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Model 1873 "Trapdoor" Springfield(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是美國陸軍正式大量採用的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該槍在“美國印第安戰爭”中被廣泛使用,後來在美西戰爭和菲律賓美國戰爭期間,該步槍也被大量採用。這種步槍有全長和卡賓槍兩種版本。

斯普林菲爾德1873型步槍(卡賓槍)歷史悠久,其前身是斯普林菲爾德1865型步槍,該步槍可以追溯到最黑暗的美國內戰時期。美國內戰爆發初期,步槍一般都是從槍管口裝彈,平均射速為每分鐘發射2-3發子彈,戰鬥效率相當低。同時,美國民眾也對這場似乎永無休止的內戰倍感厭倦。

當時的戰爭部長埃德溫·斯坦頓(Edwin M. Stanton)指示軍械局局長戴爾(AB Dyer)想盡一切辦法加強步槍的火力以打破戰爭僵局,並贏得戰爭的最後勝利。與此同時,後膛裝彈步槍的優勢變得越來越明顯。後膛裝彈步槍能將射速提高到每分鐘8-10發,另外一個優點是可以輕鬆地俯臥裝彈而不必站立著從槍口裝彈。並且,俯臥裝彈使步兵可以很好的隱蔽並快速反擊,將傷亡率降到最低。

為此,美國軍械局要求世界各地武器製造商提供後膛裝填武器的設計原型。同時,軍械局指示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市聯邦軍械庫的高級武器師

Erskine S. Allin(厄斯金·艾琳)不惜一切代價開發新型後膛裝彈步槍。美國內戰期間,戰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小型武器。從單發夏普和伯恩賽德步槍到斯賓塞和亨利步槍,以及斯普林菲爾德步槍、恩菲爾德步槍、惠特沃斯步槍和洛倫茲步槍等等。

在經過大量測試後,軍械局最終選擇了由政府經營的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的厄斯金·艾琳開發的原型步槍。原因是厄斯金·艾琳提供的專利設計相對簡單(1865年9月19日授予厄斯金·艾琳的專利號為49959),可以通過對現有的斯普林菲爾德1863型步槍進行改裝即可生產製造。其改裝費用在當時約為每支步槍5美元,而生產一支新步槍的成本約為20美元。這樣下來可以節省一大筆可觀的資金。斯普林菲爾德1863型只是對斯普林菲爾德1861型步槍稍微做了修改,因此,有時將1863型歸類為1861型。這些改裝的1861型就是斯普林菲爾德1865型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按照厄斯金·艾琳設計改裝的斯普林菲爾德1865型步槍,特點就是將槍管後膛部分通過銑削開口,並插入一個固定在槍管頂部的鉸鏈式槍閂,槍閂後部的拇指操作凸輪閂鎖再將其鎖住。這種鉸接式後膛機構類似於活板門(Trapdoor),因此稱為Trapdoor mechanism(活門機構)。經過這樣改裝的斯普林菲爾德步槍被命名為“Trapdoor Springfields”(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1865型也稱“First Allin”(第一艾琳),在準備批量生產之前,斯普林菲爾德軍械庫改裝了大約5000支1861型,但此刻,南方軍隊已經崩潰,美國內戰基本結束,這5000支步槍被運往美國西部平原的駐軍。斯普林菲爾德1865年型號發射.58-60-500彈藥(0.58英寸、60格令“3.9克”黑火藥、500格令“32克”子彈),西部平原駐軍士兵很快就發現,該槍後膛系統中許多小工作部件使用壽命都不長,而且動作過於複雜,他們將其稱為“活板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這些“活板步槍”不準確且不可靠,士兵稱,子彈以每秒約1100英尺(335米/秒)的初速發射,速度如此之慢,甚至印第安人能看到步槍發射產生的煙火後有時間躲開子彈。可能也許這有點過於誇張了。隨後不久,1865型很快就變得過時,其中大多數在1870年賣給了幾家美國軍火商。

