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赵国有乐毅、田单、李牧、廉颇,为何派赵括,而赵括为何选择主动出击?

D-wish


长平之战,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这几个名将确实都曾经在赵国待过,可惜他们都有不能出战的理由,一个个说吧!

按照顺序是:乐毅、田单、李牧、廉颇!

首先是乐毅:

按照《战国策》记载,乐毅出场与公元前314年,那时候他游说赵武灵王赵雍,帮助赵国从齐国的统治下解放,燕昭王上台归功于赵武灵王 的帮助,到了公元前279年,五国伐齐临阵换将,觉得有危险的乐毅于是投奔了赵国,其实就是来养老的!

因为这时间跨度真的很大,乐毅出场在公元前314年,我们就算他当时30岁,到了公元前279年就是65岁了,那么长平之战时候乐毅该有多少岁?好像是84岁!

我们就算他20岁出场,长平之战也有74岁了,廉颇老矣善能饭否?乐毅老矣能打仗吗?

就算他不怕折腾死这吧老骨头,赵国也没人有那么大的心,让一个80岁的老头带兵打仗啊!

(乐毅:我都80多了,你们确定让我上)

其次是田单:

田单投奔赵国,后发生的事情有据可查只有公元前265年,攻韩燕,和公元264年做赵国相国,做了相国两年之后,就在也没有相关记载,而上党归属赵国引发长平之战是在公元前262年,按照没有记录而言,当时田单应该已经回到了齐国,因为田单最后还是在齐国去世的。

(田单:我回家了,来不了)

再说手这李牧吧:

当时的李牧还是小字辈,估计就一个大头兵而已,还没什么出彩的战绩,也谈不上地位,这样的人在赵国一抓一大把,那么他如何能脱颖而出,挽救赵国?李牧当时名声估计连赵括都不如,谁敢让他上?

(李牧:让我上,等我出名了再说吧)

至于廉颇:

刚刚被换将,然后又被换上吗?朝令夕改,这个仗还怎么打?

好了,以上所有人都有充足的不能上场,也不在场的证明!

于是赵括出现,成了最后的领兵大将,原因也很简单,他爹赵奢很厉害,而他其实也很厉害。可惜那时候马服君赵奢已经死了,帮不了儿子!

(赵奢:可惜了,那时候要找我需要烧纸)

最后回到为何赵括主动出击这个问题上!

按照《史记》记载,一个纸上谈兵,就将赵括钉在了耻辱柱上,说是赵括直接造成了赵国的战败!于是后世史学家总结说:

“赵之祸不在于受上党,而在于用赵括”。

这显然不公平,将所有锅给一战战死的人,有没有想过其他原因!

长平之战,与赵国而言,其实是一场难以避免的失败,唯一区别只是战败的程度大小而已!

(你们都不再,只有赵括了)

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是赵国对于战争的准备并不充分,也没有想到秦国有这么大的决心!

引发战争的原因是因为赵孝成王贪图上党的土地,于是收下了韩国的上党郡,其实这并不是错误,上党的战略位置几乎决定三晋的存亡,如果赵国不受,三晋都危险,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赵国!

但是,受地之后的备战不充分,就给赵国战败埋下了伏笔!

按照综合国力而论,当时秦国确实是超级大国,而仅看军事力量。则秦赵相当!

有点后世美苏争霸的感觉,赵国就是苏联,穷兵黩武,秦国就是美国实力均衡!

实力相当,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恐怖平衡出现,这也成了赵国准备不充分的依据,赵国一开始就没想过拼劲国力打仗,这从他的北地军团一直没有驰援长平前线就可以看出!

其次:长平地区的地形,与后勤还有战斗方式而言,都不利于赵国。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秦国是远离本土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处于下风,这个有问题,当时秦国大后方可离上党不远,反而是赵国后勤补给情况更差,长平地区周边三五十公里,都是山岭、河谷、关隘环绕。

(都是山地丘陵,这补给还有骑兵都不好办事啊)

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也给后勤补给带来困难,由此还引申出了兵种不配合问题!

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最厉害的部队毋庸置疑是骑兵部队,可是在这样的战场中,骑兵如何发挥?

没有平原都是丘陵,骑兵爬山爬不动啊!

而秦国则不同,他们主力是轻重步兵混合编队,更适应于这样的战场环境!

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廉颇的战略!

