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趙國有樂毅、田單、李牧、廉頗,為何派趙括,而趙括為何選擇主動出擊?

D-wish


長平之戰,真是經久不衰的話題,這幾個名將確實都曾經在趙國待過,可惜他們都有不能出戰的理由,一個個說吧!

按照順序是:樂毅、田單、李牧、廉頗!

首先是樂毅:

按照《戰國策》記載,樂毅出場與公元前314年,那時候他遊說趙武靈王趙雍,幫助趙國從齊國的統治下解放,燕昭王上臺歸功於趙武靈王 的幫助,到了公元前279年,五國伐齊臨陣換將,覺得有危險的樂毅於是投奔了趙國,其實就是來養老的!

因為這時間跨度真的很大,樂毅出場在公元前314年,我們就算他當時30歲,到了公元前279年就是65歲了,那麼長平之戰時候樂毅該有多少歲?好像是84歲!

我們就算他20歲出場,長平之戰也有74歲了,廉頗老矣善能飯否?樂毅老矣能打仗嗎?

就算他不怕折騰死這吧老骨頭,趙國也沒人有那麼大的心,讓一個80歲的老頭帶兵打仗啊!

(樂毅:我都80多了,你們確定讓我上)

其次是田單:

田單投奔趙國,後發生的事情有據可查只有公元前265年,攻韓燕,和公元264年做趙國相國,做了相國兩年之後,就在也沒有相關記載,而上黨歸屬趙國引發長平之戰是在公元前262年,按照沒有記錄而言,當時田單應該已經回到了齊國,因為田單最後還是在齊國去世的。

(田單:我回家了,來不了)

再說手這李牧吧:

當時的李牧還是小字輩,估計就一個大頭兵而已,還沒什麼出彩的戰績,也談不上地位,這樣的人在趙國一抓一大把,那麼他如何能脫穎而出,挽救趙國?李牧當時名聲估計連趙括都不如,誰敢讓他上?

(李牧:讓我上,等我出名了再說吧)

至於廉頗:

剛剛被換將,然後又被換上嗎?朝令夕改,這個仗還怎麼打?

好了,以上所有人都有充足的不能上場,也不在場的證明!

於是趙括出現,成了最後的領兵大將,原因也很簡單,他爹趙奢很厲害,而他其實也很厲害。可惜那時候馬服君趙奢已經死了,幫不了兒子!

(趙奢:可惜了,那時候要找我需要燒紙)

最後回到為何趙括主動出擊這個問題上!

按照《史記》記載,一個紙上談兵,就將趙括釘在了恥辱柱上,說是趙括直接造成了趙國的戰敗!於是後世史學家總結說:

“趙之禍不在於受上黨,而在於用趙括”。

這顯然不公平,將所有鍋給一戰戰死的人,有沒有想過其他原因!

長平之戰,與趙國而言,其實是一場難以避免的失敗,唯一區別只是戰敗的程度大小而已!

(你們都不再,只有趙括了)

原因也很簡單!

首先:是趙國對於戰爭的準備並不充分,也沒有想到秦國有這麼大的決心!

引發戰爭的原因是因為趙孝成王貪圖上黨的土地,於是收下了韓國的上黨郡,其實這並不是錯誤,上黨的戰略位置幾乎決定三晉的存亡,如果趙國不受,三晉都危險,而首當其衝的就是趙國!

但是,受地之後的備戰不充分,就給趙國戰敗埋下了伏筆!

按照綜合國力而論,當時秦國確實是超級大國,而僅看軍事力量。則秦趙相當!

有點後世美蘇爭霸的感覺,趙國就是蘇聯,窮兵黷武,秦國就是美國實力均衡!

實力相當,就會有一種心理上的恐怖平衡出現,這也成了趙國準備不充分的依據,趙國一開始就沒想過拼勁國力打仗,這從他的北地軍團一直沒有馳援長平前線就可以看出!

其次:長平地區的地形,與後勤還有戰鬥方式而言,都不利於趙國。

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秦國是遠離本土勞師遠征,後勤補給處於下風,這個有問題,當時秦國大後方可離上黨不遠,反而是趙國後勤補給情況更差,長平地區周邊三五十公里,都是山嶺、河谷、關隘環繞。

(都是山地丘陵,這補給還有騎兵都不好辦事啊)

不適合大兵團作戰,也給後勤補給帶來困難,由此還引申出了兵種不配合問題!

趙國經過胡服騎射,最厲害的部隊毋庸置疑是騎兵部隊,可是在這樣的戰場中,騎兵如何發揮?

沒有平原都是丘陵,騎兵爬山爬不動啊!

而秦國則不同,他們主力是輕重步兵混合編隊,更適應於這樣的戰場環境!

