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旅行家徐霞客去过哪些著名景点?现在还有吗?

潇洒平凡人


琼台仙谷美景为天台山之首,有小黄山之称。层峦叠嶂,深壑飞瀑。游览其间,一种幽深的古意不断来袭。历代文人雅士就在这里留下抒情得墨宝和诗文,它是徐霞客得首游记,它是李白豪侠的诗篇:“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我欲天台,邀你凉夏。

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称于海内外,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道教南宗的祖庭。活佛济公的故里,五百罗汉的总道场,这里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地,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历史,赋予此地那么多值得称傲的名号,它却依然沉稳低调,没有一丝俗世的铅华之气。这,就是浙江台州天台山。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西南连接仙霞岭,东北遥系舟山群岛。徐霞客在游天台山日记中写道:“山峻路滑,泉声山色,往复创变,翠丛中山鹃映发,令人攀历忘苦”。一个山峻而让旅人忘苦的地方,绝对有上佳的秀色作为回报。

此时的我不是当年的徐霞客,那时候山是这座山,世界却不是这个世界,那时山险路长,深谷荒寂,桐柏宫尚在不远处。而今灵溪在谷口化成了一湖翠黛,浅显处卵石粒粒可见,水深处黛碧渲染成画。琼台挽青峰秀清影,仙谷撩白云濯丽姿,两岸翠峰连绵,峭崖嶙峋,青峰耸入云天,高处石平如台,流云从山石间飞起,溪瀑自云顶处落来。仿佛置身仙境,荡涤了一切尘凡俗虑。八仙湖山静水静心静,清气爽,如醉如痴。难怪诗仙李白直呼:“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幻羽惊鸿


1997年6月底,我第一次到江阴,办完事情,在小城的老西门,我邂逅了徐霞客巨大的塑像,徐霞客目视前方,背着斗笠,像是又要出发了,去考察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忽然意识到,我来到了徐霞客的家乡。记得中学时学过一篇古文,《登黄山记》,作者是徐宏祖,江苏江阴人,徐霞客是他的号。

也就在1997年秋天,我离开家乡,调到了徐霞客的家乡江阴工作。徐霞客,在他的家乡是神一般的存在,也是江阴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我接触的江阴一些文化人,也有对徐霞客有很深研究的人。说到徐霞客其人其事,如数家珍。我曾到徐霞客故居三次,追慕先贤,了解奇人。

后来几年,好像江阴市把徐霞客的巨大塑像移到了江阴城东,京沪高速路旁的绿地上,徐霞客目视东南方,那正是徐霞客出发,第一次游历华夏的方向。徐霞客20多岁开始出游,然后大概在28岁远游,从江阴到浙江宁海县 ,《徐霞客游记》第一篇开头写道:”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即1613年的5月19日,今天的中国旅游日,5月19日,是徐霞客从宁海出发的纪念日。

徐霞客是江阴马镇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徐霞客,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一代奇人。徐霞客出身于江南望族,少负奇志,尝说,“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乃以一隅而自限耶?”他抱负远大,志在四方。

像徐霞客这样的出身,自然应该是科举之路上的有为者,但他在参加科举未中之后,就不再应试,立志走遍华夏,行万里路,做自己喜欢的事了。在江南人文荟萃之地,徐霞客拒绝再走科举仕途的作为,真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徐霞客一生到过那些地方呢?最好是读他的留下的徐霞客日记。据徐学研究者说,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已经不是徐霞客日记的全部,已经是散佚了不少内容。就是如此,《徐霞客游记》也是一部千古奇书 ,是徐霞客留给后人的文化瑰宝。

徐霞客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数万里路,家乡长江以南,与太湖之间的地方不必说。他东渡大海到普陀山,向北到达河北,及山西大同的浑源县的恒山悬空寺,南到福建广东广西,西北到西岳华山直攀顶峰。最让人称道敬佩的是他的西南行走,正长江源头,远达云贵边陲之地,对西南地区岩溶地貌,风土人情做了考察与记载。徐霞客在西南地区用时三年多,是他一生中旅游考察最辉煌,最有成就的时期。徐霞客游记所记西南之行的内容亦最为丰富。他在丽江与当地的纳西族土司木增友谊深厚,徐霞客在丽江染病,木增派人抬着徐霞客,足足走了150天,送徐霞客回到江阴,传为民族友情的佳话。

翻阅《徐霞客游记》,大半个中国的山山水水都记录在他的笔下,从卷一上“游天台山日记”开篇,到卷十下”滇中花木记”,所记内容提到的山水风景 ,在今天依旧是风景名胜。朋友们,读一读徐霞客的游览日记,再不妨像徐霞客一样,遍访祖国河山,那是怎样的一种学习与体验啊!