廉颇战略简而言之就是固守防御,这是基于真实战场情况制定的正确战略,骑兵无法在这样的地方发挥,就没有了突击优势,步兵大家半斤对八两,秦国兵多,如何抗衡?

无奈只能坚守!

可是坚守也有后遗症,那就是坚守需要大量的粮草物资军械,这些赵国基于准备不足,还有国力问题,都比不上秦国,这个局如何破?

(赵孝成王有他的无奈)

于是无奈的赵国只得求助于各国,才有赵国“请粟于齐而齐不听”,事情发生!

山东六国,本着两虎相争,坐收渔利心态,对这二个超级大国内斗,他们都是乐见其成!

无奈的赵国只能硬着头皮主动出击,而廉颇的战略,还有一直以来的战术风格又不适合这样的战场,在加上秦国反间计的施行,廉颇被换下,赵括就这样上了前线!

由此可见,谁都知道,坚守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是耗不起,于是只能战,而且这一战势在必行,要不赵国会被拖死!

由此就有了后来的赵括主动出击!

以上问题回答完了,下面说点对于赵括赵国纸上谈兵之人的看法!

与无数历史定论而言,都说赵括是个傻子一样的废物,可在我那里其实事实并不如此,估计也有很多朋友有这样的感受!

《史记》上一句纸上谈兵,让赵括千夫所指,被嘲笑千年!

可这并不公平,因为他面对的战场环境,还有条件,在当时而言,其实是处于绝对劣势,在这样的劣势下面对”杀神“白起。

(白起:我是人屠)

结果换谁都不会好!

但是赵括在这样环境下也很努力,获得了极大战国!

秦军一样伤亡惨重!

与双方动员兵力而论,当时秦国动员了最多约50万的军队,这应该也是秦国动员率的极限数字。真正能战斗的大约在45万左右,还有大量的民夫之类的非战斗人员!

而赵国兵力,绝对没有《史记》上面说的40万人,极限数字应该在35万左右,扣除民夫,真正能战的不会超过30万人!

赵国打倒后来是几乎全军覆没,除了战死的,大部分都是被坑杀。那么秦军伤亡有多少!

也在25万人,甚至更多!

这在后来白起的自白中可以看到: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这所有的伤亡,不会是坚守战时廉颇所造成,而是在赵括主持占据之后的决死冲锋中造成!那么赵括用多少士兵的伤亡换来这样的战果?

(我不是废物)

当是以赵军战死15万人为代价,换来了秦国接近20万人的伤亡!

《通典》:“其时马服子与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之。军大败,卒20余万人降,皆坑之”

以上是史书《通典》中的记载,被坑杀的人数为20万人,参战军力在35万!

而在长平之战后,秦国消停了数年之久,也可以看出这一战对秦国影响也极大!

于绝地反击时刻,还能在战斗中,以少击多造成敌军更大损伤!

赵括之败,不再战斗,而在后勤啊!

白马银枪在秦军阵中来回冲杀,身被数十箭,血染征袍,终于站着死去……

一个忠勇为国的战将,背负骂名千年,不是他的错,是我们不了解历史的错!

(长平之战的惨烈只有白骨才能佐证了)


阿斗不傻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拼上全部国力展开的对决豪赌,同时也对战国七雄的灭国兼并态势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力。

从长平之战催生的成语“纸上谈兵”来看,对于这场使赵国掏空了身子的战争,历来的观点是赵军主帅、少壮派将领赵括的莽撞出击,才钻了秦国战神白起的口袋阵,以至于40余万赵军被坑杀殆尽。



本来,在赵括之前廉颇统帅的赵军,已经在长平一线构筑起牢固的壁垒防御体系。战局证明,廉颇的战法虽未能击败秦军,却也维持住了拉锯的态势,以至于无可奈何的秦国用起了反间计,在赵国都城邯郸到处散播秦军惧怕赵括、轻视廉颇的流言。

秦国的举动,表明了秦军急于决战心理。然而赵国临阵换将,撤换防御型的廉颇,改派进攻型的赵括,也并非完全在于秦国的舆论战。


逼得赵国不得不倾向于决战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赵国没粮了!

