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缺爱的孩子会有什么样子的表现?

争取一丢丢


hello我是孩事儿的创始人·孩儿他舅。

“缺爱”的孩子是怎样形成的?他们有什么特征?他们会受到什么影响?应该怎样避免?希望能给为人父母的我们补上这一课,让所有孩子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孩子“缺爱”的信号

  • 撒娇

如果孩子一直念叨“陪我玩”、“抱抱我”等撒娇的语言,这可能是“缺爱”的初期表现。尽管家长可能非常忙,但如果孩子提出这种要求,请挤出时间满足孩子。


  • 耍赖、捣蛋

如果口头要求得不到满足,接下来孩子就会用耍赖、激怒家长的方式来引起注意。到了这一步,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跟孩子多互动、多交流。


  • 无意识的自我伤害

“缺爱”的压力不断累积以后,孩子开始咬手指甲、揪头发甚至抽搐、痉挛。这种行为均为无意识状态。从婴儿到幼儿,孩子从咬手指到不咬手指,此时孩子又重新开始咬手指,这是“缺爱”的明显信号,家长一定要注意。


  • 感情缺乏

悲伤的时候、感觉到痛的时候不会哭,嬉闹的时候、高兴的时候也不会笑。孩子生下来后,如果他的欲求一直得不到满足,最后自己传达欲求的行动就会减少。有些家长会认为这是“我的孩子性格稳重、懂事”,但事实上很可能是两码事。


孩事儿


站在成人的思维角度,孩子怎么会缺爱呢?不要以为我们爱孩子,孩子就不会缺爱,如果不能有效的去陪伴孩子,孩子很有可能会缺爱。

国庆和很久没见面的姐妹约着带孩子近郊游。我的这位朋友可以说是职场女强人。方面她月子还没坐完就收到公司的转行通知,从内容转销售,这两个岗位完全不搭边,结果她犹豫之后开始上岗。



干了两年的销售跳操到另一家公司做了城市经理,她说这个岗位全国有33个人只有她一个女的。在这期间,他被外派到外地进修一去半年,结果没有人带孩子,婆婆不想带,只能放到娘家。

就这么一位女强人,她的孩子却十分的内向,非常胆小。她和她老公都属于性格外向型,孩子的性格很让她苦恼。

问了她才知道,夫妻两人都特别忙,孩子经常晚上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天晚上都让姥姥用小被子裹着站在电梯口等妈妈。



朋友家的小姑娘四岁多,真的是明显缺爱,这个小姑娘的性格是这样的:

1.特别容易生气,只要妈妈稍微严厉,孩子就开始哭泣,还会说出自己的理由。

2.喜欢吸引大人的注意力。比如妈妈说你们吃橘子吗?然后递给别人一个橘子,小姑娘会生气、不理人,因为妈妈没有第一个问她!

3.孩子比较自我,自己的东西十分不喜欢和别人分享。

4.很多时候喜欢让大人参与游戏,一个人不能很好的去玩。

5.孩子特别悲观。只要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她总是会用最悲观的结果来回应。比如妈妈说:车太快了容易出事。小姑娘紧接着就说:我们会不会都死掉。

6.特别胆小,在班里是最听老师话的,就算不满意,也不会表达出来。

孩子缺爱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父母没有做到有效陪伴。孩子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和信任,所以在与外部环境相处的时候,孩子往往没有自信,会感到压力与焦虑。

作为父母,我们要怎样去做,才能让孩子感觉的我们的爱呢?



第一,在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尽量多去抚摸、拥抱、亲吻孩子,一岁前的孩子,父母尽量与孩子的身体多做接触。

第二,孩子慢慢长大,父母需要多去参与孩子的游戏,与孩子互动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第三多用鼓励、肯定的语气去和孩子沟通,多去引导孩子如何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比如怎样去交朋友,碰了别人要怎样去道歉!

第四点,做到高效的陪伴孩子。也就是尽量参与孩子的游戏,不要总是手机不离手,陪孩子是孩子自己玩,父母看手机。

每一个孩子,他人生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只有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自信,与父母建立良好的连接,她才能把这种连接延伸到其他人身上。如果父母不能有效陪伴孩子,那么孩子自然会表现出以上缺爱的种种表现。所以爸爸妈妈们,请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做到全身心的投入!


豌豆妈妈育儿


一个缺爱的孩子会有什么样子的表现?

