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碧血黄花,浩气长存

一·为什么会选择广州起义:

1.广州起义之前的多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

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发生于公元1911年4月27日。而实际上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在发动广州起义之前,在全国多地已经发起过多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比如1895年10月26日广州起义(流产)、1900年10月8日惠州起义、1907年5月22日钦州起义、1907年6月2日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9月1日钦州起义、1907年12月1日南宁起义、19О8年3月27日云南河口起义、1910年2月12日广州起义。

2.在孙中山的计划中,一直是计划在以广东为核心的两广地区或南方地区,先发动起义。待在广东起义成功后,再占领两广地区。待起义军在两广地区站稳脚跟后,再把革命的火焰燃向全国,最终推翻满清王朝。而在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孙中山的战略目的就是先夺取广州城以后再兵分数路,图谋广东。孙中山的历次起义几乎都是选择广东,可能是与孙中山是广东人有关,而广州正是当时广东的省城。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碧血黄花,浩气长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二·广州起义准备仓促:

孙中山带领革命党人,在之前所领导的多次起义之所以都失败了,准备仓促、准备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失败原因。在广州起义真正发动前,因为当时的情势的多次变化,广州起义的日期被一再变动;而在发动广州起义之时,原计划的十路并举又被改为了四路突击。可以说正是广州起义准备仓促、准备不足,而导致了广州起义的匆匆忙忙、计划不严密,埋下了失败的种子,起义计划失败的风险已经非常高了。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碧血黄花,浩气长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三·广州起义的失败:

1.起义日期的一变再变,本就有了可能起义计划可能被泄露的风险。广州起义计划的十路并举改为了四路突击,又降低缩小了起义的规模实力。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起义之时四路突击最后又变成了实际上只有黄兴所率领的一支队伍在孤军奋战。

2.广州起义发起后,黄兴率领起义孤军,在独自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然而这时候又犯了分兵的大忌。广州起义军本来起义人数就够少了,没想到当时还进行了分兵,分兵去攻打督练公所等处。结局就可想而知了,广州起义军孤军奋战,力量悬殊,最后不幸失败,一百多人革命义士战死。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碧血黄花,浩气长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四·革命党人潘达微收敛革命烈士于黄花岗:

1.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后,战死的革命党的遗体被陈尸在谘议局前的旷地上,惨不忍睹,无人敢于收敛。是革命党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找到、收敛战死者遗体。以及被俘后慷慨就义的革命党人遗体,也一并收敛。最后潘达微将广州起义战死的革命烈士遗体,以及被俘后慷慨就义的革命烈士遗体,一同安葬于广州东北郊处的红花岗。

2.潘达微认为,“红花”不及“黄花”二词雄浑优美,遂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潘达微并以《谘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牌》为题,将安葬广州起义烈士情况在报纸上作了报道。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碧血黄花,浩气长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浩气长存


五·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广州起义黄花岗烈士墓地,在最初埋葬之时,只是黄土一抔的墓地,甚为荒凉,让人看了无比痛心。直至1912年,革命终于成功,中华民族成立。埋葬着广州起义牺牲烈士的黄花岗烈士墓地,才得以被修建一新。

2.中华民国成立后,新成立的广东军政府,拨款10万元在原墓地的基础上修建烈士陵园。黄花岗烈士陵园修建好后,被正式命名为“黄花岗烈士墓园”,所安葬烈士也被并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后被实际统计为86人)。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碧血黄花,浩气长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自由不死


六·碧血黄花,浩气长存:

1.1912年5月15日(即农历三月廿九日),国民政府在黄花岗烈士陵园首次举行了七十二烈士墓祭典,以慰藉广州起义牺牲烈士在天之灵。黄花岗烈士墓园首次举行的七十二烈士墓祭典,是国父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祭典。

2.国父孙中山先生并亲自写下祭文,亲手在黄花岗烈士墓园种植了4棵松树,以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至今在黄花岗烈士陵园里,当年国父孙中山先生所亲手种植的松树,尚存一棵,郁郁葱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碧血黄花,浩气长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碧血黄花,浩气长存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碧血黄花


各位读者,关于“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你们有感言感慨?笔者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