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西域"融入中原文化,空靈魅惑、穿雲裂空別具風情

琵琶:

唐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詩歌文化最為繁榮的朝代,在這個朝代中,湧現出非常多著名的詩人。這些詩人以自身滿腹的才情與才華,在歷史上留下了非常多著名的詩篇。而在這眾多的詩人當中,又以白居易的詩歌最為通俗易懂,據說他創作詩歌與文章都是要先拿給村口的小孩和老嫗讀一遍,等他們都能夠看懂這篇文章了,才算完成。

由此也可以看出白居易的創作是以簡潔明瞭為原則,但同時又引經據典,於平凡中展現出強大的遣詞造句功底。在白居易畢生的創作當中,又以《琵琶行》、《長恨歌》等詩最為出名,其中《琵琶行》更是將琵琶女的一生娓娓道來,對其彈奏琵琶的技藝描寫也是高超。

但是如今的人們讀《琵琶行》,或感慨琵琶女的悽苦身世,或讚歎琵琶女的技藝高超,也有人感傷作者的境遇,或者對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大加讚賞,心向往潯陽之景。

但是似乎有很多人都忽視了這樣一個細節,整篇文章中,故事的開始,其實是作者在送別朋友時,在潯陽的江頭聽到了曼妙的琵琶聲,由此才引出了琵琶女。這位女子所彈奏的正是我們中國的古典樂器——

琵琶。那麼琵琶在我國曆史上,都經歷了怎樣的發展經過?我們將在本文中揭開琵琶的歷史。

一、琵琶的起源

1.從史料及造字看琵琶的起源

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當中,記載琵琶的事蹟數不勝數,但是最早記載琵琶的,應該是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許慎在其著作當中對琵琶二字進行了分析,並且將其拆開來逐一解釋。他說"琵,琵琶樂器,從珡,比聲;琶,琵琶也,從珡,巴聲。"其中"珡"字的本義是兩塊玉石碰撞時,所發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音。

琵琶:

而玉石文化在中國也是由來已久,使用同樣的造字法所產生的漢字還有琴、瑟等,由此可以看出,它們也是我國的古典樂器。6而同樣來自東漢的作者劉熙在其著作《釋名·釋樂器》中是這樣記載的"批把,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可見他是從琵琶的彈奏方法來解釋其名稱的由來的。

從這些文獻中的記載可以看出,最晚到東漢時期,琵琶就已經成為了人們熟悉的樂器。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根據琵琶的彈法,在東漢以前,人們把所有需要用到彈和撥的指法的樂器都統稱為琵琶。

2.從地理位置看琵琶的起源

前面所引劉熙著作中,所提到琵琶為馬上所鼓的樂器,可知琵琶一開始是遊牧民族所擅長彈奏的樂器。而關於琵琶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傳說。

南朝王僧虔在《技錄》

:"魏文德皇后雅善琵琶。明帝嘗引後衣乞為音樂,時楊阜在側,問帝曰:'太后,陛下嫡母,君禮豈在邪?'帝愧然縮手,後乃出。傾之,帝謂阜曰:'吾知卿敬節,然誠因吾心慮不平,今從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見伊人焉?'此言後之音律高妙。"由此可以看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枇杷已經逐漸的從宮廷所專用的樂器向民間演變。

二、琵琶的發展

1.如何傳入中原

嚴格來說,琵琶總共有兩大類,主要是直項琵琶與曲項琵琶。其中直項琵琶是原產於中國的,而曲項琵琶則是由外國引進。

琵琶:

早在秦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弦鼗,也是早期琵琶的雛形,後來逐漸演變成為了直柄的琵琶。而關於直柄琵琶的產生,也有一個較為動人的故事。據說漢武帝時期,為了抗擊匈奴,漢武帝將江都王的烏孫公主送去和親,但是從江都地區出發,一直到匈奴,這一段路程遙遠,且沿路大部分都是戈壁荒漠,旅途枯燥疲乏。

漢武帝感念江都王父女情深,為了避免公主在路途上的無聊,他特意命當時的工匠,結合了當時的樂器,如箏、琴、瑟等結合成了一種新的樂器,能在馬上作樂,這就是琵琶,也是原產於中國的直項琵琶。

而關於外來的曲項琵琶,《隋書•音樂志》就曾記載:"先是周武帝〔在位公元561年—577年〕時,有龜茲人曰蘇祗婆,從突厥皇后入國〔公元568年〕,周武帝公元568年聘突厥阿史郵氏為皇后,隨從皇后來了大批樂工,蘇祗婆善彈琵琶,聽其所奏,一均之中間有七聲。因而問之,答雲:父在西域知音。

