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長平之戰,趙國有樂毅、田單、李牧、廉頗,為何派趙括,而趙括為何選擇主動出擊?

D-wish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樂毅田單這兩個對頭後來都跑到趙國,但是趙國根本不敢用他們。田單是外國人不說,趙國為了得到田單,大大小小送了齊國五十七座城池,而田單到了趙國僅僅為趙國攻下燕國三座小城,不得不讓趙王懷疑他的實力,他雖然用火牛陣助齊國復國,但是當時樂毅已經溜了,棋無對手,田單的實力就不得不讓人懷疑了。


至於樂毅,首先當時他身體已經出現問題了,無法支撐他領兵作戰,其次樂毅到趙國後和燕國依舊眉來眼去,心不純,趙王自然不敢把如此重要的戰爭交給他。

李牧很強,但是那是以後的事,長平之戰時他還是個在趙國北方和遊牧部族打游擊的小軍官,不配指揮這場仗。

所以當時長平之戰也就只有廉頗和趙括二人可用。

那麼為什麼趙王放著老成持重的廉頗不用,卻要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呢?

反間計是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趙國拖不下去了,如果按照廉頗的打法繼續下去,撐不下去的一定是趙國。


趙國擁有非常繁榮的畜牧業、手工業、商業,但是農業水平實在不行。趙國的大部分國土不是山地就是草原,能種地的河北、河南、山東部分又和魏、齊、燕三國接壤,大小戰爭連綿不斷,以趙國的農業水平是扛不住40多萬趙軍和秦軍一直對峙的。

在秦國還沒用反間計的時候趙王就多次派人責令廉頗主動出擊,但是廉頗紋絲不動,此時趙王就已經有換掉廉頗的念頭,正好秦國支了一招反間計,趙王不論信不信都要藉此換了廉頗。

而且守仁君認為趙王根本就沒信秦國的反間計,因為儘管廉頗被換了,但是他還是趙國主帥,而且在長平之戰過後不久還率兵大敗燕國,包圍燕都三個月。

然後就到了趙括吹牛逼時間了,趙王問他能行嗎?他說白起來了我不行,但是王齕沒問題。而且他是要準備主動進攻的,正好應了趙王的心思,於是趙王不顧藺相如和趙括老媽的反對就讓趙括上陣了。


趙括能不能打過王齕真不知道,但是他肯定打不過白起,因為秦國為了確保勝利也偷摸換帥了,白起悄悄成了秦軍主帥,而且還嚴禁走漏消息。毫不知情的趙括意氣風發的帶著四十萬趙軍走向了地獄。


守仁讀仁


樂毅、田單不能託付重兵

長平之戰,趙國出動大軍30萬,加上隨上黨太守投降的15萬韓國軍民,總兵力45萬人,誰掌握了軍權,就等於掌握了趙國的命運。

樂毅雖然受到新燕王猜忌而入趙被封為望諸君,但燕國上下當時已經悔悟,多次派人請其返回,雖然樂毅拒絕了,但為了燕趙結盟長期兼任燕國客卿。

田單幾乎以一己之力就挽救齊國覆亡之危,能力絕對是有的,但他是趙國給齊國割地換來的國相,心中始終考慮的還是齊國利益,趙國主力大軍當然不能託付給這類外人。

李牧資歷太淺,名聲不顯

李牧雖然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有著崇高的威望。但長平大戰(公元前260年)爆發時他還名聲不顯,最多隻是趙國北部邊疆的一員邊將,又沒有如趙奢一般聲震列國的父親。

他雖然生卒年不詳,但臨死前即(公元前229年),他仍然能夠帶兵禦敵、縱馬持刀,可見當時他的年齡不會太大,在與廉頗這樣的百戰老將比較時,自然敗北。

廉頗老成持重,因讒言被換

廉頗在長平大戰初期曾經是趙國主帥,可惜太過剛直,侍奉上任趙王赴澠池會時,曾經和趙王約定“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此等一心為國之人,非大胸懷不能包容,不幸的是趙孝成王不似其父有胸懷,對於這種忠君但更忠心於國的良將,終究心有芥蒂。

同時,廉頗雖然是戰國良將,但能力方面有偏科,善攻不善守,加上趙軍實力稍遜於秦軍,在交戰初期連遭敗績,重要據點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軍攻佔,還損失了多名將校。本來,廉頗準備以逸待勞,待機出擊,可惜趙國君臣不能理解這種穩守持重的戰略。

以趙孝成王為首的一幫人,高居邯鄲廟堂,不知戰場險惡。他們看不到秦軍日漸乏力的攻勢,只看到廉頗首戰失利的報告,只看到45萬大軍每天都耗費數以萬計的錢糧。再加上秦國派人攜帶千金到趙國施行反間計,並散佈流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最終,趙國臨戰換將,鑄成大錯。