由此引發的結果就是,廉頗的戰略!

廉頗戰略簡而言之就是固守防禦,這是基於真實戰場情況制定的正確戰略,騎兵無法在這樣的地方發揮,就沒有了突擊優勢,步兵大家半斤對八兩,秦國兵多,如何抗衡?

無奈只能堅守!

可是堅守也有後遺症,那就是堅守需要大量的糧草物資軍械,這些趙國基於準備不足,還有國力問題,都比不上秦國,這個局如何破?

(趙孝成王有他的無奈)

於是無奈的趙國只得求助於各國,才有趙國“請粟於齊而齊不聽”,事情發生!

山東六國,本著兩虎相爭,坐收漁利心態,對這二個超級大國內鬥,他們都是樂見其成!

無奈的趙國只能硬著頭皮主動出擊,而廉頗的戰略,還有一直以來的戰術風格又不適合這樣的戰場,在加上秦國反間計的施行,廉頗被換下,趙括就這樣上了前線!

由此可見,誰都知道,堅守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耗不起,於是只能戰,而且這一戰勢在必行,要不趙國會被拖死!

由此就有了後來的趙括主動出擊!

以上問題回答完了,下面說點對於趙括趙國紙上談兵之人的看法!

與無數歷史定論而言,都說趙括是個傻子一樣的廢物,可在我那裡其實事實並不如此,估計也有很多朋友有這樣的感受!

《史記》上一句紙上談兵,讓趙括千夫所指,被嘲笑千年!

可這並不公平,因為他面對的戰場環境,還有條件,在當時而言,其實是處於絕對劣勢,在這樣的劣勢下面對”殺神“白起。

(白起:我是人屠)

結果換誰都不會好!

但是趙括在這樣環境下也很努力,獲得了極大戰國!

秦軍一樣傷亡慘重!

與雙方動員兵力而論,當時秦國動員了最多約50萬的軍隊,這應該也是秦國動員率的極限數字。真正能戰鬥的大約在45萬左右,還有大量的民夫之類的非戰鬥人員!

而趙國兵力,絕對沒有《史記》上面說的40萬人,極限數字應該在35萬左右,扣除民夫,真正能戰的不會超過30萬人!

趙國打倒後來是幾乎全軍覆沒,除了戰死的,大部分都是被坑殺。那麼秦軍傷亡有多少!

也在25萬人,甚至更多!

這在後來白起的自白中可以看到:

“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

這所有的傷亡,不會是堅守戰時廉頗所造成,而是在趙括主持佔據之後的決死衝鋒中造成!那麼趙括用多少士兵的傷亡換來這樣的戰果?

(我不是廢物)

當是以趙軍戰死15萬人為代價,換來了秦國接近20萬人的傷亡!

《通典》:“其時馬服子與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之。軍大敗,卒20餘萬人降,皆坑之”

以上是史書《通典》中的記載,被坑殺的人數為20萬人,參戰軍力在35萬!

而在長平之戰後,秦國消停了數年之久,也可以看出這一戰對秦國影響也極大!

於絕地反擊時刻,還能在戰鬥中,以少擊多造成敵軍更大損傷!

趙括之敗,不再戰鬥,而在後勤啊!

白馬銀槍在秦軍陣中來回衝殺,身被數十箭,血染徵袍,終於站著死去……

一個忠勇為國的戰將,揹負罵名千年,不是他的錯,是我們不瞭解歷史的錯!

(長平之戰的慘烈只有白骨才能佐證了)


阿斗不傻


長平之戰,是秦趙兩國拼上全部國力展開的對決豪賭,同時也對戰國七雄的滅國兼併態勢產生著決定性的影響力。

從長平之戰催生的成語“紙上談兵”來看,對於這場使趙國掏空了身子的戰爭,歷來的觀點是趙軍主帥、少壯派將領趙括的莽撞出擊,才鑽了秦國戰神白起的口袋陣,以至於40餘萬趙軍被坑殺殆盡。



本來,在趙括之前廉頗統帥的趙軍,已經在長平一線構築起牢固的壁壘防禦體系。戰局證明,廉頗的戰法雖未能擊敗秦軍,卻也維持住了拉鋸的態勢,以至於無可奈何的秦國用起了反間計,在趙國都城邯鄲到處散播秦軍懼怕趙括、輕視廉頗的流言。

秦國的舉動,表明了秦軍急於決戰心理。然而趙國臨陣換將,撤換防禦型的廉頗,改派進攻型的趙括,也並非完全在於秦國的輿論戰。


逼得趙國不得不傾向於決戰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趙國沒糧了!

