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喝酒能緩解疲勞,有科學依據嗎?

曹政情


先來回答你的提問,講一講喝酒能緩解疲勞的科學依據

有人說喝酒緩解疲勞是因為酒精可以擴血管,活血化瘀,這樣的說法更多的是我們普通大眾的認知,但我們可以想一想疲勞是什麼?是血管緊張?是肝鬱氣滯?是跌打損傷?都不是。應該說疲勞是精神層面上的一種主觀體驗,所以真正緩解的不是身體的某個具體部位或軀體症狀,而是人的精神。

酒精是精神活性物質,與我們熟識的多巴胺(DA)、5-羥色胺(5-HT)等都有明顯的相互作用。比如酒精可以直接或間接的增加腦內DA的釋放,多巴胺的增加會讓人產生興奮、愉悅、滿足等情緒,產生明顯的犒賞機制。酒精也能易化5-HT3受體,並因此增加中腦邊緣系統中多巴胺的釋放,最終因DA的增多,增加飲酒者的興奮、愉快和滿足感受,同時也就緩解了疲勞這一主觀體驗。

我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尤其當今社會許多場合飲酒是陌生人熟識、交際甚至商務洽談的開始,同時很多人覺得飲酒能緩解緊張,有助於社會交往,將飲酒當做社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飲酒的危害您瞭解嗎?國人幾千年的酒文化不假,但古人的平均壽命你瞭解過嗎?讓你照著古人的平均壽命活,你會甘心嗎?

飲酒對於健康的影響

去年的《柳葉刀》雜誌上的發佈了一項多中心、大樣本,樣本量涉及全球不同地區60萬人的國際研究報告,報告中明確指出了飲酒與人的壽命的關係,結果很明確的指明瞭隨著飲酒量的增長,我們的壽命也會隨之減少。

比如上圖標明瞭男性和女性在每週分別飲酒量100-200g/周,200-350g/周,大於天350g/周時對於壽命的影響。從上圖我們不難看出,每週飲酒量超過350g全因死亡風險會直線上升,約等於減少5年壽命。即使每週飲酒200-350g也會減少2年壽命,就算是一週的飲酒量在100-200g,也會對壽命有明顯的減少。

今年年初,北京大學一篇研究我國人群飲酒與健康的關係的論文同樣發表於《柳葉刀》雜誌,北京大學的研究表明:飲酒者與不飲酒者之間比較,日均飲酒量增加40g,平均收縮壓要增加4.3mmHg,腦卒中發生的風險會上升35%。甚至根據本研究結果,北京大學提出了大膽的假設:如果男性飲酒者都戒酒,那麼可以由此預防8%的缺血性腦卒中以及16%的出血性腦卒中。

總結一下

由於酒精是精神活性物質的特性,飲酒確實能得到愉悅感和滿足感,通過酒精的犒賞機制,讓人忘記疲勞,但對於健康的危害卻大到讓我們望而卻步,所以,雖然喝酒可能是一件讓人感到興奮的事情,但是戒酒是一個有家庭有責任感的男人應該的選擇。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關於戒酒或者酒精戒斷綜合徵之類的問題,可以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我留言,能夠幫助到一個有責任感的戒酒者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為了家人,早點戒酒吧。


我說精神


適當的飲酒的確有解乏的效果,因為白酒可以擴張血管,白酒裡含有非常豐富的氨基酸和蛋白質成份,能與體內乳酸發生化學反應,加快乳酸新陳代謝,此外喝酒短期內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加心肌收縮能力,所以喝酒乏的科學依據就在這裡。不過建議食用糧食釀造的純糧食酒,此類酒度數往往比較低,主要成份為乙醇、糖、有機酸、氨基酸和多肽、維生素和核酸等營養物質。勾兌酒可能起不到解乏的效果。勾兌酒度數往往比較高,裡面包含了醇類、揮發酸類等,基本不含有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

所以適量飲酒不僅可以緩解焦慮和解乏,還兼具助消化和促進血液循環以及有效預防心血管病的作用。過量的飲酒對人體是有很大危害的,不僅容易損傷人體的器官,有研究表明過度飲酒還會完成人體睡眠質量下降30%以上,還容易致癌。所以凡事講究個度,吃什麼都不能過多,適量就好。





蘭朵媽


我來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工作一天下來,感覺真的很疲憊的時候,一進到家門,老婆早已把飯菜做好。 坐下來看著可口的飯菜,真的很想喝倆口,即便平常不怎麼喝酒。酒足飯飽後,暈乎乎的,身體也很乏累!很快就能入睡,可是第二天醒來依然覺著全身乏累。

其實我總結了一下,在酒精的作用下,雖然身體比較疲憊,但是精神比較亢奮,會讓你有用總錯覺,身體沒那麼累了,所以會覺著是酒精在解乏,帶著酒精入睡呢,身體會比較放鬆,不會去想東想西,很快能夠入睡,但是我們真的得到充足的休息了嗎?比如肝臟,是不是還在為解酒而工作!那麼其他相關器官呢?所以我覺著,喝酒解乏只是表面現象,真正的反倒是會給身體帶來負擔!

以上只是我個人淺見,謝謝大家!



文遠Vlog


因為喝酒會醉 會讓睡眠質量不好的人 達到深度睡眠 睡眠質量好了 你的身體就會比平時 更加充滿活力 但是不提倡這種 因為酒還是有些傷身體的 喝多了 早上也會頭疼噁心 建議合理規劃個人習慣 一起三餐 營養均衡 多運動 不要老在家裡待著 適當拓展自己喜歡的運動 如 跑步 健身 滑板 騎車


為生活獨自漂泊


適量的喝酒是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從而有緩解疲勞的作用。

不過無論是什麼酒,都會含有酒精,喝了之後都會傷害身體,所以不建議用飲酒老放鬆自己,如果想要得到放鬆,還有其他的方式可選,例如運動、旅行、或者是購物等等,只要自己喜歡又能轉換心情的話,都可以!


