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精锐为何在苏联八月风暴里不堪一击而且被俘六十余万人?

Oo水镜徽华oO


日军方面:一九四五年的日军已然不是一九三一年至一九四零左右的日军的素质了。最初的关东军大都是北海道一带的猎人等为骨干,二三十岁,身体素质好,骁勇善战,有真实的抗日老兵回忆录记载,三七、三八年刚大肆入侵我们国家的日本老兵,单兵素质非常好,拼刺刀一个人能拼五、六个人,且不占下峰,绝不是抗日神剧里我军战士大刀一轮,砍瓜切菜般的杀日本鬼子,如果真是那样,抗日战争也用不上八年,千千万万的抗日军民真是用血肉、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我辈当敬仰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扯远了,日本弹丸之地,人口基数支撑不了其军国主义者疯狂吐并世界的野心,到一九四二年前后,日军的战线长、兵员损耗等因素影响,日军单兵作战能力已呈分水岭式的下滑,尤其是新兵无论年龄、身体、军事素养都和老日本鬼子无法同日而语了,到一九四五年前后,娃娃兵都上来了,就不用细讲了。

苏军方面,战斗民族的兵员素质就不说了,尤其是是刚参加完对德的战争,经验、士气都绝对占优,外加一部分东线部队之前没有太多的苦战,一大部分精力都在防范在中国东北的日军,战斗力没有丝毫减少,属于养兵蓄锐,以逸待劳。所以在军队战斗力上苏军完胜。

在武器弹药和后勤补给上,日军经过十来年的

外线作战,资源日渐枯竭,武器更新也严重跟不上时代。而苏军却截然不同,经过几年的对德作战,不反没有被打垮,反而工业科技及自然资源方面的雄厚基础优势逐渐显露出来,越打越强。单单与日本相比,苏联是越打兵越强,武器越先进,气势如虹;日本是越打兵越弱,武器装备越跟不上形势,士气上和刚入侵中国的时候比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此时虽困兽犹斗,但早已雄风不再。举个简单的例子:日本的坦克装甲只有平均5mm左右,抵抗小米加步枪尚绰绰有余,但在苏军的转盘机枪面前,只有被打成马蜂窝的份儿了。还有苏军排倒海般的卡秋莎火箭炮,地动山摇的感觉是日军从未感受过的,以前总是日本鬼子欺负别人,今天终于被别人欺负了,一下子在精神上就垮掉了,剩下的只有本能的垂死挣扎和为天皇效忠的武士道精神在强做支撑。

综上所述,面对潮水般订苏军,数量上也不占优的日军只能一溃千里啦。

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胖妞儿是肥汪


日本的精锐部队是关东军,被日本誉为“皇军之花"。

1949年8月9日,苏联击败德囯后撤下战场,转而投入到盘距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史称“八月风暴"。此时苏联红军兵力150万,日军兵力为70万左右。本以为在这场战争中关东军会顽强抵抗,没曾想苏联对日本宣战没几天日本政府就宣布无条件投降了。只几天的时间苏联红军就击毙日军8.7万人还俘虏了超过60万的关东军,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苏联红军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有着不怕死的精神。以大规模的集团军方式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对阵日军的“豆”式坦克,显然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况且苏联还有强大的空军掩护和后勤供给。

那是关东军太弱吗?其实也不是,关东军是日本的精锐部队,是日写日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一只部队。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就是关东军一手制造的,而且在侵华战争中也充当着主力部队的角色。

究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在二战中后期,为了加强日本南部岛屿的防御,抽调了一半的主力部队,赴南太平洋与美军作战。虽然最终被美军打败但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尤其是在硫磺岛战役中,美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拿下硫磺岛。所以说关东军太弱,那是不符合事实。二战末期由于纳粹德围战败,日军在与美军作战的同时又对苏宣战,造成了严重的兵力不足和装备、后勤补给的困难。就在日本对苏联宣战没几天,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原子弹,彻底摧毁了日本关东军拼死抵抗的最后一点决心,所以关东军在六天后就投降了。苏联才此次战役中俘获日军六十余万人之说


王玉洁507


1945年8月8日苏联开始出动中国东北,八月风暴开始,苏联军队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千岛群岛,库页岛等等,从苏联出动到日本投降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日本的关东军也是号称是日本最精锐的部队,为什么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就会彻底被苏联军队击败呢?