徐霞客步履不停30余年,艰难困苦;今天的人们一日千里,何其方便,那就出发吧!






青霞人文


徐霞客江苏江阴人。到过的名胜之地今日成旅游胜地的有五岳泰山,恒山,华山,衡山,嵩山。

还有五台山,武当山,峨眉山,普陀山,天台山,九华山,黄山,庐山,雁荡山,武夷山,龙虎山,武功山,罗浮山,鸡足山等等都是今日名山。也途径大理,在苍山洱海间寻觅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足迹遍布苏,鲁,豫,冀,陕,浙,闽,赣,两广,两湖,川渝,最西到达云南腾冲。可谓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而且,辨明了长江源头为金沙江,否定了被人们奉为经典的《禹贡》中关于“岷山导江”的说法。同时,他还辨明了左江、右江、大盈江、澜沧江等许多水道的源流,纠正了《大明一统志》中有关这些水道记载的混乱和错误。并对岩溶现象的成因和地理分布提出了一些科学的观点。

所作《徐霞客游记》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认为,不像17世纪人写的作品,倒像是20世纪的人写的,简单的说,这个英国教授认为是某个20世纪的驴友穿越了。


萧子北


景点应该还保存有不少。已经有机构在牵头组织重走徐霞客游线的考察活动,并计划将徐霞客游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标新立异者


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一作宏祖,号霞客 1587.1.5—1641.3.8)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一生纵游四方,且不辞辛苦将所见所感撰写成篇,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他只应过一次童子试,落第后不再考取,余生埋首于读书和记游,为一真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者。此番无论申遗结果如何,但念霞客精神长存。

   据《徐霞客游记》开篇记载,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自浙江省宁海县出西门,游天台山和雁宕山(今雁荡山),著有《游天台山日记》和《游雁宕山日记》。

    游天台山的路线为:三月的最后一天自宁海县城启程,四月初一进入天台县境,四月初九离开天台山。他游览过华顶峰、石梁飞瀑、断桥三曲瀑布及珠帘水、寒岩、明岩、鸣玉涧、琼台、双阙、赤城等地,沿途经过天封、万年、国清、方广诸寺。

    游雁荡山的路线为:游天台山后从黄岩进入雁荡山。四月十一日登灵峰洞,十二日游灵岩,十三日观赏大龙湫瀑布,十四日翻山越岭,冒着生命危险寻找雁湖。

万历四十二年(1614)冬至次年春,溯长江而上,游京口、扬州、金陵(今南京)等地,尤其着意于二十四桥明月、三十六曲浊河等名胜古迹。

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浔阳叔翁一起,过完春节即由水路南下至杭州,经安徽休宁抵白岳山,再游黄山;又经徽州、金华过仙霞岭到福建崇安,游武彝山(今武夷山)。有《游白岳山日记》、《游黄山日记》、《游武彝山日记》。

     游白岳山的路线为:正月二十六日出休宁县西门,至二月初一日,皆在白岳山。先游览东部齐云岩景区,包括天门、珠帘水、榔梅庵、太素宫、文昌阁、舍身崖诸胜,并眺览三姑峰、五老峰、紫霄崖。后经西天门、双溪街游览了西部石桥岩景区,观石桥飞虹、龙涎泉,登棋盘石,游观音岩,寻龙井。

    游黄山路线为:游白岳山后,二月初三到汤口,在黄天,浴汤池后从南往北登山,过祥符寺、慈光寺、天门登平天、狮子峰,游狮子林、接引岩,至松谷庵。由原路下山,十一日出汤口。

    游武夷山的路线为: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日游武黄山。先溯九曲溪舟行,抵六曲,登陆上大隐屏、天游峰,徊西游小桃源、鼓子岩、灵峰,至狮子岩复乘舟由九曲顺流币下,至四曲再登陆,觅大藏、小藏诸峰及一线天、会真观换骨岩、水帘洞、杜辖岩等,至赤石街下舟返崇安。

万历四十五年(1617),游宜兴的善卷、张公诸洞。这一年,徐霞客原配许氏去世。

万历四十六年(1618)八九月问,与荫兄雷门、堂侄白夫一起,由江阴出发溯长江而上,经九江扣庐山,又渡鄱阳湖,过景德镇、安徽祁门,重登黄山。著《游庐山日记》和《游黄山日记后》。

    游庐山的路线为:八月十八日到九江,次日从北麓登山;二十三日从南麓的开先寺别庐山。在庐山五日,遍游矗池、三叠泉、五老峰及庐山绝顶汉阳峰等胜景。

重游黄山的路线与第一次大同小异,于九月初四仍由汤口上山,从南往北经朱砂庵、石门、文殊院、平天砸、石笋矼至狮子林;转向东南观牌楼石,游仙灯洞;再过丞相原九龙潭,初六日经苦竹滩往太平县。

