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都说儿科是个“哑科”

小孩通常都不会自述病情

特别是收治新冠肺炎儿童患者

考验着一个医生的职业操守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要把病人当作自己的小孩,将心比心

可是

你不知道的是

她还单身,还没做过母亲

却给予患儿母亲般的呵护

只是因为她在灾难面前提前长大了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单身姑娘欲支援武汉

被老师“别添乱”顶回


“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句话用在32岁的儿科医生王倩身上,恰如其分。今年春节,考虑到她的老家在孝感,科室就早早给她调休,让她回家团聚。

孝感离武汉近,得知武汉疫情严重,她就给在武汉同济医院进修时的老师自荐,说“如果需要,我愿意跟你们一起打赢这场仗”。因为,王倩在武汉进修学的就是儿童急危重症的诊治,特别是经历去年儿童危重腺病毒肺炎的救治工作,所以这次疫情,觉得自己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满怀信心的她,等来的却是老师一句“还是别添乱”的回信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王倩心系患者,协调返堰

王倩知道,这是老师在保护她。于是,她只好继续待在家里。除夕那天,获悉十堰“封城”,医院取消放假,这让她更坐不住了。她很想在第一时间回到单位,参与到战斗中。可是,交通受阻,她一度很抓狂。

“那几天,真是前所未有的难受,就是那种逃兵的感觉,虽然是被迫的,实在难受,我就在朋友圈担起线上就诊答疑。”王倩说,科室主任知道后,还安慰她,说医院在办通行证,搭同事的不顺路的顺风车回十堰。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王倩主动请缨奋战到疫情最前线

1月28日,王倩给科室主任陈全景发信息,说“今晚可以回来,愿意去感染科。因为身体底子好,单身还独居,住的离医院又近,最合适了。”第二天,王倩就进医院感染科,奋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主动请缨驻守隔离病房

患儿心中的“孩子王”


1月27日,医院收治了我市首例新冠肺炎儿童患者,她和同事吕明珠一样,也向科室主任请战,“科室需要我,患儿也需要我,我志愿进入隔离病房值班。”

王倩和同事吕明珠交替驻守隔离病房,两人轮流值守24小时。王倩清楚地记得这名9个月大的患儿,还没到知晓恐惧的年龄,她每次见了孩子,都要摸摸宝宝的小脑袋,跟宝宝说一会儿话。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王倩与第二例9月龄出院患儿合影

隔离房间住着一位1岁多的患儿,起初不适应有些哭闹,王倩查房时总是多关注一些。不久,宝宝就喜欢上了王倩这位医师阿姨,每次都要拉她的手,跟她握握手、碰个拳,配合地可开心了。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王倩查房与患儿互动

另一名6岁的患儿家住得比较远,村里封路,妈妈来不了,爸爸也回不去,奶奶守在病房里陪护,爸爸就把车开到病房楼下,吃睡都在车里。“既是自行隔离,也是守望在离宝贝最近的地方。”王倩说,在这场战役中,为这样的相互守望而感动。希望他们一家人能早日团聚,所以王倩常常鼓励孩子多喝水,按时吃药,快快好起来。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王倩为患儿加油

“孩子的抵抗力不强,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王倩说,患儿的诊治和护理相对繁琐,主要是儿童年龄小,病情变化快,自己又不会说,甚至有些病情变化家属也不能准确掌握,重点就是监护和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这个感受太强烈了。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在王倩看来,照护儿童患者,可以说事无巨细,因为不仅仅是孩子有什么不舒服、吃多少奶、怎么喂安全、大小便怎么样、屁屁红不红等,给她的感觉就是带了一层母性的光辉,与其说母爱,不如说是因为跟孩子打交道多了,成了“孩子王”的缘故

“在隔离病房,要穿三层防护服,不包括自己的衣服、工作服、隔离衣,非常繁琐,行动不便,一个班下来,短短六个小时,衣服层层湿透,可以挤出水来。”王倩说,口罩跟普通口罩不一样,更严密,也就是更勒头,一天下来,耳朵不敢碰,后脑勺都是疼的。尽管如此,王倩还是尽可能地多进病房看看孩子们,多跟孩子们说一会话、逗着玩一会儿,多跟家长说说孩子的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王倩抱着康复患儿走出隔离病区

在这场阻击战中,身体上的不适只是暂时的,王倩说,大家内心只一个信念,早日战胜病毒,解除疫情。黑暗有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有多让人热泪盈眶。

「十堰」“我单身还独居,最合适了”一大早,十堰女孩发了这条信息

国药东风总医院儿童医疗中心主治医师,从事儿童内科疾病临床工作8年,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对儿童急危重症的抢救、脓毒症的救治经验丰富,并曾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PICU进修学习。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

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

为坚守在抗疫战场上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关注:13807280110,报料电话:0719-8110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