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2019年,山西博物院剛剛度過其百年華誕。“百川匯海——院藏百年捐贈書畫藝術”將於1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開幕,展覽從館藏的眾多珍貴捐贈文物中精選展示50幅古代書畫作品,包括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黃慎《接蝠圖》軸,清代傅山《臨王羲之明府帖》軸,元代顧安《風竹圖》軸等。

山西博物院現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中心,擁有各類藏品40餘萬件。在其40餘萬件藏品中,社會捐贈始終是一項重要來源。其中,既有文人學者和收藏家的慷慨解囊,也有普通百姓的無私捐獻;既有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的熱心襄助,也有海外赤子的真情饋贈。

歲末,山西博物院從眾多珍貴的捐贈文物中精選展示50幅古代書畫作品,謹向所有慷慨捐贈的各界人士致敬。展期持續至4月21日。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行書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軸 清 孫嘉淦 紙本,縱175釐米,橫77.5 釐米 常贊春先生捐贈

孫嘉淦(1683—1753),字錫公,又字懿齋,號靜軒,山西興縣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進士,歷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前期一位政聲顯赫的官員。其書法如若其人,超然挺拔,不入俗流。

釋文: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書為元翁老年學兄,合河孫嘉淦。

鈐印:太子少保(白)、孫嘉淦字錫公之章(白)、和本天地之精(白)。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行書七言詩軸》 清 祁寯藻 紙本,縱96.7釐米,橫56.5釐米 常贊春先生捐贈

祁寯藻(1793—1866),字叔穎,一字淳甫,後因避諱改實甫,號春圃、息翁,山西壽陽人。他是清代晉人居官最高最久者,曾為道光、咸豐、同治皇帝授課,人稱“三代帝師”。為學主張通訓詁,明義理,調和漢、宋學術之爭;為詩主張宗宋,開後代同光宋詩派詩人之先河;書法更是清代書壇承上啟下的一代宗師,由小篆入真、行,出顏、柳,參以山谷,深厚遒勁,自成一格,堪稱傅山以後第一人。

釋文:沈沈鐘鼓動巖阿,楚楚衣裳散薛蘿。地迥夜看星月大,林深晴覺雨風多。回思客路千盤折,且共僧談一剎那。更喜壁間題句滿,故鄉山色足吟哦。丙申四月自盂歸,宿方山昭化上院作,錄奉蓮西大兄大人正和。淳甫愚弟祁寯藻。

鈐印:寯藻私印(朱)、字叔穎號淳甫(白)。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賈景伯嗜學圖》軸 清 錢慧安 紙本,設色,縱109釐米,橫49.5釐米 常贊春先生捐贈

錢慧安(1833—1911),又名貴昌,字吉生,號清溪樵子。工畫仕女子物,初學費丹旭,畫仕女清秀多姿。花卉、山水,自出新意。光緒、宣統間賣畫上海,名重一時。曾任上海豫園書畫會會長。有《清溪畫譜》。

圖繪歷史典故賈景伯隔籬聽學,用筆細膩,設色淡雅。行書題:“乙酉天貺日仿華秋嶽筆,清溪樵子錢慧安。”鈐白文印“吉生”。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接蝠圖》軸 清 黃慎 紙本,設色,縱192釐米,橫109釐米 1953年尹正齋先生捐贈

黃慎(1687—1770後),字恭壽、恭懋、躬懋,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福建寧化人。擅畫人物、花卉、蔬果,筆姿放縱,風格豪放,亦工詩、書。“揚州八怪”之一。著有《蛟湖詩鈔》。

繪一老者雙手接蝠,用筆粗放,水墨交融,衣紋線條時有飛白,人物形神俱佳,是其草書入畫的代表作之一。題款“啞性多累,聾性多喜。與其緘口,不如充耳。寧化癭瓢子慎寫”。鈐“黃慎”“癭瓢山人”“東海布衣”印。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子夜歌圖》軸 清 改琦 絹本,設色,縱118釐米,橫39.5釐米 1954年吳元善先生捐贈

