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趙王、平原君、廉頗、趙括是怎樣驕傲的輸掉長平之戰的?

韓惜憶


“驕傲”這個詞用的很無語,長平之戰如果真的是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總殺趙軍四十五萬的話,是相當慘烈的,這種結局不是任何一個趙國人願意看到的。趙國輸掉這場戰爭不能單純的說是誰錯了。

我們來看看這場戰爭涉及到的主要人物:

秦國方面: 秦昭襄王 王齕 白起

趙國方面: 趙孝成王 廉頗 趙括

馮亭獻上黨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的野王,並迅速佔領了野王地區,這使得上黨郡與韓國本土隔絕開來,韓桓惠王打算將上黨郡獻給秦國,然而上黨郡的郡守馮亭不願意就這麼把土地獻給秦國。

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將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以達到趙韓聯合起來抗秦的目的。上黨做為戰略重地,對趙國和秦國都意義重大,趙孝成王自然想要得到,平陽君趙豹持反對態度,他認為接受上黨對趙國的好處大於壞處,平原君趙勝主張接受上黨。

其實接不接受上黨對趙國都是一個難題,接受了就要承受秦國的怒火,此時趙國的國力明顯不如秦國如果一戰,勝算不大;不接受上黨,則意味著秦國東進更進了一步,攻打趙國沒有了屏障。

最後趙孝成王還是接受了,讓平原君去接受土地,讓廉頗帶兵在長平駐紮,隨時準備迎接秦國的怒火。

廉頗對戰王齕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王齕攻打上黨,上黨的百姓逃往趙國,隨後,王齕率軍攻打長平,從四月開始到七月,雙方數次開戰,廉頗節節失利,秦軍至少斬殺了一名裨將,俘虜六名尉官,佔領兩個重要據點。

廉頗不得不駐守壁壘,堅守不出,欲拖垮長線作戰的秦軍,此戰略不能不說是當時趙軍能選擇的最有利的作戰計劃,然而拖垮的不是秦軍,而是趙軍。

原本秦軍是長線作戰,持久戰很容易導致後備糧草不足,然而事實是,秦國糧食儲量遠大於趙國,運送又很及時,而趙國糧草供應日益緊張。廉頗的防守只能傷己。

廉頗第一次失利的時候,趙孝成王便考慮和秦國議和,他拒絕了虞卿合縱楚魏的建議,只想快點結束戰爭,將趙國的損失降到最低,於是派人議和,而秦國卻耍了趙國,根本不願意議和,趙國失去了合縱的機會。

趙國既無援兵,又無糧草,只能背水一戰。

趙括對戰白起

秦國派人散步消息說只害怕趙國的趙括領兵。而趙孝成王也惱怒了廉頗的堅壁不戰,於是讓趙括換下了廉頗。

但是趙括畢竟實戰經驗不足,可以說幾乎為零,戰場瞬息萬變,打了個趙括措手不及,況且他對戰的也不再是王齕,而是白起。

白起為趙括量身製作了作戰方案,佯敗而逃,求勝心切的趙括冒險追去,結果被白起一分為二,又派兵截斷了趙國的援軍和糧道,趙軍被圍,趙括數次突圍都沒有成功,最後一次突圍被亂箭射死。趙軍兵敗投降。

白起認為趙軍反覆無常,留著是禍患,又想要徹底震懾趙國,於是坑殺降卒四十萬,只留下弱小的240名士兵回了趙國。

趙括也因此留下了“紙上談兵”的笑話,有點冤枉,換做任何一個將領,想要贏得這場戰爭都很難,可能性不是沒有,但贏面很小,倘使廉頗對戰白起,也不一定會贏,只是不會輸得如此慘烈。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再也無力抗秦,秦國統一六國已是勢不可擋。


尚宮女史


首先,這個問題很傻,不知道驕傲“二字”從何而來。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從長平之戰的背景開始說起。

背景:

戰國末期,以實力而言,七雄中秦國第一,趙國第二。秦國當時有名將王齕,白起,趙國有廉頗、李牧。

前262年,在范雎的主張引導下,秦軍成功佔領了韓國的野王邑(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市),將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繫徹底截斷,成為了一塊隨時都有可能完全失去的飛地。韓桓惠王看見打不贏,命令上黨郡郡守馮亭將向秦軍獻上舉郡17座城池,以圖息兵。但馮亭和百姓都不願意投降秦國,派了使者去趙國,願攜全郡土地與百姓投靠趙國,共擊秦軍。

趙孝成王召集群臣商議此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主戰,白白得到17座城池是好事,更何況秦軍費盡心思得到上黨郡,攻趙只不過是遲早的事情。因此趙國決定打這場硬仗。

經過:

前260年,秦軍大將王齕率軍與廉頗多次作戰,趙軍失敗居多,最終只能藉助地利固守長平。但問題是秦軍也是久攻不下,每日還要消耗大量軍資,雙方都打得精疲力竭。

嚴格來說,秦軍整體實力強於趙軍,趙軍採取防守策略是絕對正確的,但問題是拖了兩個月到七月,秦軍的糧食可以源源不斷的從水路運輸,而趙國卻陷入無糧可食的局面

在這種局面下,趙國必須尋求儘快決戰,因為在無休止的打下去全國都會餓死。而當時趙國最強的進攻性戰將李牧卻被困在北方和匈奴作戰,這個時候秦國用了反間計讓趙王用了趙括,應該說是沒有選擇的事情。這時候的實力對比是白起領秦軍55萬,糧食無憂;趙括領趙軍45萬,糧食困難。

趙括的初戰其實是真的取勝而不是失敗,但他大意的追殺潰軍的過於深入。這並不是白起的誘敵之計,因為秦軍是真的被打敗了。白起很優秀的地方在於在失敗後,利用縱深分割了戰場,用精兵抄了趙括的後路,斷了趙括的糧道,到最後趙軍主力斷糧四十六天,士兵們相互殘殺為食。趙括在突圍中被射殺,趙軍45萬人全軍覆滅。

總結:

我們可以從這個過程中看到,趙國是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被迫打了這場長平之戰,無論是策略還是後勤都沒有準備好,最後輸掉這場戰爭是必然的事情。這種情況下,秦軍對趙軍,戰而勝之的概率是穩穩在80%以上的,即使趙國換上名將李牧,也不過是將勝率提高5%而已,完全說趙括紙上談兵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他也拼到最後了。

白起在長平之戰後順勢攻邯鄲,秦軍在邯鄲城下久攻不下。白起甚至無奈的對秦王說: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我們可以看到秦軍為打贏此戰,也付出20多萬秦軍生命的代價,也是一場慘勝。


東西縱橫彈


首先,長平之戰的起因是秦國要滅掉韓國,韓國地理位置比較特殊,這個上黨郡是在太行山上的。秦國如果想要統一的話,上黨郡這塊盆地是必須拿下的。

當時,秦國在范雎的主持下實行“遠交近攻”的政策,趙國當時比較強盛,楚國已經被吊打,都城郢都丟了,正在努力向東發展。其他的國家都是小魚小蝦了。

秦王聽取范雎意見先去攻打上黨,公元前265年秦國大舉攻打韓國,少曲和高平淪陷,次年,白起攻取了陘城等九城。“陘”是連山中斷處,是太行山脈的重要關口所在。第三年,白起攻打南陽,第四年攻打野王。從地理位置上看,上黨這個地區與韓國本土的聯繫已經被切斷。

接著范雎繼續發兵,威脅滎陽,這個時候韓國裡面的親秦派開始準備割地求和了,但上黨的殘餘勢力堅持反對,韓王不得已換了一個將軍去,這個將軍叫馮亭,他也不願意投降。直接派使者去趙國說如果趙國支援,上黨十七縣就給趙國。

趙王本來就在猶豫中,朝廷裡面也爭論的不可開交。趙王勉強徵求大臣的意見。平陽君趙豹就反對,趙豹覺得秦國以“水漕通糧”,又搞軍功這一套,難於戰勝。趙豹算是比較識相和保守的,但平原君趙勝之流就不一樣了,他禮賢下士,手底下能人不少,天不怕地不怕。他主張發兵去救上黨,那時候大將軍趙奢已經掛了,藺相如還有病,牛逼一點的老將軍只有廉頗了。廉頗就硬著頭皮上了,直接去駐守長平,和秦將王齕小打小鬧起來,打的也不分勝負,關鍵是誰都不敢大搞一下,這場戰爭誰要輸了,誅九族都不止。所以當時他們雙方沿著長平城左右五十多里的山地建築壁壘,說是準備大決戰,其實是數著星星,等待對方的失誤。但由於廉頗的固守,兩軍在長平相持三年,找不到破綻,也分不出勝負。

可趙國的朝廷裡卻出了事,趙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採用了誇誇其談的趙括為將。秦國這邊“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王齕為裨將”,注意是“陰”使。

公元前260年,趙括一到前線,就改變策略,大舉進攻。秦將白起使用迂迴戰術,正面部隊詐敗撤退負責引趙軍出來追殺,實際上他安排了兩支奇兵在後面窺探敵人的時機,這支兩隊伍,一支兩萬五千人,負責切斷趙軍後路,另一支是五千人的騎兵隊伍,負責快速切斷趙軍的壁壘。趙軍被包了餃子,困在壁壘中間。這時,秦王眼看機會來了,親自跑到河內地區,給百姓們洗腦上前線,十五歲以上壯丁都得去,這些人的任務就是斷趙軍的糧道,和堵截趙軍的援兵。