首先来说大环境,也可以说是士气。其实当时日本战败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了,德国早就已经投降了,这个时候也就只剩下日本了,而且美国也开始准备登录日本本土了,也就在8月6日,在苏联对日宣战的前两天美国已经在日本投降了原子弹,美国也早就在东京进行了大轰炸,造成了数十万人的伤亡。所以这个时候日军全部都是士气低落。但是看看苏军呢?刚刚打赢了卫国战争,士气高涨。

其次来说就是战斗力。苏联红军都是刚刚经过苏德战争的,从战场上下来的部队,战斗力自然不必多说。但是日军呢?日本的关东军确实厉害,战斗力强,但是那是在战争初期,这个时候的关东军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后期补上来的,很多还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有一些几十岁退役的老兵了,日本的关东军一开始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才会上战场的,但是这个时候的关东军很多仅仅只是训练两三天就被派上战场。

然后武器装备方面差距也是很大,虽然日军的武器和中国军队方面相比的话,优势很大,但是和苏联相比的话就显得拿不出手了。这个时候的苏联军队对比几年之前德国的闪电战还要迅速,一百五十多万的军队,数千辆坦克,上千架战机,上万火炮,这个时候的关东军也就只有70多万,结果可想而知了。

当然其实日本关东军也不是那么不堪一击的,其实一直到八月19日,苏联红军都没有对关东军完全合围,不过这个时候日本已经宣布投降了,所以说如果关东军一直负隅顽抗的话,那么战争还会持续下去,关东军不会败的这么快的,很多关东军被俘虏也是因为日本已经投降,主动放下的武器。不过结果是不会改变的。


中国历史研究所


因为当时的关东军已经是末日黄花,没有战斗力了,至于早期强悍的关东军,有的调入关内同中国军队作战,更多的调入太平洋战场同美军作战。1945年8月份的关东军的组成是:从其殖民地朝鲜征调12万人,从东北日本侨民中(开垦团)强行征招25万人共组成16个师团,从日本国内新征(主要是青少年学生)兵员组建了4个师团调入东北,从关内调入一部分兵力与原来剩下的老弱病残合编成4个师团,一共24个师团总共57万人,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

关东军经营东北期间,在中苏边境修建了一些防御工事,后来因为太平洋战场吃紧,这些防御工事里的火炮都撤下来运到太平洋战场上去了,等同于对苏军部分不设防。

美国空军21机队司令柯蒂斯.爱默生.李梅将军利用“空中保垒”B29轰炸机从1944年11月到1945年8月,总共出动3.3万架次对于日本96个城市实行毁灭性轰炸,总共投下16万吨炸弹及燃烧弹,把首都东京炸成一座死城,1945年8月6日、9日分别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两颗原子弹,这些深刻动摇了当时关东军的士气。

在这种状态下,被武装到牙齿的苏军进攻还能有多大一点战斗力?8月15日日本已经宣布投降,到17日苏军还在作没有多少战斗意义的进攻,即便是没有攻击行动,关东军已准备投降,所以说打一支没有什么战斗力,且准备投降的军队当然容易。


斗堰冲


日军在苏联发动的“八月风暴”战役中不堪一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让世界第一大国美国吃尽了苦头,虽然最终艰难取胜,但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然而,相较于海军、空军,日本帝国主义的陆军才是精锐之师。

英美在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上,都曾领教过日本军队的厉害。虽然日军的装备与美英相比差距明显,但是被武士道精神洗脑的日本陆军,充分发扬了不怕死的精神,万岁冲锋法使得英美联军损失惨重。这也是英美等国迟迟不愿意在日本登陆的重要原因。

然而为何苏联红军面对如此强悍的日本陆军,却表现的如此不堪一击呢?

