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到《水浒传》里,最怕听到哪句话?

你是168023480


西门疯最怕听到《水浒传》这两句,一句最阴险,一句最吹牛。

一、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轻动。

这是宋江的口头禅,自打宋江上梁山,就没安分过几天,抢班夺权,收揽人心。

每次遇到重大项目,宋江必然拿这个幌子来堵晁盖,获取立功机会,表面上是遵从,实际上包藏祸心。

等晁盖发现有问题的时候,宋江已经成了大气候,连一起抢生辰纲兼杀王伦的过命兄弟~吴用,也背叛了他,转投宋江门下,两个人一起研究九天玄女所赐《天书》,甚至帮宋江出主意来对付自己。

晁盖的心都凉了大半截:"仗义每多屠狗辈,最负心是读书人!想当年要不是你撺掇,老子继续当了郓城土财主,有地有钱,不用提心吊胆,多舒服!吴用你这反骨仔!一肚子坏水!"

晁盖的危机感越来越强,想挣脱宋江,挽回败局,于是趁着仅有的老大余威,带着一帮老兄弟,出征曾头市,结果中毒箭生亡,把梁山扛把子的宝座直接空了出来。

自古英雄的落幕,也要轰轰烈烈,正如海明威说过,你可以杀死我,但你不能打败我。就像项羽自刎乌江。

于是,晁盖绝望而悲情的方式,以自己的性命,做了最后的挣扎,死得悲壮,死得惨烈,也留下了很多谜团和猜想。

托塔天王,终于被"及时雨"淋了个透心凉,心飞扬!梁山满天飘飞的纸钱,为晁盖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梁山由此进入宋江时代

二、祖上有陈桥让位之功,先朝曾敕赐丹书铁券。

这几乎是柴进的口头禅。

宋江去柴家庄避难,柴进说了一遍。

朱仝去柴家庄找李逵,柴进又说一遍。

殷天锡欺负柴皇城搬家,柴进也说一遍。

高廉审判柴进,柴进又是一遍陈述。

俗话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只是柴进反复念叨的丹书铁券,以及其强大的免死金牌功能,终于在柴进的几番倒腾下,最后成了一张废铁。

曾经自吹“遮莫做下十恶不赦大罪,既到鄙庄,不是柴进夸口,任他捕盗官军,不敢正眼儿觑着小庄”,护身符最后连自己都护不住,还是被高廉打得皮开肉绽,告饶服软。

——————————————————

疯说水浒,笑侃江湖


疯说水浒


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如果我穿越到《水浒传》中,恐怕我听到“由你奸似鬼,也喝了老娘的洗脚水”这话会让我毛骨悚然。

这个台词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次是智取生辰纲的情节中:

原来杨志吃的酒少,便醒得快,扒将起来,兀自捉脚不住。看那十四个人时,口角流涎,都动不得,正应俗语道:“饶你奸似鬼,吃了洗脚水。”杨志愤闷道:“不争你把了生辰纲去,教俺如何回去见得梁中书?这纸领状须缴不得,就扯破了。如今闪得俺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待走那里去?不如就这冈子上寻个死处。”撩衣破步,望着黄泥冈下便跳。

一个是武都头遇张青的情节中:


那妇人笑道:“着了!由你奸似鬼,吃了老娘的洗脚水。”便叫:“小二、小三,快出来!”只见里面跳出两个蠢汉来,先把两个公人扛了进去,这妇人后来桌上,提了武松的包裹,并公人的缠袋,捏一捏看,约莫里面是些金银。那妇人欢喜道:“今日得这三头行货,倒有好两日馒头卖,又得这若干东西。”

青面兽杨志,三代将门之后,曾经中过武举,和林冲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但是一杯“洗脚水”下肚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押运的生辰纲被劫走,而无能为力。其实,他还是幸运的,不知有多少江湖豪杰在喝下了“洗脚水”后,被大卸八块,做成包子馅。鲁智深就曾着了道,好在菜园子张青及时出现,否则不堪设想。

