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用砍人头记军工升级,升级到了头怎么办?

山東呼保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秦国能够从一个西陲小国一跃成为战国时期最强的诸侯国,并一举灭掉东方六国,其中最主要的是秦孝公商鞅变法。变法之后,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适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国力大增,秦国的军队更是成为六国军队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秦军战斗力主要来源于秦国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具有秦国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其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军功爵位制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商鞅变法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披甲勇士,一般为军中精锐前锋)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也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

杀敌人五个“甲士”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

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

那么这种用砍人头记军功的升级,会不会一直往上升,升级到头了怎么办?

实际情况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商鞅在奖励军功的同时也制定了严苛的律法,秦国的刑罚严苛也是战国时期之最,在战场上稍有不慎就会被处罚,主要是贬值、夺禄、降职。表现不好的和有失职行为的官吏,国家降低其爵位。

以秦国军队的最小作战单位一伍为例子,一伍是五个人,秦国军法,每伍若有一人阵亡,其他四人有罪,如果每人杀死一个敌兵才能免罪。奖励丰厚的同时处罚严苛。

在战国时期的战场上双方大军交战按照战国兵法“斗一守二”的兵力分配原则,只有三分之一的兵力会直接投入战斗。大部分士兵主要是作为预备队围观、追击或撤退,不一定捞得到脑袋砍。而直接参战者受限于固定的战术位置,能斩首一两级就很不错了。想挣军功爵的同袍太多,竞争有点激烈。

实际的军功升迁远比大家想象中慢。当升迁到屯长百人级别的指挥官时,自己不得到敌兵首级就要被斩首。你的百人队必须击败敌军并斩首三十三人以上,才能达到奖励条件。当升到将军时,奖励标准是野战至少要斩首二千。也就是说,秦将不仅要打胜仗,并且歼灭至少数千敌军才有晋爵的资格。大多数军官受限于指挥能力,永远停留在较低的层级

秦军战神白起从第十级爵左庶长升到武安君,都用了整整十六年。秦国统一战争中的功臣王翦,都抱怨秦国封侯难。事实上,在商鞅设计的军功爵制度中,就连能升到左庶长爵的猛士都很少,所以秦国是不存在升级到头的这种说法。





西城长乐


秦军战神白起从第十级爵左庶长升到武安君,都用了整整十六年。秦统一战争的头号功臣王翦,也曾抱怨秦国封侯难。事实上,在商鞅设计的军功爵制度中,就连能升到左庶长爵的猛士都很少。原因很简单,秦国军功首级制度的早期准入门槛很低,但后期升迁的限制条件超多。当你只是一名无爵士兵时,必须听伍长指挥,跟其他战友协同作战。如果自己脑袋一热就冲出去,会乱了百人队的行次,先被执行战场纪律。秦国军法,每伍若有一人阵亡,其他四人有罪,如果每人杀死一个敌兵就能免罪。因此,你脑子里必须想着先保护同伍的战友,而不是如何砍敌人的脑袋。伍长、什长、屯长、百将同样得服从上级的指挥,让干嘛就干嘛。除非部队建制被打乱,否则你无法像打擂台那样跟敌兵单挑,一切都得按战术配合走。双方大军交战最终会分解为万人阵、千人队、百人队、什伍小队之间的厮杀。按照战国兵法“斗一守二”的兵力分配原则,只有三分之一的兵力会直接投入战斗。大部分士兵主要是作为预备队围观、追击或撤退,不一定捞得到脑袋砍。而直接参战者受限于固定的战术位置,能斩首一两级就很不错了。想挣军功爵的同袍太多,竞争有点激烈。军功爵法规定,无爵的士伍斩首一级就晋爵一级,想做官的可以做五十石之官(相当于伍长),斩首二级就晋爵二级,有资格做百石之官(相当于什长)。当你成为伍长时,会增加一个指标。全伍杀敌多过损失才记军功,杀敌和损失相当则无功无过,损失多于杀敌则集体有罪。当你升迁到屯长和百将级别的指挥官时,自己不得到敌兵首级就要被斩首。而且你个人斩首二十三级,也不能确保自己能晋爵。因为商君之法规定,你的百人队必须击败敌军并斩首三十三人以上,才能“盈论”(达到奖励条件)。百将和屯长才能晋爵一级。

因此,想升到头只能说是想得美!


