賒店老酒有多老?看看窖池就知道

酒祖儀狄放逐至神泉鎮,開啟了“賒酒”的傳奇;劉秀賒旗起義,御筆親封“賒店鎮”;李世民聞酒香而下馬,欽賜金匾“皇封御酒”;酒仙社集齊十家老店齊心協力建設窖群,規範賒酒生產,保證賒酒品質……賒店老酒源於夏、興於漢、盛於元,繁榮於明清。

千年的時光,歷史的傳承,如今的賒店老酒繼承如此豐富的文化資產,始終不忘初心,堅持古法釀酒結合現代工藝,釀一瓶好酒。而賒店釀好酒的秘訣之一就藏在傳承了數百年的元明清古窖池裡。

賒店老酒有多老?看看窖池就知道

俗話說千年老窖萬年糟,窖池還是老的好。

為什麼是老的窖池好呢?

因為老窖池(濃香型)的窖泥微生物豐富,酶系複雜,馴化成熟,適宜環境,釀的酒質量穩定,品質優良。而新窖池微生物富集有限,新泥味重,釀的酒,大多香味不協調,某些成分偏高或偏低,口感較差。

那麼賒店老酒的窖池有多老呢?

據《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第二冊》中“田敏徵賦雜稅條”記載:當時南陽縣“酒課鈔七十二錠四貫百文”,“全府工業以小手工業為主……以絲織、釀酒業較為繁盛。”“裕州,酒課鈔三十三錠六百文。案方城酒課宋已重視,黃石山仙翁觀碑:今宛屬酒課以方城賒旗鎮著名。”由此可知,賒店酒業明代時已成為當地官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

賒店老酒有多老?看看窖池就知道

因《府志》為明嘉靖年間校注,那麼賒店酒業的輝煌應在嘉靖之前,文中又提到賒旗鎮當時隸屬於方城,而“方城酒課宋已重視”,以此推斷,賒店老酒在宋朝也是有一定規模的。

而釀酒的規模,關鍵在於窖池,若沒有足夠規模的窖池,是釀不出大量好酒從而成為當地官府的主要財政收入的。以此推斷,賒店老酒的窖池可以上溯到宋元時期

那麼大家為何只知元青花不知宋朝的賒店美酒呢?

那是因為元朝的時候青花瓷才大量使用,成為士大夫階層爭相追捧的瓷器。賒店元青花產品是當代賒店人挖掘了古窖歷史和青花瓷文化後相結合,為今日打造的美酒佳釀。

好的窖池關鍵還在於傳承。賒店老酒宋朝已被重視,元朝時因青花瓷揚名,明朝時賒酒上交的稅收已成為地方重要財政收入,而清朝時更是達到了新的全盛期。

據興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刻立於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之《創建春秋樓碑記》記載,僅當時為創建春秋樓捐資的山陝二省商人所開之酒館就有二十六家之多,尚不包括外省及本地商人所開設的酒館。

各大酒館藉此盛勢,紛紛兼併整合,擴大規模,遂形成了後期的十大酒館,併成立了酒業行會——“酒仙社”。

現懸掛於山陝會館大拜殿正中的“浩然正氣”巨匾即為“酒仙社”所獻,匾下鐫錄著十大酒館之名,其中尤以永祿美酒館最大,由原天祿館擴建而成,位於馬神廟街路西(現賒店老酒集團所在地),佔地更達6000餘平方米,在當時寸金寸土的賒店鬧市區,佔地竟如此之多,足見其時酒館規模之大。

據清《南陽府志》、《南陽縣誌》及後期的《南陽稅務志》記載:當時對賒店徵收的酒課(酒類專賣稅)達三十課以上,而鄰縣僅徵收三課以下,足見其時賒店酒業之盛。

賒店老酒有多老?看看窖池就知道

民國到共和國,賒店老酒元明清老窖池越發濃香,現在承擔著賒店老酒母窖的職能。就是將不斷增多的酒糟移植到新建的6400個窖池裡面去,讓更多的酒窖傳承歷史的芳香。2012年,賒店老酒獨特的釀造工藝被公佈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

賒店老酒的窖池老,每一口窖池都有數年的傳承,每一捧酒糟都見證著歷史厚重,最終成就了今日的賒香柔美,這就是賒店老酒窖池的秘密所在。(供稿:賒店老酒;編髮:趙偉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