书中只有一个人例外 ,那就是打虎英雄武松,他在十字坡识破了孙二娘的阴谋,将计就计,假意喝下了毒酒,暴打了孙二娘。武松之所以没喝孙二娘的蒙汗药酒,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武松在到达十字坡前,就已经听说过十字坡的凶名了,“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武松在去酒店之前就有了准备。
  2. 老板娘孙二娘的长相和扮相是在难堪,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轴般蠢坌腰肢,棒锤似粗莽手脚。厚铺着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金钏牢笼魔女臂,红衫照映夜叉精。一脸杀气的孙二娘自然让人心生戒备。
但是,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武松的警觉和胆识,大部分出门在外的人,都不会认为饭店会在酒里面做文章的。

贡子曰


我如果穿越到《水浒传》里的话就凭我这胆小怕事,没有担当的人是绝对成不了梁山好汉的,即便真的走投无路上了梁山也只能是当个受气的小喽啰,当头领是想都不敢想,我最大可能还是当个普通老百姓饱受官府的欺压。

当然了,人嘛都是有自尊心的,再没本事的人也是渴望尊重,爱慕虚荣的,好话谁不爱听啊?俗话说“竖的好吃,横的难咽”一点都不假。当一个人缺点比较突出的时候会变得非常敏感,非常神经质,就怕别人当众揭自己的短,自己就会无限放大自己的缺点,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比如武大郎这样的身体先天缺陷残疾的人最怕别人喊他“三寸丁谷树皮”,这真的是侮辱性的语言,会让武大郎又羞又愧,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毕竟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强也!

所以本来武大郎是在阳谷县住,就因为受不了别人的羞辱只得搬到了清河县租房子住,真的是人言可畏!很多人说武大郎最怕潘金莲说的那句“大郎喝药了”,这是大错特错。武大郎又不是先知先觉,他当时在病中怎么能想到自己老婆会下毒害他呢?当时他听到这句话时实际上还是心存感激,感到温暖的。

嫌言少叙,如果我自己穿越到《水浒传》里显然不会发生武大郎那样的状况,因为我虽然不高但起码也有一米七五,算不上残疾。我最在意的其实是因为自己平时有点胆小怕事,行事风格比较软弱,然后就总怕别人在这方面取笑我。

啰嗦那么一堆,我就干脆鼓起勇气说吧,我最怕遇到那些顶天立地的梁山好汉当面斥责我:你这撮鸟……最怕听到人家骂我撮鸟了,简直是无地自容,汗流浃背啊……虽然我不知道撮鸟究竟是什么鸟,但肯定不是好鸟!


郑非梦妙文


官人休要啰唣!你真个要勾搭我?


应该大多人喜欢听到这一句话吧!


且说西门庆自在房里,便斟酒来劝那妇人,却把袖子在桌上一拂,把那双箸拂落地下。也是缘法凑巧,那双箸正落在妇人脚边。西门庆连忙蹲身下去拾,只见那妇人尖尖的一双小脚儿,正跷在箸边。西门庆且不拾箸,便去那妇人绣花鞋儿上捏一把。那妇人便笑将起来,说道:“官人休要啰唣!你真个要勾搭我?”西门庆便跪下道:“只是娘子作成小生。”那妇人便把西门庆搂将起来。


多多温馨浪漫的场面。

既不要房,也不要车,更不要存款!这种温柔贤惠的姑娘去哪找,也就只能在《水浒传》上可以看到了。


最怕听到的则是:“大哥,药在那里?”