赵国地处今日山西一带,农耕并非赵人擅长。这方面秦国可就太有优势了,坐拥关中和蜀地两大平原粮仓的秦国,几乎从来都不用为粮食发愁。

秦国自商鞅变法开始,采取鼓励耕战的国策,政府以法律的形式将土地授予自耕农,生产方式的改变极大得激发了秦国老百姓的积极性,耕种和战争成为了当时秦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拿粮食、人头换土地和爵位是秦人最普遍的价值观。

赵国虽然也在赵武灵王的主导下,通过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振兴,可胡服骑射只是侧重于军事力量层面的提升,缺乏类似商鞅变法鼓励农耕的经济模式调整,综合国力对比自然难以相提并论。

因而,长平之战拖延的时间一长,赵国立马就成了最先熬不住的一方,军粮器械的供应成为了压在赵国君臣身上的巨大包袱。


要说这长平之战的起因,论起理来也是赵国不地道。秦国大军辛辛苦苦浴血奋战把上党从韩国手里剥离开来,只等着把这块大肥肉吞进肚子里,没成想上党民众自愿归附赵国,让赵国白白得了这么个大便宜。秦国气不过,才有了接下来的长平之战。

本来嘛,赵国白拿上党也没什么,战国本来就是大争之世,战争的目的说白了就是要兼并别国的土地、掠夺别国的人口,只要实力足够、枪杆子够硬,该吃吃、该拿拿也没什么关系。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的确是很厉害,但胡服骑射后的赵国也不是吃素的啊!况且长平之战不久前的阏与之战,也是秦赵两军对决,赵国竟然打赢了!因而赵国绝对有底气从秦国的虎口里夺食。

然而,阏与之战的胜利,也在潜意识中误导了赵国上下对于长平之战的认识。

阏与地形狭窄,不利于大兵团展开阵型大规模对决,因此作战模式呈现“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情形,很快就决出了胜负。长平之战则不同,秦赵两国几乎倾尽了全部的力量,形成了打阵地战、拼消耗的长期对峙局面。


赵国在这方面,暴露出了战前对长平之战的估计不足。战争是政治的延续,长平之战也并非单纯的秦赵两军厮杀。

赵国没有立足于国内农耕经济的短板,在战前展开对周边国家的积极外交,获取政治、军事方面的声援,哪怕是获得一些粮食方面的供应也好。可见,赵国君臣并未预估到长平之战的严重性。

等到战役进入到白热化的胶着状态,赵国才想起来向齐国借粮。齐国呢,则记恨着前些年赵国参与五国伐齐的仇,不肯借粮给赵国。

国内储粮消耗殆尽,他国又不肯借粮,赵国无奈之下只得寻求决战,解开综合国力消耗殆尽的死局。

廉颇那套筑垒固守对峙的办法,此时在赵国君臣看来显得十分不合时宜。而青年将领赵括的进攻主张,则符合赵国当下急于决战的普遍心理。


赵括的军事理论素养,几乎是所有人公认优秀的。至于因长平之战失败落下的骂名,则应该客观得区别看待。

与赵括对阵的是秦国战神白起,换成是别的名将赵军也不一定能够扭转战局。何况此战过后,秦军也是折损过半,不得已休养生息的很多年才缓过劲来重启攻灭六国的统一之路。更为难得的是,赵括本人是在激烈的突围战斗时,死于秦军的强弓硬弩之下,他尽到了一个军事将领应有的本分。

综合看来,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除了战场上采取冒险的进攻决战外,根本因素在于赵国缺乏类似秦国奖励农耕的经济激励体系,综合国力层面难以支撑与秦国的长期对耗。


剧透历史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个是为什么不派其他人出战,乐毅、田单、李牧、廉颇确实每一个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这个班底够其他诸侯羡慕的了。

先说乐毅,乐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差一点就让齐国亡国了,这份能力是可以和白起一争长短的。但是赵王不会让乐毅去,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乐毅的身体不允许,当时乐毅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且正在患重病,根本就没有办法带兵上前线;第二个原因是乐毅还没有得到赵王的信任,到了赵国不过是为了避祸,且乐毅的儿子还在燕国任职,因此赵王不会放心将军队交到他手上;第三个原因是乐毅自己压根就没打算淌这趟浑水,他和白起对战可能会毁了自己一世的英明。


再说田单,田单看一己之力让齐国复国,靠火牛阵打败燕军不假,但是他的对手不是乐毅,因为当时燕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乐毅已经逃到赵国去了。因此田单才能获胜,如果乐毅还在,田单基本没有翻盘的机会。田单擅长出奇谋,缺少真正的大规模集团军作战的经验,况且他也是从齐国逃到赵国避难的,做为一个外人,赵王也不会信任他。收留他的原因和收留乐毅是一样的,主要目的就是找个高参同时为了震慑诸侯。