趙括身負盛名,又久居邯鄲

趙括雖然年紀輕輕,但畢竟是“官二代”。其父趙奢是東方六國將領中,獨戰秦軍並獲得大勝的第一人,用兵如神,聲名顯赫。按照當時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傳統思維,良將的兒子一定也是良將,趙奢能夠戰勝秦軍,那他的兒子一定也能。

趙括與李牧等人相比的一個大優勢,就是他從小生活在趙國都城邯鄲,一舉一動都在權貴圈子的視野裡。加上他從小就學習兵法,熟讀兵書,論戰談略,即使他的父親趙奢也難不倒他,如此光輝的經歷,一定給趙孝成王等年輕一代貴族留下深刻印象。

長平大戰時,趙孝成王登基將近5年,正處於政權穩固需要吐故納新的時代,但身邊全都是廉頗等前朝老臣,心中一定急需培養自己的新班底。將門虎子、聞名邯鄲的趙括無疑就是這個新班底負責軍事的最佳人選,加上秦國到處散佈謠言,讓趙國民間推崇趙括,與趙孝成王所想不謀而合。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長平之戰,真是經久不衰的話題,這幾個名將確實都曾經在趙國待過,可惜他們都有不能出戰的理由,一個個說吧!

按照順序是:樂毅、田單、李牧、廉頗!

首先是樂毅:

按照《戰國策》記載,樂毅出場與公元前314年,那時候他遊說趙武靈王趙雍,幫助趙國從齊國的統治下解放,燕昭王上臺歸功於趙武靈王 的幫助,到了公元前279年,五國伐齊臨陣換將,覺得有危險的樂毅於是投奔了趙國,其實就是來養老的!

因為這時間跨度真的很大,樂毅出場在公元前314年,我們就算他當時30歲,到了公元前279年就是65歲了,那麼長平之戰時候樂毅該有多少歲?好像是84歲!

我們就算他20歲出場,長平之戰也有74歲了,廉頗老矣善能飯否?樂毅老矣能打仗嗎?

就算他不怕折騰死這吧老骨頭,趙國也沒人有那麼大的心,讓一個80歲的老頭帶兵打仗啊!

(樂毅:我都80多了,你們確定讓我上)

其次是田單:

田單投奔趙國,後發生的事情有據可查只有公元前265年,攻韓燕,和公元264年做趙國相國,做了相國兩年之後,就在也沒有相關記載,而上黨歸屬趙國引發長平之戰是在公元前262年,按照沒有記錄而言,當時田單應該已經回到了齊國,因為田單最後還是在齊國去世的。

(田單:我回家了,來不了)

再說手這李牧吧:

當時的李牧還是小字輩,估計就一個大頭兵而已,還沒什麼出彩的戰績,也談不上地位,這樣的人在趙國一抓一大把,那麼他如何能脫穎而出,挽救趙國?李牧當時名聲估計連趙括都不如,誰敢讓他上?

(李牧:讓我上,等我出名了再說吧)

至於廉頗:

剛剛被換將,然後又被換上嗎?朝令夕改,這個仗還怎麼打?

好了,以上所有人都有充足的不能上場,也不在場的證明!

於是趙括出現,成了最後的領兵大將,原因也很簡單,他爹趙奢很厲害,而他其實也很厲害。可惜那時候馬服君趙奢已經死了,幫不了兒子!

(趙奢:可惜了,那時候要找我需要燒紙)

最後回到為何趙括主動出擊這個問題上!

按照《史記》記載,一個紙上談兵,就將趙括釘在了恥辱柱上,說是趙括直接造成了趙國的戰敗!於是後世史學家總結說:

“趙之禍不在於受上黨,而在於用趙括”。

這顯然不公平,將所有鍋給一戰戰死的人,有沒有想過其他原因!

長平之戰,與趙國而言,其實是一場難以避免的失敗,唯一區別只是戰敗的程度大小而已!

(你們都不再,只有趙括了)

原因也很簡單!

首先:是趙國對於戰爭的準備並不充分,也沒有想到秦國有這麼大的決心!

引發戰爭的原因是因為趙孝成王貪圖上黨的土地,於是收下了韓國的上黨郡,其實這並不是錯誤,上黨的戰略位置幾乎決定三晉的存亡,如果趙國不受,三晉都危險,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趙國!

但是,受地之後的備戰不充分,就給趙國戰敗埋下了伏筆!

按照綜合國力而論,當時秦國確實是超級大國,而僅看軍事力量。則秦趙相當!

有點後世美蘇爭霸的感覺,趙國就是蘇聯,窮兵黷武,秦國就是美國實力均衡!

實力相當,就會有一種心理上的恐怖平衡出現,這也成了趙國準備不充分的依據,趙國一開始就沒想過拼勁國力打仗,這從他的北地軍團一直沒有馳援長平前線就可以看出!