一、缺乏安全:有一个小孩,她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她都是爷爷奶奶带大,很少有玩伴,有一天,有一个小姐姐去她家做客跟她年龄相仿,刚开始姐姐主动跟她玩她不理姐姐,她的玩具都不允许姐姐玩很抵触,但是又想跟姐姐玩。后来姐姐找其他人玩,玩的很开心的时候她想加入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跟大家一起玩,她在哪里犹豫了一下。后来还是那个小姐姐拉了她过来跟大家一起玩,这会她就很放的开在哪玩跟姐姐玩很开心,后来就跟姐姐说我们两个是好朋友什么的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都要给姐姐。有一次,姐姐在跟妈妈一起聊天,这个小朋友就一个人在那边生气不说话,问为什么生气?她说你们不理我了,其实我们忽视了她没有主动跟她聊天了,她觉的我不理她了。



二、性格怪异:莫名其妙的生气,上一秒还跟你有说有笑,下一秒就生气了哭了。玩游戏,她说了就会说我们欺负她,一点都不讲道理,她都觉的她是对的,她是小孩我们大人应该让着她,这个应该是一个性格上的缺陷吧。


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早成熟,父母不管多忙都要多关心孩子,孩子多一点关心就多一点爱。


争取一丢丢


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了不久前我的一位来访者。来访者的咨询目标是因为孩子多动症且低智商感到自己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非常自卑,同时会对孩子有着深深的恨意。
几次咨询后,我感到她自卑的原因似乎不单单是孩子的问题。我了解到在她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得到来自父母的疼爱以及在整个婚姻也不曾得到过她所渴望的爱。我在想她的自卑会和缺少爱有关吗?

当我一次又一次的与她探讨孩子的问题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以及会让她有多么自卑时,她突然跟我说,也许孩子并不是她自卑的唯一原因,并告诉我她从小就不敢在众人面前说话,不敢拒绝别人,从小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当我把这些呈现给她,她看到自己目前只是因为孩子的问题变得更加自卑,同时把对自己不满意的这部分放到了孩子身上,进而对孩子产生恨意。那么我们会看到在她的内心深处只是想要得到爱,而不是一个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同时因为缺少爱而去融合他人最终失去自我,并且认为自己的不幸都是因为外界所导致的,自己没有力量去改变什么。

罗洛.梅在《爱与意志》里充分阐述了爱之于意志的重要性,当一个人没有爱就不能实现自己的意志。奥托.兰克把意志分为三个阶段:一、对立的意志是指反抗别人的意志;二、正面的意志是指愿意做自己必须做的事情;三、创造的意志是指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兰克认为,个体的意志从它的起源来说具有一个消极的特征,是儿童在反对所依赖的父母时所表达的意志,它做为反意志做为不想要,正是意志的起始。在发展中儿童以“反意志”的形式第一次获得了自己的意志。只有儿童能说不,并表现他的任性的时候,他们才开始体验到他们自己具有一个自己的意志。而我的来访者因为没有足够的爱而胆怯,从来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敢反抗别人,没有实现她的第一个意志――对立的意志,当然就不会有正面的意志和创造的意志了,也就是不能做自己必须做的事和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我的来访者会挣扎在生活的困境中却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为了自己想要的能够做些什么。

答者:暖心理咨询师李笑军

快来关注暖心理头条号,温暖你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温暖世界 ~


暖心理


缺爱的孩子会出现心理问题、社会交往问题及反社会的行为。弗洛伊德早年接受采访的时候,被记者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您觉得如何让一个人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呢?弗洛伊德说,爱与工作。记者当然不干了,心想您是大师,怎么能说出这么浅显的话呢?再次追问,弗洛伊德说,就是爱与工作。

获得爱,就等于获得了归属感,获得工作,就等于获得了价值感。而人在社会生活中国,最需要的,无非就是归属感与价值感。

缺乏爱会很麻烦,我给大家举个小例子,有一个初三的的女孩,换过5个男朋友,老师们都不喜欢她,她来找我做咨询。经过和她深入的交流,我了解到,原来,她的父亲是一个生意人,从小就没有陪伴他,进入青春期之后,他就开始主动的追求男生,很多师生觉得她随便,其实她是在寻找与弥补她的缺失“父爱”,当她找到了要一个男孩,发现男孩给的并不是她想要,她便又开始寻找新的目标。

不被爱的人自卑或自负、孤独与无力感、不愿意与人交往或过分热情,严重表现,会出现报复社会的行为。(via刘勇赫)


抖音搜索:勇赫大叔


勇赫大叔


一个缺爱的孩子,根据自觉缺爱、真实缺爱,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自觉缺爱类

自觉缺爱的孩子,其实,他并没有缺爱,只是自我觉得,身边人对自己的爱不够,所以,他会通过撒娇、发脾气、哭闹、叛逆等等会引起大人注意的事来引起大人的关注。

能一次次的惹祸、哭闹的孩子,哪里会是真的缺爱呢?只有有人爱着,他才有调皮和撒赖的资本呀。

二、真实缺爱类

真实缺爱的孩子,一般来说,或许也有过撒娇、发脾气的时候,可是,无论他怎么做,或者调皮,或者乖巧,对于别人来说,都是无所谓的,或者,都是让人不喜欢的。

所以,真实缺爱的孩子,会渴望爱,又害怕爱。他更多的会表现得对爱不屑一顾,也会表现得比较沉默,比较敏感,不会主动的去要求关注,也不会做惹别人不高兴的事情。

一个人,真的缺乏爱的话,不一定会努力的去争取别人的爱,或者还会远离别人表现出来的善意。

一个真实缺爱的孩子,他应该是比较乖巧或者是沉默寡言的,毕竟,他没有调皮捣蛋的资本。只有那些自以为缺爱,却并不缺爱的孩子,才会大张旗鼓的把自己缺爱的需求,淋漓尽致的进行表现出来。