其實早在完成1865型的生產訂單之前,斯普林菲爾德軍械庫已經在測試一種不太複雜的步槍。這就是修改後的

斯普林菲爾德1866型,它也被稱為“Second Allin”(第二艾琳)。1866型糾正了原1865型存在的一些問題,特別是簡化和改進的拋殼器,並且將原.58口徑rimfire(緣髮式子彈或“凸緣式底火”)改為相對出色的.50口徑centerfire(中心底火)子彈,同時裝配了性能更強的“活門系統”。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1866型發射.50-70 Government子彈(.50口徑、70格令“4.5克”黑火藥、450格令“29克”子彈),在美國邊境上與印第安勇士的戰鬥中該槍表現出色並贏得了一定的聲譽。斯普林菲爾德1866型步槍在1867年裝備美陸軍,在博茲曼步道(Bozeman Trail)、貨車箱大戰(Wagon Box Fight)、海菲爾德之戰(Hayfield Fight)等幾次戰役中,該步槍由於射擊迅速,很快就打亂了蘇族和夏安族部隊的戰術進攻。

這種新式步槍在對抗數量上佔絕對優勢的土著人的戰鬥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貨車箱大戰”(Wagon Box Fight)中,26名美陸軍士兵和6名平民對抗將近1000人的蘇族和夏安族部隊,這32人憑藉斯普林菲爾德1866型步槍以僅三人喪生兩人受傷的代價,殺死對方60人和傷120人最終取得勝利。不過當時報紙在對“貨車箱大戰”大量報道後,有幾位槍械發明者對厄斯金·艾琳提起訴訟,他們聲稱厄斯金·艾琳的設計竊取了他們在1864年提交給斯普林菲爾德軍械庫的設計方案。美國陸軍最終支付了125,000美元的索賠款才平息該事件,在那個年代這是一筆數目不菲的鉅款。

但是,1866型的設計還是存在缺陷,後膛在受壓時活門機構往往會突然打開,儘管相對於1865型斯普林菲爾德步槍的拋殼器做了很大改進,但1866型的拋殼器仍然過於複雜,並且有些彈簧容易斷裂。

1870年,為了獲得性能更好的步槍,當時的美國陸軍總司令威廉·特庫姆舍·謝爾曼(William Tecumseh Sherman)召集了一個由阿爾弗雷德·豪·特里(Alfred Howe Terry)准將領導的委員會專門負責研究此事。當時有將近50種新設計的99支步槍被放在泥裡、沙裡,浸泡在鹽水裡,並在幾天不清潔的情況下持續發射等等這類測試。測試結果發現,一款雷明頓設計的所謂的“滾動塊”,也就是

Remington Rolling Block rifle(雷明頓滾子步槍)預計能成為美國陸軍的新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雷明頓滾子步槍的設計具有“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步槍所不具備的一切:它設計簡單,生產製造以及操作方便,而且相當堅固,並且可過渡到無煙火藥。當時在場的美國海軍訂購了2萬支雷明頓滾子步槍,這些雷明頓後來被美國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帶到亞洲,在鮮為人知的第一次朝鮮戰爭中發揮了出色的作用。丹麥、荷蘭、中國、俄羅斯、土耳其,甚至教皇的保鏢都裝備了這種雷明頓滾子步槍。

但美國陸軍卻不這樣,他們還記得十年前的專利侵權索賠一事,他們猶豫著要不要放棄“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步槍。最後美國陸軍軍械局長亞歷山大·布賴迪·戴爾(Alexander Brydie Dyer)將軍推翻了委員會的結論,下令為步兵訂購新改進的“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步槍。陸軍騎兵用“活板門”卡賓槍取代了七發槓桿式“斯賓塞”步槍;西點軍校的學員訓練時使用“活板門”中型步槍;而一些陸軍軍官則裝備了一款上面有黃銅裝飾和一架特殊遠程瞄準器的“活板門”步槍。

