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如果趙國不換趙括,廉頗將軍能守得住嗎?

幸福善享會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決定天下歸屬的一次關鍵決戰。這場戰爭,既讓白起背上了“殺神”的罵名,也 讓趙括蒙受了“紙上談兵”的不白之冤,更讓人感到無限遺憾的是,如果趙國如果當初堅持用廉頗為將 ,是否就能擊敗秦軍呢?

一、長平之戰的背景

公元前263年,秦國進攻韓國,韓國請和,並獻出了上黨地區全部17城給秦國。而上黨軍民卻不願意投 降秦國,守將馮亭甚至直接給趙國寫信,表示願意將上黨獻給趙國。 趙孝成王一時陷入了兩難的境地,要上黨吧,肯定會得罪了秦國,給秦國以出兵伐趙的口實,而趙國此 時沒有實力擊敗秦國。而如果不要上黨,那麼太行山天險將都被秦國所據。

如果是這樣,秦軍一旦突破 太行山任何山口,就可以在河北平原上橫行無忌,直抵趙國都城邯鄲。而趙國如果控制上黨,就等於在 山西地區有了重要的補給基地,也為抵禦秦國提供了緩衝地帶。 因此,經過反覆商量,趙孝成王決定接收上黨地區。


二、長平之戰的經過 接收上黨,就等於跟秦國宣戰

秦昭襄王派兵進攻上黨。趙孝成王派廉頗率軍進抵長平,準備抵禦秦軍進攻。公元前260年,秦將王齕進攻長平,廉頗迎敵,卻屢次敗北。於是,經驗豐富的廉頗,此時選擇了避而不戰,堅守不出,耗光秦軍的銳氣。 秦軍幾次挑戰,廉頗不為所動。

秦昭襄王也耗不起,於是他聽從丞相范雎的“反間計”,在趙國散佈謠言說:秦國最害怕的,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趙孝成王於是走馬換將,用趙括換掉了廉頗。最後,趙括主動率軍出擊,而秦昭襄王則暗地裡將秦國主將換成了白起。結果,白起紮好口袋,等趙括往埋伏裡鑽。在被圍46天后,趙括在突圍中被殺,手下40萬人被秦軍坑殺。


三、長平之戰為何是趙國必敗的戰役

從歷史記載來看,是趙孝成王對秦昭襄王散步的謠言信以為真,馬上用趙括更換了廉頗,才導致長平之戰的失敗,如果繼續用廉頗堅守,或許能擊敗秦軍,可事實上,並非如此。趙國之敗,敗在國力,敗在軍力,趙孝成王臨陣換帥,實屬迫不得已。

01 從後勤補給上看,秦國佔盡優勢

雖然從地圖上看,趙國都城邯鄲距離長平戰場的距離更近些。可是,從補給效率上看,卻是秦國佔盡優勢。從秦國關中地區,到長平戰場運糧,只需要走渭水,直達函谷關,然後經水路直到孟州一代的黃河渡口。從這些渡口到長平,多為平原丘陵,運輸十分方便。

而反觀趙國,從邯鄲往長平運糧,無水路可走,只能走陸路,還要經過險峻的太行山區,運輸成本極高。因此,即便兩軍不直接交鋒,就那麼耗著,趙國本來就國力弱小,根本無法跟秦國耗下去。

更何況,就這麼經年累月的耗下去,青壯年勞力無法回鄉務農,還要張嘴吃飯,趙國的農業生產也要大受影響。因此,這就註定了廉頗的堅守戰術,不可能長久。即便沒有趙括,趙孝成王也會讓廉頗速戰速決。



02 從國際關係上看,趙國孤立無援

長平之戰開始後,趙孝成王馬上派人向周邊的齊國、燕國、楚國、魏國求援。這本來是一條退敵妙計,比廉頗的堅守不出還管用。可是,戰國末期的六國,已經智商集體下線了,他們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竟然還在各懷鬼胎、內鬥不斷。

