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序言:

明太祖朱元璋曾针对“宦官”做出过这样一个评价,“此曹止可供洒扫,给使令”,赫然是对“宦官干政”的现象极为抵制。故而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七月,明太祖还专门在宫门中立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的铁牌,严防宦官干政。——《明史·职官三》

但是,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明太祖却一反常态的扩充了“宦官机构”,同时也提升了宦官的“品秩”,明显提升了明朝“宦官”的地位,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究其原因,原来是明太祖想要想要通过宦官来实现对外朝的制衡。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宦官漫画示意插图

毕竟按常理来讲,之所以会造成“宦官干政”的不良政治现象,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无非就是宦官的权力太大,以及影响范围广泛。

而根据明太祖借鉴历朝历代的宦官之祸,并得出了一个“朕观《周礼》,奄寺不及百人。后世至逾数千,因用阶乱”的结论。——《明史·职官三》

以及明太祖还曾说过“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等相关言论来看,显然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意识里,对宦官是十分不信任的。——《明史·职官三》

这也就意味着明太祖是明白该如何预防宦官干政的。他清楚的知道如果想要实现严防宦官干政的目的,那么就势必需要从降低宦官地位以及影响力方面去入手。

如此一来,宦官人微言轻,自然也就无法对“皇权”构成威胁了,即便是出现一些漏网之鱼,也能够及时的加以遏制。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示意插图

明太祖限制“宦官”地位

事实上,明太祖在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下令提升宦官地位之前,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曾数次下达限制宦官地位的改革举措。

就好比早在吴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宦官衙门“内使监”、“御用监”之时,就在其中“各设令一人,正三品;丞二人,从三品”。——《明史·职官三》

换句话来说,明朝宦官的地位在建朝之初,相对而言都还算是一个比较高的存在,最高甚至能到“正三品”的官秩,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在明朝的“官秩”体系中,执掌全国刑狱的最高长官,有着可自行勾决死刑犯人大权的“大理寺卿”,也仅仅只是“正三品”而已。

至于再往上的“正二品”,那可都是等同于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尚书”,以及有统兵之权的“都指挥使”一级的存在了,虽宦官只有官秩之名,并无实权,但由于其一直都身处明太祖身边,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在待遇上势必差不到哪里去。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宦官干预朝政剧照示意插图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由于明朝内廷机构的日趋庞大,宦官势力也逐渐开始在明朝站稳了脚跟,“有内侍事帝最久,微言及政事”,开始逐渐暴露出了“干预朝政”的不良势头。——《明史·职官三》

对于一心想要完成“中央集权”,促进君主专制的明太祖朱元璋而言,大家说他会愿意看到这种现象发生吗?

自然是不会的,毕竟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意识里,他才是最高统治者,那么就理应由他去制定一切政务的决策方案才对。

而这个干政的“宦官”,却依仗明太祖所赋予的地位和信任,想要在明太祖处理政务之时提出自己的主张,这不就相当于是在影响皇帝的“皇权意志”吗?

也正是这次事件的发生,让朱元璋有了对明朝那日趋庞大的宦官制度、以及机构体系加以改革的想法,否则任由宦官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势必会因统治者的纵容而导致“宦官之祸”再次出现。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插图

故而于洪武五年(1372年)六月,明太祖先是定下了“内侍毋许识字”的宦官禁令,而后更是于洪武十七年(1384年)四月,“更定内官诸监、库、局品职。内官监,设令一人,正六品;丞二人,从六品”,将宦官最高的“品秩”从“正三品”降低到了“正六品”。——《明史·职官三》

明太祖朱元璋俨然是想要通过降低宦官文化水平、以及降低宦官“官秩”的做法来实现降低宦官地位、以及影响力的初衷,继而达到保证“皇权稳固”,预防宦官干政的最终目的。

所以也就有了序言中所提到的洪武十七年七月,也就是公元1384年七月,明太祖制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铁牌的事件发生,赫然还把“预防宦官干政”的事情制定成了法律条款。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明太祖对如何控制宦官,以及预防宦官干政的处理办法都是很清楚的,而且在执政期间也曾对“宦官势大”的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限制和预防。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明朝宦官漫画示意插图