其次:長平地區的地形,與後勤還有戰鬥方式而言,都不利於趙國。

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秦國是遠離本土勞師遠征,後勤補給處於下風,這個有問題,當時秦國大後方可離上黨不遠,反而是趙國後勤補給情況更差,長平地區周邊三五十公里,都是山嶺、河谷、關隘環繞。

(都是山地丘陵,這補給還有騎兵都不好辦事啊)

不適合大兵團作戰,也給後勤補給帶來困難,由此還引申出了兵種不配合問題!

趙國經過胡服騎射,最厲害的部隊毋庸置疑是騎兵部隊,可是在這樣的戰場中,騎兵如何發揮?

沒有平原都是丘陵,騎兵爬山爬不動啊!

而秦國則不同,他們主力是輕重步兵混合編隊,更適應於這樣的戰場環境!

由此引發的結果就是,廉頗的戰略!

廉頗戰略簡而言之就是固守防禦,這是基於真實戰場情況制定的正確戰略,騎兵無法在這樣的地方發揮,就沒有了突擊優勢,步兵大家半斤對八兩,秦國兵多,如何抗衡?

無奈只能堅守!

可是堅守也有後遺症,那就是堅守需要大量的糧草物資軍械,這些趙國基於準備不足,還有國力問題,都比不上秦國,這個局如何破?

(趙孝成王有他的無奈)

於是無奈的趙國只得求助於各國,才有趙國“請粟於齊而齊不聽”,事情發生!

山東六國,本著兩虎相爭,坐收漁利心態,對這二個超級大國內鬥,他們都是樂見其成!

無奈的趙國只能硬著頭皮主動出擊,而廉頗的戰略,還有一直以來的戰術風格又不適合這樣的戰場,在加上秦國反間計的施行,廉頗被換下,趙括就這樣上了前線!

由此可見,誰都知道,堅守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耗不起,於是只能戰,而且這一戰勢在必行,要不趙國會被拖死!

由此就有了後來的趙括主動出擊!

以上問題回答完了,下面說點對於趙括趙國紙上談兵之人的看法!

與無數歷史定論而言,都說趙括是個傻子一樣的廢物,可在我那裡其實事實並不如此,估計也有很多朋友有這樣的感受!

《史記》上一句紙上談兵,讓趙括千夫所指,被嘲笑千年!

可這並不公平,因為他面對的戰場環境,還有條件,在當時而言,其實是處於絕對劣勢,在這樣的劣勢下面對”殺神“白起。

(白起:我是人屠)

結果換誰都不會好!

但是趙括在這樣環境下也很努力,獲得了極大戰國!

秦軍一樣傷亡慘重!

與雙方動員兵力而論,當時秦國動員了最多約50萬的軍隊,這應該也是秦國動員率的極限數字。真正能戰鬥的大約在45萬左右,還有大量的民夫之類的非戰鬥人員!

而趙國兵力,絕對沒有《史記》上面說的40萬人,極限數字應該在35萬左右,扣除民夫,真正能戰的不會超過30萬人!

趙國打倒後來是幾乎全軍覆沒,除了戰死的,大部分都是被坑殺。那麼秦軍傷亡有多少!

也在25萬人,甚至更多!

這在後來白起的自白中可以看到: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這所有的傷亡,不會是堅守戰時廉頗所造成,而是在趙括主持佔據之後的決死衝鋒中造成!那麼趙括用多少士兵的傷亡換來這樣的戰果?

(我不是廢物)

當是以趙軍戰死15萬人為代價,換來了秦國接近20萬人的傷亡!

《通典》:“其時馬服子與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之。軍大敗,卒20餘萬人降,皆坑之”

以上是史書《通典》中的記載,被坑殺的人數為20萬人,參戰軍力在35萬!

而在長平之戰後,秦國消停了數年之久,也可以看出這一戰對秦國影響也極大!

於絕地反擊時刻,還能在戰鬥中,以少擊多造成敵軍更大損傷!

趙括之敗,不再戰鬥,而在後勤啊!

白馬銀槍在秦軍陣中來回衝殺,身被數十箭,血染徵袍,終於站著死去……

一個忠勇為國的戰將,揹負罵名千年,不是他的錯,是我們不瞭解歷史的錯!

(長平之戰的慘烈只有白骨才能佐證了)


阿斗不傻


長平之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一戰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最為堅實的基礎。

當時的戰國七雄,只剩下一個趙國還能抵抗住秦國,這也是為何長平之戰一爆發,秦國傾全國之力也要耗下去的原因。這也有了長平之戰結局後,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的原因所在。留著,始終是禍患,等趙國恢復再打可能就犧牲更大了。

樂毅、田單、李牧、廉頗這些名將,趙王為何不派?