“大哥,药在那里?”武大道:“在我席子底下枕头边,你快调来与我吃。”那妇人揭起席子,将那药抖在盏子里,把那药贴安了,将白汤冲在盏内,把头上银牌儿只一搅,调得匀了,左手扶起武大,右手把药便灌。武大呷了一口,说道:“大嫂,这药好难吃!”那妇人道:“只要他医治得病,管什么难吃!”武大再呷第二口时,被这婆娘就势只一灌,一盏药都灌下喉咙去了。那妇人便放倒武大,慌忙跳下床来。武大“哎”了一声,说道:“大嫂,吃下这药去,肚里倒疼起来。苦呀!苦呀!倒当不得了!”这妇人便去脚后扯过两床被来,没头没脸只顾盖。武大叫道:“我也气闷。”那妇人道:“太医吩咐,教我与你发些汗,便好得快。”武大再要说时,这妇人怕他挣扎,便跳上床来,骑在武大身上,把手紧紧地按住被角,那里肯放些松宽。正似:油煎肺腑,火燎肝肠。心窝里如雪刃相侵,满腹中似钢刀乱搅。浑身冰冷,七窍血流。牙关紧咬,三魂赴枉死城中;喉管枯干,七魄投望乡台上。地狱新添食毒鬼,阳间没了捉奸人。


国内ERP专题


我想最怕的就是,“大郎该和药了”这句话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状态,平民百姓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朝代的昏庸无道,草民揭竿而起的祸端!

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本该过着衣食优优的生活,岁苦但幸福着。早出晚归,为了家庭而奔波劳累。却被地方的贪官污垢破坏了自己的家庭,且还嚣张跋扈,为一己私竟害其性命之其家庭!

可悲,可叹,可惊……

这样的事比比皆是才铸就了梁山好汉,替天行道!


旭姐说电影


如果我穿越到《水浒传》里,我愿意成为打虎英雄武松。我最不愿听到的话是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在鸳鸯楼酒喝到半放时,蒋门神问送酒菜的人说:″武松的人头酒怎么还没到?"这句话不啻一声惊雷,让飞云瀑恶战归来的武松怒从心中起,恶从胆边生,他不顾飞云瀑大战众杀手时受的刀伤,和一路跋涉的劳顿,拼死除掉这些奸诈狡猾,心狠手毒,贪赃枉法,无恶不做的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一伙。鸳鸯楼殊死一战,以及飞云瀑亡命一役,将一个不畏强暴,浑身是胆,武艺高强,恩怨分明的武松展现得淋漓尽致,用可歌可泣来形容这位打虎英雄一点也不为过。比起林冲在快活林被董超薛霸捆在树上任人宰割不同,武松一开始就防备着解押的公差,并在路上踢倒一块巨石以示对两位心怀鬼胎的公差不满与警告,说明武松的江湖经验丰富,对付这些刺杀者的行径心知肚明,对自己的实力胸有成竹,绝不会任人宰割。但两位公差和蒋门神的两位徒弟财迷心窍,心狠手辣,为虎作伥,助纣为虐,最后都落得命丧黄泉,死无葬身之地。满怀仇恨的武松来到鸳鸯楼,再听到蒋门神丧心病狂的叫嚣:″武松的人头酒怎么还不到?″更激起了打虎英雄的三丈怒火,于是假扮佣人,拿着酒菜,走到张都监,张团练,蒋门神跟前怒喝:″武松的人头酒到。"然后掀开头巾,将自己的大义凛然,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英雄好汉面貌尽情的展现在这群嚣小面前,惊得蒋门神一伙魂飞魄散,胆战心惊,一场空前绝后的生死之战就此展开,武松使出生平本领,最终手刃仇人,大快人心。临走时,武松又在杀人现场的屏风上用仇人的鲜血写着:杀人者武松。一种敢作敢为,快意恩仇的侠客形像展露无遗。这种侠客形象,是金庸,古龙武侠小说中所无法企及的高度,令人佩服,令人崇拜,令人叹为观止。

听完蒋门神这句:″武松人头酒怎么还没到?"再听武松之句:″武松的人头酒到。″两句话一问一答,承上启下,相互对应,将作者凝炼生动的语言,和跌宕曲折的叙事手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读者读来耳目一新,荡气回肠。这也是这部优秀古典名著许多神来之笔的一笔,便让读者爱不释手,情不自禁,浮想联翩。

最后,让我们向这部伟大的作品致敬吧!阿门。






金木水火土154029481


晁天王箭伤毒发,水米难进,宋江亲敷药饵,灌下汤散,众头领都来帐前探视,晁天王嘱托宋江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让他做深山泊主”。言罢瞑目而死,宋江哭的如丧考妣。

