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太后并尊未成制前,只能是嫡母被尊太后,生母为太妃。那先秦宣太后是为何例外的?

等待千年彼岸花开


在明王朝出现两宫皇太后并尊之前,只有现任皇帝活着的嫡母才能被尊为皇太后。除非现任皇帝是嫡出,生母就是前任皇帝的皇后。否则,即便是现任皇帝的生母,也只能称“太妃”,而不能被称为皇太后! 以宋哲宗赵煦的生母钦成皇后朱氏为例,宋哲宗即位之后,因为嫡母钦圣皇后向氏存在,宋哲宗的生母仅仅被尊为了“皇太妃”,虽然待遇要高于其他“太妃”,但是终宋哲宗一朝,朱氏始终没有能够获得皇太后身份。直到宋哲宗去世,宋徽宗赵佶即位以后,朱氏才被正式追谥为钦成皇后。但是,宋徽宗也只是为了能够给自己的生母钦慈皇后陈氏以皇后待遇,这才给了与自己生母地位相似的庶母朱氏皇后待遇而已。那么,秦宣太后并不是秦惠文王的正室王后,只是一个中、低等小妾“八子”,为什么她却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呢?



首先是制度不健全。众所周知,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明文记载的“太后”,既然是第一位,也就是说,在她之前没有先例,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被尊为“太后”,没有任何制度和明文规定!宣太后掌权之后替儿子秦昭襄王做了将近四十年的主,在这四十年里,她基本上就是事实上的“秦王”,为了名正言顺,以儿子的名义尊自己为“太后”,操作起来并不复杂,根本没有后世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其次,宣太后被尊为“太后”时,秦昭襄王没有嫡母在世。秦昭襄王作为秦惠文王庶出的儿子,秦王之位原本并不是他的,秦惠文王去世后,其嫡长子赵荡继承了王位,是为秦武烈王。但是,这位年轻的秦王却因为在周王畿举鼎角力,被大鼎砸断了腿,“绝髌”身亡,身后连个儿子也没有留下。



于是,秦惠文王庶出的儿子们为了秦王大位纷纷粉墨登场了。秦武烈王的生母惠文后支持秦惠文王的庶长子公子壮,宣太后凭借着手握重兵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的大力支持也出来为儿子争这个王位。但是,宣太后最初并没有选择秦昭襄王,而是想推另一个儿子公子芾上位。就在这个时候,后来被儿子活活饿死的那位赵武灵王横插了一杠子,从燕国接回了为质的公子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并强烈要求秦国立公子稷为新秦王。对于宣太后和魏冉而言都是自己的亲儿子、亲外甥,也就认可了。最终,秦昭襄王在舅舅魏冉和赵武灵王的推动下,成功上位,成为了秦王。




不久之后,争位失败的公子壮联合惠文后和一些秦惠文王王的庶出儿子企图发动政变夺位,被魏冉出兵剿灭,公子壮、惠文后和秦惠文王那些庶出的尽数被杀,史称“季君之乱”。趁着“季君之乱”的余波,宣太后与魏冉又将秦武烈王的王后驱逐回了她的娘家魏国。自此,秦昭襄王的嫡母和嫡嫂都已经不复存在,要尊“太后”,就只有秦昭襄王自己的生母宣太后一人!



再其次就是实力问题了。彼时的秦国,宣太后的弟弟魏冉控制着兵权,与宣太后相对友善的小叔子樗里疾(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为相,控制着行政。宣太后被尊为“太后”,不会遭到朝堂之上的反对。同时,宣太后尊为现任秦王秦昭襄王的生母,她被尊为“太后”,秦宗室其他成员也不便多说什么。更何况,公子壮和秦惠文王那些庶出儿子的血还没有干,秦宗室一些成员即便想反对也不得不掂量掂量!


农民工歪说历史


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规矩,宣太后之前哪来太后、太妃的说法?宣太后之前先秦各国君主有健在嫡母生母的很多,如最近的,秦昭襄王的嫡母就是秦惠文王的王后、秦武王的母后。

《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惠文后不得良死,《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记载惠文后先武王而死,杨宽参考《史记索隐·穰侯列传》认为这都是秦史为避讳惠文后争权失败被处死而刻意进行的误写,见杨所著《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594页及595页。


所以秦武王年间,他的母后还健在,但和之前各国那些母后一样,仅仅是因为当时没有太后这个说法而不称太后;等秦昭襄王继位,她虽为新王嫡母却已经失势而死,自然不能被新王尊为太后。

《事物纪原》卷一:

