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什麼車體現了車主的身份和品味。開國產車的都是什麼品味和身份?

迎面陰風


和品味無關,國產也好,合資也罷,不同的消費者,會有不同的選擇。



自主品牌這幾年的表現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不管是銷量還是口碑,相比過去都有了質的飛躍,就拿哈佛H6來講,常年霸佔SUV銷量榜首的位置,很多合資車都賣不過它,這是事實。


而這幾年陸續推出的新車,比如長安CS75 PLUS、哈佛F7、榮威RX 5 MAX、紅旗HS5等等,無論是設計風格還是內飾做工用料都不遜色於任何一臺合資車,且性價比比起同級別的合資品牌,只高不低。

尤其在智能車機方面,自主品牌甚至是全面領先合資品牌的,比如上汽和阿里巴巴共同合作打造的“斑馬系統”,真真正正的實現了僅憑一張嘴就能控制車內的絕大多數功能。

而合資品牌的車機系統僅僅只具備基礎的功能,兩者對比,就好比蘋果和老款諾基亞的區別。

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價格還實惠,同樣的配置你想在合資車型上享受到,最起碼還要加5萬預算,還不一定夠。

因此,尤其是現在的年輕消費者,在購買自己的第一臺座駕時,會越來越多的把目光放到自主品牌上,和品味沒有多大關係。


輕輕侃車


每個人對車型的喜好不同,駕駛什麼車型並不能彰顯駕駛者的品味和身份,現在國產車型進步很快,發展很迅猛,整體的品牌力和實力很強,完全了可以抗衡合資車型,國產很多車型的價格與合資車型持平,整體的表現還是很突出的,很多消費者認為國產車型沒有檔次,選擇國產車型的都是窮人,感覺產品力偏弱,國產車型弱勢的年代已經過去,現在的國產車型已經今非昔比,很多經濟實力很強的消費者都在選擇國產車型

紅旗HS7



紅旗HS7定位為中大型豪華SUV,頂配車型落地在55萬左右,這樣的價格水平在同級別中性價比很高,但是這樣價格的車型,還是需要一定經濟實力才能選擇的,紅旗HS7外觀的高級感和豪華感很突出,內飾做工用料高級,運用了真皮和大量的軟性材質,整體車型的產品力很強,並不比奔馳寶馬同級別車型遜色

領克01



領克是吉利旗下的中高端品牌,領克01是旗下的緊湊型SUV,入門車型落地在17萬左右,與日產奇駿價格水平相當,整體的產品力很強,駕駛和操控很突出,百公里加速僅需7.8秒,這樣的成績在同級別中基本沒有對手,競爭力很足,這樣的車型完全可以與合資車型抗衡

