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长平之战,赵国有乐毅、田单、李牧、廉颇,为何派赵括,而赵括为何选择主动出击?

D-wish


赵国用赵括取代廉颇,是希望能够打开一个新局面。

战国末期的战争史,其实就是秦赵之间的拉锯战,彼此互有胜负,甚至赵国胜多于秦国。由于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直接导致六国之间再无一国能与秦国对决,秦为刀俎,六国为鱼肉。

长平之战初期,廉颇采取坚壁不出,虽然保守,但效果很明显,耗时耗力,最终双方不战而退。正是因为耗时,赵国启用赵括,希望可以打破僵持的局面,说赵王中秦国离间计,应该不完全是,毕竟赵王还没有愚昧到秦人说什么是什么的地步。

赵括主动出击,却陷入重围,但不意味着坐以待毙,战场上的事态瞬息万变,任何时候都有时机的出现,被围的赵军绝食46天,尚能苦苦坚持,可见其素质之高。秦国为长平之战,凡15岁以上男子均前往长平,可见秦赵两国为长平之战,已经是举国之力。

围困也是一场僵持战,这时候其余五国,只要任何一国攻秦,或者援赵,秦国必败。齐国离长平最近,由于齐国畏惧秦国,不敢支援粮草,直接导致赵国失败。

三年后,秦国攻赵,并包围邯郸,魏王畏惧秦国不敢救赵,最后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军退去,赵国危机解除。如果长平之战,齐国给赵军支援粮草,也许战国的格局将出现改变。


五味社


乐毅、田单不能托付重兵

长平之战,赵国出动大军30万,加上随上党太守投降的15万韩国军民,总兵力45万人,谁掌握了军权,就等于掌握了赵国的命运。

乐毅虽然受到新燕王猜忌而入赵被封为望诸君,但燕国上下当时已经悔悟,多次派人请其返回,虽然乐毅拒绝了,但为了燕赵结盟长期兼任燕国客卿。

田单几乎以一己之力就挽救齐国覆亡之危,能力绝对是有的,但他是赵国给齐国割地换来的国相,心中始终考虑的还是齐国利益,赵国主力大军当然不能托付给这类外人。

李牧资历太浅,名声不显

李牧虽然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有着崇高的威望。但长平大战(公元前260年)爆发时他还名声不显,最多只是赵国北部边疆的一员边将,又没有如赵奢一般声震列国的父亲。

他虽然生卒年不详,但临死前即(公元前229年),他仍然能够带兵御敌、纵马持刀,可见当时他的年龄不会太大,在与廉颇这样的百战老将比较时,自然败北。

廉颇老成持重,因谗言被换

廉颇在长平大战初期曾经是赵国主帅,可惜太过刚直,侍奉上任赵王赴渑池会时,曾经和赵王约定“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此等一心为国之人,非大胸怀不能包容,不幸的是赵孝成王不似其父有胸怀,对于这种忠君但更忠心于国的良将,终究心有芥蒂。

同时,廉颇虽然是战国良将,但能力方面有偏科,善攻不善守,加上赵军实力稍逊于秦军,在交战初期连遭败绩,重要据点都尉城和故谷城均被秦军攻占,还损失了多名将校。本来,廉颇准备以逸待劳,待机出击,可惜赵国君臣不能理解这种稳守持重的战略。

以赵孝成王为首的一帮人,高居邯郸庙堂,不知战场险恶。他们看不到秦军日渐乏力的攻势,只看到廉颇首战失利的报告,只看到45万大军每天都耗费数以万计的钱粮。再加上秦国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最终,赵国临战换将,铸成大错。

赵括身负盛名,又久居邯郸

赵括虽然年纪轻轻,但毕竟是“官二代”。其父赵奢是东方六国将领中,独战秦军并获得大胜的第一人,用兵如神,声名显赫。按照当时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传统思维,良将的儿子一定也是良将,赵奢能够战胜秦军,那他的儿子一定也能。

赵括与李牧等人相比的一个大优势,就是他从小生活在赵国都城邯郸,一举一动都在权贵圈子的视野里。加上他从小就学习兵法,熟读兵书,论战谈略,即使他的父亲赵奢也难不倒他,如此光辉的经历,一定给赵孝成王等年轻一代贵族留下深刻印象。

长平大战时,赵孝成王登基将近5年,正处于政权稳固需要吐故纳新的时代,但身边全都是廉颇等前朝老臣,心中一定急需培养自己的新班底。将门虎子、闻名邯郸的赵括无疑就是这个新班底负责军事的最佳人选,加上秦国到处散布谣言,让赵国民间推崇赵括,与赵孝成王所想不谋而合。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长平之战,真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这几个名将确实都曾经在赵国待过,可惜他们都有不能出战的理由,一个个说吧!

