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改革先鋒,助漢武帝打贏漢匈戰爭,最後卻被滿門抄斬!

如果說中華民族什麼時候真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想應該是漢帝國時期,這個時期有霍去病北擊匈奴封狼居胥,打出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民族氣魄,有張騫出使西域開闢跨越古今的絲綢之路!

本文不是來講霍去病和張騫這兩位大英雄,而是要說一位讓他們無後顧之憂為民族爭光的人!

這個人就是漢朝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桑弘羊,為漢匈開戰奠定了經濟基礎,更為後世歷朝歷代經濟改革提供模板的人!

漢朝的改革先鋒,助漢武帝打贏漢匈戰爭,最後卻被滿門抄斬!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由於在理財方面所表現出的卓越才能,漢武帝任命桑弘羊為治粟都尉,並代理大農令。從此之後,直到漢武帝去世,桑弘羊獨掌財權二十三年,開始為漢武帝的文治武功出謀劃策,提供物質上的支持。

下面簡單看一下桑弘羊的改革方案。

一、產業改革。鹽鐵酒三大支柱產業收歸國營,中央財政開源,地方財政削弱。

二、流通改革。平準令與均輸令實際上就是由國家來控制商品的批發與零售價格,進而控制商品的流通渠道,中央財政開源,地方財政削弱。

三、稅制改革。算緡令與告緡令,這項改革就有點噁心了,徵收財產稅,鼓勵告發漏稅。這項政策主要是為了抑制土地兼併,也是為了弱化地方勢力,但採取的辦法太簡單暴力,直接導致了中產階級的破產,而低產階級實際也沒有什麼收益。

看著上面這些政令是不是感覺很熟悉,在漢朝時就已經有了國有概念、計劃經濟,還知道控制土地兼併這個封建社會最大的毒瘤。但是這些舉措在桑弘羊死後都被推翻了,因為他傷害了當時核心階層的利益!由此引發了漢武帝后期天下動亂,最後漢武帝不得不發佈國史上第一份皇帝檢討書“輪臺罪己詔”去平撫民怨。

漢朝的改革先鋒,助漢武帝打贏漢匈戰爭,最後卻被滿門抄斬!

其實往深層次看,我認為這次改革還是有其歷史功勞的:

其一,支持漢武帝打贏了漢匈戰爭,為後世一次性解決最大的軍事隱患,節省了不少國防開支。

其二,漢匈戰爭的勝利又幫助漢朝控制了西域,才有了絲綢之路,這也為後世留下的一筆巨大的開源式財政。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國營改制和商品流通渠道的改制,徹底限制了地方勢力的發展,為後世的統治打下牢固的基礎,在我看來這比“推恩令”更加重要。

漢朝的改革先鋒,助漢武帝打贏漢匈戰爭,最後卻被滿門抄斬!

歷代變法,不論成功或失敗,都有人為此付出了很多代價,桑弘羊變法也不例外。桑弘羊遭到了當時儒家學者和政治能臣霍光的全面抵制,霍光在公元前82年召開了鹽鐵會議對鹽鐵官營等財政措施進行了全盤否定,隨後被上官桀等政變所牽連,慘遭滅族!

古代傑出的改革家沒幾個,桑弘羊當算其中一個!你們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