泰昌元年(1620)五六月间,与族叔隽若一起,由水路南下,经杭州,第二次入福建,经崇安、崔田,游九鲤湖。有《游九鲤湖日记》。

    《游记》说,这次出游时间为六十三天,历经两省、十一府。于五月初六启程,二十三日过浙江江山县。由远至近,移步换形,观赏江郎山;六月初八、初九游览福建仙游县九鲤湖;六月十一日游福建福清县的石竹山。

   天启三年(1623)春,循运河北上,经淮安西行,过徐州、郑州而游嵩山;再西游太华山,后南抵太和山。有《游嵩山日记》、《游太华山日记》、《游太和山日记》。据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钱谦益《徐霞客传》,游太和山后有峨眉之行,入川后因当地土酋奢崇明叛乱而“峨游不畅”,\\"乃返\\"。

   据《游嵩山日记》,徐霞客于二月二十日进入登封县境,二十四日离开少林寺,在嵩山游历五天;二十五日游览伊阙山的龙门石窟之后,取道去西岳华山。在嵩山,主要游览了岳庙、嵩阳宫、崇福宫、启母石、少林寺、初祖洞等地。

   据《游太华山日记》,徐霞客于二月的最后一天进入潼关,到华山北麓的西岳庙;三月初三日下华山,过华阴县;初四进入洛南县境;初七至龙驹寨,取道丹江水路,初十日出陕西界。在太华山,徐霞客经玉泉院、莎罗宫、青柯坪,历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苍龙岭等险道,遍游华山五峰。《游太华山日记》是按日记程的开始,即此前均为游名山日记,此篇所记已不限于名山,而是逐日记述游程。

   据《游太和山日记》,徐霞客于三月十一日进入湖广境内,十二日南抵均州,十三日登今湖北丹江口武当山。沿途游遇真宫、紫霞宫、南岩、太和宫、五龙宫以及滴水、仙侣、凌虚诸岩,并攀登绝顶天柱峰金顶。十五日下山,返北麓草店。此后取汉水、长江舟行,越二十四日,于四月初九返家。

天启四年(1624),徐母八十,徐霞客欲停止出游,在家侍奉母亲。徐母为了支持儿子继续远游,特与儿子一起游宜兴荆溪、金坛句曲,朋友们都\\"笑谓胜具真有种也\\"(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传为佳话。徐母于天启五年(1625)九月去世。

    崇祯元年(1628)春,第三次入福建,到漳州访族叔日升;又访黄道周于漳浦墓庐。然后游广东罗浮山,\\"携山中梅树归\\"(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有《闽游日记前》。

   《闽游日记前》是徐霞客第三次游福建的日记,主要行程为:二月二十八日离家,三月十二日登丹枫岭入福建,至浦城游金斗山;取水路经建宁(今建瓯县)至延平(今南平市)登陆,绕道顺昌、将乐、永安,游玉华洞;再从宁洋乘船过华封,然后水陆兼程,至漳州;四月初五至南靖。

崇祯二年(1629),由运河北上京师,访陈仁锡,游盘山、崆峒山及永平碣石山等。

崇祯三年(1630),与叔祖念莪一起,七月十七日启程,三十日过江山青湖,舍舟登陆。八月初二日入福建(第四次)浦城,十九日抵漳州。基本路线与第三次游闽一致,只是南平至永安段从沙溪船行。这次新游览的景点有浙江福建之间的浮盖山,游白花岩、龙洞,登浮盖绝顶。在永安游桃源涧,盛赞\\"一线天\\"之奇。过华封,沿流穷九龙江石滩最险处。有《闽游日记后》。

崇祯五年(1632)春,与族兄仲昭一起,接连两次游天台山与雁宕山(今雁荡山),有《游天台山日记后》与《游雁宕山日记后》。

   《游天台山日记后》为第二次和第三次游天台山的日记。这年三月十四日从宁海西行,重游天台。十五日登华顶赏月,归寺已更余;十六日五鼓又乘月上华顶观日出。这次还补游了上次未游的大悲寺、高明寺、石笋及螺蛳潭。二十日抵天台县。游览了雁荡山之后,又第三次游天台山。四月十六日从天台县城北上,游中岩、桐柏宫,登琼台观仙人座;十七日经坪头潭,游寒岩、鹊桥、龙须洞、灵芝石等天台以西胜景;十八日往北游桃源、层瀑、秀溪,人万年寺;然后由北经会墅、斑竹出境。这次距第一次游天台已经二十年,徐霞客自己回忆说,二十年前,对天台胜景\\"未深穷其窟奥\\",这次则\\"俯瞰于崖端,高深俱无遗胜矣。\\"