第一、此关东军已经不是彼关东军。

陆军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精锐所在,尤其是日本关东军,号称精锐中的精锐,是日本陆军的王牌军队。关东军曾被天皇誉为日本明治维新后的骄傲,是日本皇军之花。

在九一八事变以前,的确是最精锐的军队。关东军的个人军事素养极高,曾经有史料显示,一个关东军竟然面对五个国民党士兵白刃战依旧游刃有余。

关东军最开始仅有一万余人,然而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扩大化,原有的军事规模无法支撑起庞大的战场需求,导致关东军的规模急剧增加到70万,在最高峰时期,竟然达到了120万的程度。

但是因为后期战况激烈,以及在东南亚的战事,不断抽调关东军精锐部队南下参战。如1943年,日本就一次性抽调35万关东军精锐,投入到太平洋战场。关东训练有素的军队几乎被抽调殆尽。剩下的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而且在日本投降前夕,拼凑出来的学生军,朝鲜军甚至在台湾、东北等地抓来的壮丁,凑了进八十万的规模,然而,其战斗力却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没有了昔日的实力。

第二、没有准备。

日本曾经在二战初期,德国迎战苏联伊始,便曾尝试过和德国东西两线夹击苏联。然而最终却因为种种原因功败垂成。但是,日本军部明知和苏联之间必有一战。

但是尽管关东军早有对苏作战的准备,甚至在战争后期曾一度拉出要和苏军决战的架势。但是关东军设想的决战时刻是1946年。他们没有想到德国会败退的如此迅速,而苏联能在那么短暂的时间内就恢复实力。

所以,在苏联展开行动之前,不仅未能侦查到苏军的实力,甚至连苏军对日宣战的消息他们都未能提前得知。在苏军发动的几乎与德国纳粹如出一辙的闪电战的强大攻势之下,关东军精心布设的阵线很快就土崩瓦解。

第三、绝对优势

开战前,苏联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主要体现在三点:

  • 一、武器

因为庞大的战争机器在苏德战争中得以幸存,充分开动的苏联军事工业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开发着各种新式武器装备。到了战争后期,苏联的军事装备即使面对德国人都不遑多让,更不用说和技术水平、工业能力相对落后的日本比较了。据史料显示,八月风暴中苏军使用的武器,早已经不是代差的问题,而是好几个代差的水平。进攻关东军的苏联部队,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机动能力更胜一筹,火力水平则强出多筹。

  • 二、人数优势

对日宣战,苏军动员了157万的精锐之师。这些军队刚刚经历了有着地狱模式难度的苏德战争,战斗力极其强悍,其单兵素质也完全超越了此时徒有虚名的关东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公开宣布投降。

  • 三、弹药优势

斯大林担忧日本提前向美英等国投降,从而在今后的战略谈判中占据不利地位,对此次和日本的“会面”准备了极为丰厚的大礼包。紧随157万精锐军队进入东北的,还有20万吨的弹药,其中光子弹竟然达到了7亿余发,普通炮弹1000万发,火箭炮炮弹24万余发,手榴弹300万发。这个数量竟然是前一段时间在欧洲战场和德军决战时的两倍之多。而且这还只是先期的准备,在后方苏联世界一流的军事工业正开足马力生产出更多的弹药。

就这样,一直令英美军队闻风丧胆的队伍,在8月9日苏联对日本的作战中,竟然连连败退,最终75万关东军被苏联红军如秋风扫落叶之势消灭,并俘获了近六十多万人,押解到了远东地区。


Crazy历史


非常荣幸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出兵我国东北的苏联红军面对的不是日军精锐。原来驻扎在东北的日军陆军早已先后南下,此时主要分布在武汉、长沙的长江流域,试图对我们展开致命一击,始终未得逞,处于焦灼状态。另外,山西第二战场和缅甸公路现场也牵扯着日军大量兵力。同时,在太平洋和美国决战的不仅仅是海军,也有大量陆军在菲律宾等地进行陆上作战。

此时留在东北的日军,主要是后方保障部队和地方治安部队,另外就是农业屯垦民兵。这些部队战斗力相对比较弱,属于日军中的老弱病残。

其次,苏联本来军事装备和军事素养就不比日军差,前期主要在欧洲和德军作战无暇东顾。如今,苏军更是乘胜回来,战斗力非常旺盛。

最后,从大环境说,此时美国已经在太平洋完全占据主动权,我国军队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都已经开始反攻,日军败局一定。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日军已经无力也无心抵抗。

总之,苏联出兵我国东北时,大局已定,并且面对的是日军中留守部队。这样苏军迅速取得胜利,并且俘获大量日军不足为奇。


中原一条虫


早没关东军了,45年的关东军基本都是老弱病残了,原先的精锐基本被抽调到太平洋战场和东南亚战场,还有一部分抽调到中国战场,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国内新抽调的新兵,娃娃兵之类的,而苏军是经过了苏德战场锻炼的精锐,再加上双方武器的差别,小日本除了肉弹以外根本没有任何的反装甲武器能够对t34造成威胁,更何况空军,而关东军呢?灰机?有!很少,坦克?有没有的吧,大口径机枪就能穿的玩意,有和没有区别不大,轻武器?呵呵呵,再加上东北那一望无际的平原,完全能发挥苏军的装备优势,如果复杂的地形还好说点,所以所谓的皇军之花早已是昨日黄花喽。被痛扁也就不奇怪了。

