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特試劑(班氏試劑)和斐林試劑的比較

教材研究:以前只知道生物教材中提到的本尼迪特試劑和化學教材提到的斐林試劑不同,但瞭解不夠,所以,學生在填寫混淆時也不知道能不能給分,現整理兩者的區別。

本尼迪特試劑(班氏試劑)和斐林試劑的比較

一、本尼迪克特(Benedict)試劑

本尼迪克特(Benedict)試劑是一種絡合複鹽,即硫酸銅、碳酸鈉和檸檬酸鈉組成的混合液,又叫班氏試劑。

1、本尼迪特試劑配製:

配製方法為將4.3g研細的硫酸銅溶於25mL熱水中,待冷卻後用水稀釋到40mL。另把43g檸檬酸鈉及25g無水碳酸鈉(若用有結晶水碳酸鈉,則取量應按比例計算)溶於150mL水中,加熱溶解,待溶液冷卻後,再加入上面所配製的硫酸銅溶液。加水稀釋到250mL。

本尼迪特試劑(班氏試劑)和斐林試劑的比較

2、使用方法

本尼迪特試劑只適合還原糖的鑑定,本尼迪特試劑陰離子直接在鹼性環境中與-CHO作用,因此反應較慢,需要加熱。本尼迪特試劑也能夠冷卻結晶製成晶體粉末,需要時配製溶液即可使用。

將試劑貯於試劑瓶中,瓶口用橡皮塞塞緊。本尼迪特試劑與醛反應的結果是與斐林試劑一致的,只是比斐林試劑更穩定,可以長期保存,靈敏度高,所以在日常化驗中更常使用。

該試劑加入測驗溶液並煮沸,若待測溶液中有高濃度的還原糖則產生紅色沉澱物,低濃度時產生黃色沉澱物,所以,教材中提到的顏色是棕黃色。

二、斐林試劑(Fehling's solution)

斐林試劑(Fehling's solution)是德國化學家赫爾曼·馮·斐林在1849年發明的。常用於鑑定可溶性的還原性糖的存在。斐林試劑可與還原性糖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澱。

它是由氫氧化鈉的含量為0.1 g/mL的溶液和硫酸銅的含量為0.05 g/mL的溶液,還有含量為0.2g/mL酒石酸鉀鈉配製而成的,其本質是銅離子和酒石酸形成的配合物-酒石酸合銅(高中認為是新制的氫氧化銅)。

1、配製方法

配方是0.1 g/mI NaOH(甲液)和0.05 g/mI CuSO4(乙液)。甲液配製方法是將50 g氫氧化鈉和137 g酒石酸鉀鈉溶於500 mI蒸餾水中(貯於帶橡皮塞的瓶中)。乙液配製方法是將34.5 g結晶硫酸銅溶於500 ml水中,加0.5 ml硫酸。混合均勻。

2、使用方法

一般將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等體積混合(或在2 mL甲液中滴4~5滴乙液),再將混合後的斐林試劑倒入待測液,水浴加熱或直接加熱(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中為50-65度水浴加熱,直接加熱不可以,浙科版教材用的是本尼迪特試劑,溫度是80-100度)。如待測液中存在還原糖,則呈現磚紅色沉澱;如待測液中不存在還原糖,則仍然呈藍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