   《游雁宕山日记后》是第三次游雁宕山的日记。《游天台山日记后》说:\\"(三月)二十日抵天台县。至四月十六日自雁宕返\\",可见徐霞客曾于崇祯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五日第二次游雁宕山。《游雁宕山日记后》是四月二十八日至五月初八日第三次游雁宕山的游记。这次,登天聪洞,上雁湖顶,见正德年间白云、云外两僧庐,直至雁山绝顶见鹿群。

   据《徐霞客墓志铭》,陈函辉曾问徐霞客是否到过雁山顶,徐霞客\\"听而色动\\",第二天一大早即来到陈函辉床前告别:\\"予且再往,归当语卿。\\"过了十来天,徐霞客果然来见陈函辉,详细谈及雁山绝顶的情形。另,陈函辉《前纪游》组诗《序》云:\\"壬申初夏,(徐霞客)同其兄仲昭过予山斋,将再穷雁宕诸胜\\",组诗之八中\\"注\\"云:\\"霞客语予:'宿雁山绝顶,上有麋鹿千群\\"'。崇祯五年即壬申年,可见陈函辉在《徐霞客墓志铭》和《前纪游》中所说的正是这次雁宕山之游。也就是说,徐霞客于三月二十一日至四月十五日游过雁宕山,未到顶峰,也未曾写游记。当陈函辉问到他是否到过顶峰时,他无言以对,于是决定重游,直奔顶峰而去,并写下详细游记。

   陈函辉《前纪游序》还说,徐霞客\\"自云:'吾行且陟昆仑出西域矣\\"',可见此时徐霞客已经有了明确的西行计划。这年七月,徐霞客与黄道周一起泛舟太湖,以\\"孤云独往返\\"为韵,即席赋诗。霞客诗先成,深得黄道周赞赏。

   崇祯六年(1633)夏,徐霞客北上京师,七月末西行游山西五台山和恒山,然后又返回京师;再由长江直下漳州三访黄道周,未遇。有《游五台山日记》和《游恒山日记》。

    徐霞客于七月二十八日离开京城,途经保定,八月初四过阜平县,初五进入山西境内,然后花了四天时间遍游南西中北四台。初八离开五台山赴恒山,初九人浑源州境,初十游龙山及悬空寺,十一日登恒山绝顶。

崇祯九年(1636),年届五十的徐霞客感到自己老病将至,计划已久的西游计划再也不能迁延,毅然踏上旅途,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也是最壮烈的一次\\"万里遐征\\"。这次旅行,基本上是按日记程,对旅途情形作了较详细的记载。我们可以根据游记概括其主要旅游路线。

   据《浙游日记》,徐霞客于崇祯九年九月十九日乘醉放舟,同行者有静闻和顾、王两位仆人。为了与徐仲昭、王孝先、王忠纫、陈函辉、陈继儒等亲友晤别并为这次远行做一些准备,取\\"东迂之道\\",途经今属江苏省的无锡县、苏州府、昆山县及今属上海市的青浦县、佘山,然后开始真正的\\"西行\\"。二十五由嘉善县入浙江省境内,经西塘、王江泾、乌镇、连市、新市、塘栖等地到杭州府;然后西到余杭,步行过临安县、新城县(今富阳县西境),再由水路东下,至桐庐县;再往南转溯富春江,经严州府(今建德县)、兰溪县、金华府,再往西经龙游县、衢州府,十月十六日抵达与江西搭界的常山县。同行的王二于十月初五逃走。

   据《江右游日记》,徐霞客于崇祯九年十月十七日进入江西玉山县,往西经广信府(今上饶市)及铅山、弋阳、贵溪、金溪等县,至建昌府(今南城县),游新城(今黎川县)、南丰县后,又从建昌府出发,往西经宜黄、乐安、永丰、吉水等县到吉安府,再西经永新县,于崇祯十年正月初十进入湖南境内。在江西境内,徐霞客沿途游览了叫岩、龟峰、龙虎山、上清街、麻姑山、仙岩、石蛩、青原寺、梅田洞等名胜,并登临会仙峰、军峰山、武功山顶峰,遍游武功山附近香炉峰、石城洞、石门寺诸名胜。

   据《楚游日记》,崇祯十年正月初十,徐霞客由界头岭进入湖南境内,十一日经茶陵州、攸县、衡山县到衡州府(今衡阳市);又经祁阳县、永州府(今零陵县)、道州(今道县)、江华县、蓝山县、临武县、宜章县、郴州、永兴县、耒阳县,在湘南游历一圈之后,回到衡州府,再西溯湘江,于闰四月初七日进入广西。