多糖堂


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从低到高”:1公士,2上造,3簪枭,4不更,5大夫,6官大夫,7公大夫,8公乘,9五大夫,10左庶长,11右庶长,12左更,13中更,14右更,15少上造,16大上造,17驷车,18大庶长,19关内侯,20彻侯。

公士:二十等爵的第一级。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就是敌人的人头首级。

请注意,斩杀的敌人必须是军官级别的,战国时期各个国家最小的军官统领5人,要不就是10人,你要斩杀一个身边至少有着5人陪伴的军官,且古代身为士兵如果在战争中保护自己的长官不利,跑回去可是要杀头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去杀掉一个军官,怎么着也要有以一敌六的本事,不然就是搭上你的性命。

在两军对垒大规模冲锋中,被箭射死的,骑兵踩踏死的,又不算,所以制度看着很诱惑,能做上来的也就少而又少。

原先商鞅没去秦国之前,秦国最高是大庶长,最后因为没啥封赏了,又加了两级,再上面还有一个“武安君”的称号,所以不怕没有头。

后世朝代中侯爵上面,有公爵,还有王爵,你都封完了,还可以把你的功劳算到你儿女身上,给他们封嘛,例如唐高宗李治时期,苏定方一人灭三国,他儿子和他都是世袭国公位。

所以没有到头一说,关键在于你能否活着把所有爵位都走一遍。


青青子衿人


具体的政策是这样的,商鞅变法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首一个敌人“甲士”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不过甲士的人头也不事这么好拿的,一般的军队中只有精锐的士兵才有资格披甲,一次战斗中绝大部分的士兵都是没有资格拥有铠甲等高级防护工具的。


因此,秦军在战场上获得的绝大部分人头是没有用的,只有拿到了甲士的人头才能获得优厚的回报。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就是敌人的甲士的项上人头(即首级)。

秦国的爵位一共是二十级,分别是: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级簪袅,四级不更,五几大夫,六级官大夫,七级公大夫,八级公乘,九级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级右庶长,十二级左更,十三级中更,十四右更,十五级少上造,十六级大上造(大良造),十七级驷车庶长,十八级大庶长,十九级关内侯,二十级彻侯。


公士的门槛是最低的,也是普通秦国人最容易获取的爵位,普通军人一般混到第四级的不更就差不多了,在往上去就很困难了。历史也没有明确记载公士以上的爵位,如何获取的标准,五个人头、十个人头还是一百个人头?都是未知数。

我猜测,秦军获得的那些人头可以只是一块敲门砖,和现在的文凭差不多,有了敲门砖普通人才有资格往上爬。


浮沉的历史


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也就是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用证据。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杀敌人五个甲士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

升级到头了怎么办?升级到头了自己就用不着了呗,可以给别人么。让别人也升官进爵。其次很难升到头,杀掉敌人的军官才算,而不是士兵,没那么容易就会升到头的。



珂珂爱好历史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推行军功爵制。爵位起初为十七级,到秦始皇时代完善为二十级。秦军将士无论贵族或庶民,都可通过立军功来晋爵,晋爵之后获益极大,连最低等级的公士,都可获赏百亩田地和一处宅地,还配备一个仆人干活。除了丰厚的奖励之外,爵位还可以用来为亲属赎身。

按秦国的规定,普通士兵斩获敌人一个甲士首级,即为立下军功,可获封公士,每多一个首级晋爵一级。听起来挺简单,其实殊为不易。所谓的甲士,是指低层军官以上,并非普通的大头兵。

秦军按什伍编制,每五人为一伍,要斩敌人首级时,同伍的战友进行掩护,斩下的首级挂腰上,战后进行统计。对特殊兵种或军官而言,队伍斩首的总数达到要求,就可以赐爵一级。比如队伍斩首达到三十三人以上,该队的百将、屯长才可记军功。一旦遇到恶战,记军功也算斩首总数,总数达到奖励全队。

秦军在战斗后会把敌人的首级公示三日,称为“暴首”或“验首”。军官进行核对,然后将军功记录送到各地方,由地方对有功将士进行奖赏。为了杜绝杀良冒功,秦军对首级的查验颇为严格。据记载,曾经由于首级伤口过大毁容无法辨认,被疑为己方士兵,丢失士兵的队伍全部过来辨认。

秦国法律规定,百步内战友发生械斗,必须制止否则受到惩罚。在战场上,也必须相互监督,一旦战友有过失,自己也会受到连累。这种严厉的制度,也有效防止了冒功现象。


A视频剪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用证据。 也有说后来人头不便携带换成耳朵用来结算。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

  杀敌人五个“甲士”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

  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


vv熊


该制度极端、血腥、不科学,有背伦理,到头来要么砍皇帝头,要么被皇帝砍头。


西贝爵士


个人认为这个就像你现在玩游戏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升级肯定特别快,但是升级越高,所需要经验也越多,你可以调查一下,有多少玩游戏的达到满级了

况且当时打仗肯定不会像电视剧里面一群人乱冲一气,有严格的制度和方阵,按照战国兵法,”斗一守二”兵力分配,只有三分之一兵力会投入战斗,大部分士兵作为预备队围观或撤退,都不一定见着人,更别说脑袋了,大家都想挣军功,竞争非常的激烈。

秦法规定,每伍若有一人阵亡,则其余四人则有罪,每杀一名敌军能够免罪,因此你脑子里必须想着怎么保护战友,而不是砍敌人脑袋,伍长,什长,屯长等同样服从上级命令,让干嘛干嘛,一切按战术走,所以有些时候人头就在那待着你都拿不走。




人生侠客


按秦国标准,没人能办到。那不是普通人头,是“士”的头,很不好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