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过年写上联“鼠因粮绝潜踪去”,唐伯虎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对联文化,是我国艺术的珍宝,也是传统文化的宝藏,对联文化历史悠久,距今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相传最早的对联,出自三国时期,到了唐宋一代,对联文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唐代大诗人李白,不但诗写得好,而且对对联文化也是很有艺术造诣,历史上记载李白的对联趣事有很多。

穷人过年写上联“鼠因粮绝潜踪去”,唐伯虎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到了宋代,跟对联文化走得最密切的自然是苏东坡了,苏东坡和佛印是一对欢喜冤家,两人经常在一起品茶论道,对对联互相调侃。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得到了苏轼的栽培,在对联上也是一位高手。

对联文化发展到明朝,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艺术形式了,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在门上张贴对联,给人祝寿的时候写上几副寿联都是常有之事。现如今对联体裁很多,相比一开始的种类来说,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早期的对联形式上过于简单,而现在的对联形式有回文联、数字联、谐音联、偏旁部首联、讽喻联、拆字联、合字联等等,每一种都暗藏玄机。

穷人过年写上联“鼠因粮绝潜踪去”,唐伯虎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可以说想要对出一副完美的对联,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对联讲究的是平仄押韵,对仗工整,不能缺字多字,如果没有这些基本功,对出来的对联难免会落入“打油诗”的行列。这些基本功掌握好之后,只能说刚入了对联的门道,但是一副好的千古绝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穷人过年写上联“鼠因粮绝潜踪去”,唐伯虎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那么什么是上好的佳对呢?其实一副好对子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个“立意”的问题。意境是否高远,能否言之有物,都直接关系到对联的优劣。意境,其实就是能够让人感悟到一些道理,或者是能够通过对联表达自己某种情感,这样也就达到了佳对的水平。

穷人过年写上联“鼠因粮绝潜踪去”,唐伯虎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在明朝年间,有一位大才子名叫唐伯虎,由于受到了科举舞弊案的影响,他的仕途之路也戛然而止,唐伯虎于是开始到处游走,留下了很多风流倜傥的民间故事。唐伯虎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也充满了文艺气息,他不仅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对中国的对联文化也是造诣颇丰。

有一次文人雅士聚会,唐伯虎也在受邀之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就开始玩上了“飞花令”,众人欢歌笑语,推杯换盏,好不热闹。而对联在众多文字游戏当中,自然是备受推崇的。这时候有一位书生说他有一个朋友,名字叫徐英,平时喜欢舞文弄墨,但是由于家里贫穷,只好做了一名屠夫。虽然是屠夫,但是每天都研究国学文化,尤其对对联情有独钟。有一天徐英就出了一个上联“鼠因粮绝潜踪去”,但是却怎么也想不到下联,于是请人指教,但是没人能对出来,于是只好在今天的聚会上将此事和盘托出。

穷人过年写上联“鼠因粮绝潜踪去”,唐伯虎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众人听到这副上联,一个个陷入了沉思,这副上联说的是自己贫困,又逢了鼠年,可以说并不好对,过了许久,众人也想不出个下联,一个个颇为的难为情。这时在旁边的唐伯虎已经喝得迷迷糊糊,看到众人愁眉苦脸的,就问清了缘由,他之略加思索一会,就有了下联,于是他说道:犬为家贫放胆眠。

穷人过年写上联“鼠因粮绝潜踪去”,唐伯虎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此联一出,在场之人纷纷叫好,刚才还难倒一片的上联,唐伯虎转瞬间就对出了下联,思维敏捷和才华方面,的确是高人一筹。上联和下联综合在一起来看,语句绝妙,写的是自己处于贫困的环境中发出的感慨,下联的“放胆眠”,其实更像是一种不问世事的乐观人生态度,这和唐伯虎的一生也极其的相像。

​今日话题:如果上联是“鼠因粮绝潜踪去”,你能对出合适的下联来吗?欢迎在下方大胆地写出下联,我们一起学习和交流。

文 | 国学大观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国学大观园

穷人过年写上联“鼠因粮绝潜踪去”,唐伯虎对出下联,堪称经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