   据《粤西游日记一》,崇祯十年闰四月初八日至六月十一日,徐霞客主要在广西东北部游览。闰四月初八日从黄沙铺向西南行,途经全州、兴安县,游柳山和湘山寺,登金宝鼎,探湘江源,考察灵渠运河和严关,二十八日至桂林。在桂林山水之间徜徉近一个半月,遍游桂林四周胜景如虞山、叠彩山、伏波山、七星岩、隐山、雉岩、南溪山、崖头山、荷叶山、刘岩山、象鼻山、穿山、龙隐岩、屏风岩、中隐山、侯山、牛角岩、狮子岩等等,其中,七星岩和雉山分别上过两次和三次。不仅如此,还往东北攀登桂林最高峰尧山,过靖江王墓群;往东南畅游漓江水,考察阳朔附近的龙洞、来仙洞、读书岩、白鹤山,登富教山。只有独秀峰处王城禁地,徐霞客多次要求攀登而未能如愿,成为终身遗憾。六月初十日,徐霞客离开桂林,沿途游琴潭岩、荔枝岩、牛洞、上岩等,十一又一路游览,来到永福县境内的苏桥,\\"遂与桂山别\\"。据《粤西游日),崇祯十年六月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一日,徐霞客主要在广西北部及东南部游览。这段时间,经永福县、洛容县至柳州府又往北经柳城县至融县(今融水苗族自治县)。然后返柳州,继续南下,过象州及武宣县,到浔州府(今桂平县)再往东南方向的郁林州、北流县、容县游览一圈,回到浔州府。再取水路经贵县、横州、永淳县(今横县西境),月二十三日抵南宁府。此后一段时间皆在南宁府,但游记散佚,仅存九月初九登罗秀山一则。在这一地区游览的主要名胜有:立鱼山、柳侯庙、真仙岩以及勾漏、白石、都峤三山。

   据《粤西游日记三》,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二日至十二月初十,徐霞客主要游览广西西南部。九月二十二日从南宁乘舟,取道左江经新宁舟(今扶绥县)达太平府(今崇左县),往西北经太平、安平、恩城、龙英(今龙茗)、下雷、镇远等州,又经都结州(今隆安县西境)、隆安县,沿右江西岸,于十二月初十日回到南宁。沿途游览的主要景点有犀牛洞、碧云洞、白云洞、观音岩、龙井、壶关、飘岩、百感岩诸洞等等。

   据《粤西游日记四》,崇祯十年十二月十一日至十八日,徐霞客为了带走朋友静闻的骸骨,带病在南宁府与恶僧交涉,十九日离开南宁,北出昆仑关,经南丹卫治三里城(今上林县境),抵庆远府(今宜山县),转往西北,经河池州(今河池县)、南丹州(今南丹县),于崇祯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出广西。在三里城停留五十天,遍游韦龟岩、独山岩、小独山、青狮岩、白崖堡岩洞、琴水岩、佛子岭等名胜;在庆远府停留二十三天,遍游会仙山诸洞、龙隐岩、九龙洞、三门岩、观岩,登多灵山。经河池州游狮子洞、北山。

   据《黔游日记一》,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三月二十七出广西,进入贵州下司,往北经独山州(今独山县)、都匀府(今都匀市)、麻哈州(今麻江县)、平越卫(今福清县);转西经新天卫(今贵定县)、龙里卫(今龙里县)、贵阳府(今贵阳市),然后绕道广顺州游白云山,过平坝卫(今平坝县),再西经安顺府(今安顺市)、镇宁州(今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索岭守御所(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四月二十四日抵北盘江东侧的永宁。沿途主要游览的名胜有:杨宝山、古佛洞、白云山、双明洞、白水河等,白水河瀑布即今黄果树瀑布,为我国最大的瀑布。

   据《黔游日记二》,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过盘江桥,往西经安南卫(今晴隆县)、新兴所(今普安县)和普安州(今盘县特区),五月初九到达贵州最后一站亦字孔驿。沿途主要游览了北盘江上的铁索桥、晴隆威山的三明洞、普安的观音洞、盘县特区的碧云洞和丹霞山;还考察了南北盘江的源流。

