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唐山大地震》改編自張翎的小說《餘震》,小說又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為創作的靈感。

1、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這部電影,是馮小剛的作品。不同於以往主基調為歡樂的賀歲片,這片電影就是催淚的利器,導演用專業的手法,緩緩陳述這段悲慘的歷史,慢慢讓觀眾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其成功來源於群眾捐贈的道具,強大的製作團隊,逼真的特效,有演技加持的各位實力派演員。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2、一段深情,終生難忘

李元妮的命運,在地震之前,很普通,普通得不值一提。

有個跑長途當司機的老公,一次生了龍鳳胎,差點因為難產送命,好在最後轉危為安,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可是大地震來了,大自然是沉默的,卻也是有給人類提示的,只可惜,1976年的老百姓,看不懂大自然的語言。

影片的一開頭,導演給了一個場景,成千上萬的蜻蜒飛過,老百姓們佇立在路邊,只感嘆很壯觀。

天氣熱得讓人很難受,元妮把黃瓜和西紅柿都洗好浸在面盆裡,方便孩子們吃,她自己一個慈祥母親,捨不得吃。

可晚上,連魚缸裡的小魚都自殺了,災難來臨,人類的脆弱在大自然面前暴露無遺,那麼多的鋼筋水泥,23秒之間,灰飛煙滅。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多年後,面對隔壁店裡的單身漢的示好,李元妮一再拒絕,因為她忘不了,她的這條命,是她老公救的,她願意一輩子為他守著,哪怕孤獨,哪怕無趣。

3、決定感情的不是血緣,而是感情本身

影片給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選擇題,一塊大石板,同時壓住了兩個孩子,如果你是這個母親,你選擇救誰?

李元妮還沒有從喪夫的悲傷中緩過勁來,就面臨這樣的決擇,網上曾經一大片的討伐聲,說她最後的決定是救兒子方達,那她就是重男輕女。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女兒方登在廢墟中聽到了母親的決定,她受到的傷害,小到家中有一個西紅柿時得讓給弟弟,大到兩人同處險境時,她是被犧牲的那個小孩子。

看到此處,真的是,心如刀割。或許唯有長大了,自己也面臨艱難的決擇了,才能體會其中之一二。

所幸,方登還是活過來了,還被一對很有愛心的軍人夫婦收養,決定感情的不是血緣,而是感情本身。夫婦倆對這個養女,傾注了所有的愛,也給予她尊重與支持。方登在愛中長大,有一顆倔強又自由的心。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4、養母給養女的兩個吻

在挑選演員方面,馮小剛是一把好手。方登由張子楓和張靜初扮演,從她童年到成年,都很貼近主角本身。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而方登的養父母,雖然在影片中戲份不多,卻極其重要。

陳道明與陳瑾的合作,也算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剛收養方登時,王媽媽擔心她是啞巴,王爸爸王德清不以為意,覺得小姑娘對聲音是有反應的。

兩個人回家這一路,爭搶著抱女兒,累了,也不捨得放手,說實話,看到這一幕,真的淚目。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導演很擅長用日常的小細節去放大感動的點,去引出觀眾的回味和淚點。

有關於王媽媽的細節就是,給方登的兩個吻。

第一個吻是帶方登去學校報名之前,給她扎辮子後,在女兒臉上留下個響亮的吻。

方登沒有什麼反應,到了學校,媽媽告訴老師,女兒叫王帆。從來不開口說話的方登突然大聲用唐山話道:我叫王登!

王媽媽一愣,隨即同意了。

最後一個吻的場景就心酸很多,那是王媽媽留給王登的最後一個吻。

那個時候,她已經病入膏肓,氣若游絲了。

王登的心理創傷,長年未愈。讀了大學後,談戀愛遇渣男,但她很倔強,極少回家。

是王爸爸親自去學校,告知女兒有關媽媽的身體狀況的,她傷心,但一如既往地冷靜,只是靜靜地侍候著媽媽。

王媽媽說:來,讓媽媽再親一個。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這個吻後不久,她便與世長辭。病房外的王爸爸轉身,哭得不能自己。

5、災後重生的方達,孝子與不完美老公

死是容易的事,活著卻不容易。

唐山大地震過後,方家只有孤兒寡母。方大強老家的母親和姐姐趕來了,握著方達的那隻空蕩蕩的袖筒,淚如雨下。

方達和元妮相依為命,身殘志堅的他,選擇出去闖。大地震既然讓他死過一回,出去打工,辛苦而已,又算得了什麼呢。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在方登的王爸爸上她大學找她時,方達正在蹬三輪車。他頭腦活絡地拉生意,向人展示他的假肢。可是,當他聽說,王爸爸在唐山大地震時,作為軍人的他,曾為這座經歷過苦難的城市出過力時,便表示免費拉車,絕不收王爸爸的錢。

這樣的人是能成大事的,生在小城,卻有寬廣的心胸和大的格局。

多年以後,他開著寶馬,帶妻子和老母親一起看房子,拼命說服元妮和他們一起住。在他的心中,母親的位置在任何人之上,哪怕是妻子小河,也只能排第二位。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他是孝子,卻不是一百分的丈夫。但是所幸,元妮是個好婆婆,她沒有把獨子培養成“媽寶男”,她對所有人都特別好,只在內心深處,懲罰著她自己。

6、方家奶奶的觀念,是否可以理解

影片中,大地震過後,方奶奶傷心孫子斷臂了,繼而埋怨兒媳婦,如果當初方大強不隨妻子到唐山來定居,就沒事了。對於被壓死在廢墟下的孫女,影片中,奶奶是隻字未提的。

甚至,她想著方家好歹有了後代,便執意要接方達回老家,元妮呢,她只剩下一個人,開不開心不重要了。

元妮心如死灰,但為了方家的香火問題,還是答應了。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影片中,汽車徐徐開遠去,他大姑對他奶奶說:你這麼做,是要了元妮的命呀。

方達最後還是留下了,與母親開啟了相依為命的相處模式,一直到他成年。

老一輩人,沒辦法不重男輕女,在那樣的一個年代,男性代表了生產力。

有一個紀錄片,叫《向世界出發之女兒國》,是講述咱們某少數民族女兒國的,在那裡,男男女女不扯結婚證,仍舊是以走婚的形式結合並撫育下一代。

但是,女人一旦當家作主,並不見得輕鬆,她得幹很多農活。

所以重女輕男的模式,仍然是有利有弊的。

7、獨自帶著女兒的方登,學習與自己和解

影片的結尾,以地震結束。汶川大地震時,被男友拋棄以,未婚生女,遠嫁外國的方登無法再平靜了,她回國當了志願者。見證了災難中,另一對母女,母親為了解放軍的生命安危,選擇放棄女兒的腿,哭得撕心裂肺。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方登心中的舊疤痕,一點點地被瓦解。再後來,她偶遇了方達,她失散多年的弟弟,他帶她回了家。

家裡還有她的“遺照”,與父親方大強的放在一起,母親元妮見到她,第一件事是下跪,求她原諒,原諒當年她選擇救方達,放棄了方登。遺像前擺著幾個西紅柿,那是32年前,元妮叫她把最後一個讓給弟弟吃時,承諾明天買給她的。

看得出,元妮這32年來,一直活在自責之中。

《唐山大地震》,災難面前,人如螻蟻

影片最終以方登的崩潰、在母親面前痛苦和懺悔而達到高潮,這個結局是否圓滿,留待每一位觀眾自己的感受和判斷。

只是,世界並非非黑即白的,很多事情,在特定的情境之下,真的非常難以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