樂毅

做出的最大貢獻為幫組燕國幾乎滅亡齊國,後來被燕王猜忌,所以就逃亡到趙國,趙國封樂毅更大意義上也只是為了威懾燕國和齊國,白話就是樂毅到趙國是去養老的,考慮樂毅投奔趙國負氣行事的性格、加上他的兒子被封為燕國的君,就怕樂毅三心二意,打著打著就不打了,肯定不敢把重任委託給樂毅,讓他去負責長平之戰。

田單

他的貢獻剛好和樂毅對上,樂毅滅齊,他收復齊國,不過還來也是被齊王猜忌,不得不逃亡到趙國,趙王一看田單也是個大名人啊,趕緊給塊地讓他在趙國養老。在趙王眼裡,田單能夠復國完全是運氣好,沒啥軍事才能,關乎趙國命運的大決戰,不可能派一個外來的不懂軍事的人去打的。

李牧

不派李牧出戰大概是因為李牧被定位在戍邊的守將,拿來堅守邊疆用的,是地方上的將軍,並不是在朝的大元帥,還沒到廉頗這個級別,秦趙之間的大決戰,這麼可能會讓一個邊將來打呢。

廉頗

至於廉頗,長平之戰之所以能夠拖那麼久完全要歸功於廉頗,他主張嚴防死守。他的長平打造的三條防線,堅壁清野,與秦軍僵持,在廉頗被替換掉之前,趙國本有希望贏下這場戰爭的,但是趙王還是選擇派趙括替換掉了廉頗。

為何選擇趙括?又為何非戰不可?

1. 趙括確有才能的

他和他爹(趙國最出名的大將軍)趙奢談論兵法,他爹都說不過他,但是戰爭是實打實打出來的,並不是說出來的,最終的失敗讓趙括有了紙上談兵的笑話;

2. 秦國的離間計

秦國的丞相范雎給趙國權貴送珠寶,讓他們在耳邊說秦軍不怕廉頗就怕趙括,讓趙王產生了替換廉頗的想法;

3. 趙國需要決戰

三年的鏖戰讓趙國已經沒有國力去支撐廉頗的嚴防死守了,這個時候趙王繼續一場與秦國之戰的決戰,必須替換掉廉頗才行。

換掉廉頗,秦國把主將換成了白起,長平大屠殺開始上演。趙王怕是沒有認清形勢,以為這場戰爭哪怕是輸了也只是割讓一些土地,但是白起,亦或是秦王想要的是滅亡六國,統一天下,這一戰必須滅亡趙國儘可能多的有生力量。趙王和秦王之間格局的不同,讓趙王對最終的結果無法預判,當得知秦軍坑殺趙軍四十萬降卒的時候,趙王怕是悔之晚矣。

不務齋


長平之戰發生在持續了250多年的戰國後期,這是一場關乎趙國和秦國國運的戰略級別的大決戰。

在這個關鍵時刻,趙國使用趙括做主將,而沒有使用另外三個資歷更老的名將。

並且,在大會戰後期,趙括選擇了冒險出擊。

這兩件事原因好多,每個人都有個人的一些看法。

下面,本人就談談本人的淺顯理解,希望能拋磚引玉。

為什麼派趙括為主將。

趙括出身於將門之家,將門虎子這個說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好多典型案例。

他的父親叫趙奢,是六國公認的八個名將之一。

可惜的是,在長平之戰發生之前,趙奢已經去世。

因此,趙括自幼就熟讀兵法,還能得到父親手把手的指導。

個人認為,趙括絕對不是紙上談兵那種人。

不然的話,趙孝成王根本就不會考慮,將四十萬大軍,交給這樣一個看似沒什麼閱歷、帶兵打仗能力也需要考驗的年輕人。

為什麼不用廉頗。

實際上,長平之戰前期,趙軍的指揮人其實就是廉頗。

廉頗老成持重,善於防守。

他率軍期間,雖然以防守反擊為主,但秦軍想獲勝很難。

因此,當時的秦王秦昭王就採用了丞相范雎的反間計,派出大量間諜,讓他們攜帶千兩黃金賄賂趙王的一些重臣,並散佈秦兵害怕趙括,但不害怕廉頗的言論。

最終,趙王中計,不顧名相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等人的勸解,選擇了棄用廉頗,改用趙括的決定。

為什麼不用李牧。

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秦國的白起和王翦、趙國的廉頗和李牧。

很明顯,李牧絕對是一位超級名將,並且,不管敵人是誰,他都沒有過敗績!

另外,在率部抵禦北方的匈奴等胡人的燒殺搶掠當中,創造了輝煌。

如,在重創匈奴的最後一次戰鬥當中,創造了步兵打敗騎兵的大兵團戰鬥的成功典型案例。

此戰,李牧率部殺死十多萬匈奴騎兵,讓匈奴人十幾年不敢靠近趙國邊境!

