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农民,现在每次接她到城市来她都不愿意怎么办?

圈外扒姐


不论是城里妈妈还是农村妈妈,都想把最好的给儿女,却不想给儿女添麻烦。农村妈妈不想进城住,考虑的也有这方面因素。

阿兮当年也遇到过题主同样问题,那是十多年前,父亲还健在,父亲母亲一直住在农村老家,从不挪窝。平时我们也游说来城里住几天,就一句话:我们现在自己能动弹,等动弹不了了才累你们。

后来父亲生病,在老家实在不放心,劝了无数次才进了城,住在儿子的一处楼房里,还等于是单独居住,不过儿女都离得近,方便照顾。

再后来父亲住院,去世,母亲依然坚持独居,直到她自己渐渐糊涂,才随子女们共同生活,开始是一家住一个月,这两年多是她固定地方住,儿女轮班跑去伺候,交接班制度。

阿兮认为,农村母亲之所以不想进城和子女同住,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怕让孩子为难。不管儿子还是女儿,结婚后都有了另一半,再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了。因生活习性不同,难免有勺子碰锅沿的时候,发生个脸红脖子粗的尴尬,挺影响小两口感情的。所以聪明的农村母亲除非是进城伺候月子看孩子,没事是不会经常进城里孩子住的。

2.不习惯住楼房,还是农村老家舒服。农村山好水好空气好,农村母亲一辈子在农村劳作惯了,咋一离开农村进城,觉得哪哪儿都不对。雾霾,爬楼梯,满大路的汽车,也没有随时采摘的小菜园,串门聊天的老邻居,觉得浑身不得劲儿。尤其是爬楼梯,对农村老人来说,最打怵。阿兮就听到好几个村里的嫂子埋怨住城里像住监狱,谁也不认识。

3.农村母亲没退休金,总觉得住儿女家养老心里有愧。农村有这种心理的老人很多,特别是儿子找了个城里媳妇,而自己又在孩子买房等方面没帮上啥忙的,尤其如此,总觉得对不起孩子。

在农村,只要人不懒,种点粮食,种块小菜园,再有片果园,吃穿都不愁,也许还能供给城里孩子常年吃的粮、面、油、菜、禽蛋呢。能自食其力的时候绝不肯进城享福,这就是我们的农村父母,除非他们干不动,也失去自理能力,才会靠孩子。

还有一点,就是农民叶落归根的思想作祟,年龄越大,越不想离开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这里是来处,也是归处,有历代祖先,也有同宗同族渊源深长的父老乡亲,难以割舍。


阿兮随笔


针对你的提问,我结合我的经历,聊一下,可能是下面要说的这些原因。

2017年下半年,因为担心孩子们在老家,没人教他们读书写字,我和媳妇商量,把孩子们接到了上海。当时老婆还在上班,因为我时间比较自由,平时都是我接送孩子。

但是,因为有时候我要外出办事,来不及接送孩子,所以,老婆经常请假,为了不影响媳妇的工作,我们跟爸妈商量,把从没出过远门的妈妈接到了上海,因为妈妈有高血压,我和媳妇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我相信,妈妈为了我们,委曲求全来到了上海。

妈妈来到上海之后,有以下表现:

1、孩子在学校,我在工作,老妈闲着没事,总是在屋里走来走去,心事重重的感觉,孩子放学后,却从不这样;

2、每天和爸爸煲电话粥,每天至少都会聊一个多小时,她在家里,即使给我们打电话,也不会这么勤;

3、白天有时候急了,一个人出去转转,没多久,买了一堆菜回来;

4、经常说身上疼,想回家或者把孩子们带回家念书。

从上面,我们是否可以看出:习惯了在家的生活方式、不习惯外面的生活方式,老伴到老了就是对方的精神寄托,与外面的人交流不了,年纪大了不想出远门。基本上,就是这些原因了,你说呢?还是让妈妈安心在家吧,经常带孩子们回去看望,望采纳!





