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前世今生的鄉愁,剪不斷理還亂

圖來源網絡,侵刪

唐山,前世今生的鄉愁,剪不斷理還亂

1

1994年的臘月15日,我收到姑媽從北方寄來的信,叫我速去她那兒過年,說次年年初有大量的工廠招工,很容易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第二天早上,我猴急似的匆匆告別家人,踏上北向的列車。因年關迫近,根本買不到桂林至北京的列車票,只好搭乘綠皮列車在途中轉車。

我目的地是唐山,開始搭乘桂林至衡陽,然後衡陽至武昌,接著由武昌至北京,然後由北京轉車至唐山,幾經周折,我才抵達唐山市豐南區(那時還是縣城,後來才化為豐南區)。

唐山,前世今生的鄉愁,剪不斷理還亂

2

唐山,被譽名為“鋼材之都”,也是一座很年輕的城市,之所以說她年輕,是因為在1976年7月28凌晨,經歷了一場在中國甚至在世界上都史無前例的大地震,24萬多人喪命於廢墟中,許多的家庭或解體或斷門絕煙,2萬多人肢體殘廢......而短短的十餘年過後,也就是在九十年代初,唐山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宏偉的建築物如雨後的春筍拔地而起,居民的生活水平日新月異的提高。

初到唐山,我對於那裡的氣候環境與飲食方面很不適應,顯然有些水土不服,尤其是,那裡的氣溫低的讓我無所適從,室內的溫度我還能適應,因姑姑整天生火熱坑床。而室外,銀妝素裹,白茫茫的一片,路上幾乎很少見行人。風似刀子似的刮在臉上,吐出去的口水頃刻間凝固成冰。

很長一段時間,弱不禁風的我身體欠佳,整天足不出戶,每天只待在家裡,坐在炕床上,看一些閒書,或與姑媽姑父及表妹打打牌,日子過的也悠閒。有姑媽一家人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對於故鄉的親人,倒沒有一點想念。

對於生在南方的我,幾乎每年冬天都會見到下雪,但北方的雪與故鄉的雪有很大的區別:故鄉的雪酥鬆、柔軟,不是很亮澤,陽光下易融化。而北方的雪晶瑩剔透,一望無際的原野都是粉妝玉徹,就連河裡的冰結成幾尺厚。好幾個月裡,即使有陽光的照曬,冰雪也不易解凍。冬日的陽光掠過白茫茫的原野,讓我聯想到毛澤東的詩詞“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觀。

唐山,前世今生的鄉愁,剪不斷理還亂

3

北方人的生活以麵食為主。他們種的農作物以小麥為主,蔬菜有土豆和大白菜,成畝成畝的種下,一到秋收,小麥進倉,將之研磨成麵粉,做成各種各樣的食品,如烙餅、花捲、手擀麵條、饅頭、包子、餃子等。而那些土豆乖大白菜,多的至少有幾噸,他們搬回家放在後院儲存,或在地裡挖一個100多平方的地窖,一-存放裡面,井井有條。

對於我這個一天三餐都是吃大米飯的南方人來說,若要讓自己的胃一下子適應麵食,的確是是件不容易的事。

姑父將家裡的幾麻袋玉米,裝在毛驢車上,拉到鎮上去賣了,換成一包包大米回來,我幾乎常常吃大米飯,那挑剔的胃,有時吃麵食,還是難以入鄉隨俗。

在唐山市豐南區,種水稻的人極少,那時,一斤麵粉的價格一塊一二,而一斤大米的價格卻要一塊八九!也許是地多里少物以稀為貴吧!不過,姑父姑媽,從沒向我抱怨過,養著我這個不交伙食費的侄子。事實上,我在唐山,都大半年了,還沒找到一份安穩的工作,根本沒錢交伙食費。

姑媽身體一向不好,只是在家裡做些家務,打理那一畝來地,種些棉花或蔬菜。只靠姑父一人在一家鋼廠上班養家餬口, 如今又添了我這張觜,俗話說:寧添一斗,別添一口,可見姑父一家子生活有些捉襟見肘。

唐山,前世今生的鄉愁,剪不斷理還亂

4

好幾月下來,我找工作處處碰壁,不是進的廠效益不好經常放假,就是找的工作說我個子矮,不適合做這種工種。有的工廠一看我的身份證,說我年齡太小,拒之門外……姑父為了我找工作之事,四處奔波,忙的焦頭爛額,依然沒有結果。

我吃住一直都是在姑父家,即使後來我在一家鋼廠找到一份工作,第一個月發了工資,我給姑父一點生活費,他卻對我說,你家裡很困難,你父親一人供你弟弟上學不容易,還是先寄回家吧!

