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状病毒期间,对于出门后回到家的衣服等,该怎么处理?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搞得人心惶惶。大家每天呆在家里,不敢出门。但是,随着疫情的好转,很多人都开始复工了。而且,疫情仍在,生活还得继续。大家难免要出门,如此必然会带来很多的隐患。

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对于出门后回到家的衣服等,该怎么处理?

现在出门,大家都习惯了戴口罩,而这也是最为基础的要求。即便如此,很多人对于新冠病毒感染仍然心存担心,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穿回来的衣服上会不会有病毒?从超市买回来的东西或是取回来的快递会不会携带病毒?该怎么处理呢?

首先,先来看一下病毒是否会在衣服、快递、菜肉等物体表面存在。其实,病毒感染只是一个概率大小的问题。任何物体表面都有存在新冠病毒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是说有病毒存在,就会被感染。这是因为病毒的结构比细胞还要简单,它只能寄居在人体内,依靠人体体液内环境存活并繁殖。比如,病毒会存活于唾液中,因此飞沫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当然,这也不是说,病毒在体外物体上就一定不能存活。

目前研究表明,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只能存活48小时左右,若温湿度适宜的话,可能会活的更长。而这也只是理论上的存活时间,实际上会更短。而且,一般而言,物体表面的病毒在两小时后就会失去活性,如此也就失去了传染的可能性了。目前来看,还未出现过通过物体传播的确诊病例,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以及飞沫传播仍然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因此大家没必要过于担心物体传播的风险。

其次,再来说一下对于衣服、快递等物体的处理问题。虽说病毒通过外界物体传播的可能性较小,但这不是说就没有风险。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还是得提高警惕,不能给病毒任何的感染风险。这就要求大家还是得做好防范措施。

具体来说,要注意对于穿回家的衣服来说,如果是日常外出所穿,回家以后先挂在门口即可,没必要每天清洗消毒。而对于去过人群密集地,尤其是医院这样的地方,可能与疑似病例接触过,此时就需要及时更换衣物,进行消毒清洗了。对于耐高温的衣服,可在56℃以上的高温加热30min左右,或是直接在烘干机上加热。若衣物不耐高温,可用消毒剂消毒。而对于取回来的快递,注意把外包装袋直接处理掉,装入垃圾袋密封,必要时可消毒处理。对于买回来的蔬菜和水果等,注意能去皮的就去皮吃,能煮熟吃就不要生吃,生吃的话,一定要彻底洗干净再吃。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新冠肺炎期间衣物处理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王药师心血管讲堂


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

因为本周开始我已经开工一周了,为了不挤公交地铁,我每天上下班骑行15公里,对于在家憋了四周的人突然骑自行车,体力上还是很吃紧的,也听说突然的体育活动会短暂降低免疫力,一边忐忑一边慢悠悠骑行,同时在单位不能开空调所以就羽绒服一直穿着,这一身在单位一穿就是一天,不过单位为我们每人俩个口罩,老大还私下多给我两只N95,声明他个人买的。

心里暖暖的也许黑暗的想法就少了很多。[捂脸][捂脸]

说一下回家后衣服处理吧。

由于是羽绒服羽绒裤每天坚持洗不现实。还好家里老公之前背下的家用紫光灯,告诉孩子及其他人我回家别理我太近。

第一件事门口换托鞋,然后洗手,换外衣外裤挂起来直接开紫光灯,之后记得开窗通风,不然臭氧伤及皮肤及呼吸道。

如果体力好的坚持洗个澡,我是洗头和洗脸在吃饭。

做到心安也许光明就在前方。

下周大部分人员陆续归位,希望大家平安,做好防护,能汽车的不做公交地铁。

当然我的大多同事比我骑行长距离的还不少。

我每天坚持穴位按摩,增强自身提抗力,同时家里下不去楼的小娃也坚持捏脊揉腹,避免因活动不够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引起内热症状。老人也一样。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偷懒。



北漂的人生


我是口罩,冒子,外套全身武装好了出去买菜“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二”窝在家,十三才出去买菜,回来后口罩冒子衣服放雨棚外面吹着,洗手,全身喷酒精。就OK了。因为63的人了,给国家做不了贡献,但是也为了家人,尽量别给国家添乱。


看了又看35


实际上,外面的环境并非大家想象的“毒气弥漫”。如果不是去重点疫区一般是没有必要进行过度清洗或者消毒的。



新冠状病毒期间,对于出门回家的衣服,该如何处理?