行者二旺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我母亲虽然是农民,但是她已在城里居住二十多年了。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一个坚强,大度,勤劳,善良,为人忠诚,乐于助人的人。无论我们有什么难题,没有母亲解决不了的。母亲在我们的心目当中就是神的化身。当然母亲是人不是神,她也有她的烦恼。

去年发生了三件事,对母亲影响很大。

第一件,就是她小儿子买房。母亲中年得子,35岁时才有了我弟,对他自然是视若掌上明珠。弟弟从小就聪明乖巧,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矛,后来又努力的考上大学,母亲身上那股傲劲从来都没有变过。我弟从小对母亲很孝顺,十分听母亲的话,母亲曾在我们姐妹面前十分傲娇的说,人家的儿子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我儿子娶了老婆不会忘了娘的。但这一次,弟弟没听母亲的话,而是和他老婆共同商量后在广东买了房,按照母亲的意愿,房应该买在郑州,这样的话,儿媳回来看她也方便些。只是弟弟没有如她所愿。弟弟也曾说过,他也很想孝顺母亲,但他不能一直守着母亲,他不想看到母亲眼中的失望。弟弟买房后立马把父母接过去同住,但父母只住了三个月就回老家了。原因是父母听不懂广东话,也吃不惯广东的饭菜,再加上水土不服,执意要回老家,拦不住。

第二件,就是我去年发生了车祸。自从离开母亲远嫁四川后,母亲的心里一直都有一道过不去的坎:一直朝夕相伴的女儿说离开她就离开她了,她心里一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但是人前母亲一直是乐呵呵的。以致于被人误会母亲没心没肺。母亲总是在姐妹们面前念叨:为何当初不自私一点,要是我当初不大度的放她走,说不定她现在还陪在我身边,我怎么念她说她那都由着我,可是现在呢,人影都见不到。后来听说我出车祸了,一直坚持来看我,一家人劝都劝不住。经不住她的再三要求,后来我姐陪她来了。母亲还是像以前一样念叨我,给我买衣服,只是她临走时我突然发现她走路的样子不如以前稳健了,像个老太太,没错,母亲就是个老太太,她已快七十了,可在我的记忆里她一直是坚强的,无所畏惧的!时光催人老啊!临近年关的时候母亲给我打电话,她说,我没多少年可活了,你能回来看我就回来看我吧,以前老是嫌你们姐几个烦,吵我。现在想找个人说话也找不着了。我答应母亲,我一定会回去看她的。

第三件,去年年末我姐开始做生意了。我姐是公职人员,平常有大把的时间陪母亲逛街,给母亲检查身体,给她买合身的衣服,给她做好吃的。当然姐姐不能一直陪着母亲,姐姐的孩子也长大了,姐姐也要为孩子考虑了,这不刚贷款买了房,为了让一家人好过,姐把多年的积蓄全拿出来了,一点不留。母亲很是心疼姐姐:光是想着心疼人,就是不知道心疼自己,傻呀!可是没办法,自己姑娘呢,不能较劲,依着她吧。母亲说,你姐都苦了这么多年了,也想着她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你姐几个老是让我操心,这回呀,也该给我省心了。

只是,母亲越来越省心了,她的空闲时间也越来越多了,她的心也越来越慌了。一辈子不愿求人不愿给人添麻烦的母亲,突然让人心疼了。我想应该把母亲接到身边来亲自照顾她,可是她说她和父亲不愿离开她住惯了的房子,还有她熟悉的老邻居。我无言。人都希望有尊严的活着,母亲也不例外,或者只能抽空回去陪她,在她需要我的时候。母亲,我今年一定回家看你。


红孩儿顶呱呱


2012年的春节回家过年,和妈妈还有弟弟一起聊家常,妈妈说年前7月份的时候阑尾炎犯了,大姨家的一个表姐还有大舅家的一个表姐轮流陪她住了三天,当时疼得很厉害,那几天每天晚上和我还有弟弟通电话的时候都没告诉我们。当时我就看到了弟弟眼圈红红的,强忍了五分钟才借故去上卫生间让眼泪流了下来。

我爸爸在2005年去世了,那时弟弟刚上初中,我在读大一,家里的负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那段日子真的很辛苦,每天很早就去打零工,一年四季,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在为了我和弟弟奔波。也就是那段时间,吃不好饭,落下了病。弟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过还算争气,顺利的考上了一个理想的大学。