但,因為只有李牧有抗擊匈奴等胡人的能力,趙王不方便讓他千里迢迢的來長平率軍打仗。

為什麼不用樂毅和田單

和趙括這種根正苗紅的小將相比,樂毅和田單雖然資歷更老,但卻是外援,得不到趙王的充分信任。

因而,樂毅和田單雖然能力更強,但卻沒有帶兵的機會。

趙括領命帶兵後,為什麼選擇主動出擊?

個人認為,原因有兩個。

第一,和廉頗相比,趙括更年輕,冒險精神更強。

第二,趙括上任後,秦昭王啟用了更能打的戰神白起,讓原來的主將王齕擔任副將。

最重要的是,白起率部徹底圍住了40萬趙軍,並斷絕了趙軍的糧道,還派騎兵將趙軍分割成兩部分。

就這樣,斷糧四十六天後,發現部下們為了不被餓死居然人吃人,之前的突圍部隊失敗好多次厚,趙括忍無可忍,決定親自帶精銳部隊希望能闖出一片天。

可惜的是,趙括居然死於秦兵的箭雨之下。

而剩下的二十幾萬趙軍不得不投降,並被集體坑殺!

算上之前被打死的,趙軍一共死亡45萬精銳,從而導致趙國元氣大傷,並一蹶不振!

總結。

趙括其實很有能力,趙王用他,而不用李牧、樂毅、田單,棄用廉頗,有一定的道理。

但,趙括的能力還是遠比不上更厲害的白起,因而在長平之戰後期,趙括不得不選擇決死衝鋒,企圖突出重圍。


天問魚


對於題主提到的趙括為什麼是主動攻擊?這不是趙括所決定的主動攻擊。而是當時的形勢迫使趙括必須主動攻擊。道理比較簡單:如果趙軍的糧草供應十分充足,趙軍完全可以堅守不出,因為趙軍的後方就是本國,後勤供給方便:而秦國的軍隊就不一樣了,說句實打實的話就是勞師遠征,後勤供應拉的很長,時間長了肯定是秦軍先扛不住。但是實際上,趙國卻首先崩盤了。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有人說打仗打的就是錢。那麼錢都用來幹什麼了呢,在古代基本都用來買糧草了。這些大頭兵,你不發工資還可以湊和,但是你要是不給吃的那鐵定就是譁變。所以說兩軍對壘,最難的就是糧草的持續性供應。那麼長平之戰的情況怎麼樣呢?

在古代有人統計,評論七個人可以供給一個士兵的糧草,那也就是一個士兵在前線打仗,後勤供給就需要七個人去保證。有人也許會覺得這個有些誇張。但是如果我們這樣去思考,如果一個士兵在1000公里外的地方打仗。同理你從後方收集糧草,然後轉運前方,中間的糧草損耗,還有那轉運中的人自己需要吃的算上,就覺得這個比例還算合理。當時長平之戰的時候,兩軍對壘共計不下40萬人。這幾乎就需要將近300萬人,前方後方在為這場戰爭服務。這放在當時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比例。戰國時代,人口稀疏,秦國共計也就不到500萬人。期中有150多萬戰爭服務。那麼國內的生產其實就屬於半癱瘓狀態,趙國也一樣。

而且長平之戰曠日持久,兩國其實都已經筋疲力盡了,秦王不惜給一個郡的人封爵,來讓他們給前方支援糧草,由此可見秦國已經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但是趙國就是更加慘烈了,簡直就是褲子都快打沒有了。這個時候,趙國上上下下唯一的希望就是。趕緊結束這場戰爭,別在這麼拖著。敗了再說敗了唄,要是老是幾十萬人馬在哪裡拖著,趙王都得出去要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趙軍才選擇了主動出擊而已。


嘉佳小博士


我也來說兩句吧。

長平之戰,趙國以趙括換廉頗,是有其偶然因素,但也有必然因素。


先簡單說幾句背景吧,這是當時的歷史環境,大致說說這個之後,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看下趙國在長平之戰中為啥必然失敗了。

這是長平之戰時,戰國的形勢圖。

可以看到,戰前,秦與韓魏趙三家以及楚國接壤,然而楚為大國。就只能時不時的先揍幾回小國了。

不得不說啊,韓國,不管是什麼地方的韓國都是奇葩啊!

秦國攻打韓國,想出來以上黨郡獻給趙國引起秦趙之戰保全自己的是韓國;

後十幾年,突發奇想,派鄭國去秦國咔咔挖鄭國渠以達到消耗秦國保全自己的還是韓國……

秦國攻打韓國的野王,斷絕了上黨地區與韓國本土的聯繫,所以上黨守馮亭就以上黨獻與趙國,嫁禍趙國,解除韓國暫時有可能的滅國危機。


而且趙國在接受上黨時已經考慮到可能面臨的危險,同時覺得有可能白起會作為秦軍主帥,所以平原君也建議趙王用廉頗為將,並且說廉頗野戰打不過白起,但是防守肯定是沒問題的。所以趙王才撿了這個便宜,也以廉頗為主將前出至長平。