明太祖又提升“宦官”地位

但结合明太祖于洪武二十八年九月,也就是公元1395年九月扩充“宦官机构”,并提升“宦官品秩”的事件来看,很明显明太祖的行为与他早先“严防宦官干政”的初衷是相悖的。

先来看看明太祖是如何提升宦官地位的,“重定内官监、司、库、局与诸门官,并东宫六局、王府承奉等官职秩。凡内官监十一:曰神宫监,曰尚宝监,曰孝陵神宫监,曰尚膳监,曰尚衣监,曰司设监,曰内官监,曰司礼监,曰御马监,曰印绶监,曰直殿监。”——《明史·职官三》

顾名思义,就是重新整合了内廷的宦官机构,将明朝宦官机构划分成了十一监。

而后虽然未对宦官数量进行大规模扩充,但是在官秩体系上,明太祖却是下令“皆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明史·职官三》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明朝宦官示意剧照

如若我们再结合洪武十七年,明太祖所制定的内官诸监官秩最高的“正六品”的数据来看,相信大家不难看出,在洪武二十八年之前,明朝宦官中最高的“正六品”宦官仅有一人,其下各局、库、司虽然相对独立,但是在官秩上却显然没有内官监最高长官这么高。

可是在洪武二十八年改制以后,宦官中的“最高长官”却从“一人”变成了“十一人”,而且皆是“正四品”。更别提每“监”还分设“从四品”宦官各二人,以及“正五品”宦官各二人。宦官的整体实力明显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宦官在明朝的地位也势必就会因此而水涨船高。

如此一来,岂不是就和明太祖起初所想要达到的严防“宦官干政”的目的背道而驰了吗?毕竟宦官官秩上去了,其地位自然也就上去了,从而也就代表其影响力自然也就上去了,赫然成了一个互相矛盾的存在。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御马监宦官示意剧照

就好比明朝宦官机构中的“御马监”,据《明书·戎马志二》中的记载,“国初有御马勇士、旗军,以处迤北逃回人民,供养马之役,器械衣甲,必异他军。后多以进马者投充,而听御马监官提督焉

从表面上看,这御马监俨然就是一个“养马”的宦官机构,但事实上正如明朝大臣“许进”所说,“勇士名虽养马实为禁兵”,这也就意味着御马监实则是拥有一定“统兵权”的。——《勇士名额疏》

只不过明太祖时期的御马监,还并未显露出什么实力,直到后世于正统十四年所发生的“京师保卫战”之时,御马监所统辖的四卫勇士、以及旗军才正式从幕后踏上台前,在“彰义门”主动出击,迎战瓦剌大军。

这就足以证明御马监自身的军事实力也是不弱的。

如若我们再结合下“兵权”在古代封建时期所能起到的作用,相信大家应该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吧?这无疑就足以证明,明太祖提升“宦官地位”的做法是有意为之。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明朝宦官示意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明太祖为何会违背他严防宦官干政的初衷,一反常态的去提升宦官地位呢?

俗话说的好,“存在即合理”,既然明太祖这么做,必定是有他的一番考虑,而这个提升宦官地位的理由,便是出于当时政治局势的考量。换言之,就是明太祖想要通过加强宦官的地位,借以实现制衡外朝,与外朝相互牵制的目的。

这一切还要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六月”开始说起,当时明太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大学衍义补·卷五》

大家要着重注意下这个“彼此颉颃不敢相压”,顾名思义,就是彼此之间能够保持一个相互牵制的平衡事态。那么我们再说这“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九月”的宦官改制之事。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洪武二十八年扩充后的“宦官机构”

先说说明太祖扩充“宦官机构”

经历了洪武二十八年的这次改革后,明朝那十一个宦官机构最高官秩皆是“正四品”,都属于同一级,换言之,这些宦官机构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呈现出了如“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一般的互相牵制局面。

而在洪武二十八年之前,明朝内廷宦官的最高官秩却是“正六品”,且只有一个,还是在“内官监”之手。

这也就意味着“内官监”虽然对整个明朝政权影响不大,但是其在内廷之中,却俨然是呈现出一幅“内官监”一家独大的局面。

由此我们也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明太祖扩充“宦官机构”的举措,实则是为了让内廷的宦官衙门之间能保持一个平衡,继而取得瓦解“内官监”一家独大之效,那么首先在这内廷之中,各个宦官衙门之间就已经能够保证其始终都处在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自然而然也就顺势形成了“互相牵制”的局面。