當時斯普林菲爾德軍械庫提供的這種修改後的“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步槍,在斯普林菲爾德軍械庫和總督島進行了射擊測試,該槍平均射速為每分鐘8發,有經驗的士兵為每分鐘15發。陸軍軍械局推薦這種修改後的“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步槍最初稱為“斯普林菲爾德99號”,也就是後來被指定的“斯普林菲爾德1873型”步槍,並被暱稱為“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1873型”步槍長51.875英寸(1317毫米),槍管長828.7毫米,射速大約每分鐘11-12發,槍口初速每秒1,350英尺(410米/秒);該槍發射.45-70 Government(.45-70-405)步槍彈,這種新子彈替代了1866年美國內戰結束一年後採用的.50-70 Government子彈。新子彈出色的殺傷力甚至可以擊倒一匹馬。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火力外,1873型是第一批具有藍色鋼質外觀的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1874年春,位於聖安東尼奧市薩姆休斯頓堡的第10騎兵隊是首批接收這種新型步槍的部隊之一。到1875年,1873型開始取代美國陸軍庫存中的舊步槍。陸軍騎兵部隊則重新裝備了1873型卡賓槍版本,其槍管縮短了22英寸(560毫米)。

厄斯金·艾琳改裝的第一把“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卡賓槍

是在1870年,當時只生產了341支。1873年,推出了新型“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卡賓槍。與前面不同,它不是由步槍改裝而成的,而完全是全新制造的。新型卡賓槍的金屬部件發藍,帶有經過表面硬化處理的槍栓以及經過黑色油淬火處理過的後膛。它發射.45-70彈藥的變體.45-55彈藥,與常規的70格令裝藥量相比,減少到了55格令。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1873型”步槍首次參加戰鬥是在1876年6月17日,喬治·R·克魯克(George R. Crook)將軍率領1300名士兵進入現今懷俄明州北部玫瑰花溪(Rosebud Creek)上游,與奧格拉拉(Oglala)首領Crazy Horse(瘋馬) 率領的印第安人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戰鬥進行了一天,這是美國陸軍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槍戰。克魯克的部隊耗費了令人震驚的一萬發子彈,造成9人死亡,23人受傷。當硝煙散去時,只有36名蘇族人和夏安族人死在了戰場上。克魯克部隊的彈藥幾乎耗盡,最終選擇撤退。

1876年6月25日,Battle of the Little Bighorn(小巨角之戰)也稱“卡斯特背水一戰”,裝備“斯普林菲爾德1873型”卡賓槍的喬治·阿姆斯特朗·卡斯特(George Armstrong Custer)中校的第七騎兵團被印第安人殲滅,這進一步暴露了“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槍的各種缺陷。並且,很多歷史學家將其歸咎於“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槍。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然而事實是,問題並不出在步槍本身,而在於發射的彈藥。當時美國陸軍使用的彈藥彈殼是銅製的而不是黃銅,純銅是柔軟的金屬,銅製的彈藥彈殼在射擊時被子彈產生的熱量膨脹,使用過的彈殼難以從後膛中取出,以至於必須用刀將其撬出。

1877年,美軍械局開始研究歐洲小型武器,發現黃銅製的彈藥更容易裝載,而黃銅是由銅和鋅所組成的合金,具有較強的耐磨性能。直到1888年,美國陸軍才最終將彈藥全部過渡到黃銅製彈殼。此後,美國軍用彈藥均採用黃銅作為主要材料。

美軍步兵對“斯普林菲爾德1873型”卡賓槍和步槍還是稱讚有加,許多士兵都表揚1873型步槍的威力大、準確性好。美軍准將約翰·吉本(John Gibbon)將1873型步槍描述為:“一流的……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東西。”

斯普林菲爾德活板門1873型步槍:美國陸軍第一支後膛裝彈標準步槍

儘管“斯普林菲爾德1873型”卡賓槍和步槍存在一些缺陷,特別是美國曆史學家對該槍評價很差,但當時(1873-1892年)它一直是美軍的主要標準用槍,直到完全被1892年生產的斯普林菲爾德1892型步槍所取代。斯普林菲爾德1873型步槍雖然早已被歷史淘汰,但時至今日,它仍然是美國西部的標誌,更是美國以及全世界槍支收藏者所追捧的藏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