按照顺序是:乐毅、田单、李牧、廉颇!

首先是乐毅:

按照《战国策》记载,乐毅出场与公元前314年,那时候他游说赵武灵王赵雍,帮助赵国从齐国的统治下解放,燕昭王上台归功于赵武灵王 的帮助,到了公元前279年,五国伐齐临阵换将,觉得有危险的乐毅于是投奔了赵国,其实就是来养老的!

因为这时间跨度真的很大,乐毅出场在公元前314年,我们就算他当时30岁,到了公元前279年就是65岁了,那么长平之战时候乐毅该有多少岁?好像是84岁!

我们就算他20岁出场,长平之战也有74岁了,廉颇老矣善能饭否?乐毅老矣能打仗吗?

就算他不怕折腾死这吧老骨头,赵国也没人有那么大的心,让一个80岁的老头带兵打仗啊!

(乐毅:我都80多了,你们确定让我上)

其次是田单:

田单投奔赵国,后发生的事情有据可查只有公元前265年,攻韩燕,和公元264年做赵国相国,做了相国两年之后,就在也没有相关记载,而上党归属赵国引发长平之战是在公元前262年,按照没有记录而言,当时田单应该已经回到了齐国,因为田单最后还是在齐国去世的。

(田单:我回家了,来不了)

再说手这李牧吧:

当时的李牧还是小字辈,估计就一个大头兵而已,还没什么出彩的战绩,也谈不上地位,这样的人在赵国一抓一大把,那么他如何能脱颖而出,挽救赵国?李牧当时名声估计连赵括都不如,谁敢让他上?

(李牧:让我上,等我出名了再说吧)

至于廉颇:

刚刚被换将,然后又被换上吗?朝令夕改,这个仗还怎么打?

好了,以上所有人都有充足的不能上场,也不在场的证明!

于是赵括出现,成了最后的领兵大将,原因也很简单,他爹赵奢很厉害,而他其实也很厉害。可惜那时候马服君赵奢已经死了,帮不了儿子!

(赵奢:可惜了,那时候要找我需要烧纸)

最后回到为何赵括主动出击这个问题上!

按照《史记》记载,一个纸上谈兵,就将赵括钉在了耻辱柱上,说是赵括直接造成了赵国的战败!于是后世史学家总结说:

“赵之祸不在于受上党,而在于用赵括”。

这显然不公平,将所有锅给一战战死的人,有没有想过其他原因!

长平之战,与赵国而言,其实是一场难以避免的失败,唯一区别只是战败的程度大小而已!

(你们都不再,只有赵括了)

原因也很简单!

首先:是赵国对于战争的准备并不充分,也没有想到秦国有这么大的决心!

引发战争的原因是因为赵孝成王贪图上党的土地,于是收下了韩国的上党郡,其实这并不是错误,上党的战略位置几乎决定三晋的存亡,如果赵国不受,三晋都危险,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赵国!

但是,受地之后的备战不充分,就给赵国战败埋下了伏笔!

按照综合国力而论,当时秦国确实是超级大国,而仅看军事力量。则秦赵相当!

有点后世美苏争霸的感觉,赵国就是苏联,穷兵黩武,秦国就是美国实力均衡!

实力相当,就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恐怖平衡出现,这也成了赵国准备不充分的依据,赵国一开始就没想过拼劲国力打仗,这从他的北地军团一直没有驰援长平前线就可以看出!

其次:长平地区的地形,与后勤还有战斗方式而言,都不利于赵国。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秦国是远离本土劳师远征,后勤补给处于下风,这个有问题,当时秦国大后方可离上党不远,反而是赵国后勤补给情况更差,长平地区周边三五十公里,都是山岭、河谷、关隘环绕。

(都是山地丘陵,这补给还有骑兵都不好办事啊)

不适合大兵团作战,也给后勤补给带来困难,由此还引申出了兵种不配合问题!

赵国经过胡服骑射,最厉害的部队毋庸置疑是骑兵部队,可是在这样的战场中,骑兵如何发挥?

没有平原都是丘陵,骑兵爬山爬不动啊!

而秦国则不同,他们主力是轻重步兵混合编队,更适应于这样的战场环境!