第三个人廉颇,廉颇和秦军交战胜少负多,让赵军失去了锐气,如果继续让廉颇为将的话,秦军固然无法找到击败赵军的好办法,但赵国的国力已经耗不起了,坚守不战的策略无法让赵国获得胜利,最后还是必败无疑,只有进攻才有可能有一线生机,因此赵王决定弃用廉颇。

第四个人李牧,倒不是因为李牧的能力不行,因为李牧当时一直在北方抵御匈奴,根本就没有办法调到前线作战,秦国能灭赵,匈奴也可以;第二个原因是李牧就算回来也会和廉颇一样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因为那是从军事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的最好的对策;第三个原因是赵王不信任李牧,就像他不信任廉颇一样,后来中了反间计杀害李牧就说明赵王从内心里对李牧十分忌惮并不信任。



派赵括出战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个原因是赵括主张主动出击,反对坚守不出等待时机,他有击败秦军的强大决心;第二个原因是赵括领会了赵王的意图,就是赵国耗不起了,坚守不战就是死路一条,只有主动出击才可能有一线生机;第三个原因赵括并不是纸上谈兵,要知道他的父亲赵奢经常在战斗时把他带在身边,很多胜利就是得益于赵括的奇谋,因此赵括不缺少经验;第四个原因是赵王对赵括绝对信任,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原因就是赵括是平原君赵胜极力推荐的,而平原君是拥立赵孝成王继位的最大助力。



下面说一下为什么赵括选择主动出击,是不是真的如世人所说因为他纸上谈兵不懂实际的兵法呢?我看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坚守不战就是死路一条,因为赵国耗不起了,打消耗战赵国必败,秦国强的不是一个两个白起,强的是商鞅变法之后的强大国力,和谁打都耗得起,补的上,恢复的快,直接点就是国力强,生产关系先进,生产力强。

二、赵王让他为将就是要主动出击扭转局面,赵括是清楚领导的意图的,他不执行的话只能比廉颇更惨,不是你免去职务的问题,是人头落地的问题。

三、赵括没有发现对方换帅,因为最开始秦军的统帅不是白起,后来赵括发现是白起后就立刻改变了战术,采取了刺杀的行动,就是现在常说的斩首行动,就差一点就成功了。

四、年轻人都有梦想有追求,父亲赵奢可以说天下无敌,一生都没有战败过一次,做为他的儿子也绝对不能允许失败和怯懦。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乐毅、田单不能托付重兵

长平之战,赵国出动大军30万,加上随上党太守投降的15万韩国军民,总兵力45万人,谁掌握了军权,就等于掌握了赵国的命运。

乐毅虽然受到新燕王猜忌而入赵被封为望诸君,但燕国上下当时已经悔悟,多次派人请其返回,虽然乐毅拒绝了,但为了燕赵结盟长期兼任燕国客卿。

田单几乎以一己之力就挽救齐国覆亡之危,能力绝对是有的,但他是赵国给齐国割地换来的国相,心中始终考虑的还是齐国利益,赵国主力大军当然不能托付给这类外人。

李牧资历太浅,名声不显

李牧虽然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有着崇高的威望。但长平大战(公元前260年)爆发时他还名声不显,最多只是赵国北部边疆的一员边将,又没有如赵奢一般声震列国的父亲。

他虽然生卒年不详,但临死前即(公元前229年),他仍然能够带兵御敌、纵马持刀,可见当时他的年龄不会太大,在与廉颇这样的百战老将比较时,自然败北。

廉颇老成持重,因谗言被换

廉颇在长平大战初期曾经是赵国主帅,可惜太过刚直,侍奉上任赵王赴渑池会时,曾经和赵王约定“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此等一心为国之人,非大胸怀不能包容,不幸的是赵孝成王不似其父有胸怀,对于这种忠君但更忠心于国的良将,终究心有芥蒂。

同时,廉颇虽然是战国良将,但能力方面有偏科,善攻不善守,加上赵军实力稍逊于秦军,在交战初期连遭败绩,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还损失了多名将校。本来,廉颇准备以逸待劳,待机出击,可惜赵国君臣不能理解这种稳守持重的战略。