趙國地處今日山西一帶,農耕並非趙人擅長。這方面秦國可就太有優勢了,坐擁關中和蜀地兩大平原糧倉的秦國,幾乎從來都不用為糧食發愁。

秦國自商鞅變法開始,採取鼓勵耕戰的國策,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將土地授予自耕農,生產方式的改變極大得激發了秦國老百姓的積極性,耕種和戰爭成為了當時秦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拿糧食、人頭換土地和爵位是秦人最普遍的價值觀。

趙國雖然也在趙武靈王的主導下,通過實行“胡服騎射”改革,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振興,可胡服騎射只是側重於軍事力量層面的提升,缺乏類似商鞅變法鼓勵農耕的經濟模式調整,綜合國力對比自然難以相提並論。

因而,長平之戰拖延的時間一長,趙國立馬就成了最先熬不住的一方,軍糧器械的供應成為了壓在趙國君臣身上的巨大包袱。


要說這長平之戰的起因,論起理來也是趙國不地道。秦國大軍辛辛苦苦浴血奮戰把上黨從韓國手裡剝離開來,只等著把這塊大肥肉吞進肚子裡,沒成想上黨民眾自願歸附趙國,讓趙國白白得了這麼個大便宜。秦國氣不過,才有了接下來的長平之戰。

本來嘛,趙國白拿上黨也沒什麼,戰國本來就是大爭之世,戰爭的目的說白了就是要兼併別國的土地、掠奪別國的人口,只要實力足夠、槍桿子夠硬,該吃吃、該拿拿也沒什麼關係。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的確是很厲害,但胡服騎射後的趙國也不是吃素的啊!況且長平之戰不久前的閼與之戰,也是秦趙兩軍對決,趙國竟然打贏了!因而趙國絕對有底氣從秦國的虎口裡奪食。

然而,閼與之戰的勝利,也在潛意識中誤導了趙國上下對於長平之戰的認識。

閼與地形狹窄,不利於大兵團展開陣型大規模對決,因此作戰模式呈現“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情形,很快就決出了勝負。長平之戰則不同,秦趙兩國幾乎傾盡了全部的力量,形成了打陣地戰、拼消耗的長期對峙局面。


趙國在這方面,暴露出了戰前對長平之戰的估計不足。戰爭是政治的延續,長平之戰也並非單純的秦趙兩軍廝殺。

趙國沒有立足於國內農耕經濟的短板,在戰前展開對周邊國家的積極外交,獲取政治、軍事方面的聲援,哪怕是獲得一些糧食方面的供應也好。可見,趙國君臣並未預估到長平之戰的嚴重性。

等到戰役進入到白熱化的膠著狀態,趙國才想起來向齊國借糧。齊國呢,則記恨著前些年趙國參與五國伐齊的仇,不肯借糧給趙國。

國內儲糧消耗殆盡,他國又不肯借糧,趙國無奈之下只得尋求決戰,解開綜合國力消耗殆盡的死局。

廉頗那套築壘固守對峙的辦法,此時在趙國君臣看來顯得十分不合時宜。而青年將領趙括的進攻主張,則符合趙國當下急於決戰的普遍心理。


趙括的軍事理論素養,幾乎是所有人公認優秀的。至於因長平之戰失敗落下的罵名,則應該客觀得區別看待。

與趙括對陣的是秦國戰神白起,換成是別的名將趙軍也不一定能夠扭轉戰局。何況此戰過後,秦軍也是折損過半,不得已休養生息的很多年才緩過勁來重啟攻滅六國的統一之路。更為難得的是,趙括本人是在激烈的突圍戰鬥時,死於秦軍的強弓硬弩之下,他盡到了一個軍事將領應有的本分。

綜合看來,趙國在長平之戰的慘敗,除了戰場上採取冒險的進攻決戰外,根本因素在於趙國缺乏類似秦國獎勵農耕的經濟激勵體系,綜合國力層面難以支撐與秦國的長期對耗。


劇透歷史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回答,第一個是為什麼不派其他人出戰,樂毅、田單、李牧、廉頗確實每一個都是戰國時期的名將,這個班底夠其他諸侯羨慕的了。

先說樂毅,樂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攻下了齊國七十多座城,差一點就讓齊國亡國了,這份能力是可以和白起一爭長短的。但是趙王不會讓樂毅去,原因有三,第一個原因是樂毅的身體不允許,當時樂毅的年紀已經很大了,且正在患重病,根本就沒有辦法帶兵上前線;第二個原因是樂毅還沒有得到趙王的信任,到了趙國不過是為了避禍,且樂毅的兒子還在燕國任職,因此趙王不會放心將軍隊交到他手上;第三個原因是樂毅自己壓根就沒打算淌這趟渾水,他和白起對戰可能會毀了自己一世的英明。