由此引发的结果就是,廉颇的战略!

廉颇战略简而言之就是固守防御,这是基于真实战场情况制定的正确战略,骑兵无法在这样的地方发挥,就没有了突击优势,步兵大家半斤对八两,秦国兵多,如何抗衡?

无奈只能坚守!

可是坚守也有后遗症,那就是坚守需要大量的粮草物资军械,这些赵国基于准备不足,还有国力问题,都比不上秦国,这个局如何破?

(赵孝成王有他的无奈)

于是无奈的赵国只得求助于各国,才有赵国“请粟于齐而齐不听”,事情发生!

山东六国,本着两虎相争,坐收渔利心态,对这二个超级大国内斗,他们都是乐见其成!

无奈的赵国只能硬着头皮主动出击,而廉颇的战略,还有一直以来的战术风格又不适合这样的战场,在加上秦国反间计的施行,廉颇被换下,赵括就这样上了前线!

由此可见,谁都知道,坚守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但是耗不起,于是只能战,而且这一战势在必行,要不赵国会被拖死!

由此就有了后来的赵括主动出击!

以上问题回答完了,下面说点对于赵括赵国纸上谈兵之人的看法!

与无数历史定论而言,都说赵括是个傻子一样的废物,可在我那里其实事实并不如此,估计也有很多朋友有这样的感受!

《史记》上一句纸上谈兵,让赵括千夫所指,被嘲笑千年!

可这并不公平,因为他面对的战场环境,还有条件,在当时而言,其实是处于绝对劣势,在这样的劣势下面对”杀神“白起。

(白起:我是人屠)

结果换谁都不会好!

但是赵括在这样环境下也很努力,获得了极大战国!

秦军一样伤亡惨重!

与双方动员兵力而论,当时秦国动员了最多约50万的军队,这应该也是秦国动员率的极限数字。真正能战斗的大约在45万左右,还有大量的民夫之类的非战斗人员!

而赵国兵力,绝对没有《史记》上面说的40万人,极限数字应该在35万左右,扣除民夫,真正能战的不会超过30万人!

赵国打倒后来是几乎全军覆没,除了战死的,大部分都是被坑杀。那么秦军伤亡有多少!

也在25万人,甚至更多!

这在后来白起的自白中可以看到:

“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

这所有的伤亡,不会是坚守战时廉颇所造成,而是在赵括主持占据之后的决死冲锋中造成!那么赵括用多少士兵的伤亡换来这样的战果?

(我不是废物)

当是以赵军战死15万人为代价,换来了秦国接近20万人的伤亡!

《通典》:“其时马服子与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之。军大败,卒20余万人降,皆坑之”

以上是史书《通典》中的记载,被坑杀的人数为20万人,参战军力在35万!

而在长平之战后,秦国消停了数年之久,也可以看出这一战对秦国影响也极大!

于绝地反击时刻,还能在战斗中,以少击多造成敌军更大损伤!

赵括之败,不再战斗,而在后勤啊!

白马银枪在秦军阵中来回冲杀,身被数十箭,血染征袍,终于站着死去……

一个忠勇为国的战将,背负骂名千年,不是他的错,是我们不了解历史的错!

(长平之战的惨烈只有白骨才能佐证了)


阿斗不傻


长平之战发生在持续了250多年的战国后期,这是一场关乎赵国和秦国国运的战略级别的大决战。

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国使用赵括做主将,而没有使用另外三个资历更老的名将。

并且,在大会战后期,赵括选择了冒险出击。

这两件事原因好多,每个人都有个人的一些看法。

下面,本人就谈谈本人的浅显理解,希望能抛砖引玉。

为什么派赵括为主将。

赵括出身于将门之家,将门虎子这个说法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好多典型案例。

他的父亲叫赵奢,是六国公认的八个名将之一。

可惜的是,在长平之战发生之前,赵奢已经去世。

因此,赵括自幼就熟读兵法,还能得到父亲手把手的指导。

个人认为,赵括绝对不是纸上谈兵那种人。

不然的话,赵孝成王根本就不会考虑,将四十万大军,交给这样一个看似没什么阅历、带兵打仗能力也需要考验的年轻人。

为什么不用廉颇。

实际上,长平之战前期,赵军的指挥人其实就是廉颇。

廉颇老成持重,善于防守。

他率军期间,虽然以防守反击为主,但秦军想获胜很难。

因此,当时的秦王秦昭王就采用了丞相范雎的反间计,派出大量间谍,让他们携带千两黄金贿赂赵王的一些重臣,并散布秦兵害怕赵括,但不害怕廉颇的言论。

最终,赵王中计,不顾名相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等人的劝解,选择了弃用廉颇,改用赵括的决定。

为什么不用李牧。

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赵国的廉颇和李牧。

很明显,李牧绝对是一位超级名将,并且,不管敌人是谁,他都没有过败绩!

