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背後的男人——桑弘羊


漢武帝背後的男人——桑弘羊


漢武帝時期,遠擊匈奴,大漢鐵騎馳騁草原,威風凜凜。俗語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戰功赫赫的背後大多閃爍著桑弘羊的影子,換言之,大漢政治軍事的強盛離不開桑弘羊這位財政大臣的支持,有詩為證:百年必有王者興,千載難尋弘羊盛。

那麼眾位看官要問了,閒談許多,這桑弘羊何許人也?莫急,且聽我娓娓道來。

漢武帝背後的男人——桑弘羊


桑弘羊,西漢法家人物(不純粹,其儒學造詣頗深)、專長為理財。公元前155年(此處說法不一)出生於洛陽一商人家,鉅富。13歲時因心算超強選為侍中 ,這比今天的清華北大也不遑多讓,關於此事史書說法不一,參考眾多,我更認可買官一說,至於其中緣由眾位看官可自行搜尋,話不多說。這侍中當時為加官,無實權卻極得天子信任,這是後來他能位極人臣,大罪之下(受其昆弟子株連)還能受漢武帝十分信任的重要原因。切回正題,此間少年十三歲是莫大榮耀,闔家歡樂,殊不知他會在此位置沉寂二十餘年,這要是常人之身,家有萬貫,再尋得嬌妻美妾,豈不快哉 ,可桑少不同,一直沉穩有度,陪伴了漢武帝二十多年,為啥?這是因為當時的洛陽城盛行蘇秦刺股掛印這類的風流事蹟,少年心中自有封侯拜相的豪情壯志,放到今天可能就是有錢人的生活我們不懂。

漢武帝背後的男人——桑弘羊


皇天不負有心人,桑少二十多年的陪伴終換得漢武帝一句優質評價:言利事,析秋毫。事實證明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元狩三年(前120年)漢武帝因遠征匈奴造成財政虧空,採納鄭當時的建議,實施鹽鐵官營政策,並任命大鹽商東郭咸陽、大冶鐵商孔僅為大農丞專門負責此事。桑少因超強的計算能力加上漢武帝的親信,以侍中參與鹽鐵官營規劃,負責“計算”和“言利”之事,於是,大顯身手的機會來了。

漢武帝背後的男人——桑弘羊


由於桑少能力過人,元鼎二年(前115年),武帝提拔桑弘羊為大農丞,統管會計事務,此後數年,桑少獨攬財政治理大權、更是西北屯田(仿晁錯,據考屯兵六十萬)等事。在此與各位著重提一下五銖錢,這是初一歷史重點學過的內容,只此一件,足矣名垂千古。為啥?漢承秦制,法定貨幣也是黃金和銅錢,漢初銅錢仍繼續名為“半兩”。由於經濟凋敝,國家對鑄錢採取了放任自流的政策,此舉 雖然對恢復和發展經濟曾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導致了貨幣輕重不一,幣值混亂的問題。

文帝五年(前175年)政府更撤除了禁止私人鑄錢的命令,因而盜鑄錢的風氣盛行,影響了經濟的正常流通;一些地方割據勢力也藉此極力擴張自己的經濟實力,以作為與中央王朝相抗衡的資本。危機之下,桑少於元鼎四年(前113年)提出建議,禁止郡國和民間鑄錢,由政府指定上林三官分別負責鼓鑄、刻範和原料;廢除過去鑄的一切錢幣,而以新鑄的五銖錢為全國唯一通行的貨幣。此次幣制改革基本解決了私鑄銅錢、幣制混亂的問題,不但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而且穩定了市場和流通,起到了鞏固西漢統治的作用。同時,這次幣制改革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將鑄幣權完全收歸中央政府的一次創舉,它最終將漢朝的幣制穩定下來,使漢朝的五銖錢成為質量穩定的錢幣,一直流通至隋朝七百餘年而通行不廢。

漢武帝背後的男人——桑弘羊


除此之外,在桑弘羊的參與和主持下,先後實行了鹽、鐵、酒官營,均輸、平準、算緡、告緡等政策,在其統管中央財政近四十年期間,為大漢王朝尤其是漢武帝提供了巨大的財政支持。桑少從政約六十年,其中五十多年在漢武帝時期,可以說漢武帝的大一統尤其是大漢鐵騎的雄風是踩著桑少這塊墊腳石才穩穩的站住的!其理財之功連對之十分不滿的司馬遷也不得不擊節讚揚,稱“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

綜述,桑弘羊自侍中發跡歷任大農丞、大農令、搜粟都尉、御史大夫等位極人臣,武帝死後,更是受遺詔輔佐昭帝劉弗陵,宦海沉浮,舌戰群儒(桑弘羊之問,其辯論事蹟由桓寬記載為著名的《鹽鐵論》),後雖於燕王之變死於政敵霍光(霍去病同父異母之弟)之手,卻也不失為一代能臣。

漢武帝背後的男人——桑弘羊


終武帝一代,桑弘羊忠心耿耿,聚斂資財以增強國力,為武帝屢敗匈奴,多次出巡炫耀國力,打通西域,開發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其鹽鐵官營等各項重策仍沿襲不變,而後雖存在眾多弊端,其本人亦有諸多頑固守舊之處,單其積極之處不可磨滅,影響深遠,足可稱為漢武帝背後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