曜萍


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有爱,才有安宁,有爱,才有温暖。那么,一个缺爱的孩子,会有什么样子的表现呢?

一、缺爱的孩子,心理会极度的不安全,恐慌,会怀疑这个世界究竟有不有温暖。缺爱的孩子有时候睡觉睡得不塌实、不安稳,或者被惊吓而醒,很容易影响他的生长与发育的。

二、缺爱的孩子,心里是匮乏的,他会怀疑自己究竟值不值得被爱,会怀疑自己究竟值不值得拥有爱。他在爸妈身边,想撒娇而又不敢撒娇,总会畏萎缩缩的。缺爱的孩子不管是上幼儿园还是上小学、大学或者出生社会后,在与人相处的过程当中总是会把自己摆得很低。

缺爱的孩子会不自信,缺爱的孩子长大后做事情可能缩手缩脚放不开,对于一些事情不敢大胆地去尝试,更不敢去创新。

三、对于胆子大一点的缺爱的孩子,他也许会通过调皮、叛逆、伤害自己等手段来引起父母的注意,看父母亲会不会注意他、心疼他和懂得他,看看父母会不会以抱抱他、亲亲他的亲密行动来安慰他的心。

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小家幸福和谐,国家才繁荣昌盛。希望我们做爸妈的好好相爱,给予我们的孩子完全的接纳和无条件的爱吧。

文海捞梦话育儿:已出版作品《走过花开的石林》;一孩之妈,专注育儿话题。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感谢您的阅读、点赞与转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谢谢大家!


文海话育儿



1. 缺爱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情况是极度的保护自己,表现的就是自尊心强,很强势;另一种情况是自卑,自闭,比较不喜欢跟人沟通交流,表现的有些孤僻;还有些孩子两种情况兼有,疑心重、脾气暴躁。


2.由于缺爱,使得孩子没有得到正常的爱,长大后也不会用恰当的方式爱别人,容易造成人际关系不和谐、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紧张等。

3. 缺爱的孩子更容易早恋,更喜欢上网寻找情感的宣泄和慰藉。有些父母工作忙,或者父母回到家只顾玩手机,不与孩子交流,致使孩子假性缺爱,也是造成孩子喜欢上网的原因之一。


4.缺爱的孩子面对别人对自己的好,更容易失去自我,不懂拒绝别人。

因此,在对孩子教育中,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兼顾,要有爱与关怀。


米易木


我就是从小缺爱的孩子,虽然天生丽质却从小很自卑很内向。最怕别人知道我在破碎家庭里出生,怕身边的同学朋友觉得我和别人不一样,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极其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理解和关爱,不管是一言一行都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宁可委屈求全的对别人付出,怕被别人骂,怕被人嫌弃,很敏感,很容易受伤,心里很脆弱,从来没有从内心里笑过,没有什么值得我开心的,总是勉强自己笑,心里满满的负能量,知道负能量不好,但总是无法自我摆脱自己的负能量,总是半夜自己不自觉得哭起来,却极为隐藏怕别人发现我哭,一哭就停不下来,无法完全释放出来。很渴望有人关爱我帮我走出来,处处找方法解脱自己。很怕被人控制,很怕听到“是为你好”却伤害自己的话。很怕别人总是觉得我做的还不够好,不断无止尽的向我索取。虽然经历坑坷总是自己站起来,生活中心里却没有任何动力。觉得生命没有任何意义,希望自己的寿命能短些。


tuibian


缺乏爱和关怀的孩子,首先会比较敏感,因为他没得到足够的安全感,背后没有坚强的后盾,遇到任何问题和委屈都要自己去解决和承受,他得靠自己,不得不对事务敏感。

同时,也会比较冷漠,没有得到怎么知道付出,所以缺爱的孩子也不懂得如何把爱和关心带给他人,甚至会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他不容易相信别人,也不喜欢别人太靠近自己。

缺爱的孩子一般比较自卑,他们很容易否定自己,也更容易看到事情不好的一面,受负面的影响较大。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一定要给他提供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他知道不管什么时候,他都有永远爱他的爸爸妈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