楚國、魏國都在觀望,等到兩邊都精疲力盡之時,好趁火打劫。而齊國一直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燕國則乾脆一口拒絕了趙國的求援。就這樣,東方六國,除了韓國已經被打殘,其餘各國均對趙國見死不救。趙孝成王只能與秦國死磕了。

因此,與其等到前線的糧食吃完,士兵們不戰自潰,還不如換上一支生力軍,打一打試一試,有人說,為何不用廉頗擔任攻擊任務呢?答案是,經過戰爭初期幾場敗北,趙孝成王已經不再信任廉頗了。

而即便還是廉頗領軍,他也難逃失敗的命運。所以,說趙括“紙上談兵”其實也是冤枉了他,讓他率軍出擊,其實是趙孝成王的軍令。


深夜聊齋


本人對長平之戰有點小研究,也想發表一下,說的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以評論一下,不過語言要文明。

第一,秦趙長平之戰發生起因,當時秦韓剛打完一仗,韓國失敗,割讓韓國上黨給秦國,而韓國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於是轉而投降趙國,將韓國壓力轉於趙國,於是秦趙之間發生長平之戰。

第二,長平之戰開始,廉頗率領趙軍和秦軍剛開始交鋒,初戰不利,廉頗考慮到秦軍勞師襲遠,決定堅守不出,準備和秦軍打持久戰,意圖拖死秦軍。雙方相持三年,秦趙兩國消耗巨大,雖然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經濟軍事農業都得到加強,趙國經過變法,軍事實力得到提高,但是秦國是傾全國之兵進攻,趙國是舉全國之力扛秦,然而秦國有良好的地理基礎,相對於趙國情況好一些。對此,秦王想速戰速決,而廉頗一直堅守不出,為此,秦王利用離間計讓趙王換下廉頗。

第三,趙國和秦國對峙三年,無論經濟農業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特別是趙國男丁基本都上前線,趙國三年土地沒有任何收成,在向鄰國齊國借糧時,因為趙國在合縱連橫政策下,和齊國翻過臉,所以糧食沒借到。趙王也想速戰速決這場戰爭,最終決定換下廉頗。趙括上任之後,奉趙王之命和秦軍決戰,秦軍也悄悄換上白起,白起誘敵深入,切斷趙軍後路、糧道,趙軍被困,如果當時趙括知道白起指揮秦軍,有可能不會如此大意。被困後,趙括組織發起十三次突圍,一次比一次猛烈,在突圍到最後一道秦軍屏障時,趙括被亂箭射殺,群龍無首,趙軍無鬥志,最終趙軍被困四十六天,四十萬趙軍投降。白起認為四十萬趙軍每天消耗糧食巨甚,如果放回,又是縱虎歸山,況且廉頗還活著,於是決定坑殺四十萬趙軍。

第四,從以上可以看出,當時趙國基本上到了最後關頭,全國糧食快耗光了,趙王根據全國形勢來看,想速戰速決,秦國也是。即使不換下廉頗,也就是能把秦國拖走,但要打敗秦軍的可能性並不大,最後結果或許是秦國撤軍,趙國被拖垮。但是秦國有巴蜀之地,關中富饒,而且,秦國是四處征戰,戰場都是在秦國外圍,本國經濟農業基本不受影響,一旦撤軍,經濟農業很快就會提升上來。後期,秦國會捲土重來。長平之戰雖然秦軍勝利,但也是慘勝,折損兵力近乎一半。

第五,趙括也不只是只會紙上談兵,其母曾說過,趙奢打仗勝利歸來,都將大王賞賜的東西分給將士,但趙括打勝仗歸來卻從來不這麼做。從這可以看出趙括也打過仗,也是有一定經驗,只是碰上了白起。(趙括純屬個人見解)

以上只是個人見解,大家有如有意見可以提出來共同討論討論。


若繁星


第一個問題,廉頗很厲害?

廉頗不厲害,戰國四大名將裡廉頗最差。

長平之戰前期,廉頗指揮的趙軍面對秦軍幾乎是全線潰敗。廉頗的對手是誰?白起?不對,是白起手下的三大將軍之一,王齕。廉頗面對王齕指揮的秦軍,連丟兩座堡壘,損將數人,兵數萬。廉頗防守是最優解?沒錯,但廉頗並非主動防守,而是被迫退守,他正面戰根本打不過,只能守。

第二個問題,廉頗的戰略有用嗎?