再說田單,田單看一己之力讓齊國復國,靠火牛陣打敗燕軍不假,但是他的對手不是樂毅,因為當時燕王中了田單的反間計,樂毅已經逃到趙國去了。因此田單才能獲勝,如果樂毅還在,田單基本沒有翻盤的機會。田單擅長出奇謀,缺少真正的大規模集團軍作戰的經驗,況且他也是從齊國逃到趙國避難的,做為一個外人,趙王也不會信任他。收留他的原因和收留樂毅是一樣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個高參同時為了震懾諸侯。

第三個人廉頗,廉頗和秦軍交戰勝少負多,讓趙軍失去了銳氣,如果繼續讓廉頗為將的話,秦軍固然無法找到擊敗趙軍的好辦法,但趙國的國力已經耗不起了,堅守不戰的策略無法讓趙國獲得勝利,最後還是必敗無疑,只有進攻才有可能有一線生機,因此趙王決定棄用廉頗。

第四個人李牧,倒不是因為李牧的能力不行,因為李牧當時一直在北方抵禦匈奴,根本就沒有辦法調到前線作戰,秦國能滅趙,匈奴也可以;第二個原因是李牧就算回來也會和廉頗一樣採取堅守不出的策略,因為那是從軍事實際情況出發做出的最好的對策;第三個原因是趙王不信任李牧,就像他不信任廉頗一樣,後來中了反間計殺害李牧就說明趙王從內心裡對李牧十分忌憚並不信任。



派趙括出戰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個原因是趙括主張主動出擊,反對堅守不出等待時機,他有擊敗秦軍的強大決心;第二個原因是趙括領會了趙王的意圖,就是趙國耗不起了,堅守不戰就是死路一條,只有主動出擊才可能有一線生機;第三個原因趙括並不是紙上談兵,要知道他的父親趙奢經常在戰鬥時把他帶在身邊,很多勝利就是得益於趙括的奇謀,因此趙括不缺少經驗;第四個原因是趙王對趙括絕對信任,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原因就是趙括是平原君趙勝極力推薦的,而平原君是擁立趙孝成王繼位的最大助力。



下面說一下為什麼趙括選擇主動出擊,是不是真的如世人所說因為他紙上談兵不懂實際的兵法呢?我看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堅守不戰就是死路一條,因為趙國耗不起了,打消耗戰趙國必敗,秦國強的不是一個兩個白起,強的是商鞅變法之後的強大國力,和誰打都耗得起,補的上,恢復的快,直接點就是國力強,生產關係先進,生產力強。

二、趙王讓他為將就是要主動出擊扭轉局面,趙括是清楚領導的意圖的,他不執行的話只能比廉頗更慘,不是你免去職務的問題,是人頭落地的問題。

三、趙括沒有發現對方換帥,因為最開始秦軍的統帥不是白起,後來趙括髮現是白起後就立刻改變了戰術,採取了刺殺的行動,就是現在常說的斬首行動,就差一點就成功了。

四、年輕人都有夢想有追求,父親趙奢可以說天下無敵,一生都沒有戰敗過一次,做為他的兒子也絕對不能允許失敗和怯懦。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樂毅、田單不能託付重兵

長平之戰,趙國出動大軍30萬,加上隨上黨太守投降的15萬韓國軍民,總兵力45萬人,誰掌握了軍權,就等於掌握了趙國的命運。

樂毅雖然受到新燕王猜忌而入趙被封為望諸君,但燕國上下當時已經悔悟,多次派人請其返回,雖然樂毅拒絕了,但為了燕趙結盟長期兼任燕國客卿。

田單幾乎以一己之力就挽救齊國覆亡之危,能力絕對是有的,但他是趙國給齊國割地換來的國相,心中始終考慮的還是齊國利益,趙國主力大軍當然不能託付給這類外人。

李牧資歷太淺,名聲不顯

李牧雖然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有著崇高的威望。但長平大戰(公元前260年)爆發時他還名聲不顯,最多隻是趙國北部邊疆的一員邊將,又沒有如趙奢一般聲震列國的父親。

他雖然生卒年不詳,但臨死前即(公元前229年),他仍然能夠帶兵禦敵、縱馬持刀,可見當時他的年齡不會太大,在與廉頗這樣的百戰老將比較時,自然敗北。

廉頗老成持重,因讒言被換

廉頗在長平大戰初期曾經是趙國主帥,可惜太過剛直,侍奉上任趙王赴澠池會時,曾經和趙王約定“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此等一心為國之人,非大胸懷不能包容,不幸的是趙孝成王不似其父有胸懷,對於這種忠君但更忠心於國的良將,終究心有芥蒂。

同時,廉頗雖然是戰國良將,但能力方面有偏科,善攻不善守,加上趙軍實力稍遜於秦軍,在交戰初期連遭敗績,重要據點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軍攻佔,還損失了多名將校。本來,廉頗準備以逸待勞,待機出擊,可惜趙國君臣不能理解這種穩守持重的戰略。