另外,在率部抵御北方的匈奴等胡人的烧杀抢掠当中,创造了辉煌。

如,在重创匈奴的最后一次战斗当中,创造了步兵打败骑兵的大兵团战斗的成功典型案例。

此战,李牧率部杀死十多万匈奴骑兵,让匈奴人十几年不敢靠近赵国边境!

但,因为只有李牧有抗击匈奴等胡人的能力,赵王不方便让他千里迢迢的来长平率军打仗。

为什么不用乐毅和田单

和赵括这种根正苗红的小将相比,乐毅和田单虽然资历更老,但却是外援,得不到赵王的充分信任。

因而,乐毅和田单虽然能力更强,但却没有带兵的机会。

赵括领命带兵后,为什么选择主动出击?

个人认为,原因有两个。

第一,和廉颇相比,赵括更年轻,冒险精神更强。

第二,赵括上任后,秦昭王启用了更能打的战神白起,让原来的主将王龁担任副将。

最重要的是,白起率部彻底围住了40万赵军,并断绝了赵军的粮道,还派骑兵将赵军分割成两部分。

就这样,断粮四十六天后,发现部下们为了不被饿死居然人吃人,之前的突围部队失败好多次厚,赵括忍无可忍,决定亲自带精锐部队希望能闯出一片天。

可惜的是,赵括居然死于秦兵的箭雨之下。

而剩下的二十几万赵军不得不投降,并被集体坑杀!

算上之前被打死的,赵军一共死亡45万精锐,从而导致赵国元气大伤,并一蹶不振!

总结。

赵括其实很有能力,赵王用他,而不用李牧、乐毅、田单,弃用廉颇,有一定的道理。

但,赵括的能力还是远比不上更厉害的白起,因而在长平之战后期,赵括不得不选择决死冲锋,企图突出重围。


天问鱼


长平之战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战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战国七雄,只剩下一个赵国还能抵抗住秦国,这也是为何长平之战一爆发,秦国倾全国之力也要耗下去的原因。这也有了长平之战结局后,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的原因所在。留着,始终是祸患,等赵国恢复再打可能就牺牲更大了。

乐毅、田单、李牧、廉颇这些名将,赵王为何不派?

乐毅

做出的最大贡献为帮组燕国几乎灭亡齐国,后来被燕王猜忌,所以就逃亡到赵国,赵国封乐毅更大意义上也只是为了威慑燕国和齐国,白话就是乐毅到赵国是去养老的,考虑乐毅投奔赵国负气行事的性格、加上他的儿子被封为燕国的君,就怕乐毅三心二意,打着打着就不打了,肯定不敢把重任委托给乐毅,让他去负责长平之战。

田单

他的贡献刚好和乐毅对上,乐毅灭齐,他收复齐国,不过还来也是被齐王猜忌,不得不逃亡到赵国,赵王一看田单也是个大名人啊,赶紧给块地让他在赵国养老。在赵王眼里,田单能够复国完全是运气好,没啥军事才能,关乎赵国命运的大决战,不可能派一个外来的不懂军事的人去打的。

李牧

不派李牧出战大概是因为李牧被定位在戍边的守将,拿来坚守边疆用的,是地方上的将军,并不是在朝的大元帅,还没到廉颇这个级别,秦赵之间的大决战,这么可能会让一个边将来打呢。

廉颇

至于廉颇,长平之战之所以能够拖那么久完全要归功于廉颇,他主张严防死守。他的长平打造的三条防线,坚壁清野,与秦军僵持,在廉颇被替换掉之前,赵国本有希望赢下这场战争的,但是赵王还是选择派赵括替换掉了廉颇。

为何选择赵括?又为何非战不可?