弟弟和我在一个城市,等他上了大学之后,家里就剩妈妈一个人了。自从父亲去世,我和妈妈弟弟三个人就相依为命,尤其是弟弟,他和妈妈在老家度过了那最艰辛的几年,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他更能体会妈妈的辛苦。

听了妈妈说一个人在家阑尾炎发作的事儿以后,弟弟就情绪有点儿失控了,从卫生间出来以后,再也忍不住强忍的眼泪,眼泪一直流。我看着都心疼。弟弟边流眼泪边说,就剩一个妈妈了,已经无法再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了,不能再失去妈妈……

弟弟在春节放假的那一个多月,几乎隔三差五的就会找机会和妈妈商量让她来和我们一生生活。起初的时候妈妈说她现在每天都喜欢和家属院里的阿姨一起去晨练,舍不得她们。后来又对我说你弟弟还在上大学,你现在正在打拼事业,正是最关键的时候,我不能去了给你们增加负担。

就这样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和弟弟会轮流打电话和她商量来北京和我们一起生活的事情,妈妈每次都会说再过几年吧,现在你们好好打拼,等以后你们出人头地了,我就过去。

我和弟弟真是想尽了办法,可是每次都被妈妈轻易地回绝了。

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我从小就有甲沟炎,有时候出差忙的多了,走的久了,夹沟就会流血,看着挺严重的,这个妈妈也知道,而且妈妈一直催我去做一下手术,把脚指甲盖抽了让它重新长。有一天晚上,我给妈妈打电话说我最近夹沟疼得厉害,想去做个小手术,可是做完手术几天都下不了地,我也没有女朋友,没人照顾我,能不能来给我做几天饭,妈妈说那你赶紧预约医生吧,我明天就去买票。

妈妈来了以后,我就再也没让她回去。不过我想说的是,我的甲沟炎是妈妈来了两个月之后才去做的手术。妈妈刚来的时候就天天问医生预约好了没,我每次都会说我怕疼,得预约一个专家来给我做,专家不太好预约,再等等吧。

这下可把弟弟高兴坏了,一直说哥还是你“套路深”。

过了好几年之后,有一天弟弟问妈妈,是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好还是一个人在老家好,妈妈说,当然是和两个儿子在一起好啊,你以为我不想啊,我不是怕影响你们的事业吗。

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父母为我们考虑的太多,既怕影响我们的事业,又担心拖累我们,因为在她们心中大城市压力是很大的。

如果你想父母来和你一起生活的话,你首先要做的就是解决如何打消父母的这些顾虑,那么就先让父母来你生活的城市看看吧,看看你的发展情况,如果父母真的觉得她来了不会给你增加压力,而是一起生活的更好,我想父母是十分的愿意和你天天生活在一起的。


授人以渔3044


看到这个问题,我有些莫名的嫉妒和心酸,您在为妈妈不愿意到城里住而发愁,可我的妈妈却在38年前在她38岁时就已因病离世。妈妈也是农村人,我也想学学您为妈妈不愿到城里住而着急,但于我来说太过奢侈,只能想想而已,即便是想想也只能徒增更多的悲叹和痛惜。

我爱妈妈,也爱奶奶,在没有妈妈的岁月里我把对妈妈的那份爱一并给了奶奶。奶奶23岁守寡,一辈子没有坐过火车,没有出过远门,为了让她散散心,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九十年代我还在部队工作的时候,爱人专门回老家把奶奶接到了部队。奶奶很高兴,说这辈子没白活,但劳作惯了的奶奶整天没事做心里就发慌,加之不习惯城里生活也恋家想念父亲,刚到一个月说啥都要回去。她说她的我全当没听见,可爱人跟奶奶关系太好,她们俩还经常开开玩笑,所以奶奶说的多了,我爱人就会甩她几句没趣,甚至说再闹俺以后就不管您了,奶奶身上穿的戴的大都是我爱人给置买的。好说呆说总算住了差不多三个月,实在没办法了我爱人才把奶奶送了回去。