毫无疑问,此举对维持内廷的稳固是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存在的。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蓝玉案漫画插图

再说说明太祖提升“宦官品秩”

早在明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393年,明朝爆发了一次受牵连人数达万人以上的大案件,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蓝玉案”。

是时,“凉国公蓝玉以谋反,并鹤庆侯张翼、普定侯陈桓、景川侯曹震、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吏部尚书詹徽等皆坐诛”,影响范围极为广泛,甚至就连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也一并牵连在内。——《明史·太祖三》

而这次案件的爆发时间,若是从明洪武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80年,明太祖下令“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的时间开始算起的话,赫然已经过去了将近十三年。——《明史·太祖二》

这也就意味着明太祖“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的说法,其实并没有如他所说的那般稳当,罢相分权之后的外朝官员,依旧会存在着谋反作乱的可能。

可是此时的明朝政治格局框架已定,没有中书省,也没有丞相,所有的政治事务都是通过“六部”直接提交到明太祖一个人之手,俨然是遇到了瓶颈,无法再进行更加细化的改革了。难不成还能让明太祖再包揽六部的职权吗?

这很明显就不现实,否则明太祖又怎么会“置四辅官”来辅佐他处理政务呢?属实是因为他一个人实在是无法独立完成全国政治事务的决策。——《明史·职官一》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明朝外朝官员画像示意插图

那么明太祖又该如何去实现对外朝的制衡呢?最方便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宦官”入手。

通过提升宦官“官秩”的形式来提升宦官地位,继而等宦官地位提升以后,其影响力势必也就随之而会有明显的提升,从而在潜移默化间形成对外朝官僚势力的制衡。

还拿御马监来说吧,据史书上的记载,“腾骧等四卫勇士旗军,乃祖宗设立禁兵,以备宿卫扈从,名为养马,实为防奸御侮也”。——《明武宗实录·卷七》

什么意思,明太祖在御马监设立“禁兵”的目的就是为了“防奸御侮”,换言之,御马监就是为了防止官员擅权而生。这也就意味着御马监如果不够强势的话,对官僚集团所形成的威胁效果势必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明太祖也只能是通过提升宦官品秩的形式,来提升宦官的地位,然后再进一步完成对“外朝”的牵制、制衡。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明太祖罢相漫画示意插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相信大家不难发现,明太祖朱元璋扩充“宦官机构”、甚至还提升宦官“品秩”的事件,其实并非明太祖自身的意愿,毕竟他对宦官干政的抵制是显而易见的。

否则也就不会发生洪武十七年明太祖设立铁牌,严防宦官干政的事件了。

但是问题也正是出在了这里,洪武十七年距离洪武十三年“罢相”才过去了四年,新制定的政治体系的弊端并未浮现。所以截至此时,明太祖限制宦官势力的举措都还算正常,也符合常理。

直到洪武二十六年,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罢相”后所设立的政治体系的弊端凸显以后,明太祖才意识到洪武十三年的改制并没有达到“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的预期目标。诸如前文曾提到的“蓝玉案”。

不过,受限于集权举措已经遇到瓶颈的缘故,明太祖无法再有效的对政治体系进行更加细化的改革。


明太祖严防宦官干政,为何却要提升宦官地位?明太祖:要制衡外朝

御马监禁兵示意插画

所以,明太祖自然而然也就想到了他早在建朝初期就设立的“御马监禁兵”,想要凭借这些“禁兵”对外朝官员的势大困局进行压制。但如此一来势必就会导致“御马监”的又一次势大。

故而,明太祖也只能是先将内廷的宦官机构进行一次重组,表面上看是为了打消“内官监”一家独大的局面,但事实上凭借内官监那“正六品”的“最高长官”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究其原因,也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先让宦官机构互相牵制,然后进一步来达到牵制“御马监”的目的,起到预防“御马监”势大之效。

如此一来,明太祖抵制“宦官干政”,但却一反常态提升宦官地位的做法也就说的通了。

属实是为了达到制衡外朝官僚势力的同时,还能让宦官机构之间也保持着一个“互相牵制”的局面,从而让“御马监”不至于因势大而失控,预防明朝出现“宦官干政”的不良政治局面。

对维护明朝政局的稳固、加强皇权、以及促进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系的发展等方面显然有着极为积极的意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