醫護有約


酒可以活血化淤的!至於現在的酒行不就不知道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abc0002ed081cf70bf2\

皖K小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2c5d5000536455d50d000\

北美的傑森


運動前不要喝酒,因為酒精會使你的運動技巧和判斷力變得遲鈍,酒精可降低力量、速度、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


一次大量的飲酒更會導致反應、平衡和協調能力的降低,即使在中等量飲酒的第二天,這些運動能力仍不能完全恢復。
但是,很少有人能知道,如果運動後少量喝點酒,還能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國外醫學研究報告提出,適當飲酒可使動脈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有益於患輕微高血壓及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而適量葡萄酒更能提升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及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防止心臟病發作。
運動後喝點酒能夠緩解疲勞,因為運動後產生大量乳酸,導致人體酸鹼不平衡,而喝酒能夠使血管擴張,加快乳酸代謝。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後喝酒要遵循“適時”“適度”“適量”的原則。“適時”就是不能停止運動馬上飲酒,尤其是飲大量的啤酒,因為這樣會加重心臟、腎臟的負擔,損害健康,應該選擇在進食時;“適度”就是運動後飲酒度數應是低度酒,如葡萄酒、黃酒、啤酒等,而我國傳統的釀酒如紹興酒、糯米酒也是自古流傳的滋養補品;“適量”就是酒量要適當,一般白酒每次不宜超過50毫升,啤酒不超過300毫升。 另外,喝酒時選擇理想的佐菜既可飽口福,又可補充運動後營養物質的缺失,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


晨順msier


雖然我不喝酒,但是我有一個朋友愛喝酒,我特地問了一下他的感受,然後又查找了一些資料,簡單的做了一個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根據我的這位朋友所說,每次工作應酬陪客戶喝酒,在喝多之後是很不舒服的,但是如果是自己閒下來喝點酒或者和朋友一起吃飯配點小酒,喝完是很放鬆和開心的。

根據我的印象,凡是見到他喝完酒的時候,他整個人心情是很好的。

可見,喝酒對“緩解疲勞”還是有一定作用。

但是!千萬不要被這種表象所迷惑,因為在我查完資料後發現酒精並不能真的通過舒緩肌肉和心血管來緩解疲勞,酒精只會麻醉人的神經,從而產生放鬆的感覺。所謂“借酒消愁“也就是這個原因了!

那麼,喝酒對身體沒有其他益處嗎?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這個說法大致起源於 1991 年。

在研究中,科學家們把心血管疾病發生率以及它導致的死亡率與喝酒的量對比,發現“適量飲酒”的人群中兩者都比完全不喝酒的人群要低。當然,喝酒比較多的人群中,這兩者又升高了。

但是!心血管疾病並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

“適量飲酒”會不會對於其他的健康因素也有影響呢?

研究證實,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是每天喝 25 克酒精這個“適量”,也會導致多種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 82%,食道癌增加 39%,喉癌增加 43%,乳腺癌增加 25%,原發性高血壓增加 43%,肝硬化增加 1.9 倍,慢性胰腺炎增加 34%。其他的結腸癌、直腸癌、肝癌也有小幅增加。如果飲酒更多的話,那麼這些疾病的風險就大大增加。

由此可見:

第一,飲酒對健康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應僅考慮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第二,飲酒對癌症風險的影響是隻要喝了,就會增加。

所以!我要去勸勸我的朋友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希望大家儘量少喝酒~要想緩解疲勞,完全可以睡覺前泡個澡,或者多多健身鍛鍊、做做瑜伽,身心都能得到舒展哦~


醫露


可以。但不能喝太多。適當運動:下班較早的,可以在吃飯之前先運動一會,運動的方式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選擇,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慢跑,游泳,健身等等,運動量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節。水具有舒緩心境的效用,游泳時可以盡情地舒展身心,對於消除疲勞非常有益。澳大利亞人在忙了一天之後,很可能正在泳池裡盡情地游泳,以消除疲勞、健身和洗澡。游泳之後,他們會舒舒服服地躺在長椅子上,慢慢地品嚐鮮甜的果汁。運動時可以充分放鬆自己的心情,把一切都拋在鬧後面。運動結束回家衝一個熱水澡,可以有效緩解大腦勞累,趕走一天的工作和學習帶來的疲勞。,還能起到緩解疲勞的作用。 國外醫學研究報告提出,適當飲酒可使動脈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有益於患輕微高血壓及血液循環不良的患者,而適量葡萄酒更能提升有利的高密度脂蛋白及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防止心臟病發作。運動後喝點酒能夠緩解疲勞,因為運動後產生大量乳酸,導致人體酸鹼不平衡,而喝酒能夠使血管擴張,加快乳酸代謝。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後喝酒要遵循“適時”“適度”“適量”的原則。“適時”就是不能停止運動馬上飲酒,尤其是飲大量的啤酒,因為這樣會加重心臟、腎臟的負擔,損害健康,應該選擇在進食時;“適度”就是運動後飲酒度數應是低度酒,如葡萄酒、黃酒、啤酒等,而我國傳統的釀酒如紹興酒、糯米酒也是自古流傳的滋養補品;“適量”就是酒量要適當,一般白酒每次不宜超過50毫升,啤酒不超過300毫升。 另外,喝酒時選擇理想的佐菜既可飽口福,又可補充運動後營養物質的缺失,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 採納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