姑媽還從姑父的工資袋裡抽出300塊,讓我一同寄回家,解父親的燃眉之急。說春耕季節,農忙要生產成本,種子、化肥、農藥,都是支出,還有,你弟弟因玩煙花受傷,出院也需要錢……

我哽咽的對姑媽說,們生活開支也大,表妹讀書,您身體不好,常常要看醫生花不少錢,日子過的也緊巴巴的。可姑媽卻塞在我手裡,叫我快去郵局匯款。我想到家裡接二連三發生的事情,想著遠離家鄉幾千里路,有姑媽姑父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我跑進房間,伏在床被上,百感交集,忍不住頓時潸然淚下!

我上班每次領了工資,給姑媽一兩百塊錢,說是給點生活費,意思一下而已,姑媽卻分文不收,還買來毛線,為我編織了兩件毛衣。

那個秋天,姑媽用自己辛勤汗水種出來的上等棉花,捨不得賣,卻為我親手做了兩個大棉被,一個叫我寄回家給父親,一個留給我過冬蓋。

冬天,姑媽將我從家裡背來的棉被墊在炕床上,姑媽卻笑著對我說,傻仔,你大老遠的,還揹著個棉被來幹啥?怕姑媽家裡窮,沒被給你蓋?你這被,是你爸媽結婚時的嫁妝被吧?都十幾年了,咋還會暖和?有我們蓋的,就有你的。聽姑媽這麼說,我心裡暖暖的。

唐山,前世今生的鄉愁,剪不斷理還亂

5

天還麻麻亮,姑媽就起床弄好飯菜,催我們起床吃早餐。她為我準備好攜帶的午餐:用一個鐵飯盒,裝上香噴噴的米飯,上面不是為我裝些黃豆燉魚肉,就是煎雞蛋炒土豆,或者五花肉炒白菜,擠的滿滿的一盒,然後蓋好蓋子,用一條橡皮帶結實的綁在我單車後架上。

日復一日的為我操勞了兩年,而我每次給她一點向徵性的伙食費,她總是拒收。說我別見外,姑媽照顧不周到,她還說,侄兒也是仔,兒子也是仔,就當是自己家吧!

在原生家庭中長大的我,因父母的感情不合,常吵架,父親脾氣暴躁,在教育上,對我不是打,就是罵,母親在我年少時去世,我在家裡感受不到絲毫的溫暖。我常常失眠,做惡夢,懷疑自己得了憂鬱症,甚至擔心自己活不到18歲生命會戛然而止……我一直想逃離,逃離家,逃離父親,越遠越好。

我雖然從小就缺乏父母給予關愛,但在姑父姑媽這裡生活了兩年,使我感到無比的幸福和溫暖。

即使許多年過去了,我在唐山生活過的兩年,我依然會心心念念!唐山,我已經視為我生命裡的第二個故鄉,視為我前世和今生的鄉愁。

唐山,前世今生的鄉愁,剪不斷理還亂

6

姑父知道我喜歡文學,時常鼓勵我多看書,勤練筆,多寫作,並且為我找來高中語文課本等書籍,叫我自學,那個時候,我在閒瑕時間裡,閱讀了大量的中外古典名著,如《簡愛》、《呼嘯山莊》、《安娜卡列尼娜》、《儒林外史》。我也讀現代作家的作品,張愛玲的蒼涼與世故,三毛的萬種風情,徐志摩的豔美,喬葉的精悍,讀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令我手不釋卷,讀他平凡的人生裡,有著奮發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使我那顆對文學執著追求的心,更加堅定不移。

唐山,前世今生的鄉愁,剪不斷理還亂

7

1995年的冬天,當我踏上了回南方故鄉的歸。途,依依不捨的與姑父姑媽和表妹告別,我頓時淚如泉湧。

我不知道今生是否還會有機會再度踏上那片熱土,是否還能有機會與姑父見上一面?但我想,無論時光如何變遷,無論別離多麼久遠,唐山,是我前世今生的鄉愁!見與不見,那份情依然在,那份愛依然在。而我,魂牽夢縈的思念,剪不斷,理還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