就這樣,趙軍被困了四十六天,飢餓無比的他們,數次有力的反攻都失敗了,秦軍的壁壘很牢固,無奈的趙括最後也被射死了,到這裡,這場戰爭也就差不多了。飢餓的趙軍失去了主將,哪裡還有什麼鬥志,直接就投降了。白起收了這些戰俘,用誘騙的手段將他們活埋了,坑殺四十萬人之多。

左上角是進攻方式,地圖上是路線。

長平之戰耗費了很多年,對秦國和趙國的經濟有巨大影響,趙國死了45萬人之多,秦國的國庫也空虛了,軍隊死了一半,當時說雙方傾國而來,總共百萬之多,這個一半估計也得有二三十萬,這些人放在農村都是勞動力啊。所以當白起向秦王請糧想要一舉滅掉趙國之時,卻得到范雎的反對,從而迎來殺身之禍,也可能是他功勞太大的緣故。

可是為什麼韓國和趙國中間的魏國卻不動干戈呢?

事實上,秦國早已經用了手段,為了防止魏國參與合縱,秦國允許將韓國的垣雍給魏國,垣雍是韓魏的水上交通要道,南有滎澤,如果決滎澤可水淹大梁。顯然,秦王早派人去勸魏王老實了。


牛在看你


長平之戰的失敗應該不是因為“驕傲”,我認為長平之戰失敗的原因可以歸結為三方面: 第一,利令智昏接受上黨;第二,盲目議和,破壞合縱;第三,臨陣換將,導致大敗。下面分條敘述:

第一,利令智昏,接受上黨。秦國本來是進攻韓國,秦國攻佔了韓國的野王,導致上黨郡與韓國都城之間的聯繫被切斷。韓王就想把上黨送給秦國來平息干戈,以地事秦是韓國最喜歡乾的。上黨郡守馮亭並不想成為秦國人,他與手下商議把上黨送給趙國,以此來轉嫁矛盾到趙國,畢竟趙國還是有些實力,趙韓合縱沒準還能戰勝秦國。趙王跟趙豹商議,趙豹認為不可接受,因為這樣會導致秦國來攻打趙國。趙王又問平原君趙勝,趙勝說,白得這麼大個便宜,拼什麼不要?於是趙王與他的叔叔趙勝一拍即合。接受上黨是帶著一定的冒險和僥倖心理的,雖然趙國經過胡服騎射軍力有所上升,但是比起虎狼之秦還是差點。




第二,盲目議和,破壞合縱。這又是趙王的決策錯誤,趙國接受上黨後,秦國就進攻並攻破了上黨,趙王就遷徙上黨居民到趙國,命令廉頗在長平接受上黨移民。秦軍進而攻打長平。廉頗與秦軍初戰不利,選擇固守的防禦策略。趙王派人到秦國議和,這時候有個叫虞卿的就勸諫趙王說,這個時候應該去齊國請救兵,而不是議和,各國都在看著趙國,如果趙國都去向秦國低頭了,其他國家怎麼回想著幫趙國,肯定也都跑去巴結秦國,趙國沒有任何議和的砝碼,秦國又怎麼會同意議和呢?但是趙王依然力排眾議,遣使乞和。

第三,臨陣換將,終致大敗。秦國不同意議和,趙王又見廉頗總是不出戰,便催促他出戰。秦國巴不得趙軍出戰,然而廉頗就是不上當。於是秦相范雎就想了個主意,派人到趙國散佈謠言,離間廉頗,又說秦國最怕趙國換上趙奢的兒子趙括,因為趙奢曾經戰勝過秦國,而且是廉頗都沒有信心的一戰,被趙奢打贏。按照劇情的發展,以及趙王的人設,他肯定得上當啊,於是藺相如,趙括的媽等人都勸趙王,不要讓趙括去,趙括沒有帶過兵,只是給他爹做過參謀而已。趙王又又一次力排眾議,換上趙括為將。秦國的離間計得逞,馬上悄悄換上名將白起,白起先是誘敵深入,然後分兵包抄,趙括被包圍無法脫身,士卒相互殘殺,趙括強行突圍,被射死在秦軍箭下。




說起這一仗的失敗,罪魁禍首當然是趙王,雖然總是有能臣給出正確的建議,但是都被他完美的躲過去了。平原君趙勝對於一開始的決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廉頗卻沒有什麼錯誤,固守防禦可能是當時最好的策略了。趙括自身能力不強,但是不自知,他是戰略上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