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上墳燒紙”是最落後的一種民俗祭祀形式?你如何看待祭祀活動的重要性?

用戶3486437905


我是杭州刺史,我來回答。

中原,主要指以河南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 區,包括周邊的 安徽、江蘇、河 北、山東、陝西、 山西等以旱地耕 作為主要生產方式的地區。“上墳”是“到墳前祭奠死者”。中原地區民間認為“入土為安”,所以築墳 被認為是對去世親人的最好安置。作為 農耕文化的遺存,“上墳”的習俗歷經千餘年的延續,逐漸形成有固定時間、 一定禁忌的儀式。

上墳燒紙也是一種傳統的祭祀活動。“上墳”燒紙時應唸唸有詞,大意是後 人沒有忘記先人的功德,今天是什麼日 子,我們來給您送錢,並提醒先人“收好”自己的“錢”;希望先人保佑自己 的後代身體健康、全家平安。一般大型 的祭奠活動,都會請德高望重的族人主 持,禱告的話由主持人說,小型的祭奠 活動則由嫡長子主持。如果紙錢尚未充 分焚化,就意味著先人還沒有收好紙 錢,這時是不能收拾東西離開的。按照 現在的解釋,中原地區的墳墓一般都在 農田中,紙錢沒有完全焚化可能會引燃 周圍的莊稼或是樹木,引起火災,這條禁忌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可能是杜絕火災的發生。

中原地區的“上墳”習俗是從古代 周禮演變而來的。我國古代奉行“生 有所養,死有所葬”的原則。作為葬禮 延續的“上墳”,一是對死者一生的事 業、貢獻、社會影響的總體評價和追思 紀念,二是對死者進入另一個世界所表 示的祝福。“上墳”的目的是送吃的、 穿的和紙錢,這是靈魂不死、輪迴觀念 的結果。人死就意味著進入另一個生 存空間,仍然需要生活,所以在一些特 殊的日子比如年節或者忌日,後代總要 給送些供品和紙錢,這其實代表了一種 祝願,希望死者能在另一個空間過得安 逸、幸福。

“上墳”作為神靈崇拜的一種特殊 形式,它來自靈魂不死的觀念,又與祖 先崇拜、神靈崇拜和自然崇拜密切聯 系,表現出多重的信仰形態,成為信仰 民俗傳承的原始思維根源,是一種具有 普遍意義的文化現象。它的最終目的和 結果是表達對先人的尊崇、敬仰和思 念之情,其作用是讓後代知道感恩和盡 孝,客觀上維繫了家族之間的感情,傳 遞家訓,促使後代重新認識宗親。從某 種意義來看,“上墳”的風俗是對先祖 的一種文化記憶,具有積極的文化意 義,當然它的繼續傳承也有著一定的群眾基礎。

我覺得,上墳燒紙是一項懷念已逝之人的活動,但是在表達自己的緬懷的同時也應該注意處理好燃燒後的紙錢,避免森林火災的發生。


杭州刺史


我說說我的看法吧,雖然我是炎黃子孫,但我個人認為中式祭祀有以下一些弊端,1,程序繁瑣,浪費時間 2,祭品繁多,浪費資源 3 煙花炮竹,汙染空氣和環境 4 燒紙蠟燭 山火易發 個人建議簡化,燒3柱香 就行了



i小荷才露尖尖角


說的非常對,何止是“上墳燒紙”,吃饅頭米飯麵條都是落後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以,一個先進發達的民族,一定要吃麵包,吃牛扒。因為,吃麵包牛排的人,他們拉的屎比我們吃的飯有營養。

所以,上墳燒紙一定要改,要徹底的改,燒香磕頭敬菩薩,都是迷信。

應該把西方的上帝請回來供在家裡,日日天天念阿門,早上出去坑蒙拐騙,晚上回來向上帝懺悔,我有罪,上帝原諒我吧,你看我多善良啊,做錯了知道懺悔,這叫信仰。 然後說,你看中國人沒信仰,從來不知道懺悔。中國人一輩子與人為善你沒看見,眼瞎呀?

出去吃了幾片洋麵包,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連自己的祖宗都不要了。

你覺得這樣的一幫人可信嗎?