代相傳習,調有七種。以其七調,勘校七聲,冥若合符……"可見是在周武帝在位時期,琵琶就伴隨突厥皇后一起,從突厥傳入了中原地區。

2.如何在中原發展

由此可以看出儘管中原地區有外來的琵琶,也有本土所產生的琵琶,但是這兩者都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與中國的傳統音樂發生了共鳴,並且在優良的土壤當中綻放出了最美的花朵。我們普遍認為的是在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整個社會處於較為動盪的狀態再加上戰爭導致北方遊牧民族大量南遷,使得文化得到了較大程度的融合與重建,在此基礎之上促進了琵琶在中國發展的第1個小高潮。

琵琶:

琵琶這一樂器在中國發展的第2個小高潮在隋唐時期,隋朝儘管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但是,兩任皇帝在位期間所進行的工程學給唐朝的經濟繁榮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由此才有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到來,再加上唐朝時期,因為國力強盛,對外開放程度也較高。

所以,此時的琵琶樂器,融合的不僅僅是中國南方和北方的音樂傳統,還帶有其他國家的外來風格。在這一時期也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琵琶曲,如《霓裳曲》、《明妃曲》、《楊柳枝》。

發展到明清時期,琵琶的發展迎來了第3個小高潮。由於處在整個古代封建社會的末期,因此在這一時期,琵琶的彈奏技巧和手法都有了系統化和理論化的支持,並且有了許多民間藝術家,也創作了很多經常在民間彈奏的琵琶曲。

三、琵琶為何能夠廣受人們的歡迎與喜愛?

在現今出土的各式古代仕女圖、陶俑,或其他壁畫與流傳下來的詩歌當中,我們都能夠看到琵琶的身影。那麼我們不禁會產生疑問:

為何琵琶能夠這麼受人們的歡迎,且流傳甚廣呢?原因不外有以下幾點:

1.琵琶本身音色悅耳動聽

在中國眾多的古典樂器當中,壎的聲音淳樸凝重,簫的聲音空靈曼妙,鼓的聲音粗獷奔放。但是唯有琵琶的聲音,能夠同時具有非常多種樂器的特點,時而明亮,時而悠揚,富有感染力,表現力極強。我們在《琵琶行》中就能看出來,可見琵琶的音色之出眾。

琵琶:

並且,我們在前文就已經說過,琵琶來自西域,所以本身就與西域的蒼涼悲壯有著微妙的聯繫。許多邊塞詩中都提到過琵琶。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既寫出了將士們戰鬥的刻不容緩,也能夠從中看出他們在參戰以前那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悲壯心理。

2.琵琶與女性

從琵琶的外形來看,它需要彈奏者將其抱在懷裡,從指法來看,它講究的是右手輪指,左手揉弦,這樣的結合,似乎天生就是為女性所設計的。女性們在抱著琵琶彈奏的時候,本身就已經美成了一幅畫,所以才會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來形容女性嬌羞嫻靜之美。

也正因為此,誕生了琵琶女這一職業,而琵琶在眾多的古詩詞當中,也是作為相思這一意象出現的,如"琵琶弦上說相思",傳達的就是女子對心上人的思慕之情。

3.琵琶與異域風情

琵琶來自西域,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那些本來就來自西域的琵琶曲,更是別具風情。比如在敦煌壁畫當中,就有許多琵琶女反彈琵琶的形象。西域的藝術作品當中都非常擅長用對比較為鮮明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來勾勒人物形象,表達的也是琵琶曲的空靈魅惑和穿雲裂空的西域美感。

琵琶:

它在昭君的手裡,是故國之思,它在虞姬的手裡,是國破的絕望,它在專業的琵琶女手中,是表達相思的話筒。它在不同的人手裡,有著不同的靈魂。也正是基於以上幾點原因,才可以使得琵琶這一樂器在眾多古典樂器中長盛不衰,受人追捧。

四、結語

琵琶的外形流暢優美,聲音空靈動聽。既能夠給人展現出一望無際的荒涼塞北,也能給人以江南三月草長鶯飛的溫柔春風。它曾經是宮廷與貴族們最鍾愛的樂器,後來也被廣泛的在民間傳唱,它能彈出高貴典雅的陽春白雪,但是在市井之人手中也有俚俗的親和力。這就是琵琶,這是琵琶的歷史,也是音樂的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