總結:國產車型已經今非昔比,駕駛的車型並不能代表駕駛者的身份和品味,現在的國產車型品牌力和產品力很強,還是很值得選擇的


色彩車圈


一般說來,買車這事兒既不會像買房那樣悲壯,也不會像買部iPhone一樣流俗,所以不值得我們憤世嫉俗的去批判,也無須喋喋不休地分享潮人心得。\r 1、功能性需求,是指汽車本身給消費者帶來的直接的天然的價值。比如,我就是需要一部能把我從A帶到B的交通工具,再說白點兒,汽車就是一代步工具。比如城市普通白領因買不起市區的房子,買到燕郊或外高橋,上班卻在東直門或老西門,你不得買輛車作上下班的通勤工具麼?從小巧省油的QQ、F0到稍微正式點的金剛、炫麗,再到時尚點的合資品牌賽歐、i30,反正只要經濟實用路上能擋風遮雨就行。當然,除了上下班,一部車帶來的便利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想去哪兒就去哪兒,不必擔心打不到車,可以到更遠的那個超市淘更多更便宜日用品,都可以成為中國人購車的理由。\r 但對中國人來說更重要的,是家庭的需要。很多人買車是因為老婆懷孕了,或小孩太小不方便騎車攜帶或乘坐公共交通,那麼買部新車就理所當然了。孩子再大點,有遠見的家長會像傳統的美國中產一樣,定期帶孩子去參加類似少兒足球這樣的興趣班。當然週末和家人朋友出去兜風或探望父母,也是車子承載的重要功能。\r \r 2、社會性需求\r 與世界上其它國家不太一樣,中國人買車在很大程度是為了顯示其社會地位或階級身份。比如深入人心的奧迪官車印象。外企中層一般會選有實力有品味有點小個性,但不至於過於張揚的中級車,如新君威、凱旋,有運動偏好的則會中意馬六、思鉑睿等。級別低一些的高爾夫6、英朗是首選。級別往上走的話,從傳統的德系三劍客,到低調的沃爾沃,再到含而不露的A8L和輝騰,一般這種車掃一眼,就知道車主大概是什麼樣的階層與品味。當然,獨立女性的甲殼蟲與特立獨行男士的Mini-cooper是不能不列入這個行列的。\r 隨大流,掙面子,是中國消費者最令外國人看不懂的地方。我有一位教練,很年青,工作很努力,但收入不算高。有一天他突然說要買車,問我意見。我提了幾款入門級國產車,馬上被否決。問他的意思,竟然是一定要合資品牌,價格不低於十萬,樣子要好看空間還要大,動力當然還要能經得住他的折騰。我一時想不明白租房住在公司不遠的他,為何一定要買車,還要買不錯的車。他總結下來最主要原因是:他一同事各方面不如他,竟然買了一部看上去還不錯的國產車。“別人有車,我為什麼不可以有?”面對執著上進的熱血青年,我能說什麼呢?\r 還有一種購車原因,就是自我表現。比如用MG6展現與眾不同,用科魯茲表現自信與活力,用寶馬錶示成功,用法拉利表示富二代等等不一而足。還有就是,購某種特定的車,才能進入某個特定的社交圈子。比如煤老闆用悍馬圍成一個圈子,溫州富商用卡宴圍成一個圈子。當然,社會工具是汽車最明顯的社會屬性:贏得別人的尊重,更受異性青睞,婚禮前必備的嫁妝或聘禮。\r \r 3、情感性需求\r 這也是頗具中國特色的一塊購車原因。現代人缺乏安全感,就連公認的安全感最大的房子,我們也只是擁有土地的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而且七十年後會發生什麼沒人知道-都不如一些老爺車長命。但車子,從輪胎到天窗,每個螺絲釘都是你的,且一直是你的,只要車子壽命足夠長。而且,這是一個可以流動的純私人空間,甚至可以一個人揹著家人跑到海邊看星星。這種在潛意識中可以滿足中國人天然缺乏的安全感和擁有權的屬性,成為購車者心中一種無以名狀的強大推動力。\r 所有中國男人心中都有一個江湖夢。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香車寶馬共喧闐,個裡多情俠少年。何等的豪爽,何等的舒情。縱是鋼筋水泥,縱是歲月悠長,也禁錮不住兒時的夢想。按弗洛伊德的說法,這是一種情結,Complex。這種情結帶來的驅動力,可以穿越時空,不講道理,無法消除。因此,SUV一直在同比且環比的增長著,幾乎沒有消停過。順便感謝一下中國歷史這麼長,疆土這麼遼闊,以及文字這麼美。\r 此外,情感欠缺與情感外溢,也成為購車因素中日益壯大的一支。精神缺父症普遍的60後70後,以及缺少兄弟姐妹的80後90後,以及自戀的時尚達人和自閉的都市隱者,都可以把車當作是自己想要的那個角色去依靠、去信賴、去溝通。與此同時,獎勵型購車也越來越多。如,A君升到了市場總監,為犒勞自己多年的辛勤勞作,買部XC60吧;B君投資房市或股市賺了一大票(姑且假設),垂涎已久的捷豹XJ可以出手了;C女士兒子考上了重點大學,買部新嘉年華吧...\r 最後就是個性化需求帶來的購車動力。第一類是改裝車發燒友,從三菱到福克斯,從雨燕到奧迪都是他們的目標。聽說過一神人,花了十多萬來改裝自己的飛度用來深夜飆車。第二類是運動車型的鐵桿粉絲。他們熱衷一切操控性好的車型,從平民的Cross-Polo,到寶馬3系,再到保時捷911和布加迪威龍,都有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和慷慨解囊的行動。第三類是收藏者,從悍馬H2到勞斯萊斯幻影,不求駕馭,但求有他人之未有。這類人雖屬小眾市場,但影響不容小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