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錢袋子——常年征戰的軍費何來?高明的君主都明白!

朋友圈都在討論稅務合併問題,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國家對錢袋子管理更加有效率了。權謀網忽然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漢武帝當初為了北伐匈奴,西征大宛,南討百越,漢武帝的軍費從何而來?打仗多年,國家經濟為何沒有垮,就是因為錢袋子管理的好。

漢武帝的錢袋子——常年征戰的軍費何來?高明的君主都明白!

1、桑弘羊的經濟改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桑弘羊,但是一定知道《鹽鐵論》,即使不知道鹽鐵論,那就一定知道食鹽專賣。這就是從桑弘羊開始的。桑弘羊主張的專賣制度,告緡算緡稅務制度,等等,這些無不是通過稅收的辦法來增加國家的收入。沒有國家對稅收的控制,就不可能有大量的軍費。

2、張湯的鐵腕吃大戶

只收稅錢還是不夠的,畢竟很多人都有各種手段來規避,這時候,歷史上知名的一大群酷吏上位,尤其是以張湯為代表的吃大戶的模式得到漢武帝的認可,通過不斷的貪腐查出,搞株連。一大批的豪強地主的財富,都收繳到了國庫。這個比從老百姓手裡撈錢效率高,而且民憤小。

3、卜式的愛國大捐款

卜式是個草根崛起的企業家,富可敵國,在國家需要錢的時候,大量的給國家捐助經費,後來漢武帝為了提倡這樣的行為給卜式很大的官來做。古代重農抑商的條件是鼓勵民間企業家的捐助。現在背景下直接加大國有企業的收入和範圍即可。這樣關鍵時候,有國有企業直接拿出錢來即可。

我們看出來了,其實歷朝歷代,解決軍費都是如此三大招。控制稅收,收拾豪強,企業出資。這三大招就是為了加強自己的軍費開支,而不騷擾民生。漢武帝正式通過這三大招穩定了國家,增加了軍費,支撐了一輩子的拓邊費用。這對後世都有指導作用。

權謀網,讓你的職場少走十年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