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珊瑚岛海战仅仅过去一个月,日本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

导语:

二战时期,在浩瀚的太平洋上,美日两国曾展开过数次航母海战的对决,航母海战改变传统巨舰大炮的海战模式,其中珊瑚岛海战是战争史上航空母舰编队在远距离首次用舰载机实施交战。珊瑚岛海战标志着以航空母舰、舰载机为主时代的海战模式的到来。

自从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后,日本帝国的海军则一路高歌猛进,横行太平洋半年。强大的日本帝国海军则在开战之初,取得辉煌战绩,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攻占菲利宾,俘虏数万美军,使声名鹊起的麦克阿瑟溃逃澳大利亚;而后一路攻占马来半岛,占领新加坡交通要道。此刻日本帝国帝国海军的实力,达到巅峰时刻。


为何珊瑚岛海战仅仅过去一个月,日本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

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


然而,胜利的天枰对于日本海军来讲,仅仅是一时的,在随后的珊瑚岛海战中,日本帝国海军遭遇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挫败,致使翔鹤号主力航母遭遇重创,损失一艘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1艘驱逐舰沉没,七十余架舰载机与众多精锐飞行员代价。

在珊瑚岛海战中遭遇挫折的日本海军,仅仅一个月后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原因包含众多,作者随后给大家具体一一分析。

  • 作者从三个方面给大家讲解为何珊瑚岛海战仅仅过去一个月,日本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
  • 一、中途岛海战海战背景。
  • 二、日本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的原因。
  • 三、中途岛海战海的影响。

其一、中途岛海战海战背景。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此刻日本帝国海军实力空前膨胀,在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后,日本帝国海军随后攻占菲利宾群岛,横扫马来半岛等。到1942年初,日本联合舰队沉浸在辉煌的战绩中,第一阶段的任务已超额完成。第二阶段的任务还没有最终确定,日本帝国决定在美国战争潜力尚未打开之前,进一步拓展战线,扩大防御圈。

日本帝国下一步的计划一部分就是控制攻占澳大利亚,日本陆、海军一致认为澳大利亚将是英美借以反攻的最大据点,控制澳大利亚,等于切断美军与珍珠港联系,随后日本攻占拉包尔,美日双方在位于珊瑚海附近展开一场航空母舰对决。

最终日本在珊瑚岛海战中取得战术上的胜利。美日双方都损失不小,打成一个平局,相对于美军来讲,日本联合舰队实力强大,珊瑚岛海战虽然损失联合舰队一定实力,但是此时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尚存。


为何珊瑚岛海战仅仅过去一个月,日本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

珊瑚岛海战

而在珊瑚岛海战中,美军太平洋舰队尚存的航母遭遇重创,列克星敦号被日军击沉,“约克城”号航母受重创,因此日本帝国联合舰队决定,趁机下一步攻占中途岛,力图全歼太平洋舰队,迫使美国和谈,从而迅速结束与美国战争。

其二、日本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的原因。

1、中途岛的地理位置。

中途岛,位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途,因此得名中途岛。中途岛距离日本横滨和美国旧金山的距离都是2800海里,距离珍珠港1135海里。可以说,中途岛是美军太平洋舰队门户和前哨阵地,同时中途岛还是美军在中太平洋重要的军事基地和交通中心。日军如果攻占中途岛,不仅可以控制半个太平洋,还可以在战略上,时刻威胁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


为何珊瑚岛海战仅仅过去一个月,日本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

中途岛地理位置

一旦日军拿下中途岛,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就会进一步扩大,而日本的侵略野心会进一步扩大,日本下一步的行动可能就会攻占珍珠港乃至美国西海岸,这样在战略上,对于美国来讲,美国将失去在中太平洋上的防线,对于此刻遭遇重创的太平洋舰队来讲,无疑更加雪上加霜。

因此,美军必须守住中途岛,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战略上的主动权,还可以保护美国本土免受战火洗礼。为后续美国战略反攻,提供一个重要后勤保障。

因此,从中途岛战略位置,可以看出双方的战略需求,这便是日军急于开战,攻占中途岛一个重要原因。

2、从战争潜力来讲,日本自知国力远逊色美国国力。

我们常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后勤供应对于战争的影响力有多大。实则一样,自从人类进去工业革命后,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决定一个国家能否维持持久的战争。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战争潜力。

美国自从1776年宣布独立后,在经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从而迅速完成工业化的道路。