然後看一看雙方陷入僵持之後的局面,廉頗以為可以靠拖把秦軍拖垮,可結果呢?昭王下了血本,不惜讓全郡的人爵升一級,也要把糧草供上,最後的結果就是,秦國的糧草供應完全沒有問題,廉頗拖死秦軍的計劃徹底落空。

從另一個角度說,趙軍根本不刪守,歷史上的趙國從來都是進攻進攻進攻,有數次滅國危機,趙國最後也是外交加反攻撐過去,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強化的也是趙國的騎兵機動力量,換句話說,趙國的兵從來都只擅長進攻,廉頗讓他們守,這是廉頗的本事,但趙軍不擅長。

而秦軍呢?秦軍的攻城是非常強的,白起破魏拔幾十城,破楚克楚國國都,秦軍是野戰,攻城,守城全能的優秀兵種。事實上,秦軍擅長攻城的優勢在長平之戰前期也表現的淋漓盡致,廉頗野戰打不過秦軍,就利用堡壘守衛,結果幾座堡壘全被秦軍打下來,廉頗被迫退入太行一帶,集中兵力防守。

第三個問題,趙軍還有能力防守嗎?

沒有了,趙國糧草已經吃緊了。

趙軍45萬,秦軍50萬,需要消耗的糧草是一個極大的數目。趙國作為一個北方國家,農耕並不發達,支持約40萬大軍(前期攻防戰中傷亡數萬人)堅守三年已經接近一國的極限,糧草供應十分困難。從後來白起以五千兵就能斷趙軍糧道可以看出,趙軍的糧道已經極其脆弱。而秦國呢?關中一帶大平原,土地肥沃糧食豐富,巴蜀天府之國,物產豐富,還有秦國從韓魏手裡奪來的礦產和糧產都十分豐富的土地,加上秦昭王發動一郡百姓運糧,秦國的糧草供應幾乎不成問題。

整個局勢從廉頗希望的拖死秦國,變成了秦國幾乎拖死趙國。以上帝視角來看,趙國必須求戰,打了,還有一線生機,不打,輸定了。

三個問題結束,其實以上帝視角,或是趙國視角來看,趙國換下廉頗,主動出擊,已成定局。秦軍這一招反間,與其說是陰謀,不如說是陽謀。這一招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讓趙王還在思考換誰時,堅定了換趙括的念頭。

事實上,趙括在開戰初期,確實嚐到了一點甜頭,丹河沿線的秦軍幾乎被他全數吞下,一路追擊時秦軍也丟下了幾萬具屍體。然而,趙括沒想到的是白起的胃口太大太大,他想的是一次性把趙國所剩的軍隊全都吃幹抹淨,然後一舉滅掉趙國。其實如果是常規攻防,秦軍一樣能打贏趙國,只是不可能像長平之戰這樣,取得這麼大的戰果。

其實我一直抱有的結論就是,長平之戰,趙國必輸,不論哪種情況發生,我看不到趙國的一絲贏面。


Passer-by103040443


許多自以為是的二把刀都振振有詞地說,趙括打了敗仗,一怪廉頗防禦太久,三年都幹不倒秦軍,大量消耗國力。二怪趙國貧弱,沒有上億兵員,滿山黃金和遍地的糧草。三怪白起太狠,沒有給一頭豬仔成長為巨象的機會。他們唯一不責怪趙括,原因很簡單:大家是同類項。嘴炮萬語加千言,胸中草包無一策。四十萬人啊,都死了,這個責任可扛不起!有個大學文憑就想當區域經理,待遇要好,但企業搞不好可不能怨我,我不敢擔當,更不願負責。