但是趙軍出至長平,有一個大問題,就是地形的問題。

趙國與上黨隔著太行山,上圖是有名的太行八陘示意圖。


這個圖不太清楚,但是是網上搜到最好的地形圖,謝謝這個圖的作者。在這裡就可以看到,從邯鄲到上黨,只能選擇走滏口陘、白陘和羊腸徑。而白陘就算是現存的古道,也是寬僅2米。供給45萬趙軍每日軍需,實屬不易。


背景說完,現在就該聊聊用人的問題了。

比如樂毅、田單倆人是對頭,但是結局都跑到了趙國待著,但是倆人待遇是不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說 田單,

確實《戰國策》說田單到趙國後,一段時間被拜為趙相,這可不是長平之戰前不久的事兒哦,因為田單和趙括的父親趙奢還有對國家常備兵力的討論呢,長平之戰是,趙奢可是已經死了。

當時田單和趙奢在討論時就說一個國家不應該超過三萬的軍隊,而趙奢卻說應該有幾十萬軍隊,並且不客氣的說“君非徒不達於兵也,又不明其時勢。“

說田單想的有些脫離時代了。在戰國末期這麼險惡的時候,尤其是面對強秦,肯定沒戲啊。

所以田單以保有兩城而收復齊地,其實不過是燕國以騎劫代替樂毅為將後,才可能達成的。雖然和長平之戰相比都是換將,但燕國軍隊和秦國軍隊簡直不是一個檔次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另外《史記·田單列傳》的結尾是”襄王封田單,號曰安平君。“ 就完了。這也說明司馬遷認為田單的事蹟也就到這裡了,在趙國的事蹟完全沒有列出來。

所以這也說明了田單即使曾為趙相,但是趙國也不可能用他去指揮45萬大軍

(誰有這個小人書啊?)


再說樂毅,

樂毅確實受迫害之後就跑到了趙國,但是基本上沒幹啥事情,燕王不管是忌憚還是後悔,也有召回樂毅的想法並給樂毅寄書說明,樂毅的回覆中說的是”今我仍義先王之恩,雖身託外國,而心亦不敢出也。“所以他也是在燕趙兩個國家都是作為客卿的,屬於半退休狀態,那就沒法用他為將了。

並且”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慄腹之謀,曰“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舉兵擊趙。“燕趙之間本來就容易互相攻伐,樂毅這個在雙方關係都還可以的人,怎麼可能為趙將並且是統帥趙國全部主力呢?


李牧呢,確實後世對李牧的評價是非常高的,但是有幾點我覺得需要注意一下,一個是我們判定一個人當時的地位是否重要,其實《史記》也是一個標準,就是看這個人有沒有個列傳,而李牧,只是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之中的人,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李牧也只是在廉頗攻樂乘,跑到魏國之後,趙國才啟用趙牧為將進攻燕國,以及之後才作為大將軍抵禦秦國的。雖然有所勝績,但是其實也只是略微延緩了秦滅趙。而長平之戰時,他只不過是”趙邊地之良將“而已。


而廉頗與趙括的選擇,我覺得也有趙王想複製趙奢 ”閼與之戰“勝利的結果。

秦伐韓,軍於閼與。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鬥於穴中,將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在這場戰役前,趙奢說的就是 兩軍相逢勇者勝 的典故。閼與之戰中就是趙軍先堅壁不出,而後縱兵而出,戰勝秦軍了。所以從這個角度說,雖然趙括沒當過大將。但是趙王在秦國離間計之下,覺得趙括紙上談兵聊的也不錯,複製他 爸比 的戰役總可以吧。另外確實以趙國的國力,再堅守下去,維持四十五萬大軍的補給也不容易。耗下去的話,弄不好也被耗死了。而且時間一長,一旦糧道被隔絕,趙軍必亡。這種情況下必須換上能出擊的統帥。



當然結果也是秦國立刻暗中換上武安君白起為將,發全國十五歲以上男人為軍,以25000人為奇兵,遮蔽趙軍後援糧道。展開了世界上最早的合圍戰,這比漢尼拔的小兒科要早好多年,規模也大很多。不過確實不值得驕傲,因為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這是內戰。


就到這裡吧。吃飯去了~


恬然說歷史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回答,第一個是為什麼不派其他人出戰,樂毅、田單、李牧、廉頗確實每一個都是戰國時期的名將,這個班底夠其他諸侯羨慕的了。

先說樂毅,樂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攻下了齊國七十多座城,差一點就讓齊國亡國了,這份能力是可以和白起一爭長短的。但是趙王不會讓樂毅去,原因有三,第一個原因是樂毅的身體不允許,當時樂毅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且正在患重病,根本就沒有辦法帶兵上前線;第二個原因是樂毅還沒有得到趙王的信任,到了趙國不過是為了避禍,且樂毅的兒子還在燕國任職,因此趙王不會放心將軍隊交到他手上;第三個原因是樂毅自己壓根就沒打算淌這趟渾水,他和白起對戰可能會毀了自己一世的英明。