1. 赵括确有才能的

他和他爹(赵国最出名的大将军)赵奢谈论兵法,他爹都说不过他,但是战争是实打实打出来的,并不是说出来的,最终的失败让赵括有了纸上谈兵的笑话;

2. 秦国的离间计

秦国的丞相范雎给赵国权贵送珠宝,让他们在耳边说秦军不怕廉颇就怕赵括,让赵王产生了替换廉颇的想法;

3. 赵国需要决战

三年的鏖战让赵国已经没有国力去支撑廉颇的严防死守了,这个时候赵王继续一场与秦国之战的决战,必须替换掉廉颇才行。

换掉廉颇,秦国把主将换成了白起,长平大屠杀开始上演。赵王怕是没有认清形势,以为这场战争哪怕是输了也只是割让一些土地,但是白起,亦或是秦王想要的是灭亡六国,统一天下,这一战必须灭亡赵国尽可能多的有生力量。赵王和秦王之间格局的不同,让赵王对最终的结果无法预判,当得知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万降卒的时候,赵王怕是悔之晚矣。

不务斋


对于题主提到的赵括为什么是主动攻击?这不是赵括所决定的主动攻击。而是当时的形势迫使赵括必须主动攻击。道理比较简单:如果赵军的粮草供应十分充足,赵军完全可以坚守不出,因为赵军的后方就是本国,后勤供给方便:而秦国的军队就不一样了,说句实打实的话就是劳师远征,后勤供应拉的很长,时间长了肯定是秦军先扛不住。但是实际上,赵国却首先崩盘了。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有人说打仗打的就是钱。那么钱都用来干什么了呢,在古代基本都用来买粮草了。这些大头兵,你不发工资还可以凑和,但是你要是不给吃的那铁定就是哗变。所以说两军对垒,最难的就是粮草的持续性供应。那么长平之战的情况怎么样呢?

在古代有人统计,评论七个人可以供给一个士兵的粮草,那也就是一个士兵在前线打仗,后勤供给就需要七个人去保证。有人也许会觉得这个有些夸张。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去思考,如果一个士兵在1000公里外的地方打仗。同理你从后方收集粮草,然后转运前方,中间的粮草损耗,还有那转运中的人自己需要吃的算上,就觉得这个比例还算合理。当时长平之战的时候,两军对垒共计不下40万人。这几乎就需要将近300万人,前方后方在为这场战争服务。这放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比例。战国时代,人口稀疏,秦国共计也就不到500万人。期中有150多万战争服务。那么国内的生产其实就属于半瘫痪状态,赵国也一样。

而且长平之战旷日持久,两国其实都已经筋疲力尽了,秦王不惜给一个郡的人封爵,来让他们给前方支援粮草,由此可见秦国已经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是赵国就是更加惨烈了,简直就是裤子都快打没有了。这个时候,赵国上上下下唯一的希望就是。赶紧结束这场战争,别在这么拖着。败了再说败了呗,要是老是几十万人马在哪里拖着,赵王都得出去要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赵军才选择了主动出击而已。


嘉佳小博士


我也来说两句吧。

长平之战,赵国以赵括换廉颇,是有其偶然因素,但也有必然因素。


先简单说几句背景吧,这是当时的历史环境,大致说说这个之后,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看下赵国在长平之战中为啥必然失败了。

这是长平之战时,战国的形势图。

可以看到,战前,秦与韩魏赵三家以及楚国接壤,然而楚为大国。就只能时不时的先揍几回小国了。

不得不说啊,韩国,不管是什么地方的韩国都是奇葩啊!

秦国攻打韩国,想出来以上党郡献给赵国引起秦赵之战保全自己的是韩国;

后十几年,突发奇想,派郑国去秦国咔咔挖郑国渠以达到消耗秦国保全自己的还是韩国……

秦国攻打韩国的野王,断绝了上党地区与韩国本土的联系,所以上党守冯亭就以上党献与赵国,嫁祸赵国,解除韩国暂时有可能的灭国危机。


而且赵国在接受上党时已经考虑到可能面临的危险,同时觉得有可能白起会作为秦军主帅,所以平原君也建议赵王用廉颇为将,并且说廉颇野战打不过白起,但是防守肯定是没问题的。所以赵王才捡了这个便宜,也以廉颇为主将前出至长平。


但是赵军出至长平,有一个大问题,就是地形的问题。

赵国与上党隔着太行山,上图是有名的太行八陉示意图。


这个图不太清楚,但是是网上搜到最好的地形图,谢谢这个图的作者。在这里就可以看到,从邯郸到上党,只能选择走滏口陉、白陉和羊肠径。而白陉就算是现存的古道,也是宽仅2米。供给45万赵军每日军需,实属不易。


背景说完,现在就该聊聊用人的问题了。

比如乐毅、田单俩人是对头,但是结局都跑到了赵国呆着,但是俩人待遇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说 田单,

