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出来的学生上大学后表现如何?

我爱看看2006


12年的努力,才得以进入大学,这中间需要每个孩子多少努力,面临多少激烈的竞争压力,才突出重围。衡水中学在应对当前环境下,给了很多愿意努力学习,意志力强大,并且成绩好的同学一个更好的平台。

暂且不说毕业出来怎样,我们了解教育影响的都知道,为什么从小学就开始给孩子选择好学校,其实是在选择好老师,好管理,更是好的学习氛围等等,所以在衡水的同学,面临的压力比起一般的学校也不知道大多少,甚至很多从一进去,就已经被给予了很高很高的期望,所以在这样的磨练下,我们去如何评价如此艰苦努力的孩子呢?

至于办学来说,他们有了办学成绩,自然就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面对是就是全体学生,如果你成绩好,或许你也可以轻松拥有,如果没有,或许你才会说面对的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这其实就是孩子未来的人生,努力朝自己的目标前进,如果孩子自己都不努力,你替他不公,又能怎样?

所以在这里走去优质大学的同学,至少在很多方面比别人多了一种选择,更多了未来的一种竞争力。


思维数学小课堂


有的时候我们比不上别人,就会幻想着他们将来会不如我们或者他们现在某些方面不如我们。写在文前。

我看了一些答主的回答,比较片面。有的朋友认识几个衡中毕业的学生发展不好,就觉得衡中毕业生不行;还有的朋友认识几个衡中毕业的学生发展的不错,就说衡中毕业的学生挺厉害的。其实关于衡中毕业的学生上大学后表现如何,我们谁都没有大数据,衡中自己也没有。学校在统计校友时,一般只统计杰出校友,所以你要去衡中看看,那衡中毕业的学生肯定老厉害了。我们在没有大数据支持的前提下,很难去判断一个学校毕业生的发展情况。

老李也无法断言衡中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情况,老李给朋友们讲讲衡中吧,至于衡中的学生毕业后发展如何,大家可能会有所体会。

很多人不了解衡水中学,以为衡中是靠严格管理才出的成绩,这是对衡中最大的误解。

衡中能成功靠得是学生自发学习和自主学习。

所谓自发学习就是学生主动学习,并不需要靠严格的纪律去约束。当然衡中的纪律是很严格,但是衡中的纪律只是用来约束个别不爱学习的学生的。衡水中学大部分学生是主动学习的。至于为什么衡中学生能自己主动学习,这是衡中的诀窍。衡中主要就是学生思想工作做的好,整个学校学习氛围搞的好。

老李讲的自主学习指的是衡中独特的课堂模式。衡中的课堂主要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学生有学习小组,课堂学习主要以学生小组讨论为主。老师在课上只讲十分钟左右,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所以衡中学生对知识理解比其他学校透彻,学生有自主学习能力。

大部分学生在衡中毕业后有主动追求进步的上进心,有自主学习能力。至于他们毕业后的发展,我想不会太差吧!


物理老师老李


我是河北人,其实我不想谈衡水中学这个话题。

就你提问的问题,衡水中学培养的孩子未来的发展怎么样?我可以谈一谈我的看法,我身边有的孩子就在衡水中学就读,有的已经毕业考入了大学。

和他们聊天儿,我听到衡水中学与外界所传说的衡水中学还是有一些区别的。衡水中学并不像外界所说的是学生机械性的学习,好像一个学习工厂一样,孩子们还是有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的。

因为衡水中学集中了全省,甚至是一些周边省份最优秀的孩子,所以这些孩子进入了大学以后仍然是非常优秀的。

但我不赞成衡水中学这样在全省招生的模式,它破坏了整个河北省的教育生态,影响了相当一部分中学的发展。

每年清华和北大在河北省招生的人数是固定的,没有衡水中学每年也是固定的人数上清华和北大。有了衡水中学,直接推高了清华北大在河北省的录取分数,2018年两所学校等录取的分数线都超过了700分,其他的学校学生考上清华和北大变得越来越艰难。

我相信在全国的每一个省份,如果这个省愿意,一样可以建成像衡水中学这样的一所超级中学。相信大家还记得衡水中学去浙江被浙江教育厅阻拦的事儿吧。

衡水中学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衡水中学,原因在哪里?可能有衡水中学当时刚刚起步的时候,形成了良好的办学模式,抑或是河北省教育厅放任其肆意发展,抑或是高考的压力让广大家长趋之若鹜,大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看法。

但我总相信,一枝独放不是春,满园花开才更美。

衡水中学校长怒怼嘉宾,揭示高考“工厂”的是与非


高锋老师


emmm 衡中毕业,02年高考 很早前了,我成绩还行。那年全省600分以上3000多,衡中有350多个占10分之一。我的同学大都出国留学或工作。国内的很多在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工作,还有不少高校教授硕导,博导还没听说估计资历还不够。我本人志愿没报好,专业也没选好,高学校60分进了一个985平台211,和同学们比起来比较失败,但是仍然没忘衡中精神,仍然刻苦奋进。现在混还行,可以说超过绝大多数同龄人吧。就说这么多吧


