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廉頗沒有出色的戰役,也沒什麼好的戰功,爲什麼能排得上戰國四大名將?

阿布160104287


廉頗名將之聲譽是貨真價實的,說他沒戰功的人,只是對歷史瞭解少罷了。

下面我仔細說說廉頗的生平戰績。

1、長平之戰前,廉頗指揮的戰役

史書最早記錄廉頗指揮的戰役,是在公元前283年。當時樂毅組織五國伐齊,趙國攻略河間,在伐齊之戰中,趙國一顆將星冉冉升起,此人就是著名的戰將廉頗。他率領趙國軍隊大敗齊軍,攻取昔陽,此役有力地配合了樂毅對齊國諸城的掃蕩,也使廉頗英勇善戰的美名廣為人知。戰役結束後,趙惠文王將廉頗提拔為上卿。

在趙惠文王與秦王相會於澠池時,秦軍並有像綁架楚懷王那樣綁架趙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廉頗陳兵於國境線上,嚴陣以待,對秦軍是個威懾。

公元前276年,趙國大將樓昌率兵進攻魏國的幾邑(河北大名東南),趙、魏戰爭爆發。樓昌在幾城之下師久無功,該年十二月,趙惠文王以廉頗為將,取代樓昌,繼續進攻幾邑。廉頗果然不負重望,

攻克幾邑並將其併入趙國領土。

公元前275年,趙國再度發動對魏國的戰爭,廉頗勇不可擋,率師攻克防陵、安陽兩城(均在河南安陽西南)。

在長平之戰前,趙孝成王詢問平原君,誰可以對付白起。平原君回答說:“有一個人可以對付他,就是大將廉頗。廉頗勇猛梟鷙,愛護士兵,遇事不避艱難,能忍辱負重。要論野戰,能力不如武安君,但論持久戰,足以抵擋。”

2、長平之戰

總司令廉頗將軍到任後,立即下令以長平為中樞,修築漫長的壁壘防禦線。我們從廉頗以往的指揮經驗來看,他是一位攻擊型的將領,自己也曾吹噓有“攻城野戰之功”,他的強項是打硬仗,打野戰、主動進攻敵人。可是在長平前線,他卻一反常態,埋頭修築防禦線,根本就不打算與秦軍硬碰硬。

以廉頗那牛脾氣與火爆的性格,竟然能夠守得住寂寞嗎?我必須非常佩服地說,廉頗確實是非凡的將領,因為他能用理智的思維克制自己的衝動。我相信他從藺相如身上學習了許多東西,其中一點就是國家利益高於個人慾望。說實話,廉大將軍何嘗不想橫戈馬上,酣暢淋漓地與白起幹上一場。可是作為一名統帥,他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豈可率性而為呢?面對天下至強的秦軍,不能把勝利的希望寄託在僥倖之上,而是要“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秦軍縱橫天下,野戰能力天下無雙,趙國兵團若與秦軍在野戰中較量,勝算不大。廉頗深知要贏得長平之戰的勝利,關鍵在於頂住秦軍的三板斧,以堅壁清野的戰術,用防禦代替進攻,只要能守住長平防線,無論花費多大的代價,最終會令秦軍無功而返。廉頗目的十分明確,就是拖垮秦軍。他的持久戰戰略似拙實巧,因為秦軍在上黨地區作戰,補給運輸線漫長,利於速戰,不利於持久。

秦軍開始攻打長平。廉頗對秦軍的叫陣根本不理不睬,堅壁清野,據險控扼,憑藉堅強的防線阻擋秦軍,只守不攻。儘管鋒芒正銳的秦國兵團憑恃著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在局部的攻擊戰中取得若干次小勝利,但對大局無補,根本無法重創趙軍主力。

很快,這場戰役變得十分沉悶。秦軍像一頭猛虎,張牙舞爪,而趙軍形同刺蝟,我龜縮起來,不跟你鬥,你上來我就扎你一下。結果,這頭猛虎在刺蝟身旁來來回回做出撲襲的樣子,卻只是徒勞無功。只要廉頗能堅守三五年,秦軍再厲害,恐怕也吃不消。