以趙孝成王為首的一幫人,高居邯鄲廟堂,不知戰場險惡。他們看不到秦軍日漸乏力的攻勢,只看到廉頗首戰失利的報告,只看到45萬大軍每天都耗費數以萬計的錢糧。再加上秦國派人攜帶千金到趙國施行反間計,並散佈流言說:“廉頗很容易對付,秦國最害怕的是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最終,趙國臨戰換將,鑄成大錯。

趙括身負盛名,又久居邯鄲

趙括雖然年紀輕輕,但畢竟是“官二代”。其父趙奢是東方六國將領中,獨戰秦軍並獲得大勝的第一人,用兵如神,聲名顯赫。按照當時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傳統思維,良將的兒子一定也是良將,趙奢能夠戰勝秦軍,那他的兒子一定也能。

趙括與李牧等人相比的一個大優勢,就是他從小生活在趙國都城邯鄲,一舉一動都在權貴圈子的視野裡。加上他從小就學習兵法,熟讀兵書,論戰談略,即使他的父親趙奢也難不倒他,如此光輝的經歷,一定給趙孝成王等年輕一代貴族留下深刻印象。

長平大戰時,趙孝成王登基將近5年,正處於政權穩固需要吐故納新的時代,但身邊全都是廉頗等前朝老臣,心中一定急需培養自己的新班底。將門虎子、聞名邯鄲的趙括無疑就是這個新班底負責軍事的最佳人選,加上秦國到處散佈謠言,讓趙國民間推崇趙括,與趙孝成王所想不謀而合。


讀萬卷書破萬里浪


戰國時期有四大名將,分別是趙國的廉頗和李牧,秦國的白起和王翦。

長平之戰的時候,四大名將之中,參與戰爭的有趙國的廉頗和秦國的白起。廉頗打仗的時候,對陣的秦國的將領,並不是白起。

也就是說長平之戰,並不是四大名將之間的對決。

當初對於趙國來說,若是選人去打長平之戰,首選肯定從四大名將裡來選了。那時候廉頗就被選了去打長平之戰。

之所以沒有選李牧,是因為李牧駐守在趙國的西北,他在抵禦北方的強大的匈奴呢。

當然了趙國選了廉頗去打長平之戰,也是最明智的。

廉頗在長平這個地方,和秦軍對峙了三年的時間,雖說在這期間廉頗都是以防守為主,但是,廉頗在這裡並沒有失去寸土寸城。

秦國想把長平給拿下來,但是,面臨著廉頗紋絲不動的防守,結果是絲毫沒有進展。

可以說這種持久戰,對於任何一方來說,都是不利的。畢竟他們兩國的國力消耗了,對於當時的其它國家來說,絕對是一件好事。

秦國肯定不想到了,當然了趙國也不想打,但是,趙國是被逼迫的,秦國不撤,趙國也不能撤。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秦國使用了反間計,看看能不能把龜縮在城池裡的廉頗給換掉。一旦換掉廉頗,拿下長平來就不成問題了。

所以,他們就散佈謠言,說趙國人沒種,不敢出城和秦國一戰,廉頗更是縮頭烏龜。天天躲在城池裡不敢出來.......。

他們不怕廉頗,廉頗一出來肯定就會打敗仗,他們怕的是趙括,若是趙括將軍來的話,不出幾日,秦國肯定就會兵敗退走。

軍營裡充斥著各種對於廉頗的詆譭。

同時秦國也花費了大量的金銀,來買通趙國的文官,讓他們做趙王的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讓趙王把廉頗給換掉。

趙王也是個昏庸的主,他覺得廉頗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

所以,他有了把廉頗換掉的想法。這說明秦國的反間計奏效了。

那麼若是把廉頗給換掉,到底用誰去換廉頗呢?

首先李牧肯定不行,因為李牧要防禦匈奴,樂毅和田單更不行,因為他們是降將,樂毅來自燕國,田單來自齊國,趙王怎麼可能把四十萬大軍交給他們呢?