大肚


大家好,我是“佐佑de妈咪”,很高兴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衡水中学,在全国都是十分有名气的。有些人说:“进入了衡水一中,就等于一只脚踏入了一本的大门。”

不得不说,衡水中学在教育方面确实是很厉害的。有些人佩服衡水中学,但也有的人说它培养出的就是一群考试机器,只会考高分,上了大学尤其踏入社会后,就差强人意了。

我个人认为,题主的提问,有点难给出精确回答。

因为,优秀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功,也是有多重因素构成的。

成绩好的人,他们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如果再提高下其它能力,那么他们完全有过得好的基础。如果,只会考高分、死读书,那么也很难有其它成就。

而一个人,虽然不擅长学习知识,但是却爱好钻研,并持之以恒,他也可能活得很精彩。

所以说,全盘否定或者过分称赞,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经过时间的磨砺和不断的学习及改善的。不同环境、不同年龄段、不同经历都会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也就是说,不管是不是从衡水中学出来的学生,都需要不断努力和提高才能混得出色。否则,即使是天才,也只会“泯然众人矣。”

我的回答结束了,谢谢大家!


佐佑de妈咪


衡水中学连续多年高考全国第一,我作为衡水人感觉很自豪。

全国对于衡水的了解也就是老白干,六个核桃,衡水中学。

衡水是一个很小的地级市,建市很晚,境内没有山没有林也不沿海,一个种满农田的大平原,经济发展一般,也就是穷。

关于衡中的讨论由来已久,各地有各地的情况,衡中现象不是偶然,存在即合理。

衡中的教育到底有没有问题?有没有为国家提供有用的人才?某些教育学家不要只谈反对,我建议对已经参加工作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衡中大概连续成为全国高考第一16年了,2003年毕业的学生35岁左右,2014年毕业的学生24岁左右,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如果他们大多碌碌无为那就证明衡中模式不可取。反之……

我接触的衡中孩子,三观正,积极乐观,面对困难绝不逃避,抗压能力超强。我最见不得一些教育学家崇洋媚外,谈所谓的人权。一个个的都经常出国,世界名校的高材生都可以不刻苦?

衡水是我的家乡,也是衡中高材生的家乡,我热爱我的家乡,衡水这块天地不大,但希望衡中毕业的高材生不忘故土,给衡水的建设添砖加瓦。


大海一粒沙子


泻药

利益:利益部分相关

笔者在全国某重点大学读书,身边在面试时曾面试过几个衡水中学的学生,因为当时注意到高中填的衡水,所以特别注意了一下。

  • 两极分化严重

有些衡水的学生十分内向,缺少交流的经验,面试时支支吾吾啥也说不出来。应该是在初高中阶段是在一种极为封闭的环境中度过,学校也不会举办譬如演讲,辩论等课余比赛。所有的一切就造就了内向的性格和人际交流经验的不足。

另外一些表现欲极强,具体变现为有话要抢答,没有话题也要抢答。给人的感觉就是好胜心强,生怕选不上。应该是在高中时严峻的竞争环境造就了旺盛的竞争欲望。

  • 自尊心强

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的学生,在问到他们对外界给以衡水中学的标签有何感想时都表现的极为激动。对母校的声誉很是认同,但同时也承认母校很多做法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很多做法为了应试而应试。在问到对于自己下一代会不会送到衡水中学是却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拒绝。皆表示考出省外就不会再回去的说法云云

  • 严重的教育内卷化造成的恶性循环

衡水的措施极大地恶化了河北基础教育的环境,造就了严重的内卷化。我们可以简单的将其解释为剧场效应,一群人在剧场看戏,大家都作着都看的很清楚,但是突然一个人站了起来,他发现自己看的更清楚了,但是却挡住了其他人的视线。于是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大家又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却因为都是站着因此大家变得更疲惫了。

每年全国各重点大学给河北省的名额蛋糕是一定大的,衡水中学所实行的措施就像是在河北省内分蛋糕的高中之间挤进来一个红着眼拿着刀子抢蛋糕的疯子,最终河北省内的所有高中都开始红着眼拿着刀子抢蛋糕了。谁也不会停手,谁也不能停手。但是清北不会因为河北学生分数高每年就会多给河北招生名额,恶性竞争之下,苦的只有河北的学子。2018年河北省已经出现了700分+也上不了清北的现象,而与此同时清北在北京的录取最低分只有668与660.

长期所造成的好坏,各位看官请自己评判

本头条号初创,如果大家觉得讲的还行,还请大家多多关注点赞,住点赞的各位亲都能上清北,爱您们!


随缘侃热点


我女儿2000年衡中毕业的,大学考的是上海同济,现在法国读博士,正准备博士答辩,年末毕业。我觉得衡中的学生和别的学校的学生没什么区别,现在不管在哪里高中学习都很紧张,至于说素质教育,那是从小培养潜移默化的,和高中这三年关系不大,至于到大学以至于走向社会后的发展情况,那是多放方因素的结果,和在哪上的高中关系也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