分析秦趙的長平對峙雙方將領之功過,其實從不起眼的幾個記載中就能判斷出來。雙方開戰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到後來戰爭的天平會逐漸向哪一方傾斜呢?古代打仗,沒有大炮飛機,武器也沒有很明顯的優劣,靠的就是人力和勇氣。而對峙中的進攻一方的人力消耗是遠遠大於防守一方的。王齕與廉頗之間不是野戰,是陣地戰,無法迂迴,不能偷襲,當時的地理情況也使秦軍的騎兵優勢完全無法體現出來,只好一條命一條命往裡填,一斤米一斤米往下耗。



誰先著急了,誰希望儘快擺脫這種境況,不是一些人認為的嚴重缺糧的趙國,而是秦國。這就矛盾了,按道理,這樣僵持下去,秦國應該高興啊,把趙國耗得山窮水盡,窮途末路,多好的事!但秦王不同意,范雎不同意,白起不同意,難道這三個傢伙是秦奸,想叛國?



於是,三個秦奸勾連一氣,決定使用反間計,讓廉頗這個笨蛋出局,換個英明神武的趙括。讓這個未來的戰神,白起的終結者在戰火中粹練成鋼,將來好滅了秦國。

實在編不下去了。最後問大家些問題,如果你認真分析,立刻會判斷出,如果趙國不換將,戰爭的走向。

問,秦王使白起為主將後,為什麼嚴令,“敢洩武安君白起為將者,斬”?


饞嘴肥貓鏟史官


看了大多數人都說守不住,這裡發表下不同意見!

趙國如果執意堅守,應該能守住。

如果趙軍堅守不出,那麼秦軍就必須打攻堅戰。那麼秦軍之前打過攻堅戰嗎?答案是打過。這裡我們看看秦國前兩年攻打韓國的戰況。

韓國的地形像一個葫蘆,上下兩頭大,中間小。為此,秦國制定了一個“半韓”的實施方案。秦國“半韓”戰略為:猛攻韓國中部狹窄處的各要塞,最後攻佔中部的陘城和野王城,將韓國分割成都城新鄭所轄區域和上黨郡兩塊土地,這樣一來上黨郡自然就成為韓國國都新鄭統治不到的一塊飛地,然後再迫使韓國將上黨郡這塊大蛋糕拱手送上,秦國就能佔領一半韓國的領土。

韓國人清楚陘城對上黨的重要性,丟失陘城恐怕上黨也將不保。因此韓軍在陘城戰區佈置了足足五萬兵力,以陘城為中心,加上方圓數十里之內的壘城要塞,依託險山惡水組成了一個鋼鐵般的防禦體系。

武安君白起在絕對優勢的兵力下,耗時一年,秦軍經過多次浴血奮戰,以慘痛的代價攻克了陘城防禦體系。而韓軍也非常悲壯,以“城在人在,城丟人亡”的堅強意志,全體殉職,被斬首五萬。經過連續三年苦戰,秦軍終於將韓國一分為二,將上黨郡徹底變成了一塊飛地。當然這塊飛地最後被趙國撿了便宜。

對六國中最弱的韓國,秦軍由白起統帥尚且打得如此艱苦,倘若秦國繼續強攻趙國防線,最後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啊!

再來看長平之戰。從國力和軍力對比來說,都是秦強趙弱,但是從地形來說,卻對防守方有利。

廉頗在戰前構築了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上圖黑色細線),由裨將趙茄鎮守,以光狼城為中心,背靠丹水。防線南部是新修築的長城壁壘,抵禦從太行徑方向前來的秦軍。防線東部,是空倉嶺上的高平關,抵禦從”3白徑“方向前來的秦軍。由於高平關比較狹小,只能容納不到一萬軍士,因此又在高平關背後修築了兩座鄣城,作為高平關人力物力的補充。

第二道防線,由廉頗親自坐鎮,以長平大營為中心,面對丹水,北部是連接北上黨的紐帶百里石長城,南部則有兩座最高山峰韓王山和大糧山。韓王山上建立了瞭望臺,主將廉頗在這裡發號施令。大糧山則是趙軍屯梁的所在,糧草輜重皆囤積在此。這兩座山嶺高陡峭,各有數萬人把守,就是十倍的兵力也休想攻克。