另:请问苏联扁关东军是啥性质?是侵略!苏联红军干的事没比鬼子强到哪去!要知道我国建国以后所有的不平等条约全部废弃,唯独邪恶的苏联没废弃,苏联占领旅顺直到55年才撤军!


书生115


日本关东军在1945年八月份已经作为战略预备队大部分抽调到南洋打美军,精锐损失惨重,连虎头要塞的很多武器装备都被调到了南洋用来守岛。当华西列夫的170万军队翻越外兴安岭出现在东北,日军已经没有多少兵力用来防御,而且在日本本土都已经投降的情况下,关东军再能战也是注定失败的。何况苏军已经是战场上归来的百战之军,在夺取千岛群岛时甚至有勇猛的战士舍生忘死堵日军枪眼,此时的关东军面对这样的敌人,注定是回天乏术


冷锻钢


纵观东北,苏军与日军的战争,可以看见,日军不堪一击。

苏军光俘虏日军就六十万人。

可以看见这六十万日军的大规模俘获,战争的对抗性不强,不像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美军与日军的战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就是苏军战争艺术,在日军还没有做好完全的战争架势的时候就拆散了日军的战争结构,抽空他的战争资源,使日军散架,成为战场上的滞呆者,而无法组织大规模的战争力量。

苏军能够很顺利的俘获战场上的日军滞呆者,不用很大的消耗,而达到战争的目的。

整个东北战场,有东,北,西,三面,东面是朝鲜与苏联领土,北面是苏联领土,西面是蒙古领土。

而苏军在北面,东面祥攻,把日军吸引在这里,吸引了日军大部分兵力。

而苏军的主攻方向在西面,苏军从蒙古进入,苏军经过大兴安岭,那些人迹罕见的地方,翻过大兴安岭直接收复沈阳。

连溥仪皇帝都不知道苏军来的这么快,而被苏军俘获。

日军的粮草,弹药库都在这里,首脑机关也在这里。苏军大规模的空中轰炸,七天七夜不间断的轰炸,日军的弹药库,粮草库,军械库,军需库,在中国抗日联军特工的引导下,苏联空军按照指引的目标,大量的投掷炸弹。

晚上东北抗日联军特工用手电筒光柱指引,苏军飞机在夜空中看见灯光信号立即投弹,日军的战争潜力基本被摧毁。

苏军是从日军的后面袭击日军要害的,日军已经没有了粮草,没有了弹药,没有了燃油,日军在最后一刻用手榴弹绑在身上与苏军坦克同归于尽。没有弹药的日军发起了敢死的冲锋,下一分钟被苏军的转盘式机枪成片成片的打倒。

许多日军军官刨腹自杀。

战败的消息传播在日军中,许多日本人自杀,但是还有许多日本人没有自杀,因为他们知道,自杀已经没有了意义,死后谁给你颁发烈士证,日本政府都没有了,还有谁发呢?

大量的日本军队放下武器,被苏军俘虏,被带到苏联战俘营,进行着伐木,农业,工业的生产。最后被苏联释放回到日本。

苏军对日本的作战,与美军不同,苏军首先是根除对方的作战能力,而使对方没有能力作战。美军是用充足的弹药覆盖整个战场。大量的毙杀对方的人员。俘虏对方人员极少。

在美军同日军作战中能够看到。苏军与日军的作战中看到,苏军的战争技巧高于美军,也高于日军。苏军把战争演变成一种智谋的艺术,而使战争更加变幻莫测。在战争的硝烟迷雾中,刀光剑影中,突然就使对方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权,而瞬间全盘皆输。


宝树白石


那哪是什么精锐呀,精锐都死在太平洋诸岛上了,60%死于日美,10%死于日中,20%守日本四岛,只有10留在中国战场,主力还在江,淮,湖广。小国作乱,下场应得,只可惜我中华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战胜国,一次得到了21条割让山东,一次准了外蒙独立,旅顺港拖俄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