再說田單,田單看一己之力讓齊國復國,靠火牛陣打敗燕軍不假,但是他的對手不是樂毅,因為當時燕王中了田單的反間計,樂毅已經逃到趙國去了。因此田單才能獲勝,如果樂毅還在,田單基本沒有翻盤的機會。田單擅長出奇謀,缺少真正的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的經驗,況且他也是從齊國逃到趙國避難的,做為一個外人,趙王也不會信任他。收留他的原因和收留樂毅是一樣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個高參同時為了震懾諸侯。


第三個人廉頗,廉頗和秦軍交戰勝少負多,讓趙軍失去了銳氣,如果繼續讓廉頗為將的話,秦軍固然無法找到擊敗趙軍的好辦法,但趙國的國力已經耗不起了,堅守不戰的策略無法讓趙國獲得勝利,最後還是必敗無疑,只有進攻才有可能有一線生機,因此趙王決定棄用廉頗。

第四個人李牧,倒不是因為李牧的能力不行,因為李牧當時一直在北方抵禦匈奴,根本就沒有辦法調到前線作戰,秦國能滅趙,匈奴也可以;第二個原因是李牧就算回來也會和廉頗一樣採取堅守不出的策略,因為那是從軍事實際情況出發做出的最好的對策;第三個原因是趙王不信任李牧,就像他不信任廉頗一樣,後來中了反間計殺害李牧就說明趙王從內心裡對李牧十分忌憚並不信任。



派趙括出戰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個原因是趙括主張主動出擊,反對堅守不出等待時機,他有擊敗秦軍的強大決心;第二個原因是趙括領會了趙王的意圖,就是趙國耗不起了,堅守不戰就是死路一條,只有主動出擊才可能有一線生機;第三個原因趙括並不是紙上談兵,要知道他的父親趙奢經常在戰鬥時把他帶在身邊,很多勝利就是得益於趙括的奇謀,因此趙括不缺少經驗;第四個原因是趙王對趙括絕對信任,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原因就是趙括是平原君趙勝極力推薦的,而平原君是擁立趙孝成王繼位的最大助力。



下面說一下為什麼趙括選擇主動出擊,是不是真的如世人所說因為他紙上談兵不懂實際的兵法呢?我看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堅守不戰就是死路一條,因為趙國耗不起了,打消耗戰趙國必敗,秦國強的不是一個兩個白起,強的是商鞅變法之後的強大國力,和誰打都耗得起,補的上,恢復的快,直接點就是國力強,生產關係先進,生產力強。

二、趙王讓他為將就是要主動出擊扭轉局面,趙括是清楚領導的意圖的,他不執行的話只能比廉頗更慘,不是你免去職務的問題,是人頭落地的問題。

三、趙括沒有發現對方換帥,因為最開始秦軍的統帥不是白起,後來趙括髮現是白起後就立刻改變了戰術,採取了刺殺的行動,就是現在常說的斬首行動,就差一點就成功了。

四、年輕人都有夢想有追求,父親趙奢可以說天下無敵,一生都沒有戰敗過一次,做為他的兒子也絕對不能允許失敗和怯懦。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長平之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規模最大的圍殲戰。此戰趙國四十萬軍隊全軍覆沒,秦國統一六國指日可待。

趙國在長平之戰戰敗,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有的怪趙王、有的怪趙括、實際點的就說趙國後勤補給不給力。按理說趙國名將有很多,樂毅、田單、李牧、廉頗。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後期,樂毅已經去世了;田單其實只是齊國的名將,和趙國應該說關係不大;李牧當時在防禦匈奴,而且當時名氣應該不是太大,就算換李牧,他也是會和廉頗一樣堅守不出;廉頗就不用多說了,就是把趙括替換了廉頗。

為何派趙括?

第一:趙國可以說無人可用了,馬服君趙奢那時已經去世了,只能派趙括了。

第二:只有趙括瞭解趙王意圖,因為趙國一直慣用進攻戰,趙括也確實熟讀兵法,趙括在當時真的是不二人選。

第三:趙王其實最信任的真的是趙括,對廉頗還有有點不信任的,事實證明廉頗最後也逃離了趙國。

第四:趙孝成王中了秦王的反間計。

那麼趙括為什麼要選擇主動進攻?