第三道防線就是百里石長城(途中紅色細線)。

開戰不久,秦軍王齕主力以優勢兵力攻克了第一道防線,趙茄被流矢擊中陣亡。第一道防線被突破,完全在廉頗的預料之中,只不過秦軍來的比預期更兇猛,趙茄陣亡更是有些意外,第一道防線也丟失得過快了。


廉頗利用丹河天險,以及大糧山和韓王山的地利,將王齕的秦軍阻擋在丹河以西。

秦軍雖然攻克了趙軍第一道防線,攻佔了趙國丹河以西全部陣地,但是傷亡居然比趙軍還多,接下來面對丹河以東廉頗的第二道防線,秦軍的情況並不樂觀。

到趙括接替廉頗時,秦趙已經在丹水兩岸對峙兩年多,長平已然打成了持久戰。由於雙方各幾十萬大軍不能離開上黨郡,而這些大軍每日必須消耗大量軍糧和物資。這造成國內農業生產滯後,商業萎靡,百姓苦不堪言,每個家庭幾乎都有丈夫或者兒子在軍中,社會問題層出不窮。趙國農業根基不如秦國,趙國北方五原郡、九原郡、雲中郡、雁門郡、代郡面積佔趙國一半,卻沒有農耕,不能提供糧食。平日這些地方還要從中原各地調糧,因此趙國不得不從他國高價購入糧食,趙國國庫空虛,趙孝成王苦不堪言。但是秦國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秦國為了往前線運量,居然召集了百萬青壯疏通渠道,可見此時的秦國真的是在舉全國之力,志在必得。

有人說,如果秦趙兩軍再在丹河兩岸耗上三年,秦國會被耗窮,趙國會被耗垮。但是對趙國來說,堅守是唯一出路,耗久了,國家會垮掉,但是放棄堅守主動出戰,肯定是沒有取勝的機會的。趙國撐不住,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趙國高層對此戰的戰略意義認識不足。秦趙長平死磕,兩強決雌雄,本質上就是爭國運。說國力不支,從另一個方面也是為意志不堅決找藉口。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打仗哪有不消耗物資糧食的,一味只想著過舒坦日子,而不能在關鍵時刻勒緊股腰帶,這就是意志的失敗。

所以我認為,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王室意志崩潰,情急之下希望速戰速決,換上了主戰派將領,換下了防守派老將。反過來說,如果不換趙括,堅持防守,舉國支持前線戰事,任憑武安君白起本事再大,也只能望洋興嘆了!

最後囉嗦幾句,看到很多人為趙括鳴不平,本人實在不同意。作為主帥,看不清秦強趙弱的現實,一到前線就冒然出擊,看到秦軍敗退卻不想一想為什麼秦軍打了兩三年了,為什麼從沒敗退過,自己一出馬他們就敗了?秦趙長平之戰,秦軍固然是慘勝,但重創秦軍並不是因為趙括指揮高明,而是因為趙軍英勇善戰。可惜趙軍幾十萬英雄男兒沒能死在戰場上,窩囊,悽慘,這是誰之過?


步步小贏


大家都知道,在公元前262年的時候,秦國和趙國為了爭奪韓國上黨這個地方,發動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

最終這場戰爭以秦國戰損二十萬大軍慘勝,並坑殺了四十萬趙國降卒而結束,這一仗也給秦國未來的秦始皇統一天下帶來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很多人看來,趙國之所以會在長平之戰中敗給秦國,其主要原因是趙國國君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了年老穩重的廉頗!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首先我們知道,在的古代戰爭中,糧草無疑是至關重要的一樣東西,而在長平之戰中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趙國軍隊兵種就多騎兵,在上黨這一個丘陵地帶守城作戰本就不利,在正面戰場上也一直處於劣勢,再加上齊國等諸侯國已經拒絕借糧。所以在和秦國死磕到底的時候,趙國根本不可能繼續使用廉頗的堅守方案!