假裝外行看門道


我不這樣認為,祭祀是心理層面的一種活動,相互的感應最為重要,哪怕只是自己騙自己。

講個段子,一位90多歲的老奶奶和兒子,媳婦兒,孫子一塊玩牌。孫子打九萬,老太太沒吱聲,兒子說,媽你不是碰九萬嗎?兒媳婦也湊過來說是啊是啊,誤了碰糊不了,老太太您可是要輸錢的。老太太趕緊說是啊是啊,到底老了,沒聽見哈。

實際上呢,老太太根本沒有兩個九萬,孫子也沒有打九萬。

但是你看,一家人是不是好開心?

咱們中國人事死如事生,所以不只是活著的時候盡犬馬之養,即使親人不在了,哄他們開心,依然是應盡的責任。

當然,現在有的人把上墳燒紙當作一種炫富手段,那另當別論。


李子弘


上墳燒紙是對死者的祭奠和緬懷,自古有之。

這點優良傳統就不要改革了,把精力用在帶領老百姓的發家致富上豈不是更好!


情感驛站鈑金專家


我們這個民族上墳燒紙祭奠先人已有幾千年歷史了,我想問怎麼就落後了?人死之後,梳妝穿衣裝殮,深埋於地下,既體現了逝者為大,對故人的尊重,屍骨歸葬於泥土,滋養了土壤,壘土成墳,又能供後人祭奠…完美地體現了中華文明與自然環境天人合一的高度融合,這落後在哪裡?什麼是先進?將人燒得噼哩啪啦,象烤肉一樣就顯示對逝者尊重了?將人棄于山巔荒野任鷹鷲啄食就先進了?還是將人棄之江河大海隨波飄流先進?…純屬扯淡!提這個問題的人純粹是在抹黑傳統文化!純粹是在美化西方陋習!一個典型的奴才+漢奸!


龍行天下1516058


說 ‘’上墳燒紙‘’是最落後的一種民俗祭祀活動 這句話的是誰?看到這句無知的話就很容易讓人感覺是從不懷好意的外國人或者假洋鬼子口中說出來的!這是要淡化、消滅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和民俗傳統的節奏。我們回頭看看,現在的春節、清明、冬至城市裡已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了,讓我們的下一代對中華的節慶少了多少情節?“上墳燃香燒紙”其實就是中華民俗裡後人對先人的祭祀方式和延續漢文化傳統‘’香火‘’的願望。難道非要與西方一樣以“獻花”作為祭祀先人就文明和先進了嗎?那還有中華龍的傳人特色了嗎?自從禁止燃放爆竹後,現在有多少年輕人沒有見過“龍燈社火”了?要知道“舞龍”沒有爆竹、鑼鼓配合“龍”還能“舞”出氣勢嗎?以後如果連“上墳燒紙”的民俗祭祀都沒了,那下一代只有在電視、電影裡見到這莊重的民俗祭祀儀式了。


山佳明月


有些人就是吃飽了撐的,祭祀先人燒紙只是一種方式已經沿用了幾千年,怎麼到你這裡就是一種落後形式了,難道否定傳統就是先進的了。照搬外族的形式就是好的了,一個民族有自己的傳承文明的方式,保留自己的方式才是民族的而不是否定民族的傳統,那樣的人就是一個文化上的媚外者。


老明兄妹果業


中國的很多傳統風俗 不是我們簡單的理解就能懂的 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 一些人又解釋不清楚其科學道理 從而被神話 被神話後就覺得是封建迷信 其根本傳承下來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讓後人對其有敬畏之心

比如 我們小時候聽過這樣的話 飯掉在地上 不能用腳踩 否則就會被雷劈 這是真的嗎?簡單的理解就會認為這是迷信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大人當然不會相信 對小孩來說 這是讓他首先一點就是產生尊重種田人的心血汗水的理念 珍惜糧食 其次是讓其產生敬畏之心 等他長大後 自然會明白一些道理 自然會對這話去斟酌

上墳燒紙 是一種形式 是對先人的緬懷 是對先人的尊重 是讓你對世間有一種敬畏之心 從另外一個意義上來說 是讓你對當地水土不服的一種治療 紙與地氣在高溫下的結合 產生一種疫苗似的東西 你通過呼吸後進入機體從而在體內產生抗體 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祖輩傳下來的 我們不必一丟了之 不能用簡單的理解去辨別精華與糟粕 幾千年的傳承 不是我們讀了十幾年的書就能理解透的


阡城小林


天天落後,這也是落後,那也是落後!國外送鮮花就不是落後?好笑了!你說落後你的參考對象是什麼?無非就是西方,我就不明白了,一個國家的統治群體和上層人群,都極度缺乏自信,只要和西方不一樣就是落後要幹嘛幹嘛!這樣的情況談什麼復興,不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