以赵孝成王为首的一帮人,高居邯郸庙堂,不知战场险恶。他们看不到秦军日渐乏力的攻势,只看到廉颇首战失利的报告,只看到45万大军每天都耗费数以万计的钱粮。再加上秦国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最终,赵国临战换将,铸成大错。

赵括身负盛名,又久居邯郸

赵括虽然年纪轻轻,但毕竟是“官二代”。其父赵奢是东方六国将领中,独战秦军并获得大胜的第一人,用兵如神,声名显赫。按照当时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传统思维,良将的儿子一定也是良将,赵奢能够战胜秦军,那他的儿子一定也能。

赵括与李牧等人相比的一个大优势,就是他从小生活在赵国都城邯郸,一举一动都在权贵圈子的视野里。加上他从小就学习兵法,熟读兵书,论战谈略,即使他的父亲赵奢也难不倒他,如此光辉的经历,一定给赵孝成王等年轻一代贵族留下深刻印象。

长平大战时,赵孝成王登基将近5年,正处于政权稳固需要吐故纳新的时代,但身边全都是廉颇等前朝老臣,心中一定急需培养自己的新班底。将门虎子、闻名邯郸的赵括无疑就是这个新班底负责军事的最佳人选,加上秦国到处散布谣言,让赵国民间推崇赵括,与赵孝成王所想不谋而合。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战国时期有四大名将,分别是赵国的廉颇和李牧,秦国的白起和王翦。

长平之战的时候,四大名将之中,参与战争的有赵国的廉颇和秦国的白起。廉颇打仗的时候,对阵的秦国的将领,并不是白起。

也就是说长平之战,并不是四大名将之间的对决。

当初对于赵国来说,若是选人去打长平之战,首选肯定从四大名将里来选了。那时候廉颇就被选了去打长平之战。

之所以没有选李牧,是因为李牧驻守在赵国的西北,他在抵御北方的强大的匈奴呢。

当然了赵国选了廉颇去打长平之战,也是最明智的。

廉颇在长平这个地方,和秦军对峙了三年的时间,虽说在这期间廉颇都是以防守为主,但是,廉颇在这里并没有失去寸土寸城。

秦国想把长平给拿下来,但是,面临着廉颇纹丝不动的防守,结果是丝毫没有进展。

可以说这种持久战,对于任何一方来说,都是不利的。毕竟他们两国的国力消耗了,对于当时的其它国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秦国肯定不想到了,当然了赵国也不想打,但是,赵国是被逼迫的,秦国不撤,赵国也不能撤。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使用了反间计,看看能不能把龟缩在城池里的廉颇给换掉。一旦换掉廉颇,拿下长平来就不成问题了。

所以,他们就散布谣言,说赵国人没种,不敢出城和秦国一战,廉颇更是缩头乌龟。天天躲在城池里不敢出来.......。

他们不怕廉颇,廉颇一出来肯定就会打败仗,他们怕的是赵括,若是赵括将军来的话,不出几日,秦国肯定就会兵败退走。

军营里充斥着各种对于廉颇的诋毁。

同时秦国也花费了大量的金银,来买通赵国的文官,让他们做赵王的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让赵王把廉颇给换掉。

赵王也是个昏庸的主,他觉得廉颇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

所以,他有了把廉颇换掉的想法。这说明秦国的反间计奏效了。

那么若是把廉颇给换掉,到底用谁去换廉颇呢?

首先李牧肯定不行,因为李牧要防御匈奴,乐毅和田单更不行,因为他们是降将,乐毅来自燕国,田单来自齐国,赵王怎么可能把四十万大军交给他们呢?

所以,这时候赵王只能用自己最信得过的人了,这时候也只有赵括是最佳人选。

赵王选赵括当然不是意气用事了,因为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就连他的父亲,赵国最有名的将领赵奢,在谈论兵法的时候,都说不过他。