伴随着美国工业化的进程,也是美国国土对外拓展的过程。在美国独立之初,美国仅仅只有北美大陆大西洋沿岸十三州组成,但是随着美国国力强大,美国通过购买、战争获取大量的土地,美国本土版图也随着时间推移,从最初北美大陆大西洋沿岸十三州,变成横跨北美洲大陆中部的大国。一直到美国吞并夏威夷群岛后,美国国土达到900多万平方公里,辽阔的疆域,为美国提供强大工业基础与战争资源。


为何珊瑚岛海战仅仅过去一个月,日本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

美国疆域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稳居世界头号桌椅。

在观之日本的工业基础,日本自从1868年,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开启近代化工业路程,由于日本的“明治维新”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因此,日本此次改革并不彻底,这在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日本的工业实力。

不过日本经过数十年的改革与发展,也迅速走向工业化资本主义强国,日本也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但是日本的战争潜力远逊色于美国。

首先,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土面积相对美国来讲,非常狭小。即使日本拥有完备的工业化体系,但是从国土面积来讲,就限制日本的工业总体实力。

美国广袤的国土,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制造能力。

其次,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本土几乎没有任何战争资源可取,尤其是战争所需要的煤炭、铁矿石、石油、橡胶等战争资源。日本几乎需要全部进口,而对于美国来讲,美国本土则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石等战争资源。如:

阿巴拉契亚煤田

据世界能源会议《1986年能源资源调查》资料,美国煤炭资源已探明的储量达4429亿吨,稳居世界第二。而美国煤炭资源分布较为普遍,50个州中31个州埋藏有煤,另外据美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的埋藏深度一般都不超过300米,有1/3可露天开采。

我们从二战时期年,美日两国工业生产能力就足够看出两国战争潜力差距有多大。

1940年,美国GDP达到2000多亿美元。1941年,美国钢铁年产量7500万吨。到1944年,达到最高峰8132万吨。而1944年,苏联、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这五个资本主义大国的钢铁生产总量才5600多万吨,相当于美国一个国家钢铁年产量的70%。

1940年,美国石油年产2亿吨,到1945年则为2.3亿吨。全球石油总产量为3.6亿吨,美国石油产量占全球的60%有余。

1942年,美国一年就可以生产飞机4.7万架,坦克3万辆。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国建造147艘航母。


为何珊瑚岛海战仅仅过去一个月,日本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

二战时期美国工业生产能力


同时期日本,1940年,日本的GDP仅有100多亿美金,日本年产飞机1580架,大口径火炮744门,坦克330辆,汽车9500辆,战舰52422吨。

因此,从美日两国的战争潜力来讲,日本自知远远不如美国的战争潜力。在经过珍珠港事件、珊瑚岛海战,此刻美军的太平洋舰队的实力打损,远不如此时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

日本联合舰队则希望通过中途岛一战,力图全灭美军太平洋舰队,从而达到在美国战争潜力尚未全面打开之前,迫使美国和谈,从而迅速结束太平洋战争。

3、报复美军空袭东京。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致使美军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这让美国在国际上颜面扫地。因此,美国对日本宣战后,美国高层就一直计划空袭日本东京,一方面则是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报仇雪耻,另外一方面,以此向日本昭示,美国有能力可以展开对于日本本土作战的能力。

反观日本,一向建立“绝对国防圈”而著名的日本,非常自信认为本土不会遭遇任何外界的打击。而此次杜立特对东京的空袭,虽然未对日本本土造成多大的重创,但是在精神上,极大的打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为何珊瑚岛海战仅仅过去一个月,日本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

杜立特空袭东京


日本对于杜立特空袭东京,极度不满,一直借机准备报复美军。而在珊瑚海战中,美军航母虽然遭遇重创,但是美军太平洋舰队仍在,因此,此次攻击中途岛,日本一方面为了报复美军空袭东京,另外一方面,目标就是全歼美军太平洋舰队。以此确立日本称霸亚洲的雄心。

4、防止美军反扑。

第一点原因时候,已经讲到中途岛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日本攻占中途岛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防止美军从夏威夷方面出动并攻击日本,争取太平洋战争主动权。

其三、中途岛海战的影响。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此战标志着日本联合舰队走向灭亡的标志。

中途岛海战,美军以损失一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代价,重创并且击沉日本4艘重型主力航空母舰,另外日本还损失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还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日本海军从此走向了失败。其中最难以弥补便是精锐的飞行员。

中途岛一战,日军开始丧失太平洋战略主动权,战局呈现导向美军的一面。

总结: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在战略上,逐渐掌握太平洋战争主导权。

纵观日日军在珊瑚岛海战后仅一个月就急于发动中途岛海战,除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极度自信心外,更多的是彰显日军称霸世界的野心,日本联合舰队希望通过中途岛一战,妄图全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此达到迫使美军与自己和谈的愿望,殊不知,日本联合舰队此举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