确实《战国策》说田单到赵国后,一段时间被拜为赵相,这可不是长平之战前不久的事儿哦,因为田单和赵括的父亲赵奢还有对国家常备兵力的讨论呢,长平之战是,赵奢可是已经死了。

当时田单和赵奢在讨论时就说一个国家不应该超过三万的军队,而赵奢却说应该有几十万军队,并且不客气的说“君非徒不达于兵也,又不明其时势。“

说田单想的有些脱离时代了。在战国末期这么险恶的时候,尤其是面对强秦,肯定没戏啊。

所以田单以保有两城而收复齐地,其实不过是燕国以骑劫代替乐毅为将后,才可能达成的。虽然和长平之战相比都是换将,但燕国军队和秦国军队简直不是一个档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另外《史记·田单列传》的结尾是”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就完了。这也说明司马迁认为田单的事迹也就到这里了,在赵国的事迹完全没有列出来。

所以这也说明了田单即使曾为赵相,但是赵国也不可能用他去指挥45万大军

(谁有这个小人书啊?)


再说乐毅,

乐毅确实受迫害之后就跑到了赵国,但是基本上没干啥事情,燕王不管是忌惮还是后悔,也有召回乐毅的想法并给乐毅寄书说明,乐毅的回复中说的是”今我仍义先王之恩,虽身讬外国,而心亦不敢出也。“所以他也是在燕赵两个国家都是作为客卿的,属于半退休状态,那就没法用他为将了。

并且”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於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燕赵之间本来就容易互相攻伐,乐毅这个在双方关系都还可以的人,怎么可能为赵将并且是统帅赵国全部主力呢?


李牧呢,确实后世对李牧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但是有几点我觉得需要注意一下,一个是我们判定一个人当时的地位是否重要,其实《史记》也是一个标准,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个列传,而李牧,只是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之中的人,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李牧也只是在廉颇攻乐乘,跑到魏国之后,赵国才启用赵牧为将进攻燕国,以及之后才作为大将军抵御秦国的。虽然有所胜绩,但是其实也只是略微延缓了秦灭赵。而长平之战时,他只不过是”赵边地之良将“而已。


而廉颇与赵括的选择,我觉得也有赵王想复制赵奢 ”阏与之战“胜利的结果。

秦伐韩,军於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於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在这场战役前,赵奢说的就是 两军相逢勇者胜 的典故。阏与之战中就是赵军先坚壁不出,而后纵兵而出,战胜秦军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虽然赵括没当过大将。但是赵王在秦国离间计之下,觉得赵括纸上谈兵聊的也不错,复制他 爸比 的战役总可以吧。另外确实以赵国的国力,再坚守下去,维持四十五万大军的补给也不容易。耗下去的话,弄不好也被耗死了。而且时间一长,一旦粮道被隔绝,赵军必亡。这种情况下必须换上能出击的统帅。



当然结果也是秦国立刻暗中换上武安君白起为将,发全国十五岁以上男人为军,以25000人为奇兵,遮蔽赵军后援粮道。展开了世界上最早的合围战,这比汉尼拔的小儿科要早好多年,规模也大很多。不过确实不值得骄傲,因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是内战。


就到这里吧。吃饭去了~


恬然说历史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个是为什么不派其他人出战,乐毅、田单、李牧、廉颇确实每一个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这个班底够其他诸侯羡慕的了。

先说乐毅,乐毅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攻下了齐国七十多座城,差一点就让齐国亡国了,这份能力是可以和白起一争长短的。但是赵王不会让乐毅去,原因有三,第一个原因是乐毅的身体不允许,当时乐毅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且正在患重病,根本就没有办法带兵上前线;第二个原因是乐毅还没有得到赵王的信任,到了赵国不过是为了避祸,且乐毅的儿子还在燕国任职,因此赵王不会放心将军队交到他手上;第三个原因是乐毅自己压根就没打算淌这趟浑水,他和白起对战可能会毁了自己一世的英明。



再说田单,田单看一己之力让齐国复国,靠火牛阵打败燕军不假,但是他的对手不是乐毅,因为当时燕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乐毅已经逃到赵国去了。因此田单才能获胜,如果乐毅还在,田单基本没有翻盘的机会。田单擅长出奇谋,缺少真正的大规模集团军作战的经验,况且他也是从齐国逃到赵国避难的,做为一个外人,赵王也不会信任他。收留他的原因和收留乐毅是一样的,主要目的就是找个高参同时为了震慑诸侯。


