語的學習,遠不及對英語那樣重視

第二,即使不談五千年文明史,但也繞不開這個唯一延續的文明恩賜給我們的語言底蘊。當然要承認,一個學生在經歷了十二年的文化教育之後,對語言中出現的很多典故張口就能說出來,但是,你知道有多少人對流傳下來的語彙的含義說不清楚嗎?你知道有多少人對一些語彙能說卻不會寫嗎?你知道有多少人被對方用古事古語諷刺挖苦而渾然不覺嗎?你知道有多少人張口就是讀音有誤卻不以為然嗎?你知道有多少人無論是說話還是寫文會出現諸多語法錯誤嗎?

再看看我們讓孩子學習的英語,老師誨人不倦,家長推波助瀾,孩子們的英語表達水平,在語言文字的某些層面其實已經高於語文了。但是,英語有漢語的博大精深嗎?英語有漢語的表達精準和美麗嗎?無非就是家長甚或孩子懷揣一個看似美好的夢想,卻忘記了我們的母語才是世界上最好的語言,是最有文化底蘊的語言。或者,是有意淡化甚至拋棄,這是一種悲哀!

怪現象:我們的家長對孩子母語的學習,遠不及對英語那樣重視

第三,中國是個大國,擁有近14億人口,佔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這樣大一個文化圈,說的都是漢語,我們的孩子在求學在成長,將來為國效力,難道不應該說一口體現中華語言之美的話嗎?難道不應該寫出體現中國民族特質的文章嗎?中國發展了,中國進步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頻繁緊密了,中國在向世界強國邁進。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用我們自己的語言精準雅緻地表達思想,我們的民族特質會黯然失色的。如果我們驚訝於一些“中國通”用著我們的語言闊若懸河,我們難道不慚愧嗎?

我們在不遺餘力地學習英語,以為這樣就可以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景,但隨著中國的日漸強大,又有多少外國人為了學習漢語而夙興夜寐啊!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語言,自己應該掌握得永遠強於外國人,而不是讓外國人學了去,反問我們為什麼,以致於窘迫難堪!

怪現象:我們的家長對孩子母語的學習,遠不及對英語那樣重視

不要以為我反對學習英語。英語作為一門世界通用的語言,為我們敲開了西方的大門,也洞悉了外國人的所思所想,甚至能為他們把脈,借力打力。我們應該學習英語,並且非常贊同將英語這門課程開設下去。但是,決不能顧此失彼,淡化了我們的語文(母語)的重要意義。甚至,我覺得,對大多數家長和孩子而言,我們應該權衡一下這兩門語言的分量,英語,能應付考試就行;語文,要高於考試要求才行。學好語文,重視語文,強化孩子對語文的學習,是民族自信心的體現,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最重要的途徑之一。

國家已經加大對語文(母語)的重視力度,很快,在考試分值比例方面和分數獲取方式方面都會有政策出臺。我們能看得出,相比之下,語文(母語)才是重中之重。我們的語文不行,別的能學得很精通嗎?我們忽視語文,還能找到自己嗎?著名教育家、數學家蘇步青曾經說過:我從小打好了語文的基礎,這對我學習其他學科提供了很大方便。他在擔任復旦大學校長髮表“就職宣言”時曾說:“如果允許復旦大學單獨招生,我的意見是第一堂先考語文,考後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課就不要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家長朋友們,語文(母語)是成才的第一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