更何況跟據史料記載,在長平之戰後期,秦軍因為擁有關中和漢中兩大糧倉,雖然戰事吃緊但卻比趙國糧食供應已經開始告急的情況好很多。

所以在成唐看來,其實秦國的這個反間計與其說是陰謀倒不如說是陽謀,因為趙國相比於秦國,趙國更加渴望速戰速決,因為趙國的國內局勢相比於秦國更加嚴峻,趙國也更加拖不起!

再加這一切還有其他諸侯國的虎視眈眈,而秦、趙兩國自然也不想為他人做嫁衣,所以速戰速決早已成了雙方的共同意願,趙國臨陣換將也就成了必然的事了!

當然有人會問了,為什麼最終趙國會選擇一個,在我們來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去頂替一個用兵老道的廉頗呢,這其中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要知道當時趙國可是有著李牧、樂毅、田單這些名將,為什麼秦趙兩國卻都偏偏都選中了年輕的小將趙括呢?

首先在長平之戰的時候,李牧雖然能征善戰,但卻剛被趙括推薦上任不久,名聲不顯;樂毅雖然戰果輝煌卻已經年老無法出征,況且也早已歸隱;而田單身為一個齊國人,又剛剛到趙國不就,雖然得到了趙國國君的禮遇和重視,但是忠心不明也難以服眾。

所以自幼隨父出征,又立過不少戰功,對兵法有著獨到見解,在軍中又頗具威望的趙括無疑成了最佳人選!

在秦國方面,秦軍也深知作為名將之後的趙括的巨大的軍事潛力和恐怖的軍事才華,而為了儘早除掉趙括,扼殺這個可能會阻擋秦國未來霸業的種子,所以對於趙國任命趙括為帥這件事,也是一邊大力支持一邊暗中佈局應對趙括的計謀!

畢竟如果趙括真的只是個紙上談兵的書呆子的話,那麼秦國就完全沒必要密調武安君白起,就光憑那個至少能和廉頗五五開的王紇就完全足夠了!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在真正的歷史上,廉頗其實是一個貪圖富貴,飛揚跋扈卻又富有心計的人,想當初趙武靈王親手提拔了廉頗,趙奢,樂毅三人!但是在趙武靈王被餓死後,趙奢、樂毅因此被迫離開了趙國,只有廉頗轉身就投靠公子成和李兌。

在李兌死後,趙奢回到了趙國,而自詡趙國第一武將的廉頗因為忌憚趙奢的能力所以只是讓趙奢做個收稅的小吏,後來在樂毅伐齊的時候,廉頗帶兵攻打齊國,卻被擋在了麥丘城外。在這時候趙奢被推薦接替廉頗攻打麥丘,然而廉頗卻對趙奢百般刁難,最後逼得趙奢立軍令狀一個月拿下麥丘,最後還是趙括獻奇謀這才拿下了麥丘城。


歷史的刀鋒


廉頗(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戰國末期趙國名將,驍勇善戰,功勳卓著,封信平君,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

廉頗在攻打燕、齊、魏等弱小國家時,可謂是戰功赫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廉頗自己也說:“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廉頗的功勞可謂不小,如公元前283年,廉頗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威鎮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被封為上卿(上卿為當時最高的官階)。公元前278年,廉頗又率軍攻打齊國,破其一軍。公元前276年,再次伐齊,攻陷九城。次年攻魏,陷防陵(今河南安陽南二十里)、安陽城(今河南安陽縣西南四十三里)。

公元前251年,廉頗率軍攻燕,大破燕兵,拜官相國,受封為信平君。可以說面對這幾個弱小的國家,廉頗率軍征戰,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而那時最強大的國家秦國正在著力南下,秦軍主力正在巴蜀進攻楚國,無暇他及,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恰恰利用了當時的有利形勢“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最終迫使秦王交還和氏璧,試想,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尚且能夠如此,更何況是一員大將呢?而且,當時的趙國與秦國以外的周圍國家相比尚屬強大,所以廉頗打了一些勝仗,可以說不足為奇。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亦記載,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於穴中,將勇者勝。”趙王於是令趙奢率軍,救韓國。後“趙奢縱兵擊秦師,秦師大敗,解閼與而還。”同樣是“道遠險狹”,在趙奢看來是勝利的條件,而在廉頗看來卻是不能出兵的理由。在強大的秦軍面前,畏懼不前的廉頗和有勇有謀的趙奢對比是多麼鮮明呀!