所以,這時候趙王只能用自己最信得過的人了,這時候也只有趙括是最佳人選。

趙王選趙括當然不是意氣用事了,因為趙括自幼熟讀兵書,就連他的父親,趙國最有名的將領趙奢,在談論兵法的時候,都說不過他。

因為趙括經常在趙王面前談論兵法,再加上他父親是名將,趙王以為趙括肯定能擔任大將軍之職,順利擊退秦軍的。

所以趙王就命令趙括換取了廉頗。

可惜的是,趙括剛一上任。秦國就換上了著名的將領白起,白起上陣之後,沒有聲張,也就是說,那時候趙國的全體士兵,根本不知道和他們對戰的主將是有屠夫之稱的白起。

白起先是截斷了趙國的軍糧,然後又把趙括的四十萬大軍給截成了兩段,使趙國的士兵,收尾不能相互用。

最後趙國斷糧幾十天,趙括在突圍的時候戰死。

趙國全體官兵在趙括戰死之後,投降了白起,白起就把四十萬趙軍,全部給坑殺了。


漢史趣聞


長平之戰前,趙國確實是唯一一個可以和秦國相抗衡的國家。

秦國是經過商鞅變法後,從弱國一下變為強國了。秦國強大了,他就不願意待在西北邊陲之地了,他要擴展地盤,只要擴展地盤就會侵犯其他國家的利益,所以,這也是秦國和中原一些大國不斷產生摩擦的原因之一。

秦國和趙國相鄰,兩個國家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國家,只要秦國想出關中,他就必然會侵犯趙國的利益。所以,秦趙之間必然會有一戰。

當然這一戰誰都不想先挑起事端,秦國雖說很想東擴,但是,看看趙國當時的這些名將,廉頗,李牧,樂毅,田單。即使是秦國有白起這種百戰百勝的名將,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他是不會挑起戰爭的。

當然,趙國的名將雖然多,但是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我們來分析一下趙國的這些名將,樂毅和田單兩人確實是名將,但是他們不是趙國人。一旦趙國和秦國打仗,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兵力,全力以戰。打規模如此大的戰爭,趙王怎麼會相信外來的將領呢?

樂毅是燕國人,他也是燕國最大的功臣。但是,由於小人的陷害,樂毅為了保命不得不去趙國找個安身立命之地。

田單齊國人,和樂毅的情況差不多。這兩個人屬於外來戶,趙王肯定是不會重用他們的。

所以,名將中只能在廉頗和李牧之間選擇了。

由於趙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可以說他的四面全是強國,西面是秦國,南面是魏國,東邊是齊國,北邊是燕國,西北是匈奴。

這些地方都是需要讓人把守的,因為李牧一直在西北地帶抵抗匈奴,所以,李牧是不可能派為主將來抗戰秦國的。

最後一個人選就剩下廉頗了。當然廉頗也是最佳人選,廉頗深知,秦國來攻打趙國,是遠道而來,他們肯定是想急於求成,速戰速決的。

索性,廉頗就採取了消極應戰,積極防守的策略。

這種戰略對於秦軍的白起來說,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畢竟廉頗不來應戰就意味著要打持久戰。若是打起持久戰來,秦軍肯定早晚會敗的,因為他們遠離國家,糧食供應就是個問題。

為了速戰速決,白起想到了一個反間計。他就開始派人到處散佈謠言,說其實秦軍最怕的主將就是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了。

只要把趙括換成趙國的主將,秦軍就會不打而散去的。

這個謠言傳到了趙王那裡,趙王也對廉頗有意見了。秦軍這麼囂張,遠道而來攻打我們,你竟然龜縮在城中不去迎戰,你是什麼意思,看不去我們趙軍的戰鬥了嗎?

趙王很生氣,他就把廉頗給撤掉了,換成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

趙括這一來,為了迎合趙王,他選擇了和白起決戰,戰果可想而知,趙國的兵力在這一戰中基本上全部被白起坑殺了。死亡人數達到四十萬之眾。

自此之後,趙國一蹶不振,再也沒有和大秦抵抗的實力了。


史學達人


沒必要太複雜,簡單明瞭地說。

樂毅,公元前280年左右來到趙國,趙君原準備重用樂毅,樂毅有這個實力和名聲。廉頗不甘心落於人後,於是通過負荊請罪事件,聯合藺相如壓制趙君,樂毅從此只能在趙國混日子,而藺相如廉頗則風聲水起。 同樣的手法,廉頗藺相如也用在趙奢身上,趙奢依靠趙勝突破封鎖,利用閼與之戰的勝利,與廉頗藺相如分庭抗禮。

趙奢與樂毅是老戰友,都是當年趙武靈王重點培養的人才,廉頗也是趙武靈王時期就被發現,可惜沒有趙奢樂毅那樣受重視,也難怪,實力決定。所以廉頗權力慾很強,根據史記記載,後來廉頗為了權力刺殺樂乘。樂毅被廉頗藺相如壓制,而且當時可能病重。

田單,可能是齊國間諜,就像趙武靈王時的田不禮,或者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總之,田單在趙國是主動的敷衍了事。趙君不會放心田單。

