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護士和沙洋盲人患者的“母女情”

內蒙古護士和沙洋盲人患者的“母女情”

張建新

内蒙古护士和沙洋盲人患者的“母女情”

工作中的張建新

“謝謝你,我的內蒙古姑娘,雖然我眼睛看不見,但心裡非常明白,沒有你的精心照顧,我恐怕早就離開這個世界了!疫情嚴重,你不顧個人安危從內蒙古來到荊門疫區一線,真佩服你的勇氣!”沙洋縣中醫院感染科三病區盲人患者鄒阿姨日前對內蒙古援荊醫療隊成員張建新說。

聽了這些話,張建新心裡非常高興。

張建新是內蒙古首批援荊醫療隊成員,來自呼和浩特市蒙中醫院重症監護室,是一位有著15年工作經驗的護士。她所在的科室是沙洋縣中醫醫院感染科三病區,共有21個床位,這裡有年輕人、老人、孩子,還有一些身體殘疾的特殊患者。

每天上班,張建新總是最先走進盲人鄒阿姨的病房。鄒阿姨是沙洋本地人,和張建新的母親是同齡人,年近花甲,雙目失明,慈眉善目的臉隨著病痛的折磨變得扭曲,因為沒有家屬陪護,在陌生的環境中她正常的飲食都變得很困難。工作中,張建新把她當家人一樣,給她餵飯幫她護理,空閒的時候就陪她嘮家常。

每天張建新快要下班的時候,鄒阿姨都表現得很焦慮,張建新知道,那是她對自己的依戀和不捨。

鄒阿姨從一開始的極度恐慌到慢慢配合治療,現在更是堅定了戰勝疾病的信心,這都是全體醫護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張建新看到這些得到救治的患者慢慢變得積極樂觀,覺得再累也值得!其實在張建新心裡,鄒阿姨總是讓她想起自己的母親。

張建新是名護士,也是女兒的媽媽、父母的女兒。申請到一線的時候,她也做過思想鬥爭,因為愛人也被派到社區疫情防控一線,年僅8歲的女兒沒人照看。張建新的母親因患有胰腺結石多年身體一直不好,父親也患有心臟病,公公胰腺癌於兩年前去世了,留下婆婆一人在老家,還需要張建新一家的照顧。然而疫情當前,作為醫護人員沒有那麼多顧慮可講,張建新還是扔下年邁的父母及年幼的女兒,奔赴荊門。

來到這裡已經一個多月了, 張建新每天面對的是一個個受病毒折磨的患者,說不怕是假的,但大家都堅持了下來。張建新最怕找不到患者的血管,增加病人的負擔,工作時她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生怕霧氣打溼護目鏡影響操作。

由於連日來的高強度工作,張建新經常6個小時不吃不喝,因此出現咽乾咳嗽等不適症狀,累到想哭,但只要想到自己肩負的使命,看到患者渴望康復的眼神,想象疫情過後與家人團聚的幸福,就覺得勇氣倍增。“我是來救人的,不是來添亂的,趕快好起來!”張建新命令自己調整狀態,繼續投入到戰鬥中。

張建新介紹,內蒙古首批援鄂醫療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2月13日張建新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榮幸地成為入黨積極分子,這讓張建新又有了更大的動力。

目前,沙洋地區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在減少,病區也在壓減。從5日開始,張建新也從沙洋中醫院病區調到沙洋縣人民醫院病區工作。她相信,疫情總會退去,勝利的日子就要來了。她將牢記醫院領導和同事們的囑託,努力工作,更加努力工作,與戰友們同心協力打敗病毒。待到春暖花開,他們將勝利凱旋,給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荊門晚報記者 戴永君 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查娜)(圖片由被採訪者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