秦將白起使反間計,使趙孝成王撤換了戰爭經驗豐富的趙國名將廉頗,而啟用了善於“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的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在長平一帶雙方擺開了決戰的架勢。趙括一到長平,就改變了廉頗原定的戰略,反守為攻,主動攻擊。白起裝著敗退,誘趙軍深入,爾後斷趙軍退路,將趙軍分割包圍,然後吃掉。趙軍被圍46天,糧絕無援,奮力突圍,傷亡很大,沒有成功,趙括本人也中箭身亡。趙軍40多萬人被俘,被秦軍全部坑殺在長平一帶。屍骨遍野,頭顱成山,血流成河,成為古今中外戰爭史上最為殘酷的殺害戰俘的一次戰役。

趙軍損失40萬將士看似敗了,但當時都城邯鄲可能被圍、國家可能滅亡的危險卻消除了。長平之戰後,秦國不僅沒能乘勝滅掉趙國,反而數次被其餘五國痛擊,甚至一度被攻入咸陽郊區,20多年之後才恢復元氣。   

戰爭畢竟不只是戰場上武器的較量,而是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綜合實力的較量。如果不換將趙括,廉頗將軍也守不住秦軍的進攻!

但是,如果六國如果能利用長平之戰的戰果齊心協力,乘勝追擊,秦國全面潰敗並非不可能。這樣的機會在長平之戰以前有很多次,但長平之戰卻是最後一次,六國喪失了最後一次自救的機會。長平之戰的結果讓趙國和其餘東方五國又苟延殘喘了幾十年。由此不難看出,長平之戰,秦國非但沒有達到戰略目的反而元氣大傷,秦國並非完勝,趙國並非完敗。


書房記


談到長平之戰,我們就會認為趙括幼稚,趙王昏庸,深深為廉頗感到惋惜,歷史上對這次失敗基本歸罪於趙王的臨陣換將,啟用了只會紙上談兵趙括。趙王換將,也是無奈之舉。否則區區離間計,就能迷惑趙國高層?

首先,來分析一下長平之戰的原因和意義

長平之戰的起因實際上是秦軍在完成強國路線之後,開始吞併六國的第一步。當時的山東六國要麼國力過於衰弱,要麼因為國內政治事件自我消耗。根據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國力強盛的趙國成為了秦國的第一塊絆腳石。基本上可以說,只要幹掉趙國,秦國逐步蠶食六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交戰雙方的實力對比:

兵力:秦軍60W;趙軍45萬

將領:白起、王齕;廉頗、趙括

戰爭初期趙軍據險不出,避其鋒芒。廉頗和大家的想法是大量的消耗秦軍的國力,要知道60W大軍的開銷是相當巨大的,秦國的補給又長,困難可想而知。待到秦軍後勤出現了短缺,國內已經支付無力,秦軍銳氣自然受挫,說不定也來點兵變就更好了。到時候自己盡出其精銳部隊,可以一舉操翻秦軍。廉頗等待這個機會竟然等了三年。

這個想法固然不錯。但是仔細分析,其實漏洞不少:

  • 趙國國力不濟

秦趙長平之戰,猶如現代的美蘇軍備競賽;趙國的國力根本支撐不起曠日持久的長平軍備競賽。當然,秦國也被拖的疲敝至極。《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為了應急,秦王連全郡封爵的辦法都用上了這也說明到了戰爭後期,秦國的後勤已經透支到了極限。趙國之綜合國力要劣於秦國,秦國都這麼狼狽,那趙國更是可想而知,這可以從側方面說明了趙王為什麼要速戰速決,趙國當時基本上可以說是人間煉獄了。