   《滇游日记一》为徐霞客由黔入滇之后最初八十七天的游记,于清顺治二年(1645)的变乱之中毁于火。这一段游踪,可从《游记》其他部分透露的信息作大致的概括:崇祯十一年五月初十日由滇南胜境关入云南,过平夷卫(今富源县)、交水(今曲靖市西平镇),然后往南沿南盘江以船行为主,抵曲靖府、越州卫(今曲靖市越州)和陆凉州(今陆良县),沿途沐石堡温泉,游览陆凉西部的石门(今乃古石林)胜景,再经嵩明州(今嵩明县)南部的杨林,抵云南省城(今昆明市)。在昆明游太华山,写《游太华山记》和《滇中花木记》;然后从滇池东岸往南,经呈贡、晋宁、江川等州县,至通海县有秀山,再南达临安府(今建水县),考察泸江源。七月十五日在石屏;八月初一日游颜洞,写《游颜洞记》。继续往东到阿迷州(今开远市),转北经弥勒州达广西府(今泸西县),途中写《随笔二则》。为了体例的整齐,现在一般将上述四篇文章作为《滇游日记一》。

   据《滇游日记二》,崇祯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徐霞客在广西府(今泸西县),考察南盘江;然后往东北经师宗州(今师宗县)、罗平州(今罗平县),到贵州的黄草坝(今贵州兴义市);八月二十九日复人云南。

   据《滇游日记三》,崇祯九月初一日,徐霞客从云南东界今富源县的笔冲起程,途经亦左县(今曲靖市西平镇)、寻甸府(今寻甸县)、嵩明州(今嵩明县),二十九日达昆明东北郊的三家村。这次横穿滇东,为了尽量不与原来走过的路重复,多取间道小径或人迹罕至的山区,沿途洗沐了石堡温泉,游览了东山寺、宗镜寺、法界寺、翠峰山寺。还考察了车湖、嘉丽泽等高原湖泊及滇池主要水源--盘龙江源,写成《盘江考》。

   据《滇游日记四》,崇祯十一年十月初一日,徐霞客第二次来到昆明,结交了唐大来、吴方生、阮仁吾、唐玄鹤、张调治、张石夫、周恭先、金公趾、马云客、阮玉湾、阮穆声等一批滇中名士。在昆明,环游滇池一周。从南郊南坝乘船,横渡滇池,到安江上岸,绕经晋宁、昆阳、安宁等州,取道草海湖堤,从西郊夏家窑和土堆回城,沿途游览的主要景点有:白鱼口、天女城、金沙寺、石将军、牛恋石、龙王堂、石城、安宁温泉、曹溪寺、进耳寺、棋盘山等;滇池之外还游览了西北郊的筇竹寺、海源寺上洞和中洞、妙高寺、沙朗天生桥、富民河上洞等。十一月十一日抵达武定府(今武定县),此后缺十九天的日记。季梦良整理游记时曾询问当日随徐霞客同行的仆人,得知徐霞客曾在武定留憩数日,遍阅武定诸名胜。后至元谋县,登雷应山,见活佛,为作碑记,穷金沙江。然后出官庄,经大姚县、姚安府、姚州而达鸡足山。

   据《滇游日记五》,因同行的顾行病弱,徐霞客十二月初在元谋县官庄茶房滞留数天,初六启程,往西经大舌甸、水井屯、仓屯桥等村到大姚县;再往南经龙冈卫到姚安府;再往西南经弥兴、普溯、云南驿到洱海卫(今祥云县);转往北经宾阱的宾居、州城附近及牛井,二十二日到达鸡足山。途中在大姚游妙峰山德云寺,作《宿妙峰山》,诗云:\\"路织千山积翠连,穷边欲尽到天边\\";在姚安游览活佛寺、清莲庵;在祥云游览水目山、清华洞、九鼎山;并登鸡足山绝顶观日出。除夕夜,住在万山深处的僧房,凭窗看熠熠星光下朝山进香者彻夜荧然不绝的火光,徐霞客感叹:\\"此一'宵胜人间千百宵!\\"

   据《滇游日记六》,崇祯十二年正月,徐霞客遍游鸡足山上诸胜景,考察山形地貌,搜寻清泉、悬瀑、陡崖、奇树、静室,了解诸寺渊源,抄录碑刻,寻访遗迹。还记载了正月十五观灯、人工喷泉、架桥渡水等活动以及僧侣们的日常生活情形。正月二十二日应木增的邀请离开鸡足山赴丽江。途经中所屯、北衙、西邑、松桧、辛屯、冯密等地,从南往北,穿过鹤庆府,沿途游览腰龙洞、鸡鸣寺等名胜;再往北经七和,过邱塘关,二十五日抵达丽江府,二十九日在解脱林受到木增的隆重迎接。