第一:趙王求和不成,和秦王不謀而合,決定來一場對決。

第二:雙方糧食以及後勤補給都存在一定問題,需要速戰速決。

第三:這也是趙國的一貫作戰風格,野戰!一味地堅守有可能自己都把自己拖垮了,而主動出擊還有勝利的希望。

我是小宋談歷史,謝謝關注評論。


貓眼觀史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拼上全部國力展開的對決豪賭,同時也對戰國七雄的滅國兼併態勢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力。

從長平之戰催生的成語“紙上談兵”來看,對於這場使趙國掏空了身子的戰爭,歷來的觀點是趙軍主帥、少壯派將領趙括的莽撞出擊,才鑽了秦國戰神白起的口袋陣,以至於40餘萬趙軍被坑殺殆盡。


本來,在趙括之前廉頗統帥的趙軍,已經在長平一線構築起牢固的壁壘防禦體系。戰局證明,廉頗的戰法雖未能擊敗秦軍,卻也維持住了拉鋸的態勢,以至於無可奈何的秦國用起了反間計,在趙國都城邯鄲到處散播秦軍懼怕趙括、輕視廉頗的流言。

秦國的舉動,表明了秦軍急於決戰心理。然而趙國臨陣換將,撤換防禦型的廉頗,改派進攻型的趙括,也並非完全在於秦國的輿論戰。

逼得趙國不得不傾向於決戰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趙國沒糧了!

趙國地處今日山西一帶,農耕並非趙人擅長。這方面秦國可就太有優勢了,坐擁關中和蜀地兩大平原糧倉的秦國,幾乎從來都不用為糧食發愁。

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採取鼓勵耕戰的國策,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將土地授予自耕農,生產方式的改變極大得激發了秦國老百姓的積極性,耕種和戰爭成為了當時秦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拿糧食、人頭換土地和爵位是秦人最普遍的價值觀。

趙國雖然也在趙武靈王的主導下,通過實行“胡服騎射”改革,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振興,可胡服騎射只是側重於軍事力量層面的提升,缺乏類似商鞅變法鼓勵農耕的經濟模式調整,綜合國力對比自然難以相提並論。

因而,長平之戰拖延的時間一長,趙國立馬就成了最先熬不住的一方,軍糧器械的供應成為了壓在趙國君臣身上的巨大包袱。


要說這長平之戰的起因,論起理來也是趙國不地道。秦國大軍辛辛苦苦浴血奮戰把上黨從韓國手裡剝離開來,只等著把這塊大肥肉吞進肚子裡,沒成想上黨民眾自願歸附趙國,讓趙國白白得了這麼個大便宜。秦國氣不過,才有了接下來的長平之戰。

本來嘛,趙國白拿上黨也沒什麼,戰國本來就是大爭之世,戰爭的目的說白了就是要兼併別國的土地、掠奪別國的人口,只要實力足夠、槍桿子夠硬,該吃吃、該拿拿也沒什麼關係。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的確是很厲害,但胡服騎射後的趙國也不是吃素的啊!況且長平之戰不久前的閼與之戰,也是秦趙兩軍對決,趙國竟然打贏了!因而趙國絕對有底氣從秦國的虎口裡奪食。

然而,閼與之戰的勝利,也在潛意識中誤導了趙國上下對於長平之戰的認識。

閼與地形狹窄,不利於大兵團展開陣型大規模對決,因此作戰模式呈現“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情形,很快就決出了勝負。長平之戰則不同,秦趙兩國幾乎傾盡了全部的力量,形成了打陣地戰、拼消耗的長期對峙局面。


趙國在這方面,暴露出了戰前對長平之戰的估計不足。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長平之戰也並非單純的秦趙兩軍廝殺。

趙國沒有立足於國內農耕經濟的短板,在戰前展開對周邊國家的積極外交,獲取政治、軍事方面的聲援,哪怕是獲得一些糧食方面的供應也好。可見,趙國君臣並未預估到長平之戰的嚴重性。

等到戰役進入到白熱化的膠著狀態,趙國才想起來向齊國借糧。齊國呢,則記恨著前些年趙國參與五國伐齊的仇,不肯借糧給趙國。

國內儲糧消耗殆盡,他國又不肯借糧,趙國無奈之下只得尋求決戰,解開綜合國力消耗殆盡的死局。

廉頗那套築壘固守對峙的辦法,此時在趙國君臣看來顯得十分不合時宜。而青年將領趙括的進攻主張,則符合趙國當下急於決戰的普遍心理。


趙括的軍事理論素養,幾乎是所有人公認優秀的。至於因長平之戰失敗落下的罵名,則應該客觀得區別看待。

與趙括對陣的是秦國戰神白起,換成是別的名將趙軍也不一定能夠扭轉戰局。何況此戰過後,秦軍也是折損過半,不得已休養生息的很多年才緩過勁來重啟攻滅六國的統一之路。更為難得的是,趙括本人是在激烈的突圍戰鬥時,死於秦軍的強弓硬弩之下,他盡到了一個軍事將領應有的本分。

綜合看來,趙國在長平之戰的慘敗,除了戰場上採取冒險的進攻決戰外,根本因素在於趙國缺乏類似秦國獎勵農耕的經濟激勵體系,綜合國力層面難以支撐與秦國的長期對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