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词作品过千,被林夕和黄伟文视为偶像,他的歌词到底好在哪儿?

好曲易得,好词难求。什么样的歌词能被称为好词?不强行押韵,不无病呻吟,不乱堆乱造,不偏离主题,字里行间渗出感情,自然而然生出画面。跟诗歌之美类似,好歌词会给人破天窗的感觉,眼前一亮意境隽永,不仅高度契合旋律的情愫,还能给听者留下思考和意象。

香港词坛历来都有“二林一黄”的说法,不过这一说法有两个版本,一说是林振强、林敏聪和黄霑,另一说是林振强、林夕和黄伟文。不管你采用哪个版本,总之林振强是不会被抛下的。

1949年,林振强生于香港,从小就对文字极有感情。他的姐姐林燕妮是香港著名女作家,不仅代表作众多,还曾为《明报》、《壹周刊》、《新报》等重要刊物撰写专栏。家庭的熏陶作用,不可小觑。

填词作品过千,被林夕和黄伟文视为偶像,他的歌词到底好在哪儿?

林家四姐弟

生性鬼马百变的林振强先是一头扎进了广告业,接收他的公司正是林燕妮和黄霑所开的。在此工作期间,他一边写稿,一边偶尔为歌曲填词。

林振强创作过系列漫画《洋葱头》,所以得了个洋葱头的绰号。由于思维敏捷创意突出,总能迸发出奇思妙想,因此他被称为广告界的鬼才。虽身兼漫画家、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等多重身份,但最为内地歌迷所熟知的身份,当然还是填词人。

2003年11月17日,林振强因癌症去世。他一生填词作品数量过千,并深远地影响了香港乐坛的发展,更被林夕和黄伟文视为偶像。

据说,林夕改姓林,便是因为林振强的缘故。林夕曾说过,林振强的歌词想象力丰富,善借简单道具传输深刻情怀,巧妙感人。

黄伟文对林振强充满感恩和敬仰:“他对我影响最大。十多岁时我遇上他的歌词,那是塑造一个人基本性格的重要阶段。林振强的歌词跟当时的其他歌词不一样,他的比喻手法和在说故事方面花的心思,这两点是我非常看重的。可以说是他让我喜欢上这两样东西,所以我的歌词才那么重视比喻和说故事。”

对平铺直叙和陷入套路的歌词,林振强非常反感,他直言这种写法会闷死人的,相比之下,他更青睐不走寻常路出奇制胜,无创意不动笔。往往大师们身上都具有同一种特质,那就是求新求变。

填词作品过千,被林夕和黄伟文视为偶像,他的歌词到底好在哪儿?

从音乐圈到大众圈,林振强的词历来都是人们谈论的焦点。既然他填的词如此令人刮目相看,那么他的歌词到底好在哪儿呢?有哪些突出的艺术特点?

言浅,情深。

黄霑写词擅长大格局大写意,喜欢用极其简练的文字烘托出大场面大胸襟。林振强虽然也常用平淡极简的文字,但整体效果更趋向细腻入微。

1984年,在台湾发展几年后不见起色的叶倩文来到香港,并于当年推出了第一张个人专辑《叶倩文》,其中单曲「零时十分」入选十大劲歌金曲,她也凭借此曲一举走红。

零时十分倚窗看门外暗灯

迷途夜雨静吻路人

曾在雨中你低声地说

Happy Birthday My love one

为何现今只得我呆望雨丝

呆呆坐至夜半二时

拿着两杯冻的香槟说

Happy birthday To Me

绵绵夜雨无言泪珠

陪我庆祝今次生辰

绵绵夜雨无言泪珠

齐来为我添气氛

无人夜中穿起那明艳舞衣

呆呆独坐直至六时

拿着两杯暖的香槟说

Happy birthday To Me

香港乐坛有个说法,林振强拥有一双魔手,但凡他填的词,要么悦耳,要么拿奖,要么捧红新人。你看,零时十分的歌词不仅简单,而且超级简单,可就是能将那份孤独和落寞渲染到淋漓尽致。

午夜靠窗凝视着门外昏暗的灯光,绵绵细雨轻轻落在行人身上,想起曾经生日时你对我说,Happy Birthday My love one。寥寥数笔,心境已全然到位。

一人独坐,自言自语,却偏要手拿两杯香槟,见微知著是林振强最高明的地方。不是为了悲凉而悲凉,而是用最浅显的文字自然塑造出悲凉,毫无造作之感。

还有明艳舞衣这个词,如果少了明艳立刻会逊色不少。此刻的舞衣越是明艳,则越能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寂寞。既然没人道生日快乐,索性自己对自己说好了:Happy Birthday To Me。

表面上看是写人写物,实际上是为抒发强烈的感情,言侧而托正,使听众透过故事,看到人物,透过联想,获得通感。

与零时十分作词手法相近的,还有陈慧娴的「傻女」。傻女这首歌网上解读很多,我就不在此展开详述了。

物静,画动。

能让呆板的静物为流动的画面服务,既需要高深的文字功底,也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