因为赵括经常在赵王面前谈论兵法,再加上他父亲是名将,赵王以为赵括肯定能担任大将军之职,顺利击退秦军的。

所以赵王就命令赵括换取了廉颇。

可惜的是,赵括刚一上任。秦国就换上了著名的将领白起,白起上阵之后,没有声张,也就是说,那时候赵国的全体士兵,根本不知道和他们对战的主将是有屠夫之称的白起。

白起先是截断了赵国的军粮,然后又把赵括的四十万大军给截成了两段,使赵国的士兵,收尾不能相互用。

最后赵国断粮几十天,赵括在突围的时候战死。

赵国全体官兵在赵括战死之后,投降了白起,白起就把四十万赵军,全部给坑杀了。


汉史趣闻


长平之战前,赵国确实是唯一一个可以和秦国相抗衡的国家。

秦国是经过商鞅变法后,从弱国一下变为强国了。秦国强大了,他就不愿意待在西北边陲之地了,他要扩展地盘,只要扩展地盘就会侵犯其他国家的利益,所以,这也是秦国和中原一些大国不断产生摩擦的原因之一。

秦国和赵国相邻,两个国家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只要秦国想出关中,他就必然会侵犯赵国的利益。所以,秦赵之间必然会有一战。

当然这一战谁都不想先挑起事端,秦国虽说很想东扩,但是,看看赵国当时的这些名将,廉颇,李牧,乐毅,田单。即使是秦国有白起这种百战百胜的名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是不会挑起战争的。

当然,赵国的名将虽然多,但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赵国的这些名将,乐毅和田单两人确实是名将,但是他们不是赵国人。一旦赵国和秦国打仗,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兵力,全力以战。打规模如此大的战争,赵王怎么会相信外来的将领呢?

乐毅是燕国人,他也是燕国最大的功臣。但是,由于小人的陷害,乐毅为了保命不得不去赵国找个安身立命之地。

田单齐国人,和乐毅的情况差不多。这两个人属于外来户,赵王肯定是不会重用他们的。

所以,名将中只能在廉颇和李牧之间选择了。

由于赵国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可以说他的四面全是强国,西面是秦国,南面是魏国,东边是齐国,北边是燕国,西北是匈奴。

这些地方都是需要让人把守的,因为李牧一直在西北地带抵抗匈奴,所以,李牧是不可能派为主将来抗战秦国的。

最后一个人选就剩下廉颇了。当然廉颇也是最佳人选,廉颇深知,秦国来攻打赵国,是远道而来,他们肯定是想急于求成,速战速决的。

索性,廉颇就采取了消极应战,积极防守的策略。

这种战略对于秦军的白起来说,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廉颇不来应战就意味着要打持久战。若是打起持久战来,秦军肯定早晚会败的,因为他们远离国家,粮食供应就是个问题。

为了速战速决,白起想到了一个反间计。他就开始派人到处散布谣言,说其实秦军最怕的主将就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了。

只要把赵括换成赵国的主将,秦军就会不打而散去的。

这个谣言传到了赵王那里,赵王也对廉颇有意见了。秦军这么嚣张,远道而来攻打我们,你竟然龟缩在城中不去迎战,你是什么意思,看不去我们赵军的战斗了吗?

赵王很生气,他就把廉颇给撤掉了,换成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赵括这一来,为了迎合赵王,他选择了和白起决战,战果可想而知,赵国的兵力在这一战中基本上全部被白起坑杀了。死亡人数达到四十万之众。

自此之后,赵国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和大秦抵抗的实力了。


史学达人


没必要太复杂,简单明了地说。

乐毅,公元前280年左右来到赵国,赵君原准备重用乐毅,乐毅有这个实力和名声。廉颇不甘心落于人后,于是通过负荆请罪事件,联合蔺相如压制赵君,乐毅从此只能在赵国混日子,而蔺相如廉颇则风声水起。 同样的手法,廉颇蔺相如也用在赵奢身上,赵奢依靠赵胜突破封锁,利用阏与之战的胜利,与廉颇蔺相如分庭抗礼。

赵奢与乐毅是老战友,都是当年赵武灵王重点培养的人才,廉颇也是赵武灵王时期就被发现,可惜没有赵奢乐毅那样受重视,也难怪,实力决定。所以廉颇权力欲很强,根据史记记载,后来廉颇为了权力刺杀乐乘。乐毅被廉颇蔺相如压制,而且当时可能病重。

田单,可能是齐国间谍,就像赵武灵王时的田不礼,或者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总之,田单在赵国是主动的敷衍了事。赵君不会放心田单。