改琦(1773—1828),字伯韞,號香白、七薌,別號玉壺山人等,上海松江人。工詩詞,以擅畫人物、肖像、佛像聞名,亦工山水、花卉。寫仕女則稱妙一時,形象纖細俊秀,用筆輕柔流暢,創造了仕女畫的新風貌。著有《玉壺山房詞選》。

此圖落墨潔淨,敷色清雅,仕女娟秀清癯,懷抱長簫,用筆精細,刻畫傳神,是改琦人物畫精品之一。題《子夜歌》:“舊時月色涼於雪,滿衫花影飛仙蝶。碧玉一枝簫,紅闌十四橋。菸絲吹不斷,翠裡風零亂。棖觸竹西亭,銷魂是此聲。”款“七薌”,鈐“改琦之印”。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臨王羲之《明府帖》軸 清 傅山 絹本,縱191釐米,橫49釐米 1963年傅作義先生捐贈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後改名山,字青主,號真山、青羊庵主、朱衣道人等,陽曲(今山西太原)人。清初著名學者、思想家、醫學家、文學家、書畫家。公書擅畫,真、草、篆、隸無不精通,尤以草書成就最高。所著頗多,可惜大都散佚,流傳主要有《霜紅龕集》《兩漢書姓名韻》《傅青主女科》等。

釋文:前從洛至此,未及彼參承。願夫子勿悒悒矣。當日緣明府共飲,遂闕問,願足下莫見責。羲之頓首。真山臨。

鈐印:傅山之印(白)。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行書錄《內史與謝尚書書》軸 清 包世臣 紙本,縱128釐米,橫55.5釐米 1964年羅靜宜女士捐贈

包世臣(1775—1855),字誠伯,號慎伯、倦翁、小倦遊閣外史,安徽涇縣人。精研金石,肆力北碑,著有《藝舟雙楫》和《安吳論書》。

釋文:江左之地,平日,揚州一良刺史便足統之,況以群才而更不理,正由為法不一,牽制者眾。思簡而易從,便足以保守成業矣。督監耗盜官米,常以萬計,吾謂誅翦一人,其後便斷,而時命不同。近檢校諸縣,無不皆爾。餘姚近十萬斛,重斂以資奸吏,令國用空乏,良可嘆也。月波三兄雅鑑,咸豐壬子冬十月既望,江東布衣包世臣錄內史與謝尚書書。

鈐印:世臣私印(白)、包氏慎伯(朱)、白門倦遊閣外史章(朱)。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風竹圖》軸 元 顧安 紙本,墨筆,縱106釐米,橫33.5釐米 1986年錢自在先生捐贈

顧安(1289-約1365年),字定之,號迂訥居士,江蘇蘇州人。工寫行草,擅畫墨竹,尤喜畫風竹新篁。

以書法用筆繪風竹,墨色濃淡虛實互襯,既寫出竹葉在風中飄飛,亦增強了畫面層次感。款“迂訥老人顧定之為止善寫於綠波軒”,鈐“顧定之印”“迂訥老人”兩方印。畫上有張紳、俞貞木、周博等九人題詩。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祇園大會圖》卷 元 髪僧 瓷青紙,描金,縱37.2釐米,橫1889釐米 1986年錢自在先生捐獻

髪僧,生卒年不詳,日本僧人,元末明初寄寓江浙,善畫佛像,為一時士大夫所重。祇園,全稱“祇樹給孤獨園”或“祇園精舍”,是印度佛教勝地之一。畫家以精湛的藝術手法再現了佛門祇園大會的盛況,人物眾多,線條勁健流暢。款“至正丙午歲佛生日,髪僧沐手敬寫”。此卷繪於元至正丙午年(1366),時髪僧應寓居江浙一帶。卷尾有明隆慶二年(1568)覺真上人的題跋。

黃慎的畫與傅山的字

白描《羅漢渡海圖》卷 明 無款 紙本,縱27釐米,橫975釐米 1986年錢自在先生捐贈

以佛教故事中著名的羅漢渡海傳說為題,畫家用白描的技法描繪了十八羅漢渡海,海龍王攜文武將相迎接的場面。筆法精湛純熟,嚴謹中具有飄逸流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