如果是外出到空气流通,比较空旷的室外的朋友,在没有和其他人接触的情况下,回到家后,衣物沾染新型病毒的可能性并不大,并不一定非得要做特殊的处理,但如果是去超市,或者出门上班,在封闭的办公环境或车间环境工作了一天的朋友,回到家后,对衣物进行必要的处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首先,推荐物理消毒。病毒是对紫外线和热敏感的,在合适的温度(56-75摄氏度的情况下)接触30分钟,就能将病毒杀灭。如果家里的洗衣机有烘干功能,可以设置到适当的温度,烘干30分钟就可以了;或用紫外线灯照射60分钟也可以。



其次,病毒更喜欢光滑的表面,越光滑,病毒存活的时间就越长。相比于粗糙的毛衣毛线类衣服,光滑的羽绒服或者外套更容易沾染上病毒。对于毛衣不需要清洗,可以悬挂于通风有日晒的地方,家中有紫外线消毒灯的朋友,可以选择用紫外消毒灯照射为衣物消毒处。

最后,重要的一点,勤洗手,开窗通风。外出回家后,首先要摘掉口罩,进行外折扎紧并丢弃入垃圾桶,随后同时用流动水及肥皂洗手20秒以上。 鞋面、鞋底、购物袋表面,均要采用75%的酒精喷洒或擦拭表面进行消毒。


健康之初科普讲堂


大家好,我是莱妈。

对于疫情期间口罩和出门后回到家的衣服怎么处理,我有几个心得。

一、口罩。回到家将口罩由内向外折叠,并用挂耳绳绕圈,单独放入一个保鲜袋,封口扔进垃圾袋。

二、外套。在家门口放置挂烫机,进门后将自己的外套、罩裤脱下,将高温的挂烫机从上到下对着外套多烫几遍。烫完把外套和裤子挂在室外阳台通风处,晾吹一晚,第二天要出门前套上就走。

三、洗手洗脸。处理完这些,最重要的是用消毒洗手液洗手,不少于三十秒,用洗面奶将面部尤其是口鼻处清洗一遍。

四、手机。最后很重要的要提醒大家的是,别忘了给手机“洗个澡”,用酒精棉球擦拭手机的正反面。如今我们人人天天不离手机,手机上的细菌是最多的,要记得勤消毒。

好啦,接下来可以舒服地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啦。记得给我点个赞哟。


Alexandria成长记


现在大家都不怎么出门,外出后的衣服建议如下:

第一,如果勤快,那就清洗一下吧,这样更加安全卫生,常规洗,不用刻意加消毒液;

第二,不想清洗,那就进门前换下衣服,先用威露士消毒液消毒,装到袋子里挂到阳台上晾晒,下次外出接着穿晾晒的衣服。

75%酒精消毒液是给皮肤消毒的,衣服不能用,知道了吗?


流年3128


今日导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对于出门后回到家的衣服等,该怎么处理?

疫情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十多天了,但是疫情确诊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每天都在增加,都不知道持续到什么时候。

疫情继续,虽然说专家建议我们在家自行隔离,呆在家,没事少外出。但是同样生活也要继续,一日三餐总要解决,就要外出买菜;房贷、车贷、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也要外出工作。总不能为了一个疫情,生活就停止了,不外出的话,又何来生活呢?



在疫情流行爆发的现在,家里可以说是最安全的,而外出是比较危险的,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像我们医生,在目前被认为最危险的地方上班,可以说一上班就会带有一身的病菌,也怕带有新型冠状病毒。

那么在疫情期间,外出回家时衣物应该如何处理呢?

从最新版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诊疗方案》中我们已经得知,新型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 、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因此,对于外出回家时,我们不妨按以下几个方法来进行消毒。



第一,在门口处准备一个垃圾桶,将口罩摘下来,反面对折好,喷洒一些75%的医用酒精,将口罩放入密封袋中密封保存,放入垃圾桶中。

第二,用75%医用酒精喷洒鞋底及鞋面进行消毒,避免病毒通过鞋底、鞋面等进行感染。

第三,换掉外面的一整套衣服,及时清洗干净,不需要用含氯消毒液清洗,这会造成衣物脱色,只需要及时清洗即可。如果不清洗,可以将换下来的衣物挂到阳台或者用紫外灯消毒。

第四,换下衣物后要及时洗手,这样可以避免病毒通过接触传播感染。

第五,回来可以及时冲凉,将一身的衣服换掉,以及及时清洗衣服。

第六,可用含氯消毒液进行家居消毒,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总的来说,外出回家就要及时做好消毒,将潜在的可能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干净或者进行消毒,手也要进行消毒,毕竟外出时手会经常接触外面的东西。总之,小心使得万年船,外出回来最做好防护,就能避免病毒感染。


左撇子说医


很简单呀,回家后换下来了用酒精喷一喷,然后用84先泡后洗,再烘干就ok了!不然呢?!





不是凤姐的姐


进门之前酒精喷一喷,只要没有明火爆燃的概率很小。不放心的话可以摸下铁,释放静电。衣服不建议用洗衣机洗,第一不一定洗干净,第二容易把病毒留在洗衣机里,容易交叉感染,实在脏的在洗澡间用流水清洗。不过说实在的,各种消毒方法都因环境不同,而有巨大差异,大多数情况下就图个心里安慰。


小小的超级人类


出门衣服处理确实挺麻烦的,最好是清洗吧,但是有些外套太后了又不想洗也不能总是洗,我一般回到家先脱下来晒着,要不然就喷点消毒液消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