李牧,最大可能是赵括的弟子。作为秦国大臣赵奢老友的孙子,来赵国不拜天下名师赵括为师,显然说不过去。李牧的战法,与阏与之战的欺骗、快速迂回战是一个思路,与匈奴,秦军之战就是这样打胜的。而赵奢的大军团作战思路,古板的性格,显然与阏与之战的诡道,出奇兵,格格不入。这背后都可以看到赵括的影子。李牧当时年少,刚去边境锻炼不久,官职也不会高,没有可能让他领兵。

廉颇,权力欲嫉妒心强,对秦战绩不佳,对燕齐战绩不错,主要是燕齐的战斗力偏弱,廉颇攻坚,打硬仗的能力不行,没有两强相遇勇者胜的自信,麦丘之战,阏与之战就是典型战例。长平之战首先任用廉颇,是他的老搭档蔺相如推荐的,结果一去就败,随后接连惨败,损失近半,赵君只能将廉颇免职撤换。赵括临危受命,由于时间紧迫也没有援军,可以说赵括拿到的是一个烂摊子。

赵括为什么主动出击?因为长平不能久守,前有王龁,数倍于赵军,侧翼有白起数倍于赵军,白起随时可以与王龁夹击赵军,甚至抄赵军后路。赵括要么放弃长平,要么主动出击,守就是死路一条,而且是白死,对秦毫无杀伤。由于廉颇的连续惨败,赵军士气全无,更需要胜利提升士气。

赵括先是痛击王龁,逼白起以分兵支援王龁,白起只拿的出三万人取小仓河谷,故关,与其说是奇兵,不如说白起被赵括逼得无兵可派了,最后秦王不得不紧急动用数十万预备役,可见赵括的威力之大,能力之强。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第一位:乐毅,确实是一位名将,有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的光荣战使,但长平之战时以致暮年,疾病缠身,以无力出征。


第二位:田单,虽然能力很强,在齐国时曾助齐国以火牛阵击破燕国军队,收复城池70有余。但也因为其以前是齐国人,长平之战不久前才到赵国,群臣视其为外人,不敢让其带兵出征。

第三位:李牧,他是唯一一位供人可以与白起抗衡一二的大将了,但他当时在防备北方匈奴等少数名族入侵,长平之战紧迫,他分身乏术。


第四位:廉颇,这位本来就是此战统帅的人被换下了。因为其善守,所以他退守长平以北,筑垒自守,避不出战,但守而不出的同时也在慢慢的耗尽赵国的内需,眼看粮草将近,士气涣散,主战之声不绝于耳,赵王也知道长此以往必败无疑,不如一战,毕其功于一役,又加上秦国丞相范睢施反间计,赵国是否因为中计才换的赵括我们不得而知,但赵括确实当上了这支大军的统帅。

至于赵括为何主动出击,一是赵国国内已经没有供应士兵的粮食等军需了,必须速战速决。二是中了白起的诱敌深入,然后围歼的计策。总之赵括是败了,一败涂地,留下千年纸上谈兵的笑谈。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多万,使赵国再无与秦国抗衡的能力,秦军大胜,为统一六国打下坚实基础。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满意请点赞支持!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区留言讨论。


历史爱好者MY


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围歼战。此战赵国四十万军队全军覆没,秦国统一六国指日可待。

赵国在长平之战战败,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有的怪赵王、有的怪赵括、实际点的就说赵国后勤补给不给力。按理说赵国名将有很多,乐毅、田单、李牧、廉颇。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后期,乐毅已经去世了;田单其实只是齐国的名将,和赵国应该说关系不大;李牧当时在防御匈奴,而且当时名气应该不是太大,就算换李牧,他也是会和廉颇一样坚守不出;廉颇就不用多说了,就是把赵括替换了廉颇。

为何派赵括?

第一:赵国可以说无人可用了,马服君赵奢那时已经去世了,只能派赵括了。

第二:只有赵括了解赵王意图,因为赵国一直惯用进攻战,赵括也确实熟读兵法,赵括在当时真的是不二人选。

第三:赵王其实最信任的真的是赵括,对廉颇还有有点不信任的,事实证明廉颇最后也逃离了赵国。

第四:赵孝成王中了秦王的反间计。

那么赵括为什么要选择主动进攻?