  • 趙國高層決策失誤

趙國高層對戰爭發展已經做出了進行決戰的指示。反間計僅僅是一個藉口,一個換將的藉口,趙王應該是明白國家的處境,必須要和秦國速戰速決。再加上廉頗數戰數敗會給趙國高層造成錯覺,趙孝成王甚至認為廉頗堅壁不出是膽怯的表現,這時候換將已是必然選擇。趙括不笨,必需要和秦軍決戰,這是他出徵的任務。決戰是一賭自己的命運和秦國的命運。

  • 戰和不定,外交失敗

按理說,此次趙軍對秦軍的長平之戰,乃是其他六國的前哨戰,應該積極在外交上加以斡旋,爭取其他諸國的支持,讓他們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在物資上支援長平前線的趙軍,然後可派一支聯軍有生力量只取咸陽,讓秦軍自顧不暇。到最後不僅沒有援軍,周邊的燕國,魏國,也都虎視眈眈望著趙國。防備他們的趁虛而入,可以說趙國敗在與秦國單打獨鬥上。

由以上幾點可得出長平之戰換不換將的結果都是一樣的,不純在守不守得住的問題,只有秦國肯不肯打,付出多大代價來打。趙王不換將,最可能的結局是秦國哄騙趙王以割讓上黨為代價再撤兵。因為秦國最開始並沒打算把長平之戰打成國運決戰,也沒打算用白起,只是想威脅趙國拿回上黨。


萌大奶愛歐派


就戰役層面講,廉頗堅守,秦軍也無可奈何,秦軍或者說白起的優勢是利用騎兵分割,進而殲滅,可參照庫圖佐夫vs拿破崙,拿破崙也是擅長先用騎兵分割進而圍殲,但面對庫圖佐夫的堅守最終退兵。所以最終結果也是秦退兵。\n如果上升到兩國戰爭層面,拼的是國力,肯定是秦強。但有一點,就是秦趙當時的本意,無論是素昭襄王還是趙孝成王還未想到要提前拼國力,只要雙方都被拖住了,所以如果不換廉頗,估計秦軍不久就會退兵。


往來是客


守不住

上黨之戰,是趙國陷入了韓國的設計之中,廉頗被動應戰,前期節節失利,後立即轉為防禦,並死死地拖住秦軍,以爭取撤退時間,山區機動不便,一旦被秦軍咬住尾巴。

秦國由於其特殊的生產製度,以及秦國作戰特點,秦國不善久戰,這是公認的事實(別跟我說王翦那六十萬,鄭國渠還沒修,秦國還是靠天吃飯)有人說趙國補給困難,但秦國更困難。

再說將領,對於廉頗,估計所有人只知道將相之交,或者舍人的一句話,可長平之戰後,燕國入侵,又是這個老將帶著一群老弱病殘將燕國打了回去,一身戎馬,雖然功績上不及白起,可能力上也不會遜色與他,對於秦國最頭疼的就是遇見這種有豐富作戰經驗,且頭腦冷靜的武將。畢竟在那個時代,攻堅永遠是個大命題。

再說作戰計劃,廉頗的想法就是一個字,拖,以有限的兵力抗住秦國的鋒芒,以空間換時間,對於上黨這片土地,廉頗力求爭取,可趙括一到,又是增兵,又是進攻。

秦國或許在用反間計之時,就想退兵,但開弓無回頭之箭,損失了這沒多的戰略資源,秦國必須要完成他的戰略目標,基於此,秦久攻不下,選擇用反間計,讓趙國派遣本國少壯派將軍領兵,又起用白起,目的就是一口吃掉讓秦國頭疼了幾代的,趙國軍隊。

那是四十萬大軍,是趙武靈王打下趙國這偌大家業保障,是趙國的立國之本,不是豬狗,能給秦國軍隊帶來這麼大的損失,也是側面證明了趙國軍隊之強,廉頗知道這時趙國的家底,丟不得,趙括呢,只為了自己的大戰功,和主上的無腦命令,以及對於小利的貪戀……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趙國自此之後人見人欺,秦國不出十年就恢復了元氣,我真不懂,一個早已蓋棺定論事實,謠言一起,就馬上洗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