从书中而看,这一句嘱托之语,颇具要义,确非单为報却一箭之仇而说,那么简单,其根本意图是面对众位将领斩断宋江再做梁山之主的后路。

因为"白马银枪的史文恭,武艺高强,绝非了无武功的宋江便可捉得。由此而看,便知晁天王真正用意。足见宋江的图谋马脚,已被晁天王尽行窥破,因此才有了这句嘱咐的话语。

怎耐为时晚矣!梁山谋划尽入宋江,吴用二人股掌之中,绝非一句嘱咐的言语便可左右便可阻挡了!最该捉史文恭林冲,确没能捉得史文恭,捉得史文恭卢俊义,确没能敢做梁山泊主,最没可能捉拿史文恭的宋江,依然稳坐梁山泊笫一把交椅。

"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人,便叫他做粱山泊主",成了一句众人相忘的嘱托,晁天王的真实用意,了难实现。因此上招安之后悲惨的结局,也就再所难免了。言犹在耳,掩卷深思,徒生凄悲了吧!




净心修道


我最不愿听到“在下宋江”之类的自我介绍的话,这其实也是我粉转黑之后的抵触心理。

打小就崇拜武林高手的我,对江湖好汉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快意恩仇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所以,一开始看《水浒传》的时候,就对仗义疏财的宋江充满了敬佩之情,虽然他武功不高,但对他和江湖好汉之间的兄弟义气很是向往。

直到后来宋江开始谋划招安,完全不顾兄弟间情义,执意接受昏暗的朝廷的招安,导致梁山108位好汉死的死,伤的伤,让我直接粉转黑。这时再次回顾整部剧,就不再认为宋江是仗义疏财了,而是利用、是精心谋划的政治路线。从一开始的感情投资,跟武艺高强的江湖好汉结为兄弟,到后来利用他们为自己谋取功名铺路,这绝对是利用。这手段虽然高明,放到现在,宋江绝对会是个好领导,但没办法,我最恨这种跟兄弟朋友耍心机的人。

当看到了宋江丑陋的一面,自然对宋江这两个字产生厌恶,特别是他自我介绍,拉关系的时候。



小旺读书笔记


大郎,该吃药了。在《水浒传》二十四回“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里面记载,潘金莲“听那更鼓时,却正好打三更”,于是呼唤:大郎,该吃药了。就把药端上去给武大郎喝了。然后书里记载,武大郎喝药之后,“哎了两声,喘息了一回”,没超过3分钟,就此死去。

估计无论是谁,都最怕听到这句话。本想穿越到水浒里面去做英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过那种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生活。没想到穿越到水浒里面,却做了打虎英雄武松的大哥,着实可悲,最最可悲的是好不容易穿越成功短短的三分钟,却被奸夫淫妇所害,只“哎了两声,喘息了一回”,就死去了。


百姓杂坛


我最怕听到的是这句话:“我们大哥宋江也姓宋,皇帝也姓宋,把我们惹急了,我就把你们都杀了让我公明哥哥做皇帝。”

这句话出自李逵之口。

水浒传的历史背景发生在宋代,恰好与宋江的姓氏相同。

李逵是水浒传108个好汉中,最为鲁莽的人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对朋友,对兄弟,随时可以做到两肋插刀。他为了宋江大哥,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甚至,可以为他付出生命的代价。

要知道,古代王朝,是非常忌讳名号。例如,皇帝的名字。而李逵却敢直接向皇帝说出这样的话。要知道,这样的话在当时是大不逆的行为。这句话一说出,是与皇帝真正对抗,真真正正的造反,战争可能一触即发,是天下之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虽然,李逵的行为不为己,为的是大哥。但是,无辜的人民可以因此遭到祸害。

所以说,我最害怕的一句话是李逵的“”我们大哥宋江也姓宋,皇帝也姓宋,把我们惹急了,我就把你们都杀了让我公明哥哥做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