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去年,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熱播,讓文物修復師這個職業走入了公眾的視野,成為熱議的話題。而在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裡,也有一群年輕的文物修復師們,他們每天進行著工序頗為複雜的文物修復工作,讓一件件塵封許久的殘損歷史文物重新煥發光彩。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文物保護修復室內氣氛緊張而又忙碌。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走進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的文物保護修復室,六位身著藍大褂的文物修復師正俯身對手中的文物進行保護修復。他們的身旁擺放著毛刷、竹籤、手術刀、去離子水等工具,他們眼睛始終盯著文物,一隻手輕輕扶住文物,另一隻手則用各種工具輕輕的在文物表面滑動著。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對於一件文物的修復,修復師像老中醫一樣對文物進行“望聞問切“。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在文物修復流程前,測量文物重量也很關鍵。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在文物修復流程中,拍照留存修復前現狀圖。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記者採訪發現,這裡的文物修復師都非常年輕,平均年齡不到30歲。1990年出生的修復師白小剛已經在這裡工作了五年,算得上這裡的一名老隊員了。白小剛念大學就選擇了他喜愛的文物保護與修復專業,畢業後成了一名文物修復師。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修復師白小剛眼睛始終盯著文物,一隻手輕輕用棉棒輕輕的在文物表面擦拭著。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白小剛介紹稱,在他眼中的文物修復師這個職業就像公眾眼中的老中醫,對於一件文物的修復,他們要像老中醫的“望聞問切”一樣,在修復初始,要對的文物進行檢查診斷並要藉助現代儀器分析,找準“病根”後再對症下藥,找尋相對安全的保護修復方案,在保護修復前他們會在文物的特定位置上做“實驗塊”,如果修復方案可行,修復師才會進入正式的保護修復程序。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修復師用棉棒清理文物上的塵土。

30歲,他們在榆林修文物!

修復過程遇到一些問題,整個團隊共同探討解決。

“文物是不可再生資源,對文物進行保護修復的過程是不能失敗的。面對每一件待修復文物時修復師們必須靜下心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認真給文物做保護”白小剛說,通常一件文物的修復過程往往要花上十幾天或者幾個月的時間,才能逐漸恢復當時的“容顏”。

“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文物保護修復室從2012年成立以來,已累計修復文物314件,但直至目前,全市約有兩萬多件陶器、青銅器等文物急需保護修復,而且出土文物數量還在不斷增加中。”榆林市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喬建軍坦言,榆林的歷史悠久,地下文物遺存非常豐富,同時也給榆林的文物保護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待保護修復的文物數量與修復團隊的人數差距一直較大,且缺乏專業修復設備,缺少經費投入,榆林的文物修復保護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