第一:赵王求和不成,和秦王不谋而合,决定来一场对决。

第二:双方粮食以及后勤补给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速战速决。

第三:这也是赵国的一贯作战风格,野战!一味地坚守有可能自己都把自己拖垮了,而主动出击还有胜利的希望。

我是小宋谈历史,谢谢关注评论。


羽评郡主


要说到点子上,赵国的失败,首先的责任就在赵王,战争这个问题,真的是慎之又慎的问题,大家都说到一个点子上,那就是秦军和赵军耗了三年,都说秦军耗得起,有粮食,而赵军耗不起,没有粮食了,所以赵王希望能有一个将军能够速战速结,结束这场战争,这个因素,只是占了一部分。

有人说秦军有粮,而且运粮方便,耗下去廉颇一定会输,这个未知问题,我们先放一边。我们来分析一个问题,再耗下去,赵国确定也是难扛,但是,并没有到发动全国,或是尽力到别国买不到粮食的地步。这个我们可以根据抗日战争的事例来看,当时共产党在陕北那个穷地方,也是被封锁的,有那么几年,基本吃的根本不是粮食,什么野菜,树叶,豆子,土豆,种种所有能吃的,硬是充做军粮,能活下去,总比被消灭好吧。

那么我们来说长平之战,虽然秦国占优势,但是想歼灭赵军,还不知道何年何月,秦军国力再强,耗下去一样国库空空,做为秦国最高领导者,考虑问题不光是只针对赵国,再耗个三五年把赵国确底耗死行不。结论肯定不行,世界上不是只有秦赵两国,而是还有五雄,齐楚燕魏韩,在这当中,任何国家只要能出一个明君和将才,都有可能趁秦赵两败俱伤时鱼翁得利,谁统天下,也未可知。所以,就算说秦国再能耗,也已经不敢耗,最好是想办法尽快胜利,打跨赵国。怎么打,最好是能把这个稳如泰山的老将廉颇换掉,换一个敢战又没有实战经验的人来为帅。经过调查和研究,最好是能换那个年轻气盛的赵括来。高层智囊决定以后马上派人出动反间,该收买的收买,该造谣的造遥。要说赵王本来智慧就不行,但是为什么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我们知道,没用的当权者,身边一定会有那些如郭开之类的小人,这些人给收买了,当然按秦国的意思办,力主赵王用毫无战争经验的赵刮,所以,赵刮这个后来的失败者就这样被推出来了前台。

结果如秦国设计的一样。

所以,厉吏大多后来整个战役,基本让赵刮背了黑锅,添油加醋,把赵刮说成纸上谈兵。

其实按照事实,赵刮还是有一点本事的,只是他没有实战经验,又碰上了百战百胜的战神白起。要说开始赵刮进攻那点小胜,其实不算他的本事,那是白起的计谋圈套,故意输把赵括引出来入埋伏。

赵括的本事在于被秦军围困四十六天,秦军竟然没能将赵军击溃,这点看来,说赵刮只会纸上谈兵,一点军事能力没有是不对的。赵军被围,断了粮道,救援不来,不突围只有饿死。

所以赵括组织了突然,我们也知道,秦军的箭雨是何等厉害,为了防止赵军突围,早就准备了充足的箭,前赴后继。应该说,在搏命突围时,秦军也死了不少,但是秦军为了全歼赵军,可是动员全国,十五岁以上都送来战场了,我们只知赵国是投入四十五万,没说秦军的兵力,估计在六七十万之间。所以,在赵军突围时,秦军损失的兵员,可以填补上去。

赵军也是拼命突围不成,也许赵括知道必败无疑,冲不出是死,冲被杀死也是死。所以后来他亲自带队冲杀,这很符合他年轻人血气方刚的思想,宁可战死,不当俘虏,从这一点看,赵刮应该是个英雄。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事,他做为主将一死,赵军群龙无首,全部投降后被白起坑杀。

整个长平之战,赵国投入四十五万,最后只剩下两百多个十六岁以下的孩子被白起放回。

但是,事实上说白起坑杀四十五万,应该没有这么多,四十五万,应该战死一半,投降一半,否则也不会有后来白起说的那句话,长平之战,秦军也国力大损。

但是做为主帅,赵刮不应该在还有大半兵力的时候带队冲锋,应该在他指挥的岗位上,要死,也要到最后时刻,这样那怕最后全军覆没,也好过几十万人空手被杀强,最起码战至最后,秦军还要有很大的伤亡。

总结长平之战的失败,赵括是注定的,但是这个失败的锅,说是赵括最没用,不如说是赵王最没用,长平之战几十万冤魂,罪魁祸手,不在赵刮,也不在白起,在于赵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