第三个人廉颇,廉颇和秦军交战胜少负多,让赵军失去了锐气,如果继续让廉颇为将的话,秦军固然无法找到击败赵军的好办法,但赵国的国力已经耗不起了,坚守不战的策略无法让赵国获得胜利,最后还是必败无疑,只有进攻才有可能有一线生机,因此赵王决定弃用廉颇。

第四个人李牧,倒不是因为李牧的能力不行,因为李牧当时一直在北方抵御匈奴,根本就没有办法调到前线作战,秦国能灭赵,匈奴也可以;第二个原因是李牧就算回来也会和廉颇一样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因为那是从军事实际情况出发做出的最好的对策;第三个原因是赵王不信任李牧,就像他不信任廉颇一样,后来中了反间计杀害李牧就说明赵王从内心里对李牧十分忌惮并不信任。



派赵括出战主要原因有四点。第一个原因是赵括主张主动出击,反对坚守不出等待时机,他有击败秦军的强大决心;第二个原因是赵括领会了赵王的意图,就是赵国耗不起了,坚守不战就是死路一条,只有主动出击才可能有一线生机;第三个原因赵括并不是纸上谈兵,要知道他的父亲赵奢经常在战斗时把他带在身边,很多胜利就是得益于赵括的奇谋,因此赵括不缺少经验;第四个原因是赵王对赵括绝对信任,这是其他人不能比的,原因就是赵括是平原君赵胜极力推荐的,而平原君是拥立赵孝成王继位的最大助力。



下面说一下为什么赵括选择主动出击,是不是真的如世人所说因为他纸上谈兵不懂实际的兵法呢?我看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坚守不战就是死路一条,因为赵国耗不起了,打消耗战赵国必败,秦国强的不是一个两个白起,强的是商鞅变法之后的强大国力,和谁打都耗得起,补的上,恢复的快,直接点就是国力强,生产关系先进,生产力强。

二、赵王让他为将就是要主动出击扭转局面,赵括是清楚领导的意图的,他不执行的话只能比廉颇更惨,不是你免去职务的问题,是人头落地的问题。

三、赵括没有发现对方换帅,因为最开始秦军的统帅不是白起,后来赵括发现是白起后就立刻改变了战术,采取了刺杀的行动,就是现在常说的斩首行动,就差一点就成功了。

四、年轻人都有梦想有追求,父亲赵奢可以说天下无敌,一生都没有战败过一次,做为他的儿子也绝对不能允许失败和怯懦。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长平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围歼战。此战赵国四十万军队全军覆没,秦国统一六国指日可待。

赵国在长平之战战败,原因可谓是众说纷纭,有的怪赵王、有的怪赵括、实际点的就说赵国后勤补给不给力。按理说赵国名将有很多,乐毅、田单、李牧、廉颇。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后期,乐毅已经去世了;田单其实只是齐国的名将,和赵国应该说关系不大;李牧当时在防御匈奴,而且当时名气应该不是太大,就算换李牧,他也是会和廉颇一样坚守不出;廉颇就不用多说了,就是把赵括替换了廉颇。

为何派赵括?

第一:赵国可以说无人可用了,马服君赵奢那时已经去世了,只能派赵括了。

第二:只有赵括了解赵王意图,因为赵国一直惯用进攻战,赵括也确实熟读兵法,赵括在当时真的是不二人选。

第三:赵王其实最信任的真的是赵括,对廉颇还有有点不信任的,事实证明廉颇最后也逃离了赵国。

第四:赵孝成王中了秦王的反间计。

那么赵括为什么要选择主动进攻?

第一:赵王求和不成,和秦王不谋而合,决定来一场对决。

第二:双方粮食以及后勤补给都存在一定问题,需要速战速决。

第三:这也是赵国的一贯作战风格,野战!一味地坚守有可能自己都把自己拖垮了,而主动出击还有胜利的希望。

我是小宋谈历史,谢谢关注评论。


猫眼观史


长平之战,中了秦国反间计的赵国,派出赵括领军,结果大败,40余万人被坑杀,留下纸上谈兵的笑谈。

赵国的名将辈出,知名的有乐毅、田单、李牧等人,为何接替廉颇的偏是赵括,而赵括到了前线就主动出击,陷入杀神白起的包围之中,这一切的前因后果是怎么样的?