李牧,最大可能是趙括的弟子。作為秦國大臣趙奢老友的孫子,來趙國不拜天下名師趙括為師,顯然說不過去。李牧的戰法,與閼與之戰的欺騙、快速迂迴戰是一個思路,與匈奴,秦軍之戰就是這樣打勝的。而趙奢的大軍團作戰思路,古板的性格,顯然與閼與之戰的詭道,出奇兵,格格不入。這背後都可以看到趙括的影子。李牧當時年少,剛去邊境鍛鍊不久,官職也不會高,沒有可能讓他領兵。

廉頗,權力慾嫉妒心強,對秦戰績不佳,對燕齊戰績不錯,主要是燕齊的戰鬥力偏弱,廉頗攻堅,打硬仗的能力不行,沒有兩強相遇勇者勝的自信,麥丘之戰,閼與之戰就是典型戰例。長平之戰首先任用廉頗,是他的老搭檔藺相如推薦的,結果一去就敗,隨後接連慘敗,損失近半,趙君只能將廉頗免職撤換。趙括臨危受命,由於時間緊迫也沒有援軍,可以說趙括拿到的是一個爛攤子。

趙括為什麼主動出擊?因為長平不能久守,前有王齕,數倍於趙軍,側翼有白起數倍於趙軍,白起隨時可以與王齕夾擊趙軍,甚至抄趙軍後路。趙括要麼放棄長平,要麼主動出擊,守就是死路一條,而且是白死,對秦毫無殺傷。由於廉頗的連續慘敗,趙軍士氣全無,更需要勝利提升士氣。

趙括先是痛擊王齕,逼白起以分兵支援王齕,白起只拿的出三萬人取小倉河谷,故關,與其說是奇兵,不如說白起被趙括逼得無兵可派了,最後秦王不得不緊急動用數十萬預備役,可見趙括的威力之大,能力之強。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第一位:樂毅,確實是一位名將,有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的光榮戰使,但長平之戰時以致暮年,疾病纏身,以無力出征。


第二位:田單,雖然能力很強,在齊國時曾助齊國以火牛陣擊破燕國軍隊,收復城池70有餘。但也因為其以前是齊國人,長平之戰不久前才到趙國,群臣視其為外人,不敢讓其帶兵出征。

第三位:李牧,他是唯一一位供人可以與白起抗衡一二的大將了,但他當時在防備北方匈奴等少數名族入侵,長平之戰緊迫,他分身乏術。


第四位:廉頗,這位本來就是此戰統帥的人被換下了。因為其善守,所以他退守長平以北,築壘自守,避不出戰,但守而不出的同時也在慢慢的耗盡趙國的內需,眼看糧草將近,士氣渙散,主戰之聲不絕於耳,趙王也知道長此以往必敗無疑,不如一戰,畢其功於一役,又加上秦國丞相範睢施反間計,趙國是否因為中計才換的趙括我們不得而知,但趙括確實當上了這支大軍的統帥。

至於趙括為何主動出擊,一是趙國國內已經沒有供應士兵的糧食等軍需了,必須速戰速決。二是中了白起的誘敵深入,然後圍殲的計策。總之趙括是敗了,一敗塗地,留下千年紙上談兵的笑談。



長平之戰白起坑殺趙國降卒40多萬,使趙國再無與秦國抗衡的能力,秦軍大勝,為統一六國打下堅實基礎。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滿意請點贊支持!有不同意見可以評論區留言討論。


歷史愛好者MY


長平之戰,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規模最大的圍殲戰。此戰趙國四十萬軍隊全軍覆沒,秦國統一六國指日可待。

趙國在長平之戰戰敗,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有的怪趙王、有的怪趙括、實際點的就說趙國後勤補給不給力。按理說趙國名將有很多,樂毅、田單、李牧、廉頗。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後期,樂毅已經去世了;田單其實只是齊國的名將,和趙國應該說關係不大;李牧當時在防禦匈奴,而且當時名氣應該不是太大,就算換李牧,他也是會和廉頗一樣堅守不出;廉頗就不用多說了,就是把趙括替換了廉頗。

為何派趙括?

第一:趙國可以說無人可用了,馬服君趙奢那時已經去世了,只能派趙括了。

第二:只有趙括瞭解趙王意圖,因為趙國一直慣用進攻戰,趙括也確實熟讀兵法,趙括在當時真的是不二人選。

第三:趙王其實最信任的真的是趙括,對廉頗還有有點不信任的,事實證明廉頗最後也逃離了趙國。

第四:趙孝成王中了秦王的反間計。

那麼趙括為什麼要選擇主動進攻?

