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的書法真的有那麼好嗎?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名副其實嗎?

我們知道,顏真卿的楷書是名列“四大楷書”的,要知道從古到今,中國出了相當多的書法家,能夠在楷書界佔據領袖地位,實屬不易!

我們先大致瞭解一下顏真卿這個人,我們為什麼要研究這個人呢?因為俗話說了“字如其人”,一個人的書法境界很大程度受到這個人性格的影響的。

除開書法家,顏真卿是唐朝的一位名臣。開元二十二年,顏真卿是以登進士第走上仕途的。進士,是指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者的,稱為進士。而這個進士,也是分等次的,分為三甲: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顏真卿是屬於一家三人中的其一。一甲裡面的第—名叫做狀元,第二名就是榜眼,第三名探花。從這個殿試的成績我們可以看出,顏真卿是有真才實學的。

他歷任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最後因為得罪了皇親國戚楊國忠被貶到平原做 太守。

顏真卿的書法真的有那麼好嗎?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名副其實嗎?

《祭侄文稿》局部

楊國忠誰啊?唐代的宰相!楊國忠是武則天男寵張易之的外甥,而且還是楊貴妃的哥,得罪他被貶也是沒啥可說的,但也說明顏真卿的剛直不阿。安史之亂的時候,顏真卿還率義軍對抗叛軍;興元元年,他被派遣曉諭叛將,凜然拒賊,終被縊殺。

這些故事可以看出顏真卿是屬於忠烈充滿正氣的一個人,所以他的字也是猶如怒目金剛,整個筆勢大氣磅礴,筆法多力筋骨,結體雄秀端莊。而他晚年的書法更加爐火純青,出神入化。正如范文瀾所說:“初唐的歐、虞、褚、薛,只是二王書體的繼承人,盛唐的顏真卿,才是唐朝新書體的創造者。”

繼承人和創造者是有層次上的區別的,所以說顏真卿的書法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揚光大自成一家的。

我們可以看一看顏體的書法,到底好在哪裡。

顏真卿的書法真的有那麼好嗎?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名副其實嗎?

多寶塔局部

顏真卿的楷書代表作品,無不彰顯著正大剛健、雅厚森嚴的儒家風範和崇尚法度的書法精髓,他的書法藝術特色鮮明,集成了二王、歐陽詢、虞世南和楮遂良的遺韻、並大量吸收並改良了六朝以來傳統的筆法,可以說顏真卿的書法可以說是書法中的極則!所以說顏真卿的楷書名列四大楷書真的是實至名歸。

顏真卿寫過的碑帖不在少數,除了這個《多寶塔》,還有《麻姑仙壇記》、《大唐中興頌》、《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等,都可以算是精品中的精品。

很多人只知道顏真卿的楷書寫得好,實際他的行草書也是泰斗的地位,他的行書《祭侄文稿》名列十大行書第二,除了《蘭亭序》,就算是這個《祭侄文稿》了。

《祭侄文稿》是在他極度悲憤的情緒下寫就的,純是精神和平時工力的自然流露,可以說原汁原味還原了顏真卿的真實實力。

《祭侄文稿》局部

那麼,顏真卿的這麼多碑帖,選哪一本作為臨摹貼比較好呢?一般來說首選《多寶塔感應碑》,為什麼呢?因為對於初學者來說,一般是手法比較不穩,選擇瘦勁的書帖的話,就會望而卻步,很難一下子進入狀態,而《多寶塔》字體開合大方,筆畫穩重端莊,入帖相對容易一些。

那麼學寫顏體早期的時候最好選狼毫來寫,因為狼毫彈性較好,比較易於控制筆畫走勢,學寫一段時間後可以漸進到兼毫毛筆,如果到最後可以用羊毫可以很輕鬆到位的臨摹了,就可以換他其他的碑帖。

紙的話,如果不考慮經濟問題的話當然是宣紙比較好,宣紙分生宣、半生熟和熟宣,練楷書宜用熟宣或半生熟的,除掉宣紙還有毛邊紙可以選擇,毛邊紙的話相對經濟一些。

顏真卿的書法真的有那麼好嗎?他在書法史上的地位名副其實嗎?

初學者水寫布練習

當然,由於科技的發展,一些新材料的運用,市面上出現了一種水寫布,這種水寫布有一種特殊的功能,那就是用毛筆蘸清水書寫後顯示出清晰的字跡,稍微幹一下就恢復原樣,可以多次反覆的書寫,省掉了大筆買紙的字跡。

水寫布也是有很多種的,一種是紙質的,還有一塑料紙的,最好的一種是仿宣的,書寫起來可以媲美宣紙的手感,初學者可以選擇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