秦、趙兩國屯兵數十萬於長平,相持不下,雙方在戰場上的表現可以說是平分秋色,勢均力敵,但從兩國的軍事力量來看,秦國是稍占上風。廉頗的堅壁清野戰術阻止了秦軍的深入,可是防禦戰畢竟比較被動,趙國軍隊沒打過什麼勝仗,當然,也不曾有大的敗仗。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第三年),秦軍又增派大量部隊,兵力上的優勢使得王齕得以發動開戰以來最猛烈的攻勢。該年四月,秦軍一支偵察部隊在一次軍事行動中,襲殺一名趙軍副將,這件事令趙軍士氣大為挫傷;六月,秦軍發動進攻,攻下兩座趙國堡壘,俘虜四名軍尉。廉頗下令修築新的壁壘,構建新防線。可是到了七月,該防線又告失守,兩名軍尉被俘虜,趙國陣地被秦軍摧毀。這樣,長平防線中的西壘壁落入秦人之手。

廉頗收縮防線,加強防守。此時秦、趙兩軍的對壘格局,有這麼一段資料,出自《水經注》中所引的《上黨記》:“

長平城在(上黨)郡之南,秦壘在城西,二軍共食流水,澗相去五里。……城之左右,沿山亙隰,南北五十許裡,東西二十餘里,悉秦趙故壘,遺壁舊存焉。”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來,當時秦、趙基本上是隔水對峙,秦軍營壘與趙軍營壘綿延分佈在南北五十里、東西二十里的區域,總計約一千平方里的範圍。

廉頗越是收縮防線,趙軍的抵抗力就越是堅強,就象一根彈簧一樣,越壓縮則彈力越強。最關鍵的是,趙國兵團主力仍然是完整的,實力上並沒有受到嚴重的損失。倘若“堅壁清野”的戰術一直沿續下去,顯然秦軍難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雖然趙國的經濟能力不如秦國,但近水樓臺先得月,廉頗兵團的補給線短,而且有上黨郡百姓的大力支持。反觀秦軍,當前線兵力越來越多時,糧秣的轉輸量就越大越大。如果不能迅速打開局面,整個國家都會被戰爭拖垮。可是王齕在攻下西壘壁後,已是強弩之末,無法繼續向前推進了。

秦國宰相范雎憂心忡忡,他顯然已經意識到廉頗正蓄勢待發,一旦秦軍的補給供應不上,便是大災難的開始。

在這種情形下,他採取反間計,最後令廉頗下課,紙上談兵的趙括取而代之,趙軍的災難便從此開始。

3、以少勝多,大破燕軍

長平之戰後,趙之鄰國燕國趁火打劫,竟然出動六十萬大軍進攻趙國。

在損失四十五萬大軍後,趙國精銳盡失,面對六十萬的燕軍,如何應敵呢?關鍵時刻,趙孝成王總算有自知之明,他起用了在長平戰役中被撤職的老將軍廉頗為大將,率領八萬大軍奔赴鄗邑,迎戰慄腹的四十萬燕軍;同時,另一名大將樂乘率五萬人馬,在代地迎戰慶秦的二十萬燕軍。

在兩個戰場上,趙軍的兵力上都居劣勢,只有敵方的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然而廉頗與樂乘卻捍衛了趙國軍團的榮譽。鄗之戰與代之戰的結果出人意料,趙軍以寡勝眾,不僅大破燕師,還擊斃燕師主帥慄腹,俘虜了另一員敵將慶秦。

廉頗不愧是趙國第一名將,在重創燕國兵團的入侵後,他乘勝追擊五百里,反客為主,殺入燕國境內,包圍燕都。趙軍反倒兵臨城下,燕王手忙腳亂,趕緊派人前去向廉頗請和。

談判的結果,燕國割五座城池給了趙國。

公元前249年,廉頗、樂乘率領大軍,再伐燕國,圍困燕都。燕王只得再次割地賠款,才把趙國人打發走。一年後,魏國也出兵攻打燕國,趙國再派廉頗、延陵鈞率軍隊助陣,協助魏師討伐燕國。