转业后,我们也会时不时接奶奶到城里小住,但她从来呆不过十来天,老说转转就行了。随着奶奶年纪越来越大,她更不愿到城里住了,我们两口知道奶奶的用意,表面说不习惯,不方便,实际上是怕连累我们,更不想自已万一终老在城里。年纪大了,脑筋死板,我们也只好随她去,当然会时不时多回去看看。后来老家搬迁住进了新社区,可奶奶的眼晴却几乎看不见了,在新房里根本找不到哪是哪,东西南北也辨不清。因为爱人忙,弟弟妹妹各自都有一家人,而且两个弟媳都患了乳腺癌,家里就我是个闲人,爱人我们商量后我回到老家照顾奶奶生活。我在老家待了七个多月,因为老毛病犯了才不得不回城治病。17年初奶奶无疾而终,享年99岁,奶奶走的很安祥。

我个人看法,老人愿不愿意到城里住请随意,不要勉强,更不要责怪,只要她觉得轻松自在就可以,想念了多回去看看就是。您说呢?


碧水蓝天657


我总记得我姥姥——哦,我们这边叫姥姥,普遍的叫法应该是外婆——的故事。我的舅舅,大舅在老家农村扎根,继承了老一辈的土地,做了农民,而二舅却出门打工,在大城市工作多年。

二十多年之后,他们两个都有着自己的生活,大舅在农村,二舅在城市。而我的外婆,根据大家普遍认为的,老人应该跟着老大的想法,她一直是跟着自己的大儿子生活在农村的。

而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的我二舅却也想要尽一份儿子的责任,所以,一直想要接我外婆去他们那儿住。外婆盛情难却,做了几个小时的火车,从我大舅家赶到了我二舅家。不过只住了不到一个星期,我外婆就跑了回来,说什么都不愿意再去了。

问她原因,她只是摆手说,不习惯,不习惯哟,我们老头子老妈妈了,就应该待在我们该待的地方养老,那地方啊,不是我们的家哟。

是啊,有些老人就是如此,他们想要的不是大城市的繁华,而是农村的宁静。他们想要的,只是一片能够落叶归根的故土。

他们不需要安逸,他们劳作了几十年,劳动几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你现在突然夺去他们手中的锄头镰刀和他们说,你们累了,该休息休息了,他们感到的可能不是你的孝心,不是你的体贴,而是觉得,你仿佛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意义一样。

所以,千万不要在没有问过你父母的情况下,擅自决定是不是要将他们接到城市。有些事情,需要他们自己做出选择。



靓眼人生


作为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给儿女,不想给儿女添麻烦,父母不想进城住,考虑的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我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我结婚比较晚,后来有了孩子,我妈身体不太好,一直都有腿疼的毛病,还有高血压,也许在农村住习惯了,我妈来城里给我老婆伺候月子。城里和农村不一样,农村没事街坊坐在一起拉拉家常,城里邻居都不认识,老人家除了做饭就是待在屋里看电视,没人聊天,偶尔出去一会就回来了,外面不远就是马路,也不能走太远。

后来有一天,我妈说不舒服想睡一会,我也没在意,一直从中午睡到晚上,我见不对劲,赶紧开车送医院。在车上,我妈还有气无力的说:“儿,我没事,把我送回老家把,家里有药,吃了就没事了,别去医院了,去医院又得花钱。”说完这句话我妈立刻就吐了,到了医院,医生说是轻微脑梗。自从这次以后,我再也没有强制我妈来城里住。

笔者认为,父母之所以不想跟着子女去城里同住,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不习惯住楼房,还是老家舒服,农村有山有水,有住了一辈子的邻居可以串门聊天,有自己家的菜园子,有城市里没有的新鲜空气。来到城里,雾霾,汽车尾气,满大路的汽车,没有可以聊天的邻居,对他们来说就像住监狱一样。

2,怕孩子为难,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儿媳之间难免会有红脸的时候,挺影响夫妻感情的。聪明的父母一般情况下不会经常来城里住的。

3,怕给孩子增加经济负担,在农村有菜地,有粮食,再有片果园,吃穿都不愁,也许还能供给孩子常年吃的粮、面、油、才、禽蛋呢,能自食其力绝对不会进城享福。

还有就是农村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年龄越大越不想离开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土地。这里是来,也是归处,有历代祖先,也有同宗同族渊源身长的父老乡亲,难以割舍。


