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很多人一旦升入领导职位,他微信朋友圈就再也不发东西了?

旅行的雲


年底了,下班挤在地铁里的阿栗回想起这一年的碌碌无为,便发了一条朋友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不想回到家打开朋友圈,发现领导在下面评论了一句:那就赶紧去看看啊。

阿栗心中一惊,想起上次会议上领导特意点了自己名字,不咸不淡地说再继续努力,该不会,领导看自己今年表现不佳,要劝退自己了吧。

第二天,阿栗被喊去领导办公室,汇报完工作,领导顺口问了句,“阿栗,你最近有打算去旅游?我看成都很好,有空可以去看看。”

看着领导真诚的眼神,阿栗忐忑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笑着说,好啊。

一、微信作为社交平台,已经难以完全私人化

随着微信成为居民的第一社交工具,大家已经开始通过微信进行通讯联络,逐渐地,微信也成为工作上必备的联络工具,几乎每个人的微信里都加有下属、同事、领导,以及客户、同行为好友。所以,微信已经不能算是私人社交工具,同时也是工作沟通工具,这也决定了,我们发个朋友圈,很大程度上会引起多方关注。

而当我们升入领导职位时,就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下属。可以说,领导一时心血来潮发个朋友圈,下面的人看到了说不定会议论纷纷,或是私下猜测。甚至于,如“领导发朋友圈要不要点赞”、“发朋友要不要屏蔽领导”这样的话题还一度成为热门。

而当发朋友圈这样的行为被赋予一定的涵义后,身为领导,发出来的朋友圈若是没引起什么议论还好,但要是被人误解,就会引起一些负面影响,那就得不偿失了。

因此,很多人晋升为领导后,往往会选择少发朋友圈,正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避免引起一些误会。另一方面,有的人则会选择屏蔽一些同事、客户或领导,这样子也会给别人造成,升入领导后就不发朋友圈的印象。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发朋友圈有可能引起哪些误解或不好的影响。

二、对内,可能有损权威形象,对管理有害无利

在对内管理上,其实领导少发朋友圈,或是发朋友圈的时候要屏蔽下属、同事和领导,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身为领导,发布朋友圈出去,有可能会对管理造成以下不利的因素:

1、削弱管理上的权威形象

很多时候,我们发朋友圈更多都是以个人感受为主,很生活化的内容。这种内容给下属看多了,就会让他们看到领导很私生活的一面,尤其是当看到领导发出一些相对负面情绪或者低落的内容,都会削弱员工对领导在管理上的“权威形象”,对我们在管理上,其实是很不利的,尤其是遇到叛逆的员工,更有底气跟我们对抗。

2、容易营造不好的朋友圈风气

如果是员工之间相互点赞或评论朋友圈,倒是没什么。但加入了领导就不一样了,领导单纯地点个赞或是评个论,员工都容易产生联想。而同时,领导发个朋友圈,员工又在纠结要不要点赞,而领导的虚荣心,一旦满足了,难免在工作上会有偏袒。

久而久之,在管理上就容易营造不好的朋友圈风气,有些员工也会认为领导很虚荣,对我们的管理形象亦不利。

有这两点,晋升为领导了,发个朋友圈就不得不谨慎,那就有违我们发个朋友圈抒发情绪的初衷,因此,还不如不发。

三、对外可能有损公司形象,多一条不如少一条

我就经历过一次教训,有天晚上下班后跟几个哥们出去喝酒,有点晕晕沉沉了,回来路上一时感慨发了个朋友圈。结果第二天打开微信发现,昨晚有个重要客户找我要个文件,我马上跟对方道歉,解释昨晚没看到微信。谁知对方回复了一句,都有时间发朋友圈了,还没看到微信。

后面做了很多补救功夫,才不至于断送跟这个客户的合作。从此以后,每次加客户我都会设置他们看不到我的朋友圈,同时没事也尽量少发朋友圈。

所以,当我们在朋友圈发布某些信息的时候,客户、同行其实都会留意到,要是内容好倒无所谓,但要是有什么不妥的言论,就很容易引起客户的不适,甚至于被同行截图转发,对公司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失。

尤其是,当我们升为领导后,在公司有一定的地位,对外,就更能够代表公司,所以,还是不发朋友圈,或是屏蔽他们再发,形成不发朋友圈的假象,更没有风险。

因此,升为领导后,我们要对自己的朋友圈或者言论负责,还是少发为好。

以上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