第一:趙王求和不成,和秦王不謀而合,決定來一場對決。

第二:雙方糧食以及後勤補給都存在一定問題,需要速戰速決。

第三:這也是趙國的一貫作戰風格,野戰!一味地堅守有可能自己都把自己拖垮了,而主動出擊還有勝利的希望。

我是小宋談歷史,謝謝關注評論。


羽評郡主


要說到點子上,趙國的失敗,首先的責任就在趙王,戰爭這個問題,真的是慎之又慎的問題,大家都說到一個點子上,那就是秦軍和趙軍耗了三年,都說秦軍耗得起,有糧食,而趙軍耗不起,沒有糧食了,所以趙王希望能有一個將軍能夠速戰速結,結束這場戰爭,這個因素,只是佔了一部分。

有人說秦軍有糧,而且運糧方便,耗下去廉頗一定會輸,這個未知問題,我們先放一邊。我們來分析一個問題,再耗下去,趙國確定也是難扛,但是,並沒有到發動全國,或是盡力到別國買不到糧食的地步。這個我們可以根據抗日戰爭的事例來看,當時共產黨在陝北那個窮地方,也是被封鎖的,有那麼幾年,基本吃的根本不是糧食,什麼野菜,樹葉,豆子,土豆,種種所有能吃的,硬是充做軍糧,能活下去,總比被消滅好吧。

那麼我們來說長平之戰,雖然秦國佔優勢,但是想殲滅趙軍,還不知道何年何月,秦軍國力再強,耗下去一樣國庫空空,做為秦國最高領導者,考慮問題不光是隻針對趙國,再耗個三五年把趙國確底耗死行不。結論肯定不行,世界上不是隻有秦趙兩國,而是還有五雄,齊楚燕魏韓,在這當中,任何國家只要能出一個明君和將才,都有可能趁秦趙兩敗俱傷時魚翁得利,誰統天下,也未可知。所以,就算說秦國再能耗,也已經不敢耗,最好是想辦法儘快勝利,打跨趙國。怎麼打,最好是能把這個穩如泰山的老將廉頗換掉,換一個敢戰又沒有實戰經驗的人來為帥。經過調查和研究,最好是能換那個年輕氣盛的趙括來。高層智囊決定以後馬上派人出動反間,該收買的收買,該造謠的造遙。要說趙王本來智慧就不行,但是為什麼中了秦國的反間計,我們知道,沒用的當權者,身邊一定會有那些如郭開之類的小人,這些人給收買了,當然按秦國的意思辦,力主趙王用毫無戰爭經驗的趙刮,所以,趙刮這個後來的失敗者就這樣被推出來了前臺。

結果如秦國設計的一樣。

所以,厲吏大多後來整個戰役,基本讓趙刮背了黑鍋,添油加醋,把趙刮說成紙上談兵。

其實按照事實,趙刮還是有一點本事的,只是他沒有實戰經驗,又碰上了百戰百勝的戰神白起。要說開始趙刮進攻那點小勝,其實不算他的本事,那是白起的計謀圈套,故意輸把趙括引出來入埋伏。

趙括的本事在於被秦軍圍困四十六天,秦軍竟然沒能將趙軍擊潰,這點看來,說趙刮只會紙上談兵,一點軍事能力沒有是不對的。趙軍被圍,斷了糧道,救援不來,不突圍只有餓死。

所以趙括組織了突然,我們也知道,秦軍的箭雨是何等厲害,為了防止趙軍突圍,早就準備了充足的箭,前赴後繼。應該說,在搏命突圍時,秦軍也死了不少,但是秦軍為了全殲趙軍,可是動員全國,十五歲以上都送來戰場了,我們只知趙國是投入四十五萬,沒說秦軍的兵力,估計在六七十萬之間。所以,在趙軍突圍時,秦軍損失的兵員,可以填補上去。

趙軍也是拼命突圍不成,也許趙括知道必敗無疑,衝不出是死,衝被殺死也是死。所以後來他親自帶隊衝殺,這很符合他年輕人血氣方剛的思想,寧可戰死,不當俘虜,從這一點看,趙刮應該是個英雄。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事,他做為主將一死,趙軍群龍無首,全部投降後被白起坑殺。

整個長平之戰,趙國投入四十五萬,最後只剩下兩百多個十六歲以下的孩子被白起放回。

但是,事實上說白起坑殺四十五萬,應該沒有這麼多,四十五萬,應該戰死一半,投降一半,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白起說的那句話,長平之戰,秦軍也國力大損。

但是做為主帥,趙刮不應該在還有大半兵力的時候帶隊衝鋒,應該在他指揮的崗位上,要死,也要到最後時刻,這樣那怕最後全軍覆沒,也好過幾十萬人空手被殺強,最起碼戰至最後,秦軍還要有很大的傷亡。

總結長平之戰的失敗,趙括是註定的,但是這個失敗的鍋,說是趙括最沒用,不如說是趙王最沒用,長平之戰幾十萬冤魂,罪魁禍手,不在趙刮,也不在白起,在於趙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