生活感情小助手


破题的关键在于是让妈妈老有所乐,找到她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拿我岳父来说吧。当初让他进城是一百个不愿意,他惦记家里的菜园子,还有街坊邻居,担心到了城市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想想都觉得特无聊。后来被我连求带哄,以看孩子陪读总算搬到了城市来住。

刚来没多久,我岳母心态还比较好,我老丈人那是天天嘟囔没意思,天天憋在屋里烦死了,那个烦人劲确实不好受。后来我看这样下去不行啊,把人憋坏了怎么办?我就想到劝他去公园找人下象棋,因为他在老家时经常玩。

初到城市,刚开始他有点畏首畏尾,不太好意思,只能作壁上观。后来忍不住给人支招,被人看出有两下子,就邀请他也下一盘,结果玩一次就一发不可收拾,上瘾了。天天没事就往公园跑。这还不算完,后来胆子再大点,放下了面子,试着跟人学起了广场舞,结果不学不知道,发现自己原来是个跳舞的好材料,无论什么广场舞都是一学就会,还都跳得贼好,后被人邀请当老师,又是当领舞的,看到自己的价值,那个开心啊。现在我老丈人就像上班似的,每天准时到场跳舞尽欢颜。再也不提回老家的事啦。

所以,想让妈妈安心进城,作为子女,首先得给妈妈找个休闲娱乐方式,让她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也就慢慢喜欢上了城市生活。可以更好享受城市舒适的晚年生活。祝天下母亲们节日快乐!


职场悦纵横


现在这样的父母居多。

我姐姐就是这样的母亲。我外甥由于常年在城里打工,孩子上学的原因,在城里买了房。前几年,我姐姐身体还行,自己能照顾自己。我外甥也曾多次想接我姐去城里生活,可我姐就是不去。说上下楼不得劲,自己在一边生活自在。最近几年,我姐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也越来越不好。我外甥几乎天天叫我姐姐去城里生活,好好照顾他母亲。可我姐就是不去,说住在一起不习惯,自己住方便。

现在,像我姐这样的农村老人有许多。可她们为什么不喜欢去城里和儿女一起生活呢?一、这些父母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有他们喜爱的热土,熟悉的乡邻。二、她们已习惯了独居生活,不想过早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也怕给子女增加负担。所以,一直不想去城里生活。

那怎么办呢?如果,父母都在,且身体硬朗,能互相照顾,那你就不用担心了。让他们在农村生活吧!如果,父亲或母亲一人生活,且自己能照顾自己。如果你工作不那么忙,就经常回家看看你的父亲或母亲。如果你的工作太忙,抽不出多少时间回家,那你就要隔三差五与父亲或母亲通电话,一来与父亲或母亲聊聊天,排遣他们的孤独。二来也随时掌握父亲或母亲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以便随时采取应对措施。如果父母身体不好,也不跟你去城里生活。你有条件的话,请个保姆来照顾他们。如没条件的话,你就想方法设法说服他们跟你去城里。你的理由要让他们信服。

总之,你有孝心,父母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耕耘路上


看到这个问题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受的哭苦太多了,带大了我们姊妹三个,我真的特别的感谢我的母亲让我读书,在我们村里女孩一般都不让读书的,一般都是初中毕业都去打工挣钱,但是妈妈不一样,大力支持姐姐跟我上学,好不容易我们大学毕业了,可以歇歇了,弟弟在家务农结婚早,弟媳两个人都出去打工了,生了三个孩子都是母亲带着,每次回家看到妈妈总是感觉比同龄人老了许多,妈妈总是说晚上躺倒床上全身都疼得难以入睡,让他跟我们到医院看看,他有不去,说是年轻时候干过累的的,确实是妈妈一辈子出的力太多了,到现在双手都握不住。弟弟呢一个不争气的东西,整天干活东西榔头西一锤,三个孩子都是妈妈种地养活,让他跟我们在一块生活,她死活不愿意,说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不想去城市,不习惯没有活干,儿有时才会想娘,娘只有有时才不想儿,可怜天下父母心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