1、乐毅、田单、李牧干啥去了

乐毅的辉煌时刻,发生在长平之战24年以前。他统帅以燕为首的五国联军,连下齐国70余城,只剰莒、即墨没有攻克,却受燕惠王猜忌投奔了赵国。乐毅生卒年代不详,长平之战时如果还活着,也已年近七旬,而且他非赵国人,人生末路投靠而来,因此不可能被重用去接替廉颇。

田单的成名之战与乐毅有关。面对五国联军,他坚守即墨城,排出“火牛阵”大破燕军,并领军收复齐国失地,受齐王猜忌投奔了赵国。田单生卒年代也不详,平之战时如果活着,应与乐毅年龄相当,同样也是人生末路时投靠而来,也不可能被重用去接替廉颇。

李牧的情况稍微复杂些。一说,长平之战时李牧尚未成名,资历太浅,无论如何排不到他。二说,李牧正领兵防御匈奴,无暇分身。三说,李牧年龄尚小,还未加入军队中……更多人倾向认为,虽然他的生年没有记载,但据推测年龄应与赵括相当。

2、为什么是赵括而不是李牧

为什么去长平接替廉颇的不是李牧,偏偏是赵括?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外乎如下4种:

之一、李牧因为上述3种说法,而不是接替廉颇的最佳人选。

之二、赵孝成王战略上失算,没把长平之战当作决定国运的决战,在人员选派上想当然了。

之三、赵括与赵王室同宗同族,又是名将之后,熟知兵法,人望较高,呼声也最高。

之四、受到秦国反间计的左右。

前3种原因很好理解,只是第4条,为什么秦国要放话出来,挑赵括这个软柿子捏?对于赵括的军事才能,难道秦国人比赵国人还清楚?秦国已算定,只有赵括接替廉颇,秦国才有获胜把握,这又是根据什么得出的结论呢?

3、赵括背了千年的黑锅该卸下了

赵括的失败,被认为是纸上谈兵的结果,事实并非如此!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尽管赵奢、赵母都认为他不是合格帅才,但赵括的军事才能并非浪得虚名,选定他去前线接替廉颇,廉颇也顺利地让位回家。如果是换成别人,廉颇让不让位还真不一定。

想想后来廉颇负气出走魏国,导火索也是临阵换帅,赵王派出的人是乐乘,廉颇不仅不让位,还带兵攻打乐乘。能让廉颇痛快交出前线兵权,赵括的才能是让廉颇信服的。所以,认为赵括没有真才实学的说法本不成立。那么,为什么赵括到了长平,就改变防守而主动出击?

长平之战大败的黑锅,真得应该让赵孝成王来背!原因同样不外乎3种:

之一:赵括熟读兵书,深知父亲赵奢最经典的阏与之战,胜利的获得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战略思想的结果。廉颇善守城,赵括善野战,这应是两个人身上不同的标签。赵孝成王与同样耗不起持久战的秦国,都迫切需要有一场勇者之间的野战,因此两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赵括。

之二:赵孝成王是赵武灵王的孙子,有祖父和父亲抗秦、不畏秦一脉相传的精神基因,而廉颇领兵数次败给秦国,后来更成了缩头乌龟,这太让赵孝成王没有面子。迫切想在任上有所作为的赵孝成王,急需一个敢打敢拼、有冲劲、没有思想包袱的人去前线领兵。

之三:赵国没有战略纵深,属于四战之地,加之国力太弱,粮草供应不济,向齐国借粮又失败。打持久战的话,不仅是国力的消耗,也担心其他国家趁虚而入,赵孝成王想尽早结束战事。而廉颇坚守不出,因此派赵括领兵,临行前授意要主动出击,寻求决战。

赵国是东方六国阻挡秦国东进的门户,赵国长平之败元气大伤,也是国运进入大转折的关键一战。赵孝成王如果采用廉颇之计,最终国力消耗殆尽会遭遇惨败;换帅赵括主动出击,尚有50%的胜算。两相比较,赵孝成王选择了后者,赵括也走上马任了。

历史就是这样,有太多相生相克般的存在:如果没有白起,赵括说不定会一战成名,在长平收获人生的高光时刻;如果换帅白起的消息走漏,面对野战之王,赵括说不定会更慎重;如果赵括身边有乐毅、田单、李牧这样的副将,40万赵军不会因赵括之死而群龙无首,历史也会改写……

如果?其实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历史也不相信如果!否则,历史将是完美的。

参考文献:《史记》、《资质通鉴》、《史记索隐》、《通典》,感兴趣者可以详细一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