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誤工費老闆不給找誰呢?

煙雨寂霜


工傷誤工費,一般是由用人單位支付的,誤工費包括:工資、資金、津貼等。簡而言之,就是勞動者因工傷不能工作期間的收入損失,工傷是由於上班時發生的,肯定是企業來負責的,所以你如果簡單問找誰的話,就是找企業,及用人單位。

順便說一下,誤工費的標準怎麼計算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0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即:誤工費賠償金額=誤工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誤工收入安照你的崗位工資或當地行業或近似崗位的一年平均工資折算成日薪計算。

還有一條,只要談到誤工費,肯定要有相關的醫療證明(即休假時間),你在企業肯定有收入證明的或銀行流水,所以這個倒問題不大,最大的問題是,公司會不會支付,不支付的話,保留好相關證據,去申請勞動仲裁了,一般情況下會贏的。

最後附上一條鏈接,上面比較詳細描述了,內容比較多,望仔細看看。

專心護航勞動者合法權益,正確處理職場問題,從小白變專資,關注我並給我點贊,隨時提供有效建議,讓您職場不再迷茫!

https://www.66law.cn/topic2010/gswgfzm/



職場天下


(一)、發生工傷前在本單位工作已滿12個月的,按工傷前12個月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含基本工資、獎金和津補貼以及加班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二)、發生工傷前在本單位工作未滿12個月的,按工傷前實際工作月數應發工資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三)、發生工傷前工作未滿1個月的,按合同約定的月工資計算其原工資標準;尚未約定或無法確定原工資額度的,按不低於本市職工上年度社會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其原工資標準。

工傷的誤工費是指員工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按照原工資福利保持不變。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什麼是誤工費

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癒這一期間(誤工時間)內,因無法從事正常工作而實際減少的收入。

1、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異較大。

客觀存在的差異性,決定了不同的受害人在遭受損害後,其損失的誤工收入會因人而異。

2、計算的依據各不相同。

因行業和崗λ的不同,以及受害人是否就業的不同,收入方式的不同,對於誤工費計算的依據,也是因人而異。

3、具有一定的推繹性。

一般而言,應當以受害人在遭受損害前某一時段,能夠正常工作、勞動可能取得收入作為參照或者依據。而對於該時段的可能收入,也只能根據一定客觀數據,在排除對其收入產生不利或者有利影響因素的情況下,進行推算。


公司拒絕支付,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或申請勞動仲裁。


法哥說生意19


因為工傷賠償出現的糾紛應該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進行維權。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係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髮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崔姐能量女神


勞動仲裁委員會


久禾潤透水混凝土


您好,

因為工傷賠償出現的糾紛應該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者申請勞動仲裁進行維權。

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係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髮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公益山東行


第一肯定是找老闆協商。

老闆不賠償的話,那就只有打官司嘍。


醫藥老菜鳥


抖音 現在的自媒體傳播速度比市政辦公效率高多了,有了一定的傳播度,自然就有人給你解決了


傅周25


工傷鑑定一定要有,工傷發生的經過,同班員工的簽名,然後直接找勞動仲裁機構,如果還不行委託律師起訴,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喜歡浪漫的雪花兒


應該去勞動局可以調節吧,調節不了可以走法律程序


小李說事啦啦啦


工傷期間工資公司正常發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