其后赵孝成王新立,亦有太后用事之说。是太后之号,自秦昭王始也。汉袭秦故号,皇帝故亦尊母曰皇太后也。

秦昭襄王和宣太后母子首创了王母称太后的规矩罢了(也可能之前也有人被尊为太后但史书无载,这种可能性目前在有例子出现以前可以先不管)。

非嫡非长的秦庄襄王是被嫡母收养得以越次登基,嫡母生母都尊为太后。

西汉两少帝是庶出,但皇祖母吕后占着太后名分(怀疑还没太皇太后这个说法的缘故),两少帝的嫡母生母都没有升级,等吕后死了,后少帝也很快失位。

汉昭帝嫡母生母全员获罪,追封生母为太后。

西汉庶出诸王的生母叫王太后,东汉时改称王太妃。汉章帝是庶出也非长子,但被嫡母马皇后收养就被立为太子并登基,也只得尊嫡母为太后,等嫡母死了再给生母家族一些照顾如赐给诸侯王印绶但也没有尊生母为太后。其他皇帝也都遇到强势母后专权,没法尊生母。好一点的如汉和帝,生母也早就没了,只能追尊。

东晋明帝生母荀氏失宠被改嫁,虽然被儿子迎归被孙子成帝供养如太后,却没有被尊为太后,最终追封是豫章郡君。

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妃是东晋晋哀帝、晋废帝的生母周贵人,周贵人在哀帝即位后,因东晋家法不容许妃嫔母以子贵登位太后,因此只尊皇太妃。但在朝仪服饰方面得到和皇太后同等待遇。

晋简文帝因为子嗣艰难不得不睡了貌丑卑微的李陵容,生下孝武帝。简文帝在位短又是权臣桓温的傀儡,没给李陵容后宫名分。孝武帝即位后,尊封李陵容为淑妃。太元三年(378年),进为贵人,九年,进为夫人。十二年,加为皇太妃,仪服与太后相同。十九年,孝武帝胞弟也就是李陵容的小儿子会稽王司马道子上奏:“母以子贵,庆厚礼崇。伏惟皇太妃纯德光大,休祐攸钟,启嘉祚于圣明,嗣徽音于上列。虽幽显同谋,而称谓未尽,非所以仰述圣心,允答天人。宜崇正名号,详案旧典。”八月辛巳,孝武帝临轩,遣兼太保刘耽尊李陵容为皇太后,称崇训宫。

以上三位在成为帝母时,皇帝并没有健在的嫡母太后,阻碍她们进位的只有家法,到李陵容的时候终于破局,她最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庶出的晋安帝登基时生母已死,追封为皇太后。

后赵石弘是傀儡,尊嫡母刘氏为太后,刘太后因反抗权臣石虎被废杀,石虎改尊石弘生母程氏为太后,可见没有并尊,程氏之前是不是太妃也不知道。石虎曾称石弘为“黄吻婢儿”,可见他压根看不起程太后的出身,后来也就把这对母子连石弘的弟弟们团灭了。

北魏长期杀母立子,两宫并尊什么的自然不存在,也只有非亲嫡母、养母、保姆才有份活着当太后。后来孝明帝母胡氏没有被杀,以皇太妃反杀了正室成为皇太后。

南齐萧昭文、唐殇帝李重茂都没有尊生母,但这两位本就都是傀儡皇帝也都有健在嫡母。像北周明帝这种不知道怎么算,因为很难说他在嫡母不在的情况下是没尊在世生母姚氏为太后还是没追封已故生母为皇(太)后。同样庶出也不知道生母还在不在的还有俞修容所生的南宋帝昺,当时他的嫡母全太后已经北迁,他哥宋端宗的生母杨太后还在世。像秦二世、西魏恭帝这种生母信息失考的更说不清楚了。

唐穆宗没有正室,两个大儿子先后当皇帝就尊了俩太后,要不是小儿子武宗母死早,就三个了。

后唐庄宗礼法不到家,尊嫡母为太妃,尊生母为太后,倒置了。(自己家后院也没弄好,让宠妾当皇后原配当淑妃)

宋朝家法不容许并立皇太后,因此宋哲宗只能尊嫡母向皇后为太后,生母朱德妃生前只尊为皇太妃,逝世后才追封为钦成皇后。此外宋真宗杨淑妃因抚育宋仁宗有功,尊为皇太妃,后又尊为皇太后。仁宗没有尊生母是因为一直以为嫡母就是生母。

辽道宗遗孀萧坦思获罪被废,后被继孙天祚帝尊为太皇太妃,这也是降了。

明朝时,太后缺位的情况下,在朝廷或后宫具有威望的妃嫔可封皇太妃,如明神宗刘昭妃被明熹宗、明思宗尊为太妃,代掌太后印玺。但是明清时期两宫并尊已经成为规矩了,再没有帝母仅被尊为皇太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