   据《滇游日记七》,崇祯十二年二月最初的十天,徐霞客受到木增的盛情款待,他为木增整理编校文稿,为其《山中逸趣集》写跋,并辅导木增儿子的学习。二月十一日离开丽江南下,经鹤庆,游青玄洞及鹤庆的龙潭群;再往西经汝南哨、山塍塘,十四日抵剑川州,遍游金华山上的土主庙、天王石、玉皇阁、三清阁、玉虚亭、崖门诸胜;十八日抵浪穹县(今洱源县),游茈碧湖、九台温泉及佛光寨,直至月终。

   据《滇游日记八》,崇祯十二年三月初,徐霞客到浪穹县南部的凤羽坝子停留七日,登鸟吊山,游清源洞,欣赏白族的种种风俗人情。初九离开浪穹,往南经邓川州(今洱源县南部)赴大理府,沿途游览欣赏普陀崆温泉、邓川西湖、油鱼洞、蝴蝶泉、\\"十里香\\"奇树、古佛洞、清碧溪及大理石等等;三月二十日离开大理,过下关,往西经漾濞街、永平县,途中攀登苍山西坡的石门,登宝台山,考察澜沧江铁索桥及炉塘的红铜矿;二十八日抵平坡,进入永昌府(今保山市)。

   据《滇游日记九》,崇祯十二年四月初十,徐霞客离开永昌府西行,途经怒江、高黎贡山、龙川江桥,十三日抵腾越州城;后来经顺江、固栋、南香甸、界头、瓦滇、曲石等游腾越北境。腾冲是徐霞客一生游历最西的地方。

   据《滇游日记十》,崇祯十二年五月,徐霞客主要游览腾冲南境,途经绮罗、团山、杨广哨、半个山等地,最南至马鹿塘一带,游览范围达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境。十九日离开腾越州东返,六月份都在滇西重镇永昌,遍游附近胜景。在整个《游记》中,有关永昌的记载最多。据《滇游日记十一》,崇祯十二年七月,徐霞客游历了一般人很难涉足的永昌西北境,经虎坡、大寨、松坡、蛮边、北冲、清水关等处,游览了水帘洞瀑布,并登上高黎贡山东坡的石城。二十九日离开永昌南行。关于永昌,除了《游记》之外,还有《永昌志略》和《近滕诸彝说略》等专文。

   据《滇游日记十二》,崇祯十二年八月初一日,徐霞客从小猎彝起行,往东南经枯柯新街、右甸(今昌宁县)、锡铅、顺宁府(今凤庆县)、鹿塘达云州(今云县),再回顺宁府,往北过澜沧江和黑惠江进入蒙化府(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转东过龙庆关到迷渡(今弥渡县),再往东转北,经过洱海卫(今祥云县)、荞甸、宾川州,于二十二日回鸡足山。

   据《滇游日记十三》,崇祯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至九月十四日,徐霞客在鸡足山一边治病,一边搜集资料,考察地形,并继续游览水帘洞瀑布、山脊灵泉、崖半洞穴等地;九月十五日以后,受木增邀请,修撰《鸡山志》。现存日记至九月十四日止;《鸡山志》留存至今的只有《鸡山志目》和《鸡山志略》一、二。另有《丽江纪略》、《法王缘起》和《溯江纪源》(又名《江源考》),当写于此时或稍后。徐霞客在鸡足山赠妙行诗两首的原件现存云南省博物馆,是徐霞客流传至今的惟一手迹。崇祯十三年正月,徐霞客已\\"两足俱废\\"、心力交瘁,木增派人护送他东归。

向最伟大的驴友-徐霞客致敬!











琴瑟无端hallelujah


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3)至48岁(1633)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一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一。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9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历史角落的一滴尘埃


去过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等名山胜地。并写下游记17篇。

PS :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星三克油24


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大丈夫当朝游碧海而暮宿苍梧”的旅行大志。徐霞客的旅游生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8岁以前的纪游准备阶段。重点放在研读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并凭兴趣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没有留下游记。

第二阶段为28岁(1615)至48岁(1635)的纪游前段,历时20年,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诸名山。但游记仅写了二卷,约占全书的十分之二,其中含“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第三阶段为51岁(1636)至54岁(1639)为纪游后段,历时4年,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写下了8卷游记。

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24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3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4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大部分景点还是存在的,由于时代的轮换和地质地貌的变换,具体的还是需要考量


