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长和他的防控“娘子军”


男科长和他的防控“娘子军”

“我是科长,年龄最大,又是全科唯一的男士,危险时刻我不上,谁上!”在每一次重大疫情面前,彭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赖先志总是这样说。没错,在赖先志的团队中,有着一支强大的“娘子军”。

她们当中,有刚出校门不久的95后生力军;有刚做完甲状腺乳头状癌根治术,毅然选择回到她熟悉的战场的老队员;有家中有长期瘫痪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却选择随时待命的疾控精神传承人;还有无暇照顾家中,只能把刚9个月大的小儿子断奶交给父母那边照看的疾控人......赖先志有着丰富的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经验。赖先志和他的娘子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承担着全市样本采集、接收、转运和检测工作,是一群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人。

每天半小时“碎石治疗”,丝毫不耽误抗疫

男科长和他的防控“娘子军”

为了不影响亲人,也能在第一时间能赶赴现场,他们主动自我隔离,住进了酒店。采样时,他们要直面病人的呼吸道;核酸检测时,她们面对一管管咽拭子、鼻试子、肛拭子、痰液、血样,所有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要求轻、慢、缓,避免形成过多的气溶胶,以免增加暴露被感染的风险。

2月11日,长时间战斗在一线的赖先志刚采样回来,忽然感到不明原因的锥心疼痛,还有血尿!尽管如此,他悄悄去医院打了止痛针,然后回到岗位继续工作,钻心的疼痛让他一天颗粒未沾,但到了晚上一有任务,赖先志二话不说,带上应急包又全副武装出发了。

2月12日,赖先志从密接者集中隔离观察点采集样品回来,剧痛再次袭来,以致没法站立。看着他痛苦难受的样子,队员们看不下去,强行把他拖上车送进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经检查是输尿管结石,主要是长时间一线工作须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能喝水,造成结石堵塞。他心里却暗自庆幸:“没什么大碍,我还可以和大家一起战斗!”此后两周,除了配合医生,每天到医院去做半小时碎石治疗,其他时间,赖先志都一直坚持着奔忙在抗疫第一线。

“娘子军们”实验室里争分夺秒

男科长和他的防控“娘子军”

史英,疫情期间连续几天接到到父亲关切的电话,她终于不那么淡定了。父亲是个内敛深沉的人,不善言辞,这一次不仅亲自打电话,还敦促他的妻子意腌制史英爱吃的五花肉、牛肉、鸡翅、鹌鹑蛋等并送到疾控中心。看到一盒盒浓浓爱意的美味时,全科的人感受到亲人们用独特方式对她们的支持与挂牵!她们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打赢这场战疫,回家好好陪家人们”。

在这场战“疫”面前,作为党员的陈丽充分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每天像被充了电一般,有着使不完的劲儿。虽然做过结肠切除大手术,可她照样和队友们一起采样、消毒、进实验室检测,一待就是5~6个小时,每次汗水湿透了衣服。进实验室前她都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出实验室脸上会留下深深的痕印,皮肤还出现红肿过敏,原本这帮爱美的女人们,在战“疫”中把自己都豁出去了。她深知:“每一份样本背后都有一位惶恐的病人,一个焦虑的家庭!早一分钟出结果,就能让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快一步接受治疗和隔离,就能尽最大可能减少疫情的进一步传播”。

自从战“疫”一打响,林惠就把实验室当家,儿子只有一岁多,正需要母亲的陪伴与呵护,但她只能在空闲时间和儿子通个视频电话。听着老公在电话里说儿子睡梦中喃喃不清哭着叫“妈妈”,她的心都碎了,她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与儿子的分离煎熬,但她知道,此刻的分离,是为了更多的母亲和他们的孩子不再有分离。

就这样,赖先志和他的防控娘子军24小时的轮班连轴转,实验室的灯光不知有多少个夜通宵亮着……


作者:仇恒伟 大众健康报记者 陈施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