1992年,Beyond乐队已经东渡日本发展,在推出的《继续革命》专辑里,有一首情歌就是林振强填的词,「早班火车」。

天天清早最欢喜

在这火车中再重逢你

迎着你那似花气味

难定下梦醒日期

玻璃窗把你反映

让眼睛可一再缠绵你

无奈你哪会知

我在凝望着万千传奇

愿永不分散

祈求路轨当中永没有终站

盼永不分散

仍然幻想一天我是你终站

你轻倚我臂弯

火车呜呜那声响

在耳边偏偏似柔柔唱

难道你教世间漂亮

和默令梦境漫长

黄家驹、黄家强和黄贯中的曲子优美动人,林振强的词婉约含蓄,两者相得益彰,这才创作出这样一首引人入胜的经典美作。

清早、气味、玻璃窗、路轨等元素,从歌曲抽离后都是静态的,但有了林振强的妙笔,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欢喜”赋予了清早别样的活力,“迎”字让花香气味呈现出丝缕之状,“玻璃窗”上的人影直接让视觉活了起来,“路轨”没有终站便出现了不断向前的动感。

这是一首描写暗恋的作品,歌词传达出怦然心动的感觉,俨然一幅日系漫画的质感。听完后脑海中的画面十分清晰:在一列缓缓行驶的火车上,男子从始至终都不敢直视女子,脸上满是纠结的神情。

同类的作品还有「空凳」。

夏绍声在香港乐坛出道很早,是家驹的老大哥,但始终没有能叫得响的硬作。1985年,空凳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该作品也被视为夏绍声的成名曲。歌词由林振强所写。

一张丢空了无人坐的凳

仍令我再不禁地行近

曾在远远的以前

这凳子里

父亲仿似巨人

轻抚给腰背磨残了的凳

无奈凳里只有遗憾

在远远的以前

凳子很美

父亲很少绉纹

独望着空凳 愿我能

再度和他促膝而坐

独望着空凳 心难过

为何想讲的从前不说清楚

曾懒说半句我爱他

懒说半句我爱他

过去我说我最是要紧

今天发觉最爱他

呼叫永远也爱他

听我叫喊只得一张空凳

仅靠一只空无一物的凳子,却要写出沉重如山的父爱,难度可想而知。林振强通过凳子的磨损、凳中残留的气息和追忆父子间的促膝而谈,令父亲年迈的样貌跃然眼前,皱纹、白发和老腰清晰可见,如今人去屋空,静听歌者倾诉哀思的,只余一张空凳。越是空,越是念。

事露,意藏。

林振强对故事情有独钟,这应该与他的作家身份有很大关系,他特别爱用故事把道理包裹起来,如果想知道背后隐藏的深意,你需要自行脑补。

填词作品过千,被林夕和黄伟文视为偶像,他的歌词到底好在哪儿?

1984年,顾嘉辉为陈百强谱了一首摘星,找了林振强填词。没想到,这首禁毒励志歌一举斩获了当年的十大中文金曲奖。

日出光满天

路边有一间旅店

名后悔

店中只有漆黑

找不到光辉 明天

但店主把我牵

并告知这间乃快乐店

人步进永不想再搬迁

怎知我挺起肩

抬头道

我要踏上路途

我要为我自豪

我要摘星不做俘虏

不怕踏千山亦无介意

面容满是尘土

提步再去踏上路途

路边有一家名叫后悔的旅店,店里一片漆黑,看不到一丝光明。店主却说:“这乃是人家极乐之地,只要你进来就再也不想走啦。”我却丝毫不为所动,对店主说:“我要继续上路,我为自己的决定感到自豪,我打算去天上摘下星辰,却不会在你这里甘做俘虏。”

一则很短的小故事,甚至连毒品二字都没有出现,但拒绝诱惑洁身自好的道理已经告诉给你了。

再比如林子祥的「追忆」,与空凳一样,也是描写父爱的歌,但追忆采用了叙事手法完成。

童年在那泥路里伸颈看

一对耍把戏艺人

摇动木偶令到它打筋斗

使我开心拍着手

然而待戏班离去之后我问

为何木偶不留低一丝足印

为何为何曾共我一起的

像时日总未逗留

从前在那炎夏里的暑假

跟我爸爸笑着行

沿途谈谈来日我的打算

首次跟他喝着酒

然而自他离去之后我问

为何夏变得如冬一般灰暗

为何为何曾共我一起的

像时日总未逗留

从前共你朦胧夜里

躺于星尘背后

难明白你为何别去

留下空空的一个地球

徘徊悠悠长路里

今天我知道始终要独行

闲来回头回望去追忆去

边笑边哭喝坛酒

然而就算哭仍暗私下庆幸

时日在我心留低许多足印

从前从前曾共我一起的

仍然在心里逗留

这哪里是歌词,分明是散文诗。自童年的具体小事开始忆起,想起和老爸在暑假里谈心,想起跟老爸第一次喝酒……木偶没有留下一丝足迹,同样,老爸离去后也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如今再想喝酒,唯有抱坛独饮。

对父爱的歌颂,对爸爸的怀念,并没有山呼海啸地说出来,背后的父子情深却一目了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林振强可谓名震香江,除了上文提到的歌手,他还与许冠杰、谭咏麟、杜德伟、张学友、陈慧娴、张国荣、林忆莲、陈奕迅等众多歌手乐队有过密切合作。他可不是只为千千阙歌写过词的一般词人,他的经典佳作太多太多了。

纵观林振强的个人作品,他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约定俗成的天然意象和大众歌迷的审美意象紧密结合,以词衬曲,以字传情,使听者在文字间触摸影像,在旋律中达至共鸣,从而获得了独一无二的美感体验。

自林振强始,香港乐坛的词作质量不断得以提升,词人们逐渐改变了写法,香港词坛也一扫过去的疲乏之态,新人辈出词路大开,这才有了后来的港乐黄金时代。从这一点来说,林振强、黄霑等老一代填词人功不可没。

填词作品过千,被林夕和黄伟文视为偶像,他的歌词到底好在哪儿?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阅尽千帆,唯美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