瓜子爷的世界


我们熟知的徐霞客,是一个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游遍祖国大江南北,走过天下名山大川,徐霞客不畏旅途艰险,出游三十余年,最著名的景点有,祖国的地理文化遗产,游览太湖、泰山等地,游览了浙、闽、黄山和北方的嵩山、五台、华山、恒山名山。游览了浙江、江苏、湖广、云贵等江南大山巨川,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6个省、市、自治区。四川成都天台山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特色享誉中外,在繁花似锦的四月初,徐霞客进入了天台山,留下了《徐霞客游记》中的第一篇文章。游览天台山后,徐霞客又来到了雁荡山(当时称雁宕山),参观了灵峰、灵岩、大龙湫瀑布等,并冒险寻找雁湖。徐霞客游览了家门口附近的扬州、南京等地,还参观了瘦西湖。徐霞客在参观了白岳山(今齐云山)后,来到了黄山。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此后,徐霞客来到了福建省,开始了武夷山之行。





老师141795542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同时,也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明朝万历三十六年,时年22岁的著名“驴友”徐霞客正式出门远游,开始了他“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的旅程。今日,让我们背上背包,跟着徐霞客的脚步,看看当年的他都游历了哪些名山大川吧!

徐霞客(1587-1641)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江苏江阴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驴友,一介布衣,足迹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将观察所得按日记述,经后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

万历

四十一年

(1613年)

在繁花似锦的四月初,徐霞客进入了天台山 ,留下了《徐霞客游记》中的第一篇文章。

游览天台山后,徐霞客又来到了雁荡山 (当时称雁宕山),参观了灵峰、灵岩、大龙湫瀑布等,并冒险寻找雁湖。

徐霞客游览了家门口附近的扬州、南京等地,还参观了瘦西湖,你去过这里吗?

万历

四十二年

(1614年)

万历

四十四年

(1616年)

徐霞客在参观了白岳山 (今齐云山)后,来到了黄山 。

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此后,徐霞客来到了福建省,开始了武夷山之行。

万历

四十五年

(1617年)

这一年徐霞客进行的主要是短线游,如善卷洞和张公洞。而现代的景点,增添了灯光效果,看起来是否更绚丽呢?

万历

四十六年

(1618年)

八九月份,徐霞客与亲友一起,溯长江而上,游览了庐山 。此后,他再一次游览了黄山,路线与第一次大同小异。

徐霞客在这一年五月启程,继续在邻近省份进行短线游。旅游的景点包括浙江省内的江郎山,福建省的九鲤湖和石竹山。

泰昌

元年

(1620年)

这一年徐霞客走了不少5A级景区。首先,他循运河北上,随后西行,进入河南,访问了两座5A级景区:少林寺和嵩山。

随后,他又游览了龙门石窟。此后,徐霞客继续西游,来到了西岳华山。与登上华山后被吓哭的韩愈不同,徐霞客足足遍游了华山的五峰。

天启

三年

(1623年)

天启

四年

(1629年)

1625年,徐霞客母亲去世,悲痛的徐霞客也暂时停止了自己的出游。1628年在守孝三年期满后,徐霞客再次踏上征程。他游览了福建金斗山和玉华洞,随后来到广东罗浮山。

崇祯

二年

(1629年)

这一年,徐霞客由运河北上,游览了盘山、崆峒山、碣石山等景区。

他和叔祖在七月启程,再一次游览福建。此次游览的景区包括浮盖山、桃源洞等等,此外还进行了一次漂流活动。

崇祯

三年

(1630年)

他和族兄一起,在农历三月启程,再次游览了天台山和雁荡山,随后与名士黄道周一起泛舟太湖。

崇祯

五年

(1632年)

崇祯

六年

(1633年)

这一年夏天,徐霞客再一次北上京师,并游览了山西五台山景区,遍游东南西北四台。

八月份,他离开五台山赶赴恒山,并参观了悬空寺和庙群。

崇祯

九年

(1636年)

年届五十的徐霞客感到老病将至,开始了那次悲壮的“万里遐征”。十月开始,他遍历江西、湖南,沿途游览了西塘、龟峰、龙虎山、会仙峰、武功山等名胜,随后继续征途。

离开湖南,徐霞客又进入广西。在考察了灵渠后,他游览了现在仍是热门景点的桂林以及阳朔。

在桂林,他游览的景区包括象鼻山、叠彩山、七星岩、伏波山、尧山等。

崇祯

十年

(1637年)

徐霞客开始了云贵之旅,参观了白水河瀑布,也就是现在的黄果树瀑布。

一路上,他经过的主要景区包括观音洞、碧云洞、丹霞山、石林、昆明西山、溶洞群、棋盘山、水目山、九鼎山、鸡足山、丽江、妙峰山等。

崇祯

十一年

(1638年)

崇祯

十二年

(1639年)

徐霞客继续在西南边境游览,所参观过的景区包括金华山、普陀崆温泉、蝴蝶泉、澜沧江铁索桥周边景区、四洞沟风景区等。

崇祯十三年正月,徐霞客已“两足俱废”、心力交瘁,随后东归,在一年后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