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皇帝漢武大帝,既是位政治寡頭也是經濟寡頭的強力皇帝

西漢漢武帝既是位政治寡頭也是經濟寡頭的強力皇帝。為什麼說是經濟寡頭呢?因為其繪畫的大一統經濟。比如漢武帝的“鹽鐵專營”和統一鑄幣政策自漢代延續至今,今天鹽鐵等商品主要仍由政府及國企控制,這都是漢武帝經濟政策橫亙千年的傑作,影響深遠。而國家經營商業貿易,壟斷商業利潤,也是漢武時代最傑出的理財家桑弘羊的傑作。

大家也知道,漢武帝之所以成為偉大皇帝,就因為他在文治武功上的大作為,說白點就是他在政治、軍事乃至於文化上的卓越貢獻,他所創造的諸多歷史第一就是明證,而這一切的取得卻離不開經濟基礎的強力支撐,所以講漢武帝不講他的經濟成就(雖然和他的軍事、政治成績單相比是有點遜色)是繞不過去的,經濟基礎永遠決定上層建築,這是萬變不離其宗的事情。

而透過漢武帝政治軍事成就取得的經濟背景,我們也更能理解鐵血皇帝漢武大帝能有大作為的深層歷史原因,事物都是環環相扣而不是孤立存在的。

鐵血皇帝漢武大帝,既是位政治寡頭也是經濟寡頭的強力皇帝

劇照漢武帝

關於漢武帝的思想、政治、軍事、文化大一統,前文已經有了足夠的篇幅闡述,而關於漢武帝的“新經濟政策”,卻是從古到今都存在著爭議,黃樸民教授就說:“漢代對他的評價就分歧很大。”而《鹽鐵論》更是對他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一些歷史學者還認為漢武帝好大喜功,“海內虛耗,戶口減半”。因為丟棄了“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政策進行“寡頭經濟”建設,窮兵黷武的結果是“積累的國庫讓戰爭搞得空虛,盜賊蜂起”,不僅沒有讓老百姓得到實際的恩惠,還差點讓國家破產,好在晚年他能幡然醒悟,下了“罪己詔”,繼續奉行休養生息政策,才避免國家的真正破產,所以有人說漢武帝有“秦皇暴政之實而無暴君之名”,就源於此。

而關於漢武帝“新經濟政策”的主要內容,有歷史研究者簡略歸納如下:“整頓財政,頒佈‘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打擊富商大賈;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