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病死,他兒子辭職,此父母官嘆道:我的禍期不遠了!果真應驗

漢宣帝時期,有一位重臣名叫魏相。

魏相,字弱翁,濟陰定陶(今定陶縣東王店鄉魏相同村)人。年輕的時候好學,精通《易經》,後來考“公務員”成功,做了茂陵縣委書記(縣令),上任後,他很快就做了一件非“書生意氣”的事來,當時朝中二把手御史大夫桑弘羊的一位宿客到茂陵出差,為了引起茂陵縣縣令的高度重視,宿客來之前給魏相傳的話是這樣的:我是桑弘羊。魏相聽說當朝紅人桑弘羊來了,自然不敢怠慢,雖然沒有弄個“十里相迎”,但歡迎儀式還是相當的隆重。結果只見桑弘羊的宿客,並不見桑弘羊。

丞相病死,他兒子辭職,此父母官嘆道:我的禍期不遠了!果真應驗

“御史大夫呢?”魏相問。

“我是御史大夫。”宿客答。

“你是御史大夫?”魏相驚訝地問道。

“我是御史大夫派來的。”宿客從容地回答。

對話到此結束,結果堂堂的縣委書記明顯被這位神秘來賓給忽悠了。

面對宿客的忽悠,魏相不認為是“交易”,而認為是“欺騙”,結果他沒有選擇“逆來順受”,而是“怒髮衝冠”。吳三桂衝冠一怒為陳圓圓,結果李自成在皇帝的寶座上連屁股都還沒坐穩就滾下去了。魏相的一怒雖然不及吳三桂,但威力也不可小視。結果這一怒,可憐的宿客生命就到了終點。

丞相病死,他兒子辭職,此父母官嘆道:我的禍期不遠了!果真應驗

打狗都得看主人,處死了宿客,等於打了桑弘羊一耳光,很多人認為魏相大禍臨頭了,他的縣長的帽子無論如何是保不住了。然而,當時桑弘羊正處於和霍光爭權奪勢中,再加上宿客又“罪有應得”,他也是愛莫能助,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而通過這件事,魏相聲名鵲起,茂陵在他的治理下成了有名的先進縣。也正是因為這樣,隨著桑弘羊等“四人幫”的倒塌(指霍光成功粉碎“四人幫”的陰謀詭計),魏相馬上就得到了升遷,升為河南的省委書記(太守)。

丞相病死,他兒子辭職,此父母官嘆道:我的禍期不遠了!果真應驗

上任不久,麻煩事來了。因為這時的朝中丞相田千秋死了,按理說生老病死,這也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但問題是田千秋死了,正在洛陽管兵器庫的“倉管員”田千秋的兒子卻辭職不幹了,原因是魏相管理太苛刻,他怕自己“犯錯”,弄個晚節不保,於是乾脆直接炒了魏相的魷魚回家去了。

田千秋的兒子走了,魏相知道禍患來了,於是發出這樣的感嘆來:“別人肯定以為是我把他的兒子趕走了,看來我的禍期不遠了。”

丞相病死,他兒子辭職,此父母官嘆道:我的禍期不遠了!果真應驗

果然,他話音未畢,霍光霍司令的譴責令就到了:“年少的皇帝剛剛即位不久,而函谷關是保衛京城的屏障,武器庫是國家的軍事重地。因此,讓丞相的弟弟做函谷關的都尉,丞相的兒子委屈做武器庫的倉管員。你作為河南的父母官,不以國家大局考慮,丞相屍骨未寒,你就落井下石,這樣做是不是太不厚道了呢?”

這時那些被他打壓的“敵對勢力”馬上糾集起來,聯名上書狀告魏相:濫殺無辜,草菅人命。

丞相病死,他兒子辭職,此父母官嘆道:我的禍期不遠了!果真應驗

結果這事一鬧就鬧到了“信訪辦”(主管官署)那裡,可憐的魏相馬上就被“紀委”來了個“雙規”和“聽候審查”。據說河南戍卒數千人對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攔駕,共同請願在邊關多留守一年來為魏相贖罪;又有河南的老弱百姓上萬人云集函谷關要求入關,向皇帝告御狀,為魏相鳴不平。但胳膊擰不過大腿,最終魏相還是被霍司令交到“最高法院”廷尉那裡治罪。

接下來魏相開始了他的“鐵窗生涯”。就在他想著會不會將牢底坐穿時,漢宣帝上任了。他一上任,馬上來了個“大赦天下”,結果揹著“莫須有”罪名的魏相得以重見天日,又回到了自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茂陵去做縣長了。

從頭再來,魏相沒有失望,依然躊躇滿志。付出總有回報,不久,又升遷為揚州市委書記(刺史)。就在這時,朝廷對國家公務員進行“考核”,政績不達標的就要被“裁減”,很多人因此“下崗”。

丞相病死,他兒子辭職,此父母官嘆道:我的禍期不遠了!果真應驗

魏相亦是誠惶誠恐,就在這時,還是朝中光祿大夫的邴吉給魏相寄來了一封慰問信,在信中邴吉“暗示”魏相:朝廷已經深切瞭解你的成績,希望你辦事謹慎自重,不斷提高自己的才能。

魏相對邴吉的“忠告”很是接受,從此,他把自己的威嚴收斂起來,做事更加謹慎小心。結果,不到兩年,朝廷的調令就到了,讓魏相就任諫議大夫(掌議論,屬光祿勳。職責是專門向皇帝提意見,就像現在的人大委員或者是國外的反對黨議員一樣,負責反映民生民意以及一些官員中不同的意見)。再不久,他又回到“基層”,重新再當河南的省委書記。

丞相病死,他兒子辭職,此父母官嘆道:我的禍期不遠了!果真應驗

接下來,他的仕途生涯就一路青雲直上了:“基層”鍛鍊結束後,他回到朝廷當大司農(專掌國家倉庫或勸課農桑之官),接下任朝中的二把手——御史大夫。此時正值霍司令霍光病逝,漢宣帝迫於霍家勢力,不得已只得任用霍光哥哥的兒子霍山做尚書令,讓霍光的兒子做右將軍。

魏相卻主張“削弱霍家勢力”,並且提出了“架空”霍家勢力的經典方案——朝中奏摺可不通過尚書令,直接送給皇帝,直接架空掌握朝中人事權的尚書令。結果霍家權勢如風雨飄搖般每況愈下,這時已接替韋賢做了丞相的魏相成了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霍家通過家庭會議,一致認為先假傳太后令,把魏相騙到府上殺了,然後再廢除太子,奪取皇位。

丞相病死,他兒子辭職,此父母官嘆道:我的禍期不遠了!果真應驗

但結果東窗事發,霍家一日之間灰飛煙滅,魏相的仕途一波三折,當真是成也霍光敗也霍光。可他最終東山再起,成為霍氏家族的掘墓人,為後人樹立起百折不撓的精神典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