除了與燕國作戰外,廉頗還指揮一次對魏作戰,原因是與信陵君有關。在秦國圍困邯鄲時,信陵君發揚國際主義精神,竊符救趙,成為趙國的救星。後來,魏國遭到秦國入侵,信陵君本著愛國主義的精神,又回到魏國,幫助魏國打退秦軍的進攻。然而,哥哥魏安釐王對他始終不放心,最後罷其兵權。趙國因為信陵君的緣故,一直不與魏國為敵,現在既然信陵君被免職了,趙王就有藉口出兵了。於是老將廉頗的指揮趙國兵團,進攻魏國,攻取繁陽。

大家都知道,戰國的史料是比較殘缺的,以上我收羅的廉頗戰史,是很不完整的。特別是廉頗早年的徵年,幾乎是空白。然而,就現有的這點資料,都可以看出廉頗非凡的軍事才能,他一生曾與秦、齊、魏、燕四國交鋒,沒有過一場敗績。名列四大名將,可謂實至名歸。


君山話史


長平之戰還不出色?

他能做戰國第一統帥,沒得點硬手段怎麼可能?

雖然長平之戰最後是以趙國的失敗而告終

但是在廉頗指揮長平之戰的時候,還是穩穩的守住,倘若當時趙國的國力能持續更上,有錢有糧,最後肯定趙國贏。

長平之戰,中國歷史第一場超越百萬人的大規模軍事戰役,作為主帥的廉頗能在歷史上留名很正常

廉頗不僅僅只有長平之戰,五國伐齊的時候,他可是帶了一萬多趙國騎兵大破齊國,雖然功勞被樂毅拿去,但是史書上留名了的,還有邯鄲之戰,包括最後的伐燕,帶著積弱積貧的趙國包圍了燕國首都幾個月,最後逼迫燕國割了5個城。

戰國四大將都有個顯著的特點,沒敗績,誰能保證自己一生無敗績?


吾king德皇


廉頗在趙惠文王時期,威震諸侯,連秦國都不敢輕易來侵犯,長平之戰廉頗在縱然不勝,也不至於落敗。邯鄲之戰廉頗在人力物力比長平之戰兇險數倍情況下,帶領老弱的軍隊抗擊數倍於己的秦軍虎狼之師兩年之久,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擊敗秦軍,還以13萬軍隊打敗了趁火打劫的燕國六十萬軍隊,使國家轉危為安,避免了亡國之災,當之無愧為一代超級戰神!是秦軍攻不破的鋼鐵長城!


幸福一生77729277


廉頗更多的是靠著將相和入選戰國四將。他確實沒有什麼太多的戰績,一個名將他至少都有一場自己的代表作,這方面廉頗沒有。洞察戰績是一名將領最重要的素質,在這方面廉頗也是有比較大的缺點,閾與之戰可以看到廉頗看不到深遠的可勝之機,而趙奢洞察到了可勝之機,在趙人心中趙奢無疑更勝廉頗一籌的,不然長平換將不可能換趙括,還有長平之戰初期廉頗也看不到不可勝的機會,結果初戰損兵折將才轉入防守,再看看李牧對付匈奴,初期無戰勝匈奴之機堅決不出擊。一個沒有代表作、洞察戰機能力比較差的將領,和其他三位戰國四將比,你不覺得他是充數的?


漢唐長矛


廉頗的軍事才能毋庸置疑,長平之戰拼的秦趙兩國的綜合國力,趙國綜合國力和秦國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失敗是必然的!

個人認為,如果長平之戰一開始就用趙括,可能還有一線勝利的希望,因為畢竟當時